2.1.1 教育中國夢的內涵和特征

強國必先強教,教育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源泉。[1]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記者見麵會上的講話中宣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這直接描述了中國夢的實際藍圖。在這幅藍圖中,教育位居第一,更好的教育——學有優教——成為中國夢的一項重要內容。

學有優教,不僅是教育的均衡發展,而且是優質教育的均衡發展,這是教育均衡發展的最高目標。[2]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在資源均衡的基礎上追求質量的優良,是基於資源均衡的質量均衡。[3]分析我國義務教育發展的現實和問題,楊啟亮認為,實事求是地從國情實際出發,我們的九年製義務教育在教育資源配置、教育價值取向上都應該以最低合格標準來推進均衡發展,底線均衡的義務教育發展樣態,就是當下我國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4]

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前提是均衡,核心是優質。新中國成立以來,頒布了一係列法律法規,如《教育法》《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幼兒園工作條例》等,保障了每一個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但是,由於市場、區位和政策等原因,教育發展所依賴的教育資源流動、積聚和配置存在不合理、不均衡現象,這成為教育權利平等和教育機會均等之後教育發展的新難題。改革教育發展現狀,追求優質均衡發展,是近年來曆屆黨和政府的一個重要工作目標。

優質均衡就是在資源均衡的前提下,追求教育的優質,實現均衡和優質的統一。[5]長期以來,教育迷失在鼓勵“拔高”、追求卓越中,單項追求教育的“優質”發展,而忽略了教育底線均衡,因此,造就了一大批“重點校”,也衍生了更大一批“薄弱校”,教育領域的馬太效應愈演愈烈,讓教育失去了“底線”,更妄論“均衡”。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必須二者兼顧,缺一不可。

同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不能簡單等同於“平均發展”。均衡發展不是教育上的平均主義,而是要盡可能縮小區域之間、學校之間的發展差距;不是要限製教育發展,把高水平的拉下來,而是要盡快用各種方法把低水平教育的地區、學校扶上去;要盡量減少甚至消除低水平的學校,而讓優質教育資源得到迅速發展,從而實現基礎教育的高層次均衡發展。[6]換言之,教育均衡發展,不是“削峰填穀”,而應該“揚峰填穀”,讓強的更強,弱的漸強,在加快發展中求均衡,在均衡發展中求公平。

2.1.2 教育給每個人提供出彩的機會

學有優教,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這是時下民眾對教育的普遍性需求。當前,我國義務教育全麵普及、高等教育實現大眾化、職業教育不斷發展,孩子“有學上”的問題已初步解決,而“上好學”成為老百姓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就是要提供適合孩子發展需要的教育,給每個人提供出彩的機會。

21世紀以來,國家不斷加強對教育事業的管理和投入:2006年修訂頒行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從法律層麵確立了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2007年,國家實施的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順利完成,西部地區“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98%;2008年9月,我國實現了城鄉義務教育全部免除學雜費,惠及1.6億學生。“十一五”期間,國家財政新增義務教育經費累計達2 182億元。在黨和政府的重視下,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2012年高中階段(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職業教育)毛入學率達85.0%;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已占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總規模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入學機會進一步增加,2012年毛入學率達30.0%,進入大眾化階段。[7]高質量教育需求成為民眾的普遍呼聲。

但是,由於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等原因,我國義務教育發展存在著不均衡現象。首先,教育資源配置的區域不均衡、城鄉差距大。盡管國家采取了諸如加強薄弱地區政策和經費支持等措施,各地區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仍然比較突出。2010年各地區在普通初中生平均教育經費支出上,上海和北京分別為18 484.31元人民幣和17 348.52元人民幣,而河南和貴州則分別為3 046.85元人民幣和2 772.40元人民幣。北京大學的一份報告指出,我國省與省之間的生均教育經費的差別是7.8倍,而縣與縣的差別是10倍到幾十倍以上,鄉與鄉之間的差別則更高。[8]其次,校際差異懸殊。即使在同一區域的不同學校之間,師資力量、基礎設施、教學設施等資源配置的差距也很懸殊。不少地區在分配教育經費時,優待“重點學校”,讓其享有“非重點學校”沒有的“附加經費”。2012年7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和民意中國網,對10 180人進行的調查顯示,82.3%的受訪者直言當前中小學校際差異大,62.9%的人認為政府給重點學校的投入和資源更多造成校際差異。[9]最後,各級教育享有資源不均。據2010年經合組織《教育概覽報告》給出的教育組織在各級教育中的生均支出的各項數據顯示,中國初等教育生均經費778美元,高等教育生均經費(含科研經費)為4 280美元,兩者比例高達1∶5.5。整個經合組織的平均初等教育生均經費為6 741美元,高等教育(含科研經費)為12 907美元,兩者比例僅為1∶1.9。[10]

站在新的教育發展起點上,溫家寶在全國教師工作暨“兩基”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我們基本解決了“有學上”問題,但更大的挑戰是“上好學”。長期以來出現的“擇校風”“重點校”,以及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更成為地方教育發展的重要難題。因此,要適應人民群眾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把教育發展的重點放到提高質量、促進均衡發展上來,加快實現基本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培養好每一個學生,給每一個人提供出彩的機會。

2.1.3 從“有教無類”到學有優教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要求不分貧富、貴賤、地位、信仰、智愚、老幼、善惡和國別,隻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這是教育麵前人人平等的偉大思想。在今天的中國,這一偉大思想得到了實現。因材施教,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學校,學校要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終身學習,就是建設學習型社會,活到老、學到老,所有人都需要一輩子學習;人人成才,就是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有用之才,教育要為每一個人播種夢想,點燃夢想,最終實現夢想,把自己的夢和中國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學有優教,就是要實現“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11]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必須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即教育事業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具體而言,就是要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從做合格公民的基礎要求做起,將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貫徹到全部的教育環節之中。換言之,立德樹人,就是要堅持德育為先,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有用之才。

終身學習,人人成才,必須把學習從單純的求知轉變為生活方式,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講的是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人一生都要學習。學習的作用又不僅僅局限於對某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還使人聰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麵發展。學習應該成為人們更新知識、促進發展、實現價值、豐富生活的一種途徑,成為人們生活的方式。十六大報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這為教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學有優教,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必須緊緊圍繞質量提升這個核心。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來,各屆各級政府都把教育發展放在突出位置。提高教育質量必須樹立科學的質量觀。用什麽樣的標準衡量教育質量,是關乎教育發展方向的重大問題。樹立科學的質量觀,就是把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麵向全體學生,注重能力培養。2010年,胡錦濤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必須重視教育質量,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製度和工作機製,堅持規模和質量的統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和出名師、育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