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製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同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勞動力市場平衡性直接影響經濟活動全局。勞動力市場是勞動要素的生產、交換與分配的市場,而勞動和資本的有機結合直接決定生產活動的邊界,因此,勞動力市場直接影響經濟活動全局的平衡性狀況。勞動力市場不平衡性凸顯的是勞動力市場發育過程中的不全麵、不協調,包括勞動力的供需結構、勞動要素的相對價格、流動性以及政策幹預等方麵。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勞動力供給從結構性過剩轉向結構性短缺,高技能勞動力短缺與低技能勞動力結構性失業共存;受勞動力市場分割等因素的影響,勞動力市場同工同酬的實現存在較大的障礙,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和行業之間的工資差異非常明顯,收入分配差距仍然在高位徘徊;勞動力市場的高流動性逐漸降低,勞動力流動的戶籍障礙依然沒有完全化解;勞動力市場調控政策取得了明顯進展,社會保障基本實現了對勞動人口的全覆蓋,但是社保覆蓋水平的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上述四個方麵的問題,反映了勞動力市場不平衡性的四大內容,同時也影響著經濟發展平衡性與充分性目標的實現。

基於上述理解,本報告圍繞勞動力市場的供給需求、價格、流動性和政府治理四個方麵,構建了由4個二級指標、9個三級指標形成的中國勞動力市場平衡性指數。本報告利用該指數測度了近十年來中國勞動力市場平衡性狀況,認為體現出如下八大特征:第一,勞動力市場平衡性呈上升趨勢,2007—2016年,中國勞動力市場平衡性指數呈現上升趨勢,從2007年的53.6上升至2016年的64.7;第二,區域勞動力市場平衡性差異顯著,我們的一個判斷是,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探索,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已經走出了無發展的絕對平衡階段,正在向更高質量均衡發展階段邁進,在這一循序漸進調整的過程中,出現局部不均衡問題是不可避免的;第三,勞動力市場回複到相對平衡狀態的能力較強,政府在積極作為,旨在“熨平”短期經濟波動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指數值在1~2年內能回複到衝擊發生前的水平,並在之後呈現繼續上升趨勢;第四,“高技崗難求”與“金飯碗不金”現象並存,最突出的現象就是部分行業高級技術崗位招人難,而部分可能被新興技術取代的行業麵臨壟斷性收入下降和失業風險;第五,政府調控引起勞動力市場供需指數較大波動,勞動力市場供需指數體現出政府的積極作為,也體現了危機期間的過度調節問題;第六,經濟發展成果的分享性提高但收入不平衡依然明顯;第七,有序流動成為勞動力市場平衡性的“調節器”;第八,社會保險體係是促進勞動力市場平衡的有效手段。

本報告認為,為實現勞動力市場平衡發展和充分就業,可以從如下五個方麵進行政策選擇:第一,堅持擴大就業與提高就業質量並舉,在實現比較充分就業的同時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第二,推動城鄉和區域平衡發展,彌合勞動力市場鴻溝;第三,消除性別歧視,實現勞動力市場性別平等;第四,提高勞動力素質,補齊技術進步的窪地;第五,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實現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