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成就一位英雄豪傑,必須天時、地利、人和完美搭配,缺一不可;範德堡正是這麽一號人物。
人和——他是南非白人流亡者的第二代,也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地質學家,這兩個因素一樣重要。地利——他正在木星最大的衛星上,亦即從最裏麵算起——艾奧、歐羅巴、蓋尼米得、卡利斯托——的第三顆,俗稱木衛三。
至於天時——沒有前兩項那麽重要與急迫,因為相關信息已經躺在數據庫裏十幾年了,像一顆延時炸彈,隻等著什麽時候爆炸。範德堡在2057年首度發現這項資料;但經過一年多,才確定他的發現是正確的。到2059年,他悄悄地把他的原始記錄隱藏起來,讓別人無法抄襲。於是他就可以好整以暇地思考最主要的問題:下一步要怎麽走。
事情正如俗語所說的:“無心插柳柳成蔭。”剛開始範德堡是在觀察一項與本身專長毫無直接關係的普通現象。當時他任職於行星工程工作隊,正在調查蓋尼米得的自然資源,並予以分類;他沒有什麽時間理會那顆被禁止靠近的衛星。
但歐羅巴莫測高深的樣子,讓許多人——尤其是它的隔壁鄰居——無法長期忽略它。每隔七天,它都會通過蓋尼米得和明亮的太隗(以前的木星)之間,讓太隗成蝕,時間可達十二分鍾。當它最靠近蓋尼米得時,看起來比地球所見的月亮略小;而當它繞到軌道的另一邊時,則縮小到四分之一。
成蝕的景觀相當有看頭。當歐羅巴尚未溜進蓋尼米得和太隗之間時,看起來是個不祥的黑色圓盤,四周是一圈深紅色的火焰。這個紅色圈圈,是太隗的光被歐羅巴的大氣折射造成的。
不到人類半輩子的時間,歐羅巴有了極大的改變。永遠麵向太隗的半球,表麵的冰殼已經融化,形成太陽係裏第二個海洋。十年來,這片海洋的水不斷地冒泡、蒸發,進入上方的真空中,直到平衡狀態為止。現在,歐羅巴已經擁有一層薄薄的大氣,由水蒸氣、硫化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氮及各式各樣的稀有氣體組成;雖然可以被某些生物使用,但不包括人類。雖然歐羅巴的“永夜麵”(這個名稱有點名不副實)仍然處於永凍狀態,但它現在已經有一個非洲麵積大小的溫帶氣候區,上麵有液態的水,以及零星的島嶼。
上述的所有現象都已經從地球軌道上的望遠鏡觀察到,但能觀察到的大概隻有這些了。到2028年,當人類開始對所有伽利略衛星進行全麵性的探險時,歐羅巴已經被一層永不消散的雲層包圍了。透過雷達細致的探測,人類發現它一麵有一片小小的海洋,另一麵則是一片平坦的冰原;歐羅巴仍然號稱擁有全太陽係最平坦的不動產。
十年之後就不是這樣了,歐羅巴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它現在出現了一座孤立的高山,高度與地球的珠穆朗瑪峰相仿,矗立在“黎明帶”(永晝麵與永夜麵的交界地帶)的冰原上。它可能是火山活動造成的,就像隔壁的艾奧上不斷發生的事情。由太隗傳來的熱量大量增加,或許是火山活動變得頻繁的主要原因吧。
不過這種解釋有許多疑點。這座“宙斯山”是個不規則的金字塔形,而不是一般的火山錐;而且雷達掃描看不出典型的岩漿流痕跡。從蓋尼米得趁著偶然、短暫的雲層空隙攝得的一些照片,顯示它是由冰構成的,與四周的冰凍景象類似。無論最後的答案是什麽,宙斯山的出現已經使四周的環境傷痕累累;附近永夜麵上的冰層已經碎裂成一片雜亂無章的浮冰。
一位特立獨行的科學家曾經提出一個理論,說宙斯山是座“宇宙冰山”——從外層空間掉下來的彗星碎片;滿目瘡痍的卡利斯托就是個現成的證據,自古以來,它們一直受到太空碎片的轟炸。這個理論在蓋尼米得上頗不受歡迎,因為那些準移民麵對的問題已經夠多了。因此當範德堡提出合理的反駁時,他們都安心不少。範德堡的理由是:這麽大塊的冰在撞擊時一定會被撞得粉碎——即使撞擊沒有讓它碎裂,歐羅巴的重力(雖然不算太大)也會立即使它崩解。雷達量測結果顯示,宙斯山雖然逐漸下沉,形狀卻完全沒有改變。所以說它絕對不是冰山。
當然,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辦法是派出一艘探測船,穿過歐羅巴的雲層下去看看。不過,一想到這個警告,大家就興趣缺缺:
所有星球都可以去——除了歐羅巴。
請不要試圖在那裏著陸。
這是發現號宇宙飛船在毀滅前一刻轉播回地球的信息,大家都一直記得;但這句話如何解釋,則是眾說紛紜。假如載人宇宙飛船不能去歐羅巴,那無人探測器可不可以去?或者,隻近距離飛越而不降落呢?或者,用氣球飄浮在它的大氣上層呢?
科學家急著找答案,一般大眾則隻會緊張。他們覺得最好別去惹那個能引爆木星的背後力量;光是艾奧、蓋尼米得、卡利斯托及數十個小衛星,就夠他們忙好幾百年了,歐羅巴的事情可以慢慢來。
因此,好幾次有人告訴範德堡,不要再浪費寶貴的時間研究那些不重要的東西,蓋尼米得上就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呢。(例如:到哪裏尋找水耕農田所需的碳、磷和硝酸鹽?巴納德陡坡的穩定性如何?佛裏幾亞的土石流危險嗎?……)但他遺傳了祖先波爾人著名的頑固性格,即使忙著做許多其他的事情,他還是時時回頭瞄一下歐羅巴。
終於有一天,從永夜麵刮來一陣狂風;雖然隻刮了幾個小時,但把宙斯山四周的雲層都吹跑了,出現了難得的大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