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謝靈運在《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中說:“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生活中到處都是缺陷,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切都花好月圓確實很難湊合在一起。所以30歲的你灑脫一點。

第14件事掙脫心靈枷鎖,凡是想得開

人身有許多事都不是我們能預料得到的,有許多人為很多事煩,愁,其實是你們想的太多了,如果換個角度去想一下也許會好點,有些人為了感情而傷心,要死要活的,我想你們也不並那樣子,是你的就是你的.躲也躲不過的.不是你的你搶也沒用.熟話說的好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有許多事你想怎麽樣就怎麽樣是不行的。

30歲上下的你,要明白,想得開是一種覺悟的境界,是一種寬容、安詳的心態;如果你能夠活得無憂無愁,沒有煩惱,心無掛礙,你就會感悟到世界上最美麗的表情就是開心快樂,因此,30歲上下的你遇事一定想得開。

30歲上下的你,如果感歎心太累,那麽一定是你自己鎖住了自己。“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何必做一個自築牢獄的庸人呢?跳出來吧,快樂正在等著你。生活的過程就是一種製造藝術的過程,怎樣讓自己尋找到其闊的真諦?那就要不斷地積累經驗,不斷地嚐試與麵對新的事物,輕鬆快樂地麵對每一天,麵對每一個人。不要束縛自己的心靈,勇敢地往前走,享受生活帶來的一切,生活一定會給你一個美好的答案。

想得開的重要一點是來自於心態的平和,因為心態平和的人能把事看得開、看得淡。須知,大多時候,不是外界的力量束縛了我們,而是我們自己的心將我們自己框死。所以,30歲上下的你,應善於開釋自己的心靈,讓自己跳出心靈的圈子,從而使心境恬靜一點、灑脫一點。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

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

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衝走了!”

“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的地麵,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隨時、隨性、隨遇、隨緣”概括了人生多少自然,多少豁達!一切自然隨意,人生還會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讓你寢食難安,愁眉不展嗎?

人們看慣了日升月落,春秋代序,習慣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冷暖世象,卻很難看淡人間的悲歡離合,情仇恩怨,更難將傷心難過看得風輕雲淡。

停留與駐足不應該是30歲上下的你人生失意時的選擇,抬眼望天,太陽永遠光彩奪目,月亮永遠以暗夜作幕。生活不可求全責備,披著陽光的色彩前行,生活才會有光明照耀。細細想來,其實你完全可以很快樂,就像下麵這個寓言中煩惱青年的經曆一樣。

有一天,他來到一個山腳下。隻見一片綠草叢中,一位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悠揚橫笛,逍遙自在。

煩惱青年看到了很奇怪,走上前去詢問:“你能教給我解脫煩惱之法嗎?”

“解脫煩惱?嘻嘻!你學我吧,騎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麽煩惱也沒有。”牧童說。

煩惱青年試了一下,沒什麽改變,他還是不快樂。

於是他又繼續尋找。走啊走啊,不覺來到一條河邊。岸上垂柳成蔭,一位老翁坐在柳蔭下,手持一根釣竿,正在垂釣。他神情怡然,自得其樂。

煩惱青年又走上前問老翁:“請問老翁,您能賜我解脫煩惱的方法嗎?”

老翁看了一眼憂鬱的青年,慢聲慢氣地說:“來吧,孩子,跟我一起釣魚,保管你沒有煩惱。”

煩惱青年試了試,不靈。

於是,他又繼續尋找。不久,他路遇兩位在路邊石板上下棋的老人,他們怡然自得,煩惱青年又走上前去尋求解脫之法。

“喔,可憐的孩子,你繼續向前走吧,前麵有一座方寸山,山上有一個靈台洞,洞內有一位老人,他會教給你解脫之法的。”老人一邊說,一邊下著棋。

煩惱青年謝過下棋老者,繼續向前走。

到了方寸山靈台洞,果然見一長髯老者獨坐其中。

煩惱青年長揖一禮,向老人說明來意。

老人微笑著摸摸長髯,問道:“這麽說你是來尋求解脫的?”’

“對對對!懇請前輩不吝賜教,指點迷津。”煩惱青年說。

老人答道:“請回答我的提問。”

“有誰捆住你了嗎?”老人問。

“……沒有。”煩惱青年先是愕然,爾後回答。

“既然沒有人捆住你,又談何解脫呢?”老人說完,摸著長髯,大笑而去。

煩惱青年愣了一下,想了想,有些明白了:是啊!又沒有任何人捆住了我,我又何須尋找解脫之法呢?我這不是自尋煩惱,自己捆住自己了嗎?

煩惱青年正欲轉身離去,忽然麵前成了一片汪洋,一葉小舟在他麵前**漾。

煩惱青年急忙上了小船,可是船上隻有雙槳,沒有渡工。

“誰來渡我?”煩惱青年茫然四顧,大聲呼喊著。

“請君自渡!"老人在水麵上一閃,飄然而去。

煩惱青年拿起木槳,輕輕一劃,麵前頓時變成了一片平原,一條大道近在眼前。煩惱青年踏上大路,歡笑而去。

跳出心靈牢獄的方法在你自己的手裏,沒有人可以左右你的思想,如果你依然用煩惱自擾,別人也不可能幫上你的忙。因為無人可以把他的意誌強加在你的頭上。境由心造,要想快樂,何不自己跳出來?

凡事往好處想,就會覺得人生快樂無比。人生沒有絕對的苦樂,隻要凡事肯向好處想,自然能夠轉苦為樂、轉難為易、轉危為安。海倫·凱勒說:“麵對陽光,你就會看不到陰影。”積極的人生觀,就是心裏的陽光!

凡事讓自己往好處想,才不會受負麵情緒的影響,日子過得隨遇而安,怡然自在。反之,如果你總是從壞的一麵看問題,它會抑製你的進取心,讓你被憂慮侵蝕,因此,想得開的人會戰勝這種不良情緒。

凡事都向好處想,是人的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在如今瞬息萬變的社會形勢下,每個人都麵臨著更多的挑戰、更多的機遇。遇事往好處想,才能弱化挑戰、放大機遇,以飽滿的熱情把握機遇,增加成功的機會。

遇事不要總是拚命往壞的一麵想,自找煩惱,死鑽牛角尖,不同自己得到了什麽,隻看自己失去了多少,結果情況越來越糟糕,心情越來越低落。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壞的一麵和好的一麵,如果能從積極的方麵看問題,那麽就會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結果,做起事來也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有這樣一則民間故事:有位秀才第二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以前住過的店裏。考試前一天他接連做了兩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高粱: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傘。這兩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高粱不是白費勁嗎?戴鬥笠還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你怎麽今天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解說了一番,店老板樂了:“咳,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高粱不是高種(中)嗎?戴鬥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是有備無患嗎?”秀才一聽,覺得店老板的話比算命的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榜眼。

角度不同,對問題的看法各有所異,有人積極,有人消極。消極思維者隻看壞的一麵,對事物總能找到消極的解釋,最終他們也將得到消極的結果。而積極思維者卻更願意從好的方麵考慮問題,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一個積極的結果。所有這一切正如叔本華所言:“事物的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是受到對事物看法的影響!”

佛教講“無常”,凡事可以變好,凡事也可以變壞。悲觀的人永遠都是想到自己隻剩下百萬元而擔憂,樂觀的人卻永遠為自己還剩下一萬元而慶幸。麵對金黃的晚霞映紅半邊天的情景,有人歎息:“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也有人想到的卻是:“奠道桑榆晚,晚霞尚滿天。”麵對半杯飲料,有人遺憾地說:“可惜隻有半杯了。”有人慶幸地說:“尚好,還有半杯可飲。”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心情必然有不同的結果。

30歲上下的你有自己的生活,有選擇精彩人生的機會,關鍵在於你的態度。態度決定人生,這是惟一一件真正屬於你的權利,沒有人能夠控製或奪去的東西就是你的態度。如果你能時時注意這件事實,你生命中的其他事情都會變得容易許多。

男人三十

凡事往好處想,就會覺得人生快樂無比。人生沒有絕對的苦樂,隻要凡事肯向好處想,自然能夠轉苦為樂、轉難為易、轉危為安。海倫·凱勒說:“麵對陽光,你就會看不到陰影。”積極的人生觀,就是心裏的陽光!

第15件事以退為進實現人生理想

30歲上下的你不要一時的進退觀成敗,而是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化解掉內心的壓力,采取以退為進的人生智慧實現人生。

以退為進,由高到低,這不僅是自我表現的一種藝術,也是生存競爭的一種策略。有時候,不刻意地追求反而有所得,追求得太迫切、太執著反而隻能徒增煩惱。所以我們要懂得以退為進,有舍才有得的道理。這種曲線的生存方式有時比直線的方式更有成效。要想使成功的可能性變大,那就要求我們麵對壓力、障礙,後退幾步,再加上衝力。

人生中的進退道理可能都盡是如此吧。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青年向一個富翁請教成功之道。富翁拿了3塊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麵前:“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選哪塊?”“當然是最大的那塊!”青年毫不猶豫地回答。富翁笑了笑,說:“那好,請吧!”富翁把最大的那塊西瓜遞給青年,而自己吃起了最小的那塊。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隨後拿起桌上的最後一塊西瓜得意地在青年眼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來。

青年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雖然不比青年的瓜大,卻比青年吃得多。如果每塊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麽富翁占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

看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麽感想呢?是不是頗為富翁的智謀所佩服。想來,富翁之所以成為富翁,就是有著不同常人的頭腦。他們都是選擇了放棄眼前利益,而獲得是比眼前利益要大許多倍的東西。

在實際生活中,“以退為進”的智慧是不可缺少的。通過諸如“退一步海闊天空”之類的哲語,無不體現出了一種大智慧。戰國時田忌同齊王賽馬,田忌一開始就以劣馬出賽,齊王認為這是田忌屢戰屢敗,破罐破摔的表現,他盲目驕傲,仍按上馬、中馬、劣馬的老套路出馬,齊王勝了第一場,卻連輸了二場。這個故事最生動地展現了“以退為進”策略的智慧。這就是暫時的勝利容易蒙蔽人的眼睛,使人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渾然不覺,從而失去了彌補挽救的最佳時機。

探索宇宙的起源是一個龐大工程,一個人耗盡一生可能都不會有什麽成就,所以,要想有點成就,就得做到適可而止,使一切恰到好處。探索宇宙起源之所以困難,在於“數”太多太大。“功成、名遂”是要進入非常道範疇,“身退”是指從非常道範疇退回到常道範疇。

曾經有這樣一篇課文《山穀中的謎底》揭示了這種現象: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山穀。山穀中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長滿鬆、柏、女貞等,而東坡卻隻有雪鬆。

這一奇異現象的形成是個謎,許多人都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所以被稱為“山穀中的謎”。然而無意問揭開這個謎的,竟是一對普通夫婦。

那是l993年的一個冬天,這對婚姻正瀕於破裂邊緣的夫妻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愛情,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繼續一起生活,如果不能就以這次旅行作為最後的回憶。他們來到這個山穀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他們支起帳篷望著滿天飛舞的大雪,欣賞山穀中美麗的雪景。後來他們發現由於特殊的風向,山穀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來得後來得急。不一會兒,雪鬆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層雪。隨著雪越積越多雪鬆那富有彈性的枝條就隨著雪的重量向下彎曲,直到雪攢到一定的重量從枝上滑落。雪鬆依然抖擻精神迎接下一次大雪的堆積,這樣一曲一折之間大雪沒能耐和雪鬆。可其他的樹卻沒有雪鬆這種本領,樹枝就被積雪很輕易地壓斷從而導致樹木的死亡。由於風向的原因,西坡的雪較東坡的雪小,總有些樹能挺了過來;所以西坡除了雪鬆,有鬆、柏和女貞這類樹種。

帳篷中的妻子發現了這一景觀,對丈夫說:“東坡肯定也長過雜樹,隻是不會彎曲才被大雪摧毀了。”丈夫點頭稱是。少頃,兩人像突然明白了什麽似的,相互吻著擁抱在一起。

丈夫興奮地說:“我們揭開了一個謎——對於外界的壓力要盡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時候,要像雪鬆一樣讓一步,這樣就不會被壓垮了。”

過大的壓力會把一個人壓垮,如果人們能學會這種“彈性”將壓力化解,便能擁有向雪鬆一樣抖擻精神迎接更猛烈的風雪而屹立不倒的情況了。

這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以退為進。就是用與本意相悖的言行看似倒退,實則伺機而動,以取得更大進展。以退為進是貌似軟弱退縮,實則積蓄實力,加速進展。

行軍打仗一味向前雖然勇氣可嘉,然而卻未必能夠打勝仗。長征時期,紅軍四渡赤水就是一種進退之道的經典勝利,也是我們人生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智慧。

想得開的人都不以一時的進退觀成敗,而是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化解掉內心的壓力,采取以退為進的人生智慧實現人生。

男人三十

人要了解,在這個適者生存,充滿挑戰的大環境下,知難而進,勇往直前是需要提倡的。但空有傲骨,一味蠻幹往往適得其反。因為盲目進取,得不償失,勢必因進反退。而審時度勢,耐心等待,積蓄力量,以退為進,則是人的聰明之舉。

第16件事上台當然自在,下台也要從容

一個人若是能在適當的時間選擇做短暫的隱退,不論他是自願還是被迫,都是一個很好的轉機,因為它能讓你留出時間觀察和思考,使你在獨處的時候找到自己內在真正的世界。

當我們步人晚年,知識將是我們舒適而必要的隱退的去處;如果我們年輕時不去栽種知識之樹,到老就沒有乘涼的地方了。

人們習慣於對爬上高山之巔的人頂禮膜拜,實際上,能夠及時主動從光環中隱退的下山者也是“英雄”。

有多少人把“隱退”當成“失敗”。曾經有過非常多的例子顯示,對於那些慣於享受歡呼與掌聲的人而言,一旦從高空中跌落下來,就像是藝人失掉了舞台,將軍失掉了戰場,往往因為一時難以適應,而自陷於絕望的穀底。

一個人若是能在適當的時間選擇做短暫的隱退,不論他是自願還是被迫,都是一個很好的轉機,因為它能讓你留出時間觀察和思考,使你在獨處的時候找到自己內在真正的世界。

唯有離開自己當主角的舞台,才能防止自我膨脹。雖然,失去掌聲令人惋惜,但往好的一麵看,心理專家認為,“隱退”就是在進行深層學習,一方麵挖掘自己的潛能,一方麵重新上發條,平衡日後的生活。當你誌得意滿的時候,是很難想像沒有掌聲的日子的。但如果你要一輩子獲得持久的掌聲,就要懂得享受“隱退”。

據說,在日本,很多中高年齡的男子,因為忍受不了退休後無事可做現狀,結果紛紛走上了自殺一途,成為日本自殺率最高的人群。

事實上,“隱退”很可能隻是轉移陣地,或者是為下一場戰役儲備新的能量。但是,很多人認不清這點,反而一直緬懷著過去的光榮,他們始終難以忘記“我曾經如何如何”,不甘於從此做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

作家費奧裏娜說過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在其位的時候,總得什麽都不能舍,一旦真的舍了之後,又發現好像什麽都可以舍。”曾經做過雜誌主編,翻譯出版過許多知名暢銷書的費奧裏娜,在40歲事業巔峰的時候退下來,選擇當個自由人,重新思考人生的出路。

費奧裏娜帶著兩個子女悠然隱居在新西蘭的鄉間,充分享受山野田園之樂。因為要適應新的環境,她才猛然發現人生其實有很多其他的可能,後退一步,才能使自己從執迷不悟中解放出來。

40歲那年,麥利文從創意總監被提升為總經理,3年後,他自動“開除”自己,舍棄堂堂“總經理”的頭銜,改任沒有實權的顧問。

正值人生巔峰的階段,麥利文卻急流勇退,他的說法是:“我不是退休,而是轉進。”

“總經理”3個字對多數人而言代表著財富、地位,是事業身份的表征。然而,短短3年的總經理生涯,令麥利文感觸頗深的卻是諸多的“無可奈何”與“不得不為”。

他全麵地打量自己,他的工作確實讓他過得很光鮮,周圍想巴結他的人更是不在少數。然而,除了讓他每天疲於奔命,窮於應付之外,他其實活得並不開心。這個想法,促成他決定辭職。“人要回到原點,才能更輕鬆自在。”他說。

辭職以後,司機、車子一並還給公司,應酬也減到最少。不當總經理的麥利文,感覺時間突然多了起來,他把大半的精力拿來寫作,抒發自己在廣告領域多年的觀察與心得。

“我很想試試看,人生是不是還有別的路可走?”他篤定地說。

人生機遇不同,有人是“開高走低”,少年得誌,結果卻晚景淒涼;有人則是“開低走高”,原先不怎麽順暢,到了中年以後才開始發跡。

10年前,曾經在台灣股市刮起一陣旋風的胡立陽聲稱,自己就是典型“開高走低”的人,年紀輕輕,不到35歲就博得過滿堂喝彩。然而,精彩表演結束,離開了光芒四射的舞台,過去所有的豐功偉業全部被一筆勾銷。

胡立陽當紅時,“股市教父”、“股市天王巨星”等美名接踵而來,所至之處,更是人群簇擁。當他由幕前走入幕後,昔日情景也一去不返,胡立陽非常難以適應,總是喃喃自歎:“怎麽,這個世界居然把我遺棄了?”

當他看到一些比他晚出道的後輩,如今幾乎個個擁有一片天,心情之落寞更是難以言喻。胡立陽不諱言,有一陣子,自己真是患得患失到了極點,並且嚴重失眠。

就這樣過了兩三年直到去淡水看海,一個人獨坐海邊整整6個小時,望著潮起潮落,他突然有所領悟:“大海不永遠都是後浪推前浪嗎?這就是人生啊!不光是我一個人的際遇而已,我又有什麽好自怨自艾的呢?”

從淡水看海以後,胡立陽算是徹底醒悟過來,他認識到,人不應該一直緬懷過去,否則會愈來愈消沉,衝勁會流失。他決定讓自己重新“歸零”,把從前的記憶全部拋開,做一個“沒有過去,隻有未來”的人。

經過高峰到穀底,胡立陽形容目前的自己是“打著光腳走路”,不管別人怎麽看他,他隻想踏踏實實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他終於悟出一個道理:“如果你自認隻是個平凡人,你就不會覺得自己失去過什麽。”

當你站在最高處,隨著地平線上升,大地萬物已沒有了高低之分,所有的都成了微小的螞蟻,直到被雲淹沒。此時不由想起《聖經》故事裏,大衛王的謙卑禱告:人在上帝的腳下渺小的如同灰塵……大衛王說的真好啊!若心態灑脫,無所謂高調或低調。

人生最大的敬佩是拿得起,生命最大的安慰是放得下。不計較的人拿得起,亦放得下,他們擁有一顆坦然的心,無論是得到的還是失去的,隻要已經成為事實,就應該了卻牽掛,順其自然。放棄,是一種境界,漫漫人生路,隻有學會放棄,才能輕裝前進,才能不斷有新的收獲。

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寶貝”,但你不可能什麽都得到,在某些時候一定要學會拿得起、放得下。

在一次周年晚宴上,李嘉誠說了一句座右銘:“好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好,壞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壞。”這句話是李嘉誠人生修煉最高境界的體現,也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歌德說:“一個人不能永遠做一個英雄或勝者,但一個人能夠永遠做一個人。”這裏,“做一個英雄或勝者”,指的便是“拿得起”時的狀態;而“做一個人”,便是“放得下”時的狀態。一個人若是能活出這種狀態,便可謂一位瀟灑、不計較的智者。

不要感歎自己缺少什麽,能夠放下自己手裏擁有的東西的人,才是一個真正不計較的人。

有一本書名為《與神為友》的書中寫道:“我不會‘抓緊’任何我擁有的東西!我學到的是,當我抓緊什麽東西時,我才會失去它,如果我‘抓緊’愛,我也許就完全沒有愛,如果我‘抓緊’金錢,它便毫無價值,想要體驗‘擁有’任何東西的唯一方法,就是將它‘放掉’!”

張曼玉的成功盡人皆知。而過去,在她成長的道路上,她卻曾經為她錯誤的堅持付出過不小的代價。剛進入演藝圈的時候,她還是個少女,那時,她隻想在銀幕上扮靚,隻肯演嫵媚動人的少女。演了幾部電影之後,卻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觀眾不認可她的嫵媚,不認可她演美貌少女時的表演。這個時候,圈裏的人就勸她,以她的形象、她的演技,她應該有很大的發揮餘地,如果不是總演少女,也許會取得成功。這個建議本來是很好的,可那時,張曼玉很相信自己的演技,也相信自己的相貌,相信自己的青春。於是,她固執己見,繼續演少女。這樣又演了幾部戲,結果,還是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

屢遭挫折之後,她終於放棄了那些無意義的堅持,決定改變戲路。於是,一個接一個全新的角色就出現了。從《新龍門客棧》裏的老板娘,到《宋慶齡》裏的宋慶齡,從《一門喜事》裏的新娘子,到《甜蜜蜜》裏的打工妹,從《濟公》裏的**妓女,到《青蛇》裏的可愛青蛇,她角色多變,演技出色。張曼玉終於成功了。

這些角色的出演,給張曼玉帶來了巨大的聲譽,她連續四次獲香港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獎。可以說,她獲得了最輝煌的成功。而這成功,當然得歸功於她及時放棄了無意義的堅持。

你如果能夠領悟“放下”的道理,你將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隻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當下。更何況,人生在世,如果不能把一些不是很必要的東西放下,你的“人生行囊”將很快就沒有空間去擱置你真正需要的東西。

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度量。對於人生道路上的鮮花與掌聲,有處世經驗的人大都能等閑視之,屢經風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對於坎坷與泥濘,能以平常心視之,就非易事。大的挫折與大的災難,能不為之所動,能坦然承受,這就是一種度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這便是一種極高的境界。既來之,則安之,這是一種超脫,但這種超脫又需要多年磨煉才能養成。拿得起,實為可貴;放得下,才是做人的真諦。

有些自以聰明的人常常會暗自慶幸自己拿了多少。事實上,他們才是最糊塗的。拿得越多,說明放不下的也越多。那麽,背負的也就越多,活的也就越累。

倘若一個人將一生的所得都背負在身,那麽,縱使他有一副鋼筋鐵骨,也會被壓倒在地。

什麽時候學會放棄,什麽時候便開始成熟。我們都要學會放棄,放棄失戀帶來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棄耗費精力的爭吵;放棄沒完沒了的解釋;放棄對權力的追逐;放棄對金錢的貪欲;放棄對虛名的爭奪……凡是次要的、枝節的、多餘的,該放棄的時候都應放棄。

男人三十

放下才會更輕鬆。放下很不容易做到,但隻要我們努力了,就一定會做到。正視自己,該放下的就放下,那麽你一定可以做一個輕鬆、不計較的人。

第17件事放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心

我們有時之所以舉步維艱,是因為背負太重,因為太過執拗;之所以背負太重過於執拗,是因為我們不會放棄、不懂放棄!生活中,不管你有多努力,總會在不經意間失去某些東西,如果你隻顧計較一些失去的東西,那麽你就將失去更多,明白放手是不計較的一種難得的智慧。

一位從事室內設計的工程師說起關於簡約的空間美學話題時說:“就建築或者室內設計而言,筒約比複雜的難度還要高上許多,因為加上東西是容易的,可是要減掉東西,卻需要更多、更敏銳的美學素養與判斷。”

一天早上,一位母親正在廚房清洗碗碟。她有一個四五歲的兒子,正自得其樂的在客廳玩耍。

突然,母親聽到了孩子的啼哭聲。母親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來不及將手抹幹,就衝到客廳。

原來,兒子的手插進了放在茶幾上的花樽裏,花樽是上窄下闊的一款,他的手伸了進去,但抽不出來。母親用了很多辦法,想把兒子卡著了的手拿出來,但都不得要領。

母親開始著急了,抓兒子的手情不自禁的加大了力量。可她稍微用力一點,兒子就痛得叫苦連天。無計可施之下,母親想到一個下策,就是把花樽打碎。她有些猶豫,因為這個花樽不是普通的花樽,而是件古董。可是,為了兒子的手能夠順利出來,這似乎是唯一的辦法。

結果,母親忍痛打破了花樽。

雖然損失不菲,但看到兒子安然無恙,母親也就長籲了一口氣。她連說沒事了,叫驚魂甫定仍將手掌緊握成拳頭的兒子打開雙手,兒子依言緩緩將手張開。令母親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兒子的手中攤著一枚一元的硬幣!她登時明白了:原來,硬幣掉進了花樽,為了拾回這枚硬幣,兒子伸手進去,卻在拾到硬幣的歸途中將手卡在上窄下闊的花樽口內。她的手抽不出來,不是因為花樽口太窄,而是因為他將硬幣緊抓在手中成拳狀,始終不肯放棄。

其實,在人生中應懂得放手的道理,這也是人生之中更大、更深的課題。從呱呱落地開始,我們一直學習的都是用加法來麵對人生的課題。從生理上的吃飯到心理感情上的得到;從知識上的不斷學習與吸收,到物質或成就上的累積。

可是,這樣的加法卻在許多時候,成為卡住我們,讓我們困惑、凝滯的問題關鍵。因為加法並不是麵對人生課題時唯一的方法,有些時候,你必須用“減法”才能夠解得開。而所謂的減法,正是放手的藝術。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在法國戲劇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有一次,法國的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當時隻能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人的本質都是貪婪的,但一定要記住“有所得必有所失”,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學會鬆開你的手,才能抓住更好的東西。

《臥虎藏龍》裏有一句很經典的話:當你緊握雙手,裏麵什麽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緊握雙手,肯定是什麽也沒有,打開雙手,至少還有希望。很多時候,我們都應該懂得放棄,放棄才會使自己身心愉快,才會使自己獲得快樂!

給你一道測試題:在一個暴風雨的夜裏,你駕車經過一個車站。車站上有三個人在等公交車,其中一個是病得快死的老婦人,一個是曾經救過你命的醫生,還有一個是你長久以來的夢中情人。如果你隻能帶走其中一個乘客走,你會選擇哪一個?

很多看過這個測試題隻做了簡單的選擇,事實上,最理想答案是:把車鑰匙交給醫生,讓醫生帶老人去醫院,然後和自己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公交車。

這個世界是充滿**的世界,這個時代是充滿未知的時代。幸福、財富、能力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的,可現實中我們往往是得到了這個卻失去了那個。是的,我們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和能力把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抓在手裏,盡管它有的時候近在眼前,卻怎麽追也追不到。這個時候你該如何選擇呢?作為一個30歲上下的男人,你應該果斷地做出選擇,與其對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快馬加鞭,不如把這些時間花在自己可以得到的那些美好的事物上。所有人都認為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美好的,與其苦苦追尋沒有結果,不如就讓這份美好存留在自己的記憶裏。有些時候放棄是一種智慧,他成就了我們心中的完美,也讓今後的道路更加明朗,在自己的人生中勾勒出一筆亮麗的色彩。

一個行囊,如果裝得太滿了就會很沉很重。作為一個生命,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在人生大道上,我們注定要拋棄很多。果斷的放棄

是麵對人生麵對生活的一種清醒的選擇。隻有學會放棄那些本該放棄的包袱,生命才會輕裝上陣,一路高歌;隻有學會放棄,走出煩惱的困擾,生活才會倍感輕鬆、絢麗和富有朝氣。

有事業心的男人性格往往好強,他們對什麽東西都有很強的占有欲,為了獲得這些東西,他們奮鬥終生,卻不懂得放棄一些東西,讓自己在人生的路上好好歇一歇,重整一下對人生道路的思索。性格好強、爭勝,確實能增加你奮鬥的**,從而使你比那些進取心弱的人更容易成功,但如果事事好強、爭勝,隻會讓自己在勞累中失去奮鬥的目標。對於目標不專一的人,無論你付出多少的汗水,都不可能有多大成就。

學會放手,是放棄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和難以實現的目標,而不是放棄為之奮鬥的過程和努力;是放棄那種毫無意義的拚爭和沒有價值的索取,而不是喪失奮鬥的動力和生命的活力;是放棄那種為金錢、地位、奢移生活的搏殺,而不是失去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麵對紛繁複雜的世界和物欲橫流的社會,懂得放棄的人,會用樂觀、豁達的心態去對待沒有得到的東西,他們每天都有快樂和愉悅的心情伴隨左右。而不懂得放棄的人,隻會焦頭爛額地亂衝,他們不僅最終未能達到目標,而且每天都陷於得失的苦惱之中。

也許放手在當時是痛苦的,甚至是無奈的選擇。但是,若幹年後,當我們回首那段往事時,我們會為當時正確的選擇感到自豪,感到無愧於社會、無愧於人生。也許正是當年的放棄,才使我們到達了今天的光輝和成功的彼岸。

生活中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很多,但不是糾纏在那些毫無結果的東西上,或者拚命追求那些本該放棄的東西,而本該盡力追求的東西卻又毫不足惜地放棄,這樣到頭隻能換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說執著是一種精神。那麽放棄則是一種勇氣和境界。得不到的或不該得的就該果斷地放棄。匆匆的生命有限的人生,不允許我們四麵出擊,分散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在大好時光中忙忙碌碌終無所為。執迷不悟是一意孤行的固執。不如正視現實咬咬牙勇敢地放棄那力不從心卻又苦撐硬撐的執著,在清醒的選擇之後,明白了自己意誌的支點,一切就會變得單純而明朗了。扔掉擾心的煩惱,忘記失敗的沮喪,封藏痛苦的記憶。堅定地把許多的過去踩在腳下,留在身後。選擇了瞬間的清醒,就等於選擇了瞬間的成長。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想得到一塊土地,地主就對他說,清早,你從這裏往外跑,跑一段就插個旗杆,隻要你在太陽落山前趕回來,插上旗杆的地都歸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太陽落山前,他是跑回來了,但已精疲力竭,摔個跟頭就再也沒起來。於是有人挖了個坑,就地埋了他。牧師在給這個人做祈禱時說:“一個人要多少地兒呢?就這麽大。”

出生時,我們一無所有,但年複一年,我們已被生活的包袱壓得喘不過氣來。同時,我們也被各種欲望所折磨著。欲望太多,常使人不滿足,以致心理產生憂愁、憤怒。托爾斯泰說:“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知足,才能常樂,才能免除恐懼與焦慮,活得輕鬆,過得自在。

及時調整心態,坦然麵對失去,正確看待失去,學會忍受失去,讓胸襟更豁達一些,讓眼光更長遠一些。為了成就一番事業,為了實現自己人生的目標,經常為自己整整枝。排除那些不必要的留戀

與顧盼,鞭策自我,以便集中精力於人生的追求。

一生之中,我們會遇到太多太多的**,所以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吧。放棄那些對我們來說並非必要的東西,專注地把握自己真正的誌趣和才能,隻有這樣人生才會富有內涵,回首人生時我們才會少一些遺憾,多一些陽光和微笑。

男人三十

生活中的你是不是從來不想放棄任何好處,就像不願放棄那把車鑰匙?其實,無論你的選擇是什麽,你注定會失去一些東西,也注定會在失去的同時獲得一些東西。其實有時得到什麽、失去什麽,我們心裏都很清楚,隻是覺得每樣東西都有它的好處,哪樣都舍不得放手。如果我們不去計較那麽多,我們反而可以得到更多。

第18件事不要太計較自己的身份

有這樣一則笑話:什麽林誌玲的大腿,章子怡的胸,範冰冰的臀,李冰冰的腰,周迅的腹和趙薇的下部,都被一個色情狂摸過。但是此人卻被無罪釋放,因為這是他工作需要。原來,此人是,機場安檢人員。在他們麵前,要想從此過,就得被他摸。安檢人員麵前,人人平等。管你是什麽大明星,還是大政要。不管什麽人,其實很多時候,你的身份都沒那麽重要。

人的身份是一種“自我認同”,這本來並不是什麽不好的事,但這種“自我認同”也是一種“自我限製”,也就是說,懷有這種認同感的人常常會想:因為我是這種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種事。而自我認同越強的人,自我限製也越厲害,所以,一些博士不願意當基層業務員,有的高級主管不願意主動去找下級職員溝通,部分知識分子不願意去做沒有文化的工作……他們認為,如果那樣做,就有損於自己的身份。

其實這種所謂的身份,隻會讓人路越走越窄,你如果想在社會上走出一條路來,那要放下身份,也就是:放下你的學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中去。同時,也要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批評,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走你認為值得走的路。

有的人家世不錯,就覺得自己的身份很高;有學問的人覺得自己不同凡響;有錢財的人覺得自己不同旁人;有名位、有才華的人,認為自己比較有尊嚴,並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份,而事實上如果依賴這些作為身份,是非常不合時宜的。

有一名大學生,在校時成績很好,大家對他的期望值也很高,認為他必將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最後他真的有了成就,但不是在政府機關或大公司裏有成就,他是賣刀削麵線賣出了成就。

原來他在大學畢業後不久,得知家鄉附近的夜市有一個攤子要轉讓,他那時還沒找到工作,就向家人借錢,把它盤了下來。因為他對烹飪很感興趣,便自己當老板,賣起刀削麵線來。他的大學生身份曾招致很多人不以為然的眼光,但卻也為他招來不少生意。他自己倒從未對自己學非所用及高學低用懷疑過。

要放下身份!這是他的口頭禪和座右銘。身份真的沒那麽重要。

放下身份的人比放不下身份的人在競爭上多了優勢:

如果你想把事情做成,就得以一種低姿態出現在對方麵前,表現得謙虛、平和、樸實、憨厚,甚至愚笨、畢恭畢敬,使對方感到自己受人尊重,比別人聰明。在交往中他就會放鬆自己的警惕性,覺得自己用不著花費太多精力去對付一個“傻瓜”。即使事情明顯有利於你的時候,對方也會不自覺地以一種高姿態來對待你,好像要讓著你一樣,也就不會與你一爭長短了。

不管是進還是退,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放下身份,要能保持平和從容。這一點是很重要的,若是你連配角都無法演好,總是計較自己為什麽演不了主角,那怎麽能夠讓人相信你還能夠演主角呢?如果你能不計較,好好地扮演你配角的角色,一樣會得到掌聲和認可。

有一種情形可能會令人難堪,這就是由主角變成了配角的時候。

這裏又有兩種情形。其中一種是去別處當別的主角的配角,另一種是和原來的配角對調。第一種還好說,頂多放下平日的架子而已,凡事謹慎小心就行。但第二種就令人難以釋懷了。一名演員可以不同意當配角,甚至可以從此退出那個圈子。但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想要退出卻並不容易。

因此,當你由主角變成了配角時,不要去計較,悲歎時運不濟,也不用懷疑有人暗中搞鬼,誰沒有個身處低穀的時候?這時,不必悲憂,你隻需要“心平氣和”,好好地去扮演你的新角色,向別人證明你主角與配角都能演。

有一家公司的人事部經理在離職之前,曾向公司推薦小王接替自己,但最終坐在這個位子上的人卻是小李。小李在資曆、學曆和工作能力上都不如小王。有人為小王感到不平,甚至慫恿她去找上級領導問個究竟。但小王卻婉言謝絕了大家的好意,笑著說其實小李有許多優點,活潑好學、聰明伶俐。

小李為了得到這個職位使用了不光彩的手段,所以心裏覺得愧對小王。但小王竟然不去計較這件事,在同小李的交往中仍保持著友善的態度,小王的冷靜讓小李既感到意外,又深受感動。

第二年的薪資評定,小王得到了最高的加薪幅度,身為人事部經理的小李在其中當然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不久小王被提升為公關部的經理。

在職場上,你也許會碰到這種情況:你一直在努力工作,以為升職隻是遲早的事,可是上司公布了新職,由你的好搭檔擔任,你的感覺就如同一盆冷水澆下來。

這種境遇下,周圍的人們都會視你為失敗者,向你投以憐憫的目光。他們在遇到你時會欲言又止,仿佛不知如何表示憐憫,也不知如何與你攀談。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必須盡快擺脫尷尬的境況,一味計較並不能改變什麽,這時,你應想辦法由被動轉為主動,以下的做法可供參考。

首先,恭賀好搭檔升職,表示你的冷靜和支持。這一點很重要,表示你的為人態度,消除對方的戒備心理。同時,工作上要像往常一樣專注和投入,但不要過分,表現異常。此外,在其他同事麵前保持開朗。

其次,不要向他人傾訴老板對你曾有過的承諾,或者直接找老板發問,因為這樣會令老板反感。

最後,辦公室的緊張壓力本來就使人容易變得猜忌、乖戾、鬱悶、暴躁,這時的你與其花費時間去貶低對手,急著跳出來表現自己,不如冷靜下來想想怎樣編織更為和諧的人際關係,圓滿地完成每一件任務。如果能做到做事得體、待人有禮,表現落落大方,那麽你一定會爭取到那張對自己更為有利的牌。

還有種情況,那就是你這位好搭檔升任之職位,正好是你的上一級。

與好搭檔一起工作應該是一件好事。可是,你或許有些不自在之感。一是因為平日雙方平等相處,如今卻要聽命於他,如果公事上不合拍,就會影響私交;二是怕對你們有怨恨的同事會借機製造謠言,挑撥離間。

在這種情況下,“公私分明”是你應該堅持的原則。公事公辦,許多問題就會自然化解。在公司裏,隻記著對方是上司,他對你有什麽要求,必須像以前一樣盡力而為,有許多事必須向他報告。遇到對方有出錯的地方,你應該誠懇地與他商討,切莫留待私下傾談。

身正不怕影子斜。既然行得正,不貽人口實,人家又怎能離間你倆的關係呢?即使有人無中生有,你無愧於心,又何懼之有?

當然,下班後,你還是有百分之百的自由去與老搭檔、新上司進行私人約會,不必自己畫地為牢。

在工作事業中,隻要不把身份看的非常重要,你的這份從容肯定會贏得他人的尊重,你出色的表現自然會贏得再挑大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