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我們要學會自己處理事情,做一個自立的人。這樣,我們才更容易做好自己的事情。
歐洲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亞,出生於一個富商家庭。13歲時,莎士比亞就離開了學校,幫助父親料理生意。16歲時,莎士比亞離開家庭,外出獨自謀生。
莎士比亞曾經在倫敦一家劇院門前替看戲的紳士們照看馬匹,在劇院打雜,有時給演員們跑跑龍套。此外,莎士比亞還在屠宰場當過學徒,做過人家的書僮,做過鄉村教師,當過兵,做過律師,任過小官。為了謀生,莎士比亞漂過英吉利海峽,到過荷蘭、意大利。
莎士比亞在獨立謀生的闖**中,豐富了人生經曆,增長了才幹,為後來創作《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一大批著名戲劇奠定了基礎。
如果你想創造出輝煌的業績,就要使自己具有非凡的能力,煉就非凡的本領。而要做到這些,你應該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也就是說,你應該學會自立。因為自立是你得以生存的基礎,自立才能超越他人,才能超越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著名成功勵誌學大師愛默生在其《自立》一書中是這樣描述自立的:無論什麽事情,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不要在意他人如何評說;人活著就要相信自己,能夠親力親為的就不要麻煩他人;不被他人奴役才能有所作為,完全自立才能感受到生存的意義。
反觀自身,我們常常做不到愛默生所說的那些,換句話說,我們沒有真正地自立。的確,自立對於我們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我們必須盡力去做。自立的人當然應當受到人們的尊重,而那些依靠他人才能生存的“寄生蟲”們則應當受到人們的蔑視。
顯而易見,自立者應該具備頑強的意誌力。有人曾經針對意誌力提出了"十次法則論":不管你做什麽事情,如果值得嚐試的話,至少要嚐試10次,但是在第11次仍然沒有取得成功,你就要重新審視你使用的方法,或者更換一種方案。
很多成功者在談到影響他們成功的因素時,總會談到意誌力這一因素,而且相當多的人認為意誌力對於取得成功而言意義重大。
一位成功的會計師,在美國西部地區擁有一家規模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曾經如是說:"一個人能否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取決於他本身的自立程度,以及意誌力的頑強程度。如果能夠完全自立,而且具備頑強的意誌力,那麽就有可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
這位會計師早已年逾古稀,卻仍然具備很強的獨立自主精神,完全依靠自己生活。盡管健康情況不太好,他仍然親自經營著自己的花園和高爾夫球場,同時不忘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他為我們做了一個自立的表率。
一位非常傑出的推銷員在總結自己取得的成績時說:"如果我總是跟在他人後麵做事,聽從他人的指點改變自己對事情的看法,那麽我就永遠不可能取得傑出的業績。
我正是由於選擇了自立,再加上鍛煉出頑強的意誌力,才取得了現在的業績。”
哪怕父母也有厭煩的時候,何況他人還會向你索要回報,甚至左右你的想法,將你帶入錯誤的方向,因此你不要總想著依賴他人。
人生在世,不應該接受嗟來之食,寄人籬下生活,應該憑借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智慧澆灌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花,享受自己的辛勤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