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的一生,能夠鬥誌昂揚、精力充沛的黃金期並不多,與其年邁時空歎韶華白頭、精力不再,不如惜取眼前時機,將遺憾從生命中徹底趕走。聰明人都很清楚,一次機遇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是何等的寶貴、何等的重要!所以當機遇來臨時,他們從不猶豫,隨機而動,一擊即中,因而機遇也成就了他們。
那些成功之士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他們雷厲風行的性格。他們在機遇麵前果敢無畏,該出手時就出手。誠然,他們也會有犯錯之時,但即便如此,亦不知強過那些猶豫不決之人多少倍,因為他們出手的次數越多,能夠抓住的機會也就越多,成就自然也就越大。而那些失敗者失敗的原因,則主要在於他們不具備辨別機遇的能力,更別談駕馭機遇的手段。兵法有雲:“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也。”細細思量,人生又何嚐不是如此呢?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猶豫不決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你在人生的競技場上折戟沉沙。事實上,雷厲風行的性格、“一劍封喉”的手段,儼然已經成為當代人成功的秘訣之一。
對於香港女演員而言,若想成名通常會有兩條路可供選擇——其一,進入“TVB”或“RTV”藝員培訓班接受培訓,結業後與香港演藝界這兩大龍頭簽約,在其攝製的影視劇中逐步擔當一些角色,慢慢提高身價;其二,參加亞姐、港姐競選,一旦摘得獎項,“TVB”或“RTV”便會主動找上門來。在成為其旗下藝員以後,自然會得到一些出鏡的機會。著名影星張曼玉選擇的就是後者。
1964年9月20日,張曼玉於香港出生。8歲時,全家移民至英國,在英國肯特郡讀完中學。16歲時,便在倫敦一家書店做店員工作。1982年,隨同母親回香港探親,並找到一份化妝師工作。
一日,張曼玉在大街上閑逛,恰巧被一星探發現,力邀她參加維他命汽水的廣告拍攝。就這樣,張曼玉成為一名專職模特兒,先後接拍了一些汽水、洗發水、電器及百貨公司的廣告。隨後,她那俊俏活潑的外形以及窈窕青春的體態,又得到了雜誌社的青睞,遂轉型成為一名出色的封麵女郎。
1983年,TVB舉辦“香港小姐”競選活動,張曼玉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她決定參加選美,以實現自己的夢想。緣於那一段在英國的生活經曆,她的氣質顯得與眾選手大不相同,最終斬獲“香港小姐”亞軍殊榮及“最上鏡小姐”稱號。隨後,張曼玉又被“TVB”選送到英國參加“世界小姐”競選,並成功進入半決賽“前15名”,這一成績乃是香港參加世界選美史上的最佳表現。衣錦歸鄉以後,張曼玉身價倍增,片約紛遝而來,一時成為演藝圈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每每憶及這段經曆,張曼玉總會自豪地說:“參加港姐競選是我生平作出的第一次最有勇氣的決定,因為這無疑是我進入娛樂圈的最佳機遇。退一步講,即使落選,我還有機會當藝員,因為演戲實在太吸引我了!”
如今,張曼玉已逐漸淡出觀眾的視線,但她所取得的一係列成就,卻依然曆曆在目:
1991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2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1992芝加哥影展最佳女主角(雨果銀牌獎)
1992香港藝術家年獎銀幕演員年獎
1993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3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女主角
1996巴西巴伐利亞最佳女主角獎
2004《清潔》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
回顧張曼玉這條成功之路我們不難看出,機遇更加眷顧那些目光獨到、有能力掌控自身命運的人。一如開篇所說,我們的黃金期本就不多,根本不允許去浪費,所以一旦機遇出現,隻要看準了就別猶豫,要像獵鷹一樣一擊即中。
當然,這裏說的“該出手時就出手”,並不是指輕率冒進、意氣用事,而是指經過“三思”之後的當機立斷。
想好就幹,神速出擊,這是值得任何一個現代人深深體會和借鑒的。那麽,我們怎樣才能果斷地作出決定呢?大家可以試著這樣去做:
①已經作出的決定,就不要反複
我們一旦作出了某個決定或是確定了某一目標,就應該設法在現有的條件下促其成功,而不是一再懷疑自己所作的決定正確與否。
②必要時,也要“一意孤行”
誠然,我們的確應該適當聽取一下別人的意見,博采眾長以為己用,但我們卻不能因此而束縛了自己的思維。有些時候,可能有人甚至是大多數人都不同意某件事,而你卻對此十分向往,你認為這樣做應該是對的,那麽你大可以堅定自己的立場。
③淡定取舍,權衡利弊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選擇,有時會覺得兩種選擇各有利弊,難以作出決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遵循的守則就是“兩利相權取其大,兩害相衡取其輕”。孟子曾經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假如說我們什麽都不想舍、什麽都不願放,就那樣遲疑不決,則很可能我們不僅會失去魚,還會失去熊掌。
我們需要努力訓練自己在做事時當機立斷的能力,就算有時會犯錯誤,也比那種猶豫不決、遲遲不敢作決定的習慣要好。成千上萬的人雖然在能力上出類拔萃,卻因為猶豫不決的行動習慣錯失良機而淪為平庸之輩。當機遇來臨時,我們就要迅速地抓住它,盡快用行動滋養它,讓它生根發芽蛻變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