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找到了我們打心眼兒最想做的事,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麽做?
前一段時間我讀了一本名為《80/20定律》的書,作者是英國作家理查德·科克。雖然這是一本所謂的“成功心理學通俗讀物”,但不得不說,這個老外寫得還算比較嚴謹,書中有一些時間管理方法值得我們加以借鑒。
在這本書的封底有這樣一段話:“現代社會存在一種錯覺,就是‘以多求多’。我們總是認為,若想更多地享受生活,若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更努力地工作,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職業生活上,並且做出各種犧牲和讓步。對此,本書絕不敢苟同。本書從生活的各個方麵,為我們展示了另外一個境界——‘少即是多’。生活的全部真諦,都可以通過減法去尋求。做得更少,我們反而收獲更多。擺脫各種行為的束縛,把精力重新集中到小小的真正核心部分,我們就會不斷突破、進步。”
在這本書的第四章,理查德·科克向讀者轉述了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年輕時的故事。
斯皮爾伯格12歲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名電影導演。五年後,斯皮爾伯格走進環球影業公司的大門,謀求一份和電影有關的工作。第二天,斯皮爾伯格身穿西裝,夾著他父親的公文包,還在裏麵放了兩塊糖和一塊三明治。很顯然,環球影業公司還不太信任當時隻有17歲的斯皮爾伯格,所以他當時連個正經辦公的地方都沒有。但斯皮爾伯格對此並不在意,他將一輛廢棄的拖車作為自己的辦公室,並且在車門上掛了一個牌子,上麵寫著:“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在接下來的三年裏,斯皮爾伯格每天和導演、製片人、編劇們混在一起,不斷吸收他們的想法。尤其是那些導演,斯皮爾伯格會默默觀察他們執導電影時的一言一行。
當斯皮爾伯格20歲的時候,他向環球影業公司展示了他拍攝的一部短片。憑借這部短片,斯皮爾伯格獲得了一份七年合約。
隨後發生了什麽不用我說你也知道了。眾所周知,斯皮爾伯格是這顆星球上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商業電影導演之一。
對於斯皮爾伯格的上述經曆,理查德·科克這樣點評道:“傾注精力於少數事情上,意味著做得更少,煩擾更少。傾注精力,能讓你事半功倍,以少求多。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但是,要做到精力集中其實並不是很難。傾注精力能讓你彰顯個性,更好地做你自己……個性,意味著區別。要想有別於別人,就要整理、精簡、集中精力,傾注精力於自己真正獨特的那一部分……”
想要集中精力很難嗎?這事兒真不太難,難的是長時間集中精力。很多人之所以成為拖延症患者,就是因為他們幾乎沒有長時間集中精力的能力。而他們之所以無法長時間集中精力,則是因為他們總是做一些自己打心眼兒裏不喜歡做的事。當然,他們可能會說:“誰不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啊?可人總得先活著是吧。我每天做我打心眼兒不喜歡做的事,還不是為了生活。”他們這樣說當然沒問題,隻是很顯然,這種活法兒挺自虐的,而且獲得的回報十有八九都很低。
還有很多人會為了各種瑣事疲於奔命,然後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勤奮的人,但實際上他們隻是在不停地逃避,他們不敢放手一搏去做自己打心眼兒最想做的那件事。他們想要安全地多撿一些“芝麻”,他們會對自己說等時機成熟了再撿“西瓜”吧,結果直到死也沒等到時機成熟的那一刻。
很多時候,對於你打心眼兒最想做的那件事,其實根本不是你能不能做的問題,而是你敢不敢做的問題。一旦你真的著手去做了,一旦你將時間和精力傾注其中了,你會發現這件事可能的確很難,但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麽難。而且一旦你對這件事保持高度專注,盡可能地不再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消耗於那些無異於“撿芝麻”的各種瑣事上,你的生活會因此少了很多壓力和焦慮,你會變得很放鬆,很高效,你的拖延症也會因此漸漸痊愈。
簡而言之,如果你能高度專注、鍥而不舍地去做你打心眼兒最想做的那件事,如果你能為此達到“舍萬求一”的境界,你將會體驗到以少求多、事半功倍的樂趣。你也將因此獲得雙重回報:物質層麵的回報和精神層麵的回報。前者會讓你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後者則會讓你感到生而無憾。
高度專注、鍥而不舍地去做你打心眼兒最想做的那件事,這是一道“窄門”,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這是一種看上去很難實施的時間管理方法,但同樣也是一種能讓你完成自我實現的時間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