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黨的基本知識
第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理論體係·製度
【本章導讀】
通過本章學習,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新時期以來我們黨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曆史性創造,體現在實踐上,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現在理論上,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體現在製度上,就是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體現在政治上,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本章重點】
“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理論體係”,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的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製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旗幟”,則體現了“道路”、“理論體係”和製度的有機統一。
一、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旗幟指引方向,旗幟代表形象,旗幟凝聚力量。一個黨、一個國家,舉什麽樣的旗幟,是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原則問題。我們黨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自己的旗幟,既是中國曆史發展的必然邏輯,也是中國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巨大成就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這30多年,人民群眾切身感受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共同享受著改革發展的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的指引下,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經濟、國防、科技、文化實力大大增強,社會總體穩定。市場經濟體製日益完善,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增長方式正在轉變,物質文明建設取得長足進步;民主法製建設進一步加強,政治體製改革逐步推進,政治文明建設取得較大進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大大發展,公民素質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斷深入,社會文明建設不斷有新的進步。對外關係方麵,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功,我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共建和諧世界所作的努力受到世界各國普遍讚揚,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使擁有十多億人口的東方大國走上了富強之路,為發展中國家利用後發優勢盡快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有益經驗,從而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總之,曆史和現實告訴我們,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這就是從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曆史事實中得出的基本結論。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符合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黨心民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在當代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而沒有別的什麽旗幟,能夠最大限度地團結和凝聚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利益群體人們的智慧和力量,建設我們共同的家園。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能夠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引領廣大人民群眾萬眾一心,開拓進取,不懈奮鬥,奪取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
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我國發展麵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麵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既有許多有利條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關鍵看我們工作做得怎麽樣。
二、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
回顧我們黨領導人民的奮鬥曆程,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建設年代,最重要的就是兩條:一條是正確理論的形成,一條是正確道路的開辟。理論帶有根本性,理論錯了,路線、方針、政策一切皆錯。道路帶有關鍵性,道路走對了,革命和建設事業就發展、勝利;道路走錯了,革命和建設事業就將遭受挫折和失敗。道路的重要性正如毛澤東指出的:“我們不僅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理論和道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統一於改造世界的實踐。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1979年3月,鄧小平同誌就提出了我們黨要在中國的建設問題上完成當年在中國革命問題上毛澤東同誌領導我們黨完成的開創自己道路的任務。1980年1月,他又提出,在發展經濟方麵,要“尋找一條合乎中國實際的,能夠快一點、省一點的道路”。1982年9月,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他又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鄧小平同誌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麵經驗的基礎上,在研究和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在改革開放嶄新實踐中,才找到了中國自己的建設道路。這是因為,在中國這樣落後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同當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進行革命一樣,都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新課題,指望照搬書本、照搬外國,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須從我們自己的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開辟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和建設道路。
在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相繼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基礎上,由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內涵和完整表述,黨的十八大進行了補充和完善。這表明,時至今日,在更多地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我們黨對於什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同一開始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命題時相比,是大大地深化了。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內涵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依據這個表述,可以從以下四個層麵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一是政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奮力開拓的。黨的領導是堅持走這條道路的根本政治保證。離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就會走上別的道路。二是發展內涵。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發展。中國經濟文化落後,發展尤為迫切。發展是硬道理,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主線。問題是實現什麽樣的發展和怎樣發展?我們黨通過長期探索,對發展內涵的認識不斷拓寬和深化,從兩個文明建設到三個文明建設,特別是在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拓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在這個總體布局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麵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全麵進步。它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性的認識更加深化了。三是路徑選擇。發展有一個選擇什麽樣的方法和路徑問題。路徑最根本的是改革開放,展開一點有兩類:一類屬於動力係統,一類屬於條件係統。在發展動力方麵,一要堅持科學發展,二要堅持改革發展,三要堅持開放發展。在發展條件方麵,一要堅持穩定發展,二要堅持和諧發展,三要堅持和平發展。四是目標指引。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這是一個全麵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各個方麵。
三、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這一重要命題是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來的,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通過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尤其是總結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所創立的理論體係。這一理論體係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將我們黨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有機地融為一體,
構建了一個體現當今時代特征和中國國情特色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係。
從整體上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緊緊圍繞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緊緊圍繞探索和回答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麽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麽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基本問題,形成了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發展布局、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發展目標、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軍隊和國防建設、國際和外交戰略、領導核心等一係列緊密聯係、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所有這些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基本內容。這些基本內容貫通了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等學科,涉及了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麵的內容,是內涵豐富、思想深刻、係統科學的理論體係。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形成
改革開放之後,鄧小平開始強調走“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建設“中國式的社會主義”,1981年7月他第一次提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概念。1982年9月,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鄧小平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重要命題。1984年6月,鄧小平在會見日本客人時第一次係統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構想。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這一命題,並從12個方麵初步概括了這個理論的基本內容。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提出了“鄧小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命題,並初次把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括為9個方麵的基本內容。1995年5月,中共中央正式批準印發了中宣部編寫的《鄧小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從16個方麵對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進行了闡述。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簡稱為鄧小平理論,並將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作為黨的指導思想。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概念,並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作為黨的指導思想。200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這一重要命題,並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正式納入到這個理論體係之中。2012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行動指南”的重要論斷,並從多方麵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具體內容。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曆史地位及其重要意義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就開始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程。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程中實現了兩次大的曆史性飛躍。第一次曆史性飛躍,是成功開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這一偉大理論成果。第二次曆史性飛躍,是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的重要理論結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形成經曆了一個過程,它是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人民不懈探索所取得的理論成果。其一,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創立提供了寶貴經驗和理論準備;其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開啟和推進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開篇之作;其三,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的進程中,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承上啟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四,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順應了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最新成果。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創新基礎上所形成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行動指南。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行動指南”的重要論斷,並要求全黨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被我國改革開放實踐所反複證明了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當前,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隻有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作為行動指南,才能不斷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新勝利。
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任何一個國家或政黨,要想不斷取得發展和進步,就必須有一個共同的思想基礎。麵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新形勢、麵對國民思想觀念多元多樣多變的新情況,要想做到最大限度地團結和凝聚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利益群體的人民大眾,要想最大限度地統一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就必須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3.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豐富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係列重要講話,集中反映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執政理念、工作思路和信念意誌,深刻回答了新的曆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發展的一係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豐富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繼續圍繞“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麽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麽樣的發展、怎樣發展”三大基本問題作出創造性科學回答的同時,講話還圍繞“什麽是改革、進行什麽樣的改革、怎樣改革”這一時代課題,科學布局了全麵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主攻方向、工作機製、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深刻反映新的社會訴求和人民期盼,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注入了新的時代內容和鮮活元素,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一個新的有機組成部分。
講話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對象一致、主題一致,都是探討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問題。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製度“四個自信”“五位一體”建設、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重大問題進行全麵係統闡述,充分體現了堅持和發展、繼承和創新的統一;在中國發展道路、中國夢、群眾路線、黨的建設、依法治國、科學發展、全麵深化改革、意識形態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祖國統一等方麵,講話在理論內涵、範疇體係和語言表述等方麵明顯地發展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增添了新的時代內容,是繼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之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對指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麵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主題是發展
發展是當代中國和世界的主題,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主題。解決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離不開發展;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離不開發展。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隻有發展才能為我們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打下堅實物質基礎。牢牢把握發展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主題,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發展的思路、發展的辦法攻堅破難,就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發展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發揮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的內在規定,是順利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徑,也是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自立於世
界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證。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關於《建議》的說明中,深刻闡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強調實現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這五大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提出來的,重點在發展動力、發展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內外聯動、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麵出實招、破難題、建機製,揭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特征、新趨勢,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新的突破,是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對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對發展的精辟論述,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使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感悟達到了嶄新的境界。
四、深刻理解“四個全麵”戰略布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並逐步形成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四個全麵”戰略布局是我們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回應時代關切、實現人民福祉、建設現代中國的基本方略,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1.“四個全麵”戰略布局是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的,進一步升華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
曆史充分證明,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發展中國,隻有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則是實現這個總任務的關鍵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中產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於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的事情要辦好首先中國共產黨的事情要辦好。因此,抓住了這四個全麵,就抓住了新的曆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就有可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使整體利益產生乘數效應,從而帶動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新的戰略突破。
2.“四個全麵”戰略布局是立足中國發展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逐步提出並推進的,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習近平同誌指出:“四個全麵”戰略布局是立足中國發展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逐步形成並積極推進的。“立足中國發展實際,堅持問題導向”深刻揭示了“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的問題意識和現實針對性。從習近平同誌關於“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的這些重要論述看,每一個“全麵”既有理論闡述,也有實踐要求、工作部署,既有對事業全局的總體把握和規律性認識,更有針對具體問題的解決辦法。這些論述體現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要求,為我們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3.“四個全麵”戰略布局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探索,形成了中國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治國理政方略,為我們治國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
“四個全麵”戰略布局是中國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不同的曆史時期,不同意識形態和社會製度的國家,都存在一個治理問題。對當代中國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不能得到堅持和發展,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各種問題能不能解決好,最終也要體現到我們治國理政的水平能不能提高上。“四個全麵”每一個全麵都體現了我們對治國理政的新的思考和探索,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治國理政方略。這一治國理政方略,吸收繼承了人類文明的成果,體現著鮮明的中國特色,既有現實針對性又有長遠考慮,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規律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我們黨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治國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
五、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製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黨的十八大報告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科學內涵。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對於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體現在社會主義根本製度這一最高層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社會主義製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製度。”社會主義根本製度體現著我國的根本性質,即人民當家作主。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 國體的這一根本性質,決定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中國人民對敵視和破壞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國內外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必須進行鬥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體現在我國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上。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就是政體。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製度,它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基層群眾自治製度構成的基本政治製度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都是我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製度的題中應有之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體現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和分配製度上。我國社會主義經濟製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製,即全民所有製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製。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堅持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製度,對於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體現在經濟體製、政治體製、文化體製、社會體製等各項具體製度上。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我國的社會主義根本政治製度、基本政治製度和基本經濟製度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必須堅持。但是,當今國際國內也出現了一係列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推進經濟體製、政治體製、文化體製、社會體製生態文明體製等各項具體製度的改革和創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黨領導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最鮮明特色。
【本章測試題】
一、填空
1.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就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內的科學理論體係。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不斷___________的理論體係。
4._______________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豐富和發展。
二、選擇填空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主題是_________。
A.改革開放
B.發展
C.以人為本
2.“四個全麵”戰略布局主要包括__________。
A.全麵建成小康社會
B.全麵深化改革
C.全麵依法治國
D.全麵從嚴治黨
3.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是,__________。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B.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
4.黨的_________首次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科學內涵和完整表述。
A.十三大
B.十八大
C.十七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