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念”與“民念”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這副楹聯,乃是清康熙年間河南內鄉一位名叫高以永的知縣所撰。其語雖淺顯直白,卻飽含著古代官吏對為官之道、為政之德的獨到見解。以古鑒今,其中的“官念”、“民念”的觀點,給人以啟發。
不少群眾習慣把領導幹部叫“官員”,但是如果真的以為自己就是官,追求高人一等,這樣的領導幹部就有了“官念”。正所謂“隻求做官,決不能為好官”,“官念”越重,則離百姓越遠。有的幹部總是嫌組織給他的平台不夠高、舞台不夠大,總覺得自己的官職太小,幹不了事情。有的“幹了兩年就想動,三年不動就活動”,活動不了就不動,優哉遊哉混日子。說到底,這些幹部看到的是職位上權力的光環,而非責任的底色。
史載,高以永任內鄉知縣時,“廣開墾,除匪盜,其有造於內鄉者甚大”,離任之時,百姓爭相挽留,為其立“德政”、“去思”二碑。這表明,即使隻是縣令,也當朝乾夕惕,也可大有作為。有部電影叫《別拿自己不當幹部》,講述的是國有企業一位普通工長,時刻以“幹部”身份要求自己,在一件件小事中為民服務的感人故事。古今一理,對於黨員幹部來說,不一定要當大領導,也不一定要當主要領導,甚至不一定要當領導,黨員幹部的身份即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把這份責任盡到了,人生的價值就實現了。
從根本上來說,每一個領導職位,都是一個為民幹事盡責的平台,職位越高,責任越大。而越有這樣的認知,就越會祛“官念”、正“民念”。民是什麽?我們常說百姓是幹部的衣食父母,要把人民舉過頭頂,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記掛在心,說的都是幹部要有正確的“民念”。心中以民為上、以民為重、以民為大、以民為先,又何來“官念”的位置?
有些幹部所以“官念”重、“民念”輕,就在於沒有看到自己所居職位的為民盡責本色、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百姓本色。有的衙門作風,讓百姓“跑斷腿”;有的言語傲慢,讓百姓窩一肚子火;有的回避責任,讓百姓有理無處說。還有的人“官升脾氣長”,以為百姓可愚可欺。心中不以民為念、看不到自己的本色,最終必然會吞下“官念”膨脹的苦果。
我們的身邊不乏一心為民的榜樣。楊善洲下鄉,總是腳穿茅草鞋、頭戴竹葉帽,一身泥巴一身土,群眾也不拿他當外人,親切地稱他為“草鞋書記”。當同誌們看到焦裕祿的一條被子上有42個補丁,一席褥子上有36個補丁時,都勸他換床新的。他卻說:“應該看到,災區的群眾比我更需要。其實,我這就很好,比我要飯時披著麻包片,住在房簷底下避雪強多啦!”這些故事揭示一個樸素的道理,心中有百姓,不忘自己的本色,百姓就不拿他當官僚,也會永遠記得他。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各級幹部當有這樣的抱負。“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裏如聞饑凍聲”,各級幹部更當有這樣的情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