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孫記約法下府院之爭
此時,在成都,戴戡就任四川督軍、省長、會辦,一人身兼三職全文字小說。yzuu點
而劉存厚與羅佩金相爭,主要自認資曆,川軍諸將皆為自己後輩,若論實力,也僅僅比楊興弱,在驅趕羅佩金離開後,原本以為自己即使不能成為四川督軍,至少一個川軍會辦是少不了。
但想不到的是戴戡在梁啟、唐繼堯支持下,堅決杜絕四川軍閥分享督軍權力
在這種情況下,劉成勳所部川軍第1混成旅、劉存厚所部川軍第2師,鍾體道所部川軍第3師都盤踞在成都周圍,準備與戴戡再戰。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支持劉存厚部,楊興決定向劉存厚部、鍾體道部、劉成勳部提供1萬擔糧食,1o萬個大洋。
如此,劉存厚與戴戡也更加趨於激化,雙方之間在成都勢同水火好看的小說。
雙方在成都周圍大打小打不斷,到現在,雙方最缺乏的是一顆導火索。
大家在曆史書中都知道張勳所部乃辮子軍,張勳是被稱為辮帥,除此之外,那就是張勳複辟。
張勳這個人,思想異常保守,再加上自認為曾經受到清朝厚恩,對清朝特別忠厚,故在辛亥革命的時候,長江流域各省紛紛宣布時,是其率軍孤守南京,進過革命黨人數省之兵猛攻後才占領的。
在第二次革命的時候,袁世凱考慮到張勳對自己陽奉陰違,是一個刺骨梗在徐州,考慮到馮國璋統轄的由滿蒙人組建的2萬多前清禁衛軍駐紮在京畿要地,時時刻刻可能危害自身,將其調離,前往江蘇以鎮壓革命黨人。葉子悠悠
為了鼓舞兩軍士氣,達到鷸蚌相爭的目的,袁世凱答允馮國璋、張勳二人,先入關中先為王。
誰知竟然讓張勳搶得先機,辮子軍爆出獸性的一麵,先入馮國璋攻入南京後,竟然在南京大肆屠殺達到3日之久。
如此看來,張勳所部辮子軍異常彪悍,難北洋三傑之一的馮國璋就曾經敗在其手上。
旋之,袁世凱隻能任命張勳為江蘇督軍,但馮國璋畢竟是自己親信,馮國璋沿途秋毫不犯,江蘇人民毫無疑問親近馮國璋而厭惡張勳,特別是張勳督江蘇後,連連鬧出外交糾紛,最後袁世凱任命馮國璋為江蘇督軍,張勳擔任江蘇督軍名義上上司,作為長江巡閱使駐節徐州。
在袁世凱稱帝病死後,張勳、倪嗣衝等過去自始至終忠於袁世凱的督軍為了彰顯自己實力,召集直隸、奉天、吉林、黑龍江、河南、山西數省,以及京兆、熱河、察哈爾等北方省份督軍代表,稱為督軍會議,在張勳強力主導下,通過如下十條及其意含如下:
一尊重優待前清皇室各條件。念茲在茲,不愧清室忠臣全文字小說。
二保全袁總統之家屬生命財產,及身後一切榮譽。袁氏小站練兵,張曾為其部屬,此條顧全袁族,亦不失為信義。
三要求政府,依據正當手續,行組織國會,施行完全憲政。名目甚大。
四催促各省,取消,倘若固執成見,仍以武力解決。始終以武力嚇人。
五絕對抵製迭次倡亂一般暴烈分子,參預政權。葉子悠悠無非排除異己。
六嚴整兵備,保衛各本省區地方治安。意與第四條相同。
七抱持正當宗旨,維持國家秩序,設有用兵之處,軍旅餉項,通力合籌。結黨自固。
八嗣後中央設有弊政,並為民害者,務當合電力爭,以盡忠告。幹涉政治之動機。
九固結團體,遇事籌商,對於國家前途,務取同一態度。補前二條之不足。
十俟國事稍定,聯名電請中央減政,罷除苛細雜捐,以蘇民困。此與第三條所述,同一條取悅人心,實非會議本旨
見張勳如此,各代表等本無成見,樂得隨聲附和,共表讚成。
張勳大喜道:“諸君統熱心為國,見諒鄙忱,鄙人當感佩不置,此次回省,應請轉達貴將軍貴都統,互守此約,幸勿背盟”各代表又喏喏連聲。散會後,由張勳盛筵餞行,並分贈贐儀,歡然送別。各代表鼓舞而去。醉酒飽德,自然快意。此次會議,時人稱為七省同盟,就是直、皖、晉、豫及關東三省,稱作七省。所有特別區域,不計在內。
張勳因會議告成,樂不可支,以為北方各省督軍都維自己所命是從,自己是繼袁世凱之後的北洋軍的接班人,自己亦可借助督軍會議,而複辟清室全文字小說。
當即通電各省,詳述會議情形,及錄示十大綱,要求同意,這便是武人幹政的濫觴。從此軍閥風潮,搖及全國,稍有變動,即關大局,北京的大總統,好似傀儡一般,不似那袁總統得勢時,一呼百諾,遠近風從了。
現在總統黎元洪、總理段祺瑞因為對德宣戰問題生爭執的時候,張勳等人以為時機已到,分別與黎元洪、段祺瑞勾結,最後竟然以督軍團的名義彈劾國會。
原來段祺瑞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必敗,協約國必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的時候,就曾經想加入協約國作戰。
段祺瑞可以說為了加入戰爭,用心良苦。
在一戰剛剛爆的時候,袁世凱、段祺瑞就想參戰,並且以此為契機收複膠州灣,但是當時雙方都有脾氣,再加上日本在哪裏搗鼓,就是硬不讓中國參戰,也不承認中國宣戰。
但現在情況變了,經過幾年消耗,就像馬恩河戰役這些大戰役,一戰下來,死傷幾十萬幾十萬的,歐洲這些小國那個受得了。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這一資源在歐洲人眼中那就值錢了,再加上美國在1917年也準備參戰,大家知道,美國最不缺的是錢,最擔心的是死人。
於是乎,過去都沒有正眼瞧瞧的中國,現在是香餑餑,美國等要求中國宣戰。
德國又害怕中國宣戰,要知道,隻要經過相同訓練,就是3個中國人換一個德國人,德國人也受不了。如果來上幾十萬,上百萬的中國人,若在經過英國法國美國訓練,那麽可以這麽說吧,德國馬上翹辮子。
於是乎,有傳言德國反對中國宣戰。
而在袁世凱死後,黎元洪長期受到段祺瑞招呼,本來就是氣,現在看到段祺瑞要打仗了,當然不敢,聯合國會中議員,否決了段祺瑞決議,並將其罷免到天津租界當愚公全文字小說。
大概長期受段祺瑞的氣,這下馬上解放了,黎元洪電文非常有意思:段總理任事以來,勞苦功高,深資倚畀,前因辦事困難,曆請辭職,疊經慰留,原冀宏濟艱難,同支危局。
乃日來閣員相繼引退,政治莫由進行,該總理獨力支持,賢勞可念。當國步阽危之日,未便令久任其難,本大總統特依約法第三十四條免去該總理本職,由外交總長暫行代署,俾息仔肩,徐圖大用,一麵敦勸東海出山,共膺重寄。其6軍總長一職,擬令王聘卿繼任。執事等公忠體國,偉略匡時,仍冀內外一心,共圖國是,本大總統有厚望焉
這道電文,頒出來,全國皆愕然。看到電文的署名,除黎總統外,就是代理國務總理伍廷芳副署,大眾更覺驚嘩。
這個大概非常奇怪了,在孫中山搞出的臨時約法中,為了限製袁世凱的權利,竟然規定,總統任何命令,都需要總理副署方有效。
如此這般,很多民國奇聞奇事,那就不新奇了。
如此這般,要罷免總理的話,仍然需要總理副署。大家想想,如果要撤掉你總理職務,誰又心甘情願,誰又可能副署呢
就拿美國克林頓白宮門曝光,貪汙不斷曝光,若是讓他二人自己趕自己下台,可能嗎
不久,段祺瑞在到達天津後,也給各省來電文道:卸職出京,暫寓天津,惟調換總理命令,未經祺瑞副署,將來地方及國家,因此生何影響,祺瑞概不負責";
段祺瑞電文的意思非常明顯,我是被黎元洪非法調換總理的,如果你們不滿,你們找黎元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