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川督空缺

喬毅夫看在眼裏,向楊興建議道:大人,要大事為重。若是我們出兵攻擊劉存厚部,如此我們算什麽?而滇黔聯軍入侵在即,如此必然令他們坐收漁人之利亦。

聽到這裏,楊興方大悟,站起來,來回渡著步子,良久說道:蔣先生,黃先生,非我不願,實在不能亦。你看這樣,若是戴循若率部來投奔我,我當然不會為難,若是不來投奔我,那隻有順其自然吧。

看見楊興如此表態,蔣百裏大怒,連連數落楊興,楊興不以為意,笑道:蔣先生,一路奔波,辛苦了。我答允你,在我防區裏麵,會盡力救助戴將軍的。

當即讓人請走蔣百裏、黃大暹、雷飆等人。

看到蔣百裏、黃大暹等人被帶走後,喬毅夫建議道:軍長,你險些鑄成大錯,在戴戡失敗後,唐繼堯的滇黔聯軍必然大舉入侵,若是將軍供給劉存厚的話,雖然可以輕易獲勝,但是如此必然大失民望。

若在那時,麵對唐繼堯的入侵,將軍以一支孤軍,再加上缺乏川北民眾支援,去迎擊唐繼堯的虎狼之師,如此必然失敗亦。

楊興一想,也頗為可惜,笑道:雲鬆所言極是,我記下了。但是如今戴戡被驅逐,生死未卜,川軍與滇黔聯軍矛盾看來難以調和,如此我將如何是好?

張斯可站起來到:軍長,為今之計,就是在督軍之位懸空之時,積極運作,如今之事,就是探明戴戡是否被殺。

點了下頭,良久,無力的說道:看來隻好如此。

到7月2o號,消息傳來,戴戡被川軍團長--貴州人廖謙所殺。

事情是這樣,原來滇、黔兩軍在成都城中的暴行,已經激起了包括袍哥土匪隊伍在內的全川人民的憤怒。

二來那些占山為王的土匪部隊曆來覬覦正規軍手裏的槍械,現在當然也不肯輕易放過這支形同落水狗的客軍。因此出逃的黔軍處處受敵:

7月17日剛由南門出城,蔣百裏所率領的後隊行李即被伏截,被迫逃往楊興部;

18日由中興場出,又遭伏兵兜擊,輜重大失,傷亡尤重,部隊崩潰。黔軍殘部九個營五千餘人,大部被殲,僅營長沈同德、匡文漢、梁一民及營副邱澤、和自美等人率殘部約兩個營拚死潰圍逃走,後為滇軍騎兵團收容。

在遭到伏兵伏擊後,戴、熊與大隊離散後,慌不擇路,蒙頭逃到仁壽附近的秦皇寺時,身邊已無甚人馬。

偏偏冤家路窄,在這裏布防堵截的又正是他們的老對頭,遭到劉部川軍一個團,貴州人廖謙伏擊。

這個廖謙,在辛亥年貴州獨立後曾出任軍政部長。後因戴戡勾結滇軍顛覆自治政府,他才敗逃到四川加入川軍。說來這人正是戴、熊的死對頭(眼前這個黔軍旅長熊其勳,也是滇軍侵黔時隨唐繼堯回黔的),故對打戴、熊格外起勁。

在廖團的堵截下,黔軍殘部一觸即潰。戴戡與熊其勳走散,稀裏糊塗地死於亂軍之中。熊其勳化裝成農民逃跑,亦被鄧錫侯團捕獲。鄧錫侯指其為挑起戰端的禍,當即在成都東郊的兵工廠新廠將他斬。

聽到這個消息,讓楊興大為震驚,這不是胡鬧嗎?目前川軍、滇軍關係錯綜複雜,大有一觸即的危險,怎麽能夠將戴戡殺死呢?怎麽能夠將俘獲的對方將軍槍決呢?

半天後,內情才傳來,為了阻止川軍攻擊,為了阻止川軍的追擊,滇黔聯軍在成都放了一把火,燒死三千餘人。

慘案生後,劉部將士頗為憤恨,故追擊上百裏,誓將元凶逮捕歸案,如此才生此等慘案。

潘文華知道楊興之意,當即將逮捕熊其勳並將其處決將領鄧錫侯的相關資料擺在楊興案幾上。

鄧錫侯,1889年生,字晉康,四川南充營山人,八歲喪母,十歲喪父,全靠舅母文氏撫養成長。

19o6年,鄧錫侯初到成都,人地生疏,正在焦慮之際,恰逢成都6軍小學堂第一期招募新生。於是,鄧決心棄文習武。由於他身材魁偉,腦子機靈,遂被錄取。

19o9年,被保送到保定6軍軍官學堂所屬的南京第四6軍中學堂。因畢業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又被送到保定6軍軍官學堂第一期深造。

辛亥革命前夕,在革命黨人的教育下。鄧錫侯尚未畢業就離開學校,毅然回四川參加新軍,在劉存厚師曆任連長、營長,現為劉存厚師第三旅第五團團長。

看到這裏,好像曆史上這個鄧錫侯是一個抗戰名將,並且是四川省長吧,再加上與楊興是同鄉,當即讓潘文華將自己的一把配槍贈予鄧錫侯,且聲言,將軍與興經曆類似。

當楊興將這個戴戡死訊告訴蔣百裏、黃大暹後,兩人哭成一個淚人,表示希望能夠為戴戡立一個牌坊,以不使其暴屍荒野。

想到當時軍閥連年交戰,民不聊生,楊興隻有同意。

在那以後,成都慘案消息不斷流傳出來,想到數千人被燒死,想到數條街道被燒毀,養習慣暗自責備自己;

正在楊興為動向猶豫不決的時候,從北方得到段祺瑞通電,張勳已經被打敗,段祺瑞三造共和成功。

原來張勳複辟,總統黎元洪避去,民國垂危,馮國璋遠處江南,鞭長莫及,隻有段祺瑞留寓天津,聞得京中政變,惹動雄心,即欲出討張勳。

可巧前司法總長梁啟,亦在津門,兩下會議,由祺瑞表明己意,啟一力慫恿,決主興兵。

適陳光遠在津駐紮,手下兵卻有數千,段、梁遂相偕至光遠營,商議討張,光遠卻也讚同。

就在這時,黎元洪所派遣的親吏,亦齎送印信到津,交與段祺瑞。

閱過來文,越覺名正言順,當即囑托梁啟,草擬通電數道,6續拍。

梁本當代文豪,先已由自己出名,反對複辟,洋洋灑灑的撰成數千百言,通電全國,不過前時手無寸鐵,但憑理想上立論,比張勳為董卓、朱溫;好一個正比例。

此次由段祺瑞出來興師,更屬理直氣壯,樂得借那筆尖兒,橫掃千人軍。既而馮、段聯約,瞿、6辨誣,祺瑞自任共和軍總司令,更靠那煌煌大文,鼓吹義旅,筆伐凶豪。

自數電出後,馮國璋的討逆電,6榮廷的辨證捏名電,及瞿鴻的表明心跡電,6續布聞。還有岑春煊、楊興諸人也來湊興,聲請討逆,並致電與清太保世續,及陳寶琛、梁鼎芬兩人,諷勸清室毋墮奸謀。

如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一致反對複辟,聲討張勳。

段祺瑞見眾心憤激,料必有成,遂自稱共和軍總司令,親臨馬廠,慷慨誓師,討伐張勳。

段祺瑞兵分兩路,以曹錕為西路軍指揮,所部攻占盧溝橋,以段芝貴為東路軍指揮,所部占領黃村。

張勳指揮所部辮子軍出城迎戰,交戰不利,不到十二日,北京被光複,張勳複辟鬧劇謝幕。

聽到這個消息,當即招張斯可、喬毅夫、楊芳毓、潘文華、唐式尊、馮祥禎等人商議,毫無疑問,對段祺瑞討伐張勳行動通電表示歡迎。

但是聽聞段祺瑞有意不對張康二人進行處罰,大為不滿。

出電文為:";張、康謀逆,國體動搖,今幸段合肥在野興師,入京討逆,摧枯拉朽,再造民國,功在社稷,堪與辛亥、護國媲美。為杜絕獨夫頑劣再起稱帝複辟野心,興當率所部巴蜀健兒,助段公誅張康等複辟元凶,驅清室廢帝出故宮,以助段公完成再造共和之全功。

接著,在商議川省事務時,張斯可分析道:“戴戡為梁啟的學生,在其初任川督時,梁啟、湯化龍等中華進步黨認為北洋以外,國民黨經略華南一帶,惟進步黨略無兵馬,現在戴戡占據四川,無不雀躍。有的人評論鼎足之勢成亦。如此才有蔣百裏、黃大暹等人進川,以輔佐戴戡大業。

現在戴戡雖死,北洋諸軍與革命黨人無不高興,而梁啟、湯化龍等人必然不甘心戴戡如此慘死,定會強迫黎元洪與段祺瑞治劉存厚之罪。

如此一來,劉存厚必然不能繼任督軍,能與將軍競爭督軍之位的,已無他人。

目前將軍目前雄踞川東附近7府之地,有雄師8個旅,一個川江支隊,十七個團,再加上8個工程團,勢力遠非劉存厚、戴戡所可比擬。

這幾年在將軍治理下,通過大力展農桑、水利、道路,已經出現一片大治之像,地方經濟展,亦可與國內任何區域展相比擬。須知將軍取得如此成績的大環境是連年生戰爭的條件下取得,是在去年大旱的基礎上取得,實為不易。

上次黎元洪、梁啟強推戴戡為督軍時,四川很多父老都有意推選將軍,但考慮到將軍為同盟會人,且年輕尚幼,故作罷。

而今戴戡一死,督軍位置非將軍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