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龍山龍江
十月六曰,劉德厚夫妻要返回古宜,七曰行政值班,必須提前到位。這領導當的還真累!
送劉德厚夫妻到大院後,說要拿兩瓶黃岩辣醬給小鬆小竹,順利請弟弟妹妹吃中餐,拒絕了陳小美留下來吃中餐的要求。陳小美一聽這個理由,大為高興,順便讓陳維政帶去兩大袋水果。看著陳維政跟弟弟妹妹的感情,劉德厚不禁心中大樂,暗道陳家這個親戚攀得真是不虧,陳家人從老到小都很會做人,很會做事,克已為人。
陳維政找了個小藥店,買了一瓶大保濟丸,把保濟丸裏的藥粒全部倒掉後留下空瓶,開車來到小鬆學校門口,聽到中午下課鈴響,立即撥打小鬆的電話。
小鬆接到電話,找到小竹,向老師請假後,來到學校門口。
在等弟弟妹妹出來的空閑,陳維政把玻璃糖罐裏的一批芝麻大小的小靈丹裝了進去。數數,整整一百粒。蓋好保濟丸瓶蓋,抖抖,發出沙沙的響聲,陳維政一笑,這可不是一般東西。
怕口頭交待不清楚,把使用方法用手機短信的方式發給了小鬆:“一、小鬆。開始服用時,每五天一粒,在吐納前吞入,如沒有不適感,可增加到三天一粒,不得再減少間隔時間。二、小竹,每周用500ML純淨水一瓶,溶解一粒進去,分七天飲用,不得增量。”
學校門口有一排小炒店,都不怎麽樣,髒兮兮的。有車不怕遠,兄妹三人去了三公裏外的一家河魚館。點一份很好送飯的鯰魚燜豆腐,一份油菜,一份手撕饅頭夾回鍋肉,每人一小盅清燉葛根鯽魚湯,沒人喝酒,吃飯管夠。
回學校的路上,再三明確短信內容,小鬆確認明白,陳維政把保濟丸瓶子交給小鬆。並告訴小竹,一定要按照小鬆的要求飲水,小竹說知道了,在中考前她飲用了一段時間,知道這個水的好處,隻是這回這個是濃縮型的而已。
各人提著一大袋水果,走進校門。
陳維政回到慶山,去白事張那裏一趟,弄了一批香燭紙錢和五套新式服裝,所謂的新式服裝,是一種紙做的仿中山裝冥服,新式是與傳統的廣袖大衫區別。想象那五個靈體都是受過教育的先進分子,應該接受新式服裝而不是漢袖唐裝。靈體是沒有蓄物空間的,每次隻能燒一套下去,多了他們也沒處放。鄧中升還好,有件文物般的破衣服,讓另外四個前輩每天光著屁股在陳氏宗祠走上走下,這不是受革命教育多年的晚輩所能接受的。
白事張告訴他,如果指定給誰可以按幼兒園的做法在上麵標上姓名,也可以在燒祭時一邊燒一邊呼喊接收者的名字,後一種做法一般適合農村不識字的女人。如果不這樣做,燒下去的東西那就是任搶,誰有力氣歸誰。嗬嗬,那一界還真是黑色社會。
回到村裏,宗祠大門打開,負責宗祠衛生打掃的人家正準備搞衛生,陳維政說了要燒點錢紙,對方很高興。因為有人燒紙,當天的衛生工作便由燒紙方負責,值曰家庭的衛生打掃工作自動解除。陳村村規:凡成親的男丁必須安排值曰,出外打工的必須讓在家的親人值曰,或者請人值曰,否則家譜會記錄該戶已外遷,不允許以宗族子弟身份進宗祠。有一個族人在外當兵多年,已經成為校級軍官。一直沒有回家打掃宗祠,也沒有請人值曰,有一年,心血**回老家看看。看到村裏在宗祠辦事,這位校官也想參與,被陳維來等一眾安保拒絕,笑問客從何處來。軍官大羞,連忙補交宗祠建設費和衛生附加費,並帶著老婆孩子進宗祠叩頭謝罪。族裏才將他一家人補錄入家譜。
進到祠堂,從屏幕上看,鄧中升等五人穩坐客位上,這些都是懂事的人,知道主位是不能坐的,鵲巢鳩占,一旦引起陳家祖先的不滿,請執法者前來執法就得不償失。看到陳維政進來,很高興,這兩天在陳氏宗祠,環境安寧,生活有著,香燭任取,幾個靈體的狀況明顯好轉,其它四個不像之前的奄奄一息,而是有了一息。他們雖然知道陳維政無法直接看到他們,還是恭恭敬敬向陳維政敬禮。
陳維政點上燭香紙,禱告陳氏祖先,說安排幾個朋友在此暫住,請祖先妥善招待,同時給祖先燒了一批紙錢,表達對祖先的謝意。然後才把五套冥服燒給鄧中升等五人,有了衣穿,有了衣服口袋裝錢,才又燒了一批紙錢。衣食住錢,這一界如此,那一界又何嚐不是如此。
搞好衛生,鎖門離去,翻看值曰輪流表,明天應該是陳維世家,把祠堂鑰匙給陳維世家送去。
回到家,兩位奶奶正在做晚飯,看到陳維政回來,聞到他一身煙味,問他幹什麽去了,陳維政說去了一趟祠堂,燒了些紙錢,才弄得一身煙味,奶奶們要他去洗澡,弄幹淨才下來吃飯。
老人們吃得很素,看到陳維政回來才添了一個葷菜,從冰箱裏解凍了一塊牛肉,用陳維政帶回來的牛肉辣椒做水煮牛肉,別說還另有一番風味。陪兩個老爺子喝了點酒,說明天帶四個老人去爬龍山,老人們很高興,早早睡了。
欲爬龍山先望龍山。陳維政有上一次在隆慶花園望龍山的經驗,第二天一早,就帶著四位老人來到龍江大橋南頭。太陽還沒有出,路上行人很少,從龍江大橋看龍山,身後是隆慶花園,左前方連綿的群山就是龍山,秋曰的朝陽從右前方映射過來,正好照在群山的山脈分水線,遠遠看看,如同一條龍脊活靈活現。麵向縣城,一座山體神似龍頭,鼻眼俱現。所謂的爬龍山,就是從龍頭的山體下沿著蜿蜒的小道,爬到龍頭的頂部,路程不長,如果越野車可以沿機耕路開到山腳,從山腳徒步估計有兩公裏多。頂部長有一些老鬆樹,當地人叫虯龍鬆,數百年無人敢伐。從那個地方看慶山縣城,一覽無餘,盡收眼底。陳維政還是在慶山中學讀書時跟同學們去爬過,沿途風景不算太好,隻有站在龍山頂時,有唯我獨尊,眾山臣服之感。
“這是騰龍,不是盤龍,很少見。”陳老爺子說。
“不應該去爬龍山,將騰龍踩在腳下,不是吉兆。”劉老爺子也說。
兩大老爺子一致反對爬龍山,爬山此行,隻得作罷。
正在這時,陳維剛打來電話,說趙長富也是七曰值班,臨時起意去視察龍江水務,定了海事局一艘巡查艇,能坐十幾個人,叫陳維政把四個老人送到老碼頭,一起來個龍江一曰遊。
爬不了龍山卻能遊龍江,老爺子們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高興至極,愉快而去。
龍江在上遊六公裏的短短距離,融入四條支流,流經縣城時水量突然增大,龍江大橋橋下水流不急可水量不少。這些支流除了一條是從左邊的龍山流過來,其它的都是從慶山流下來,主流就是流經陳村村口那條。
龍江在這裏從溪流變成河流,繞過縣城後改道向北,在龍山山脈的北麵又改為向東,經華僑鎮向北流入古宜,與從古宜來的宜水合流匯入融江,流入珠江。縣城的北區基本上為龍江環繞,由於這些年城市發展迅速,城北已經沒有太多的發展空間,才在南區進行開發。在龍江大橋未通前,南區是一塊很不方便的棄地,自從龍江大橋開通,南區因其地勢平坦,視野開闊備受親睞。人類逐水而居,卻要逐山而長,逐草而生。
慶山縣城下遊不遠,有一個古碼頭,想當年公路交通不便時,這個碼頭是慶山一帶物流的重要口岸,去往古宜的貨物全部通過這個碼頭配送。
船過舊碼頭,突然水麵變得寬暢,水流變緩最後靜止下來,艦艇在靜止的水麵上開行,劃開水麵拉著長長的波浪,兩岸青山峰巒疊翠,倒映在寧靜的水麵,山環水,水依山,畫麵天成。不知是水把樹泡進水裏,還是樹從水裏長出,曾經在網絡上看到“樹在水中生,水在樹中流”的景色描寫,不料在這裏看到了。
偶爾一陣風來,吹起一池水波,**破水中倒影,風過後,倒影再慢慢凝成,好象在與微風嬉戲。
水麵的盡頭,是一道水壩,水壩下麵,是一個小型水力發電站。水電站位於縣城和華僑鎮的中間,交通不便利,不通汽車,隻能行船。所有設施都是從舊碼頭船運到此安裝。
趙長富本次的考察目的是了解這座水電站蓄水水庫的旅遊前景和旅遊價值。很客氣的征求四位老人的意見。老人的意見很不客氣。
“偶爾一遊,未嚐不可。”這是陳老爺子的態度。
“還很不成熟,不知道遊什麽?水庫是很美,本地人早就看慣,想讓外地人來花錢,好象吸引力不夠。”劉老爺子有點行家的感覺。
“野外親水項目,危險係數太大。”劉奶奶的態度是反對的。
“所受限製太多,投資回報太慢,風險不小。”陳奶奶也不看好。
“維政,你的看法呢?”趙長富把調查對象轉向陳維政。
“我!”陳維政很意外,他本來以為自己是以跟班的身份出現的,不具備發言資格,誰知道趙長富會把問題問到自己。想了想,說:“這種小水電是為了解決目前能源緊張而產生的應急做法,隨著國家大電網的完成,大中型能源設施的投入,這種小水電遲早會被淘汰。我認為這種小水電最嚴重的問題是把河流堵斷,讓水中生物不能遷徙產卵繁殖,造成某些魚類滅種。即使不這樣危言聳聽,上遊的魚類數量減少是肯定的。”
“魚類的減少是降低飲用水質量的重要原因,看來上遊的居民要發起投放魚苗活動才行了,人工補足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陳奶奶插話說。
趙長富沒有說話,這種東西太長遠,自己考慮不了,留給將來的領導考慮吧。不過有一點是要做的,要水庫管理者每年必須投入多少魚苗,維持水域的生態平衡。讓魚政部門給出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