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岩上樓,敲開李總的門。進去的時候,李總正抽著煙,背靠皮椅,好像在思索著什麽。

張岩擔心他在想著工作上的事,就沒好意思開口,隻是輕輕地坐到沙發上,等待著李總回過神來。

空氣安靜了十幾秒鍾,李總才開口了,他說:“小張,上次講到公司成立後,我帶著鄉親們綠化植被,是不?”

張岩欠了一下身子,點點頭說:“是的,李總。按時間線看,該講1995年的事了。前半年,您斥資為鄉親們修了村路,還有灌溉水渠。”

李文歸點點頭,說:“1995年上半年,就這兩件大事,忙得我焦頭爛額。下半年其實更忙。公司成立後,業務一下子拓展到了整個洮河縣;

“這還不算,其他幾個土豆生產大縣,也有了購銷網點!具體多少記不清了,大概有六十多個網點,那一年,生意很好,賺了好多錢!

“那年,業務不光是土豆,還有本地各類蔬菜。當然,土豆還是主營項目了。後半年,我跟幾位股東商量,明年該建設市場了。主要功用和廣州大朗農產品批發市場類似,建設一個當地的農產品交易市場。

“我和幾位股東實地走訪了一遍,整個西北的農產品交易市場還不成熟。那時候工業還不發達,主體還是農業為主,如此龐大的農產品種植規模,卻沒有一個現代化、係統性的交易市場,很大程度上限製了農產品的流通性,久而久之出現了有價無市、賤農傷民的不良局麵,到頭來影響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

“幾經考察和論證,最後到成熟市場潛心學習,1996年初,建設農貿交易市場的計劃終於落地了。

“1996年,春暖花開的季節,緊張的春播之後,我和龍窯鄉政府的幹部經過一番縝密的規劃,最終選擇了在李家崖村北山頂的一塊空地上,實施建設農貿市場的決定。”

說到這裏,張岩很好奇,為什麽不選擇韭菜灣呢?那邊已經批好了地,建設了平房,為何又要花一大筆錢,選址在李家崖村呢?

張岩打斷了李總,問了這個問題。

李文歸笑著說:“是啊,當初我也是這麽想的。主要是為了節約一大筆錢。韭菜灣那塊空地已經推平了,麵積很大,房子都蓋好了。可是最後,在鄉政府的參與下,還有縣規劃局的指導下,最終選擇了繁華的李家崖村!

“為什麽?其實很簡單。領導說,選址在李家崖村的北山頂上,主要考慮到交通方便,一頭連著龍窯鄉的公路,一頭挨著‘旱碼頭’的十字路口,通過河橋,對麵就是國道。

“至於韭菜灣,將來等產業發展壯大了,留著建設工廠,進行土豆深加工,就是生產澱粉。那裏臨近洮河,用水方便,將來機器轟鳴,也不至於噪音擾民!隨著社會的發展,土地價格將越來越貴,那塊地低價拿下了,將來大有用處!

“1996年,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購銷點已經增加到一百多個了。對未來,我很有信心,所以對下一步的發展,我早有了規劃,隻是時間問題。我知道,建廠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光設備就得好幾千萬!

“如果建好市場,這將是一筆大生意,前麵說了,經過考察,附近的幾個農業大縣,甚至市內,並沒有幾個成熟的農產品交易市場,想來很遺憾,這麽大的農業種植體量,要是建成,潛力無限啊!

“事實證明,建設市場是個英明的決定,至今,它造福了何止是一方百姓,在活躍和帶動整個大西北的農業經濟繁榮上,它發揮了巨大作用。1996年上半年,公司開始投資建設農產品交易市場。

“遺憾的是,工程開始不久就叫停了,才發現,建設市場不是說說就能辦成的,需要大量資金。按外地小型市場看,資金基本夠了,當時我胃口太大,決心建一個西北較大規模的市場,結果高估了!由於公司初期發展,沒有多少資產可以抵押,隻能貸款幾百萬,這遠遠不夠!

“後來,我們再三敲定,批發市場暫時停一停,先把土地圈起來,等發展兩年再說。1996年,市場業務已經四處開花,約莫100來個購銷點,分布四麵八方。當時,我提議拿出六七十萬元,再拓展一下市場。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1997年,已經達到了將近三百多個收購網點,分布甘肅幾個農業大縣,還有青海、寧夏等地。那一年,我們賺到了大錢,為後期建設農貿市場又積累了一筆資金。”

“1998年,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那一年8月,公司組織當地種植大戶成立了甘肅勝利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下設省內幾個農業大縣共5個公司,收購網點已達到400多個,初步覆蓋了甘青寧等地20多個縣、市的收購網絡。

“這一張大網,一頭連著巨大的市場,一頭連著種植戶,保證了洋芋銷路的暢通,於是,一大批洋芋購銷能人在我身邊集結,年銷量很快就接近10萬噸,那一年,生意很火,我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土豆經銷商。

“那年,土豆收購任務結束後,賺了一大筆錢,為建設批發市場積累了豐厚的資金。後來還是貸了一大筆款,正式開始了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

“最後,總投資2000多萬,建成了占地麵積80多畝包括庫房樓、招商中心樓、鋼架交易大棚的李家崖農產品批發市場。投資不小,算是實現了我最初的夢想。

“李家崖農產品批發市場建成後,成了西北五省較大的批發市場之一。交易量出奇的好,來自四麵八方的經銷商紛紛趕來,在這裏交易當地豐富的農產品資源。

“農產品集團公司的成立,和李家崖批發市場的建設,讓公司今後的路子越走越寬,生意越來越好。它的出現,是時代的召喚,正好迎合了當時發達的農業種植規模。

“與其說我李文歸聰明,有眼光,倒不如說,是廣大農戶成就了我。當然,我們彼此成就,他們在農產品上看到了經濟價值,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農業發展的潛力,到後來,發展農業成了一種責任:優化農業結構,帶動農民增收,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講到這裏,李文歸欣慰地笑了,說:“回想當年,真的風光一時!從上到下,提起李文歸,誰人不知?嗬嗬,此一時彼一時,後來,同行們漸漸出現了,對我來說,他們是蚍蜉撼大樹,可總歸是有一些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