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
給大家推薦一本都市小說《忘情都市》書號11263
————————————————————
馬政雖然沒能見到金主,但在金國地方大員處得到確切消息,心中已安。楊樸大擺宴席,除了盧克忠等官吏、管寧學舍的儒生外,又有劉介、黃旌等商人作陪。
馬政聽說黃旌是泉州黃家的人,忙問他如何會在此處。黃旌道:“當日我本要去高麗,被海風吹到這裏,幸蒙津門軍民接濟,方保平安。”說著向馬政使了個眼色,馬政會意,不久推醉,楊樸便派人送他回驛館,黃旌也即告醉,悄悄尾隨而來。
四下無人時,馬政問黃旌道:“你可是受我朝官員委派至此?”
黃旌忙道:“大人明見!小人此來雖非領得官家文書,但實是借著做生意,有心為大宋出力。”
馬政讚了他幾句,又道:“此次北來,多虧你家船隻引路。”
黃旌道:“這是大宋子民的本份!”猶豫了一下,問道:“小人一介草民,本不該過問國家大事。隻是怕大人初次到此,被別國人欺瞞。小人來津門日久,多知此間虛實,因此鬥膽問問大人此行見聞。”
馬政也不疑他,將來津門後的遇合擇其要者與黃旌說了。黃旌聽完道:“小人隻見過楊大人一次,不知深淺。至於盧刺史倒是個厚道人。聽大人所言,果然未曾受欺。隻是有一事或甚重大,不知大人知否?”
馬政問是何事,黃旌道:“小人聽說遼南都統折大將軍和他的幾個異姓兄弟,以及他所部直係人馬,本來都是漢人,不是女真!”
馬政聽得大吃一驚,問道:“此事確實麽?你從哪裏聽來?”
黃旌道:“折大將軍留在津門的舊部都自稱漢部,對於自己原來是漢人的事情並不諱言,而且還引以為榮。大人,依你這些天在津門的見聞,覺得這個地方如何?”
馬政沉吟道:“這裏和起我大宋的繁華都會自然沒得比,然而在北鄙能有這般氣象已是不錯了。難得的是往來禮貌,宛如我朝。”
黃旌拍手道:“照啊!遼東本已僻遠,那女真更是蠻荒,如何懂得這些?小人聽說,女真開國後一切建製,都是這位折大將軍主持的。據說這位折大將軍還很年輕,他之所以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裂土封侯,除了因為娶了大金先主的公主,更是因為他在政事軍務上都有極大的功勞。”
馬政道:“朝廷原本以為女真隻是一個普通的夷族,沒想到裏麵還有這樣一番曲折。”
黃旌又道:“大人,小人不敢妄測朝廷聖意,但聽說這折大將軍就是在會寧也常穿漢家服侍,平素讀的也都是中國之書。看他對我們這些大宋商人都善加看護,就知道他必有親宋之心。若朝廷能早開榷場,多派商隊、士子來津門,讓他身沐我大宋天子隆恩,則將來於國事或有出人意表的驚喜!”
馬政聽得入神,正想多問一些折彥衝的事情,黃旌已經站起來道:“小人進來已經許久,想來得告辭了,否則隻怕有些不便。”
馬政醒悟過來,道:“正當如此。”才站起來相送,忽然想起一事道:“不如你和我一起回京,以備聖上問詢如何?”
黃旌聽得頗為心動,然而想起楊樸對自己的囑咐,隻好道:“若能得見聖上,那實是小人幾生修來的福分!隻是小人若就此隨大人而去,如果被金人窺破了機關,隻怕小人以及黃家再難在津門立足。橫豎大人必然再來,不如讓小人留在這裏,以備接應。”
馬政見他說的有理,又誇讚了他幾句,送他出門。他在津門又留了一日,楊樸派人來道:“我部天文司的官員說這幾日海風海浪正好出航,若明日風雲無變,便請貴使上船如何?”
馬政答應了,收拾行裝,第二日上船出海。這次在前導航的卻是漢部的水師。由津門到登州,風向正好,果然是朝發夕至!馬政踏上登州地麵後心道:“出海之前隻道是九死一生,沒想到兩地其實不過一二日路程罷了!隻要有好船家好天氣,來去津門倒也不難。”
漢部水師的那官員是原歐陽適的副手劉七,這人本來就是個鬼靈精,經過數年曆練早已能獨當一麵,歐陽適南下後便留他在楊應麒身邊助理海務,楊應麒知道劉七就能力而言幾乎就是歐陽適的影子,因此這次便派他來幹這件大事。
送馬政下船後劉七道:“馬大人,下官奉命到此,想要先在登州歇船,好等馬大人換了國書回來再接天使北上。隻是得請馬大人與登州地方官員打聲招呼,別把我們當海盜才好。”
馬政道:“這個自然。”進城來見登州知州王師中,王師中見了他又驚又喜,問他怎麽回來得這麽快。馬政將津門的見聞跟他略說了一遍,王師中道:“津門的事情我雖然略有耳聞,卻以為是那些漁民妄作的胡說,沒想到真有此事。”
馬政問道:“你知道此事?之前如何不說?”
王師中道:“民間有諺道:‘一到津門,金銀滿盆’。我原來以為不過是市井妄語,國務當前,沒核實的事情哪裏敢隨便說出來?”
馬政又給他引見了劉七,劉七按品階與王師中相捋。雖然彼此不同國家,但既然朝廷有通好女真之意,王師中自然以禮接待。劉七說起暫時停泊一事,王師中道:“貴邦派水師護
送我朝使者歸國,足見友誠。讓船隻入港避風自是應有之意。”
馬政又邀劉七入京,劉七道:“此事未曾奉命,不敢妄自主張。”王師中歎其忠直,便請他在城中居住,以待馬政歸來。劉七也不推卻,隻是每日定要去海邊巡視船隻兵員。漢部水師紀律嚴謹,並無擾民之事,偶爾派人入城買賣日用貨物也都十分守規矩。登州人因見了知州大人的告示,又見這幫人說話行事和自己沒什麽兩樣,廝混日久,漸漸便習以為常。
馬政一行人還沒到達汴京,楊應麒的奏表、書信卻已經分別到了阿骨打和折彥衝手上。
阿骨打召折彥衝問話,折彥衝道:“與宋交好,對我大金甚是有益。一來可以通商買茶,二來可以聯宋攻遼。”
吳乞買道:“我們都知道那是你父母之邦,既然彼此都仇大遼,建交通問也是好事。隻是應麒為何要將宋國使者趕回去?這什麽國書詔書又有多大區別?”
折彥衝道:“詔書是上對下,君對臣。宋朝來通問,當用國書。大宋多半消息阻隔,不知道我大金已經自立,因此待我如北國一節度使!”
吳乞買道:“原來如此!那是該趕他們回去!”
折彥衝道:“大遼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若能與大宋南北夾擊,實有大利!”
阿骨打道:“大宋乃天下第一國,若趙家官人能以待大遼之禮來下國書,也是一件好事!彥衝,宋人的事情你最清楚,就交給你去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