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一村之治(下)

和楊樸等人不同,楊應麒一直對金軍必勝充滿了信心,他的信心甚至比金國的領袖阿骨打還要堅定!原因無它,就是因為他“知道”金軍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我們來到之後女真人確實有了些改變,但似乎隻是變得更強。”這句話,他當然沒說,隻是對楊樸道:“這次大捷自然可喜,但我現在想的,卻是下一步我們要做的事情。”

楊樸說道:“此戰全勝,戰果多半比上兩次更為豐碩,我們可得好好準備才是。”

楊應麒問道:“準備什麽?”

楊樸道:“遼廷征集兵馬來與我軍開戰,動員令是越來越南了,因此軍隊中的漢人、渤海也越來越多。此戰若勝,漢俘必多!若是超過一萬,隻怕漢村就不夠住了。”

楊應麒閉上眼睛,思慮了一會睜眼道:“這個我倒不擔心,我們的管理係統已經成型。隻要人口在十萬人以內,這個係統都足以控製。”

楊樸問道:“若超過十萬呢?”

楊應麒道:“超過十萬就難說了。現在我們的一切土地、房屋、牛馬、土地都是公有,部民因其戰功勞力得到相應的財物,但房子土地卻半分也無。如你所說,這不是長遠之計。十萬人以內我們可以從容算計,秉公分配。若人口滋長,地盤漸大,我們這種管理法子就不大行了。”

楊樸道:“樸之這些天來沉思冥想,倒覺得現在漢村的製度極好!選賢與能,人盡其用,講睦修信,夜不閉戶——雖然連年征戰,但倉廩殷實。大家的生活,無論是兵是民都過得很不錯。且全村如同一體,就像一家人一樣!正是‘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漢村還沒有老人,剛出生的幾個小孩子也都還在繈褓之中,但可以預見,像折將軍承諾過的那樣——老有所養,少有所育——一定可以實現!禮記雲: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我看我部現在也差不多了。”

楊應麒聽了楊樸這番話哈哈一笑:“你把我們漢部的成就抬舉得太高了。”

楊樸正色道:“我說的可都是實話。”

楊應麒道:“不錯,禮記上說的那些,我們確實大多做到了。但我們有個大前提,那就是村小,人少——這是我們的局限,也是我們能夠成功的原因!正如你剛來時所說,十裏之地,千戶之家,這麽小一個漢村能有多少事情?我們幾個的能力都不算差,因此可以把這個小地方管理得細致。隻要我們幾個首領立身正,眼睛明亮,村裏就藏不住奸邪!所以我們漢村才暫時性地沒有人事腐敗問題。但是如果我們的勢力繼續擴展下去,有一天便會突破我們能照看到的極限。等到我部人口超過十萬,你我便難以通過自己的眼耳知悉漢部所有的一切了。”

楊樸點了點頭,楊應麒繼續道:“現在村裏的人都服我們,因此我得以從容將所有貨殖之母——如田地,如琉璃屋收歸公有,土地出場、工商所得也都入我之手——這些都基於他們對我的信任。隻要我沒有貪婪之心,便能按各人的貢獻公平地分配下去,但這也是暫時的。總有一天,我無法能憑一人之力掌控所有財務,那時怎麽辦?”

楊樸道:“一人之力不行,可以培養人才作為手足耳目。”

“人才?”楊應麒笑道:“我可不敢說我們招攬和培養的人都一定能夠秉持公心辦實事。不過等格局做大了,還是得把權力分配下去的。人才的培養和管理,那不是一兩句話說得完的。孔聖人忙活了幾十年,弟子三千,及門七十,但天下還是沒有大治。不但天下沒有大治,連魯國也沒有。他老人家都這樣,更何況我?”

楊樸道:“聖人無功,在於時局。”

楊應麒道:“說得好!時局二字點得很準!我們如今得以從容布開這個事業,也得益於時局二字。簡言之:便是我們能依附女真,少了獨抗強國之厄,此得一個安字;銷售奇貨,以契丹、大宋的市場來供養小小一個漢村,此得一個富字;四周都是蠻族,部民們原本不是貧民就是奴隸,若不依漢部,就有為奴之噩,所以一旦進入漢村都能極快地成為我們的一分子,此得一個忠字;我們的事業剛剛開始,幾個領袖都是英雄人物,風氣所激,便使我漢部如同一個全新的民族一般,人人以勇為榮,以怯為恥,此得一個義字。一個安、富、忠、義的部族,想不興旺都難!而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我們能順應時局。”

楊樸沉吟道:“然則這四點,似乎都能不長久。”

楊應麒道:“那也未必,隻是要看我們要如何去維持。不過隻要我們有自強之心,則不能久安他人籬下;有吞囊天下之誌,則終不能以奇貨為國基——琉璃屋的利潤,分給一萬個人尚多,分給十萬個人可就嫌少了!我們現在所有的土地,給幾千人種還行,給一萬兩萬人吃也夠!因為我們的作物好,知施肥又多牛馬!但若人口急劇擴張,遲早非和女真人發生矛盾不可!現在我們田土工房均公有的製度,到底也不是長久之策,隻能算是個過渡。”

他說到激動出,有些張揚起來了。但聽在楊樸心中卻是一陣莫名的震動,楊樸道:“然則七將軍你心中的長久之策是……”

楊應麒就要大談他的大計,話到喉頭,忽然省起道:“唉,我張狂了。”便住口不言。

楊樸道:“七將軍莫非還對樸之有忌?因此不願言明?”

楊應麒笑道:“說哪裏的話!我可是把漢村的庶政都交給你了,剛才那番話,犯忌的還少麽?連‘不能久安他人籬下’的話都說了,哪裏還會對你有所忌?我不願說,隻因政事一道最是累人,紙上談兵有何用處?我們占了這麽多的便宜,到頭來也不過做到‘大道之行,一村為公’,可見政事之難。隻有自己做事了,才知道古人的難處!空話少提,一切都得慢慢來,一邊摸索一邊幹吧。天下為公的事情我們暫時還管不著,先管眼前漢部的事情。”

楊樸聽到這裏也知道楊應麒無意在這個問題上談下去,便說道:“糧草已經發出去了,接待新俘的村子、衣物也已準備好……”

楊應麒聽了道:“這些都不必說,我相信你能辦好。”

“那七將軍口中的大事是……”

楊應麒道:“我想讓你做出一批地契來,這件事卻得秘密,就算是大哥大嫂,他們不問起你暫時也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