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第一版”198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即“修訂本”1991年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從“第一版”出版至今,時間已經過去了30年;從“第二版”出版至今,時間也過去了20年。30年來,尤其是“第二版”出版20年來的時間證明,《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基本原則、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是正確的,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學和宣傳中發揮了重大作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教育了一代大學生,使他們走進哲學,走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堪稱經典教科書。
同時,“第二版”出版20年來,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的新經驗,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新進展,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新成果都表明,《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內容需要進一步完善,一些基本的概念需要進一步規範,一些重要的觀點需要進一步闡述,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尤其是辯證唯物主義和實踐唯物主義的關係需要進一步厘清。
更重要的是,“第二版”出版20年來,國際國內形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國際看,科技信息化、經濟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極化……世界進入新的曆史階段;從國內看,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為社會主義實踐開辟了新的天和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曆史階段。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係列新問題,並為我們的哲學思考提供了更廣闊的社會空間。
因此,我們決定對《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再作一次修訂,向讀者獻上《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第三版(以下簡稱“第三版”)。
列寧多次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普列漢諾夫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曆史。無論是在自然界或是在曆史方麵,這種世界觀‘都是本質上辯證性的’。”[1]因此,“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學不僅是唯物主義哲學,而且是辯證的唯物主義哲學”[2]。在一定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包括曆史觀在內的辯證唯物主義。因此,“第三版”仍然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命名為辯證唯物主義,從而透顯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所內含的辯證法維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正如馬克思所說,“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著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按其本質來說”,辯證法“是批判的和革命的”[3]。與《辯證唯物主義原理》並列,我們同時出版了《曆史唯物主義原理》,則是為了強調曆史唯物主義的獨創性,透顯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所內含的曆史維度及其徹底性、完備性。在恩格斯看來,這種徹底性、完備性集中體現在曆史唯物主義之中,“自從曆史也得到唯物主義的解釋以後,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也在這裏開辟出來了”[4]。
同時,“第三版”又進一步把實踐的觀點貫穿於辯證唯物主義之中,並認為辯證唯物主義和實踐唯物主義不是兩個主義,而是同一個主義,即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不同表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要解釋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變世界。“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5]用實踐唯物主義稱謂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為了透顯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所內含的實踐維度及其首要性和基本性。
為了保持《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經典性,“第三版”承繼了“第二版”的基本格局和基本觀點。在此前提下,“第三版”對一些基本概念作了進一步精確,對一些基本觀點作了進一步深化,對一些基本命題作了進一步論證,並對全書的文字作了全麵的修改,以使其文字更精練、表述更精確、論證更嚴密;同時,改寫了“第七章 實踐”、“第八章 認識”,盡可能以哲學的方式反映“第二版”出版20年來實踐活動的新經驗,盡可能概括20年來科學研究的新知識,盡可能體現20年來哲學研究的新進展。
此次修訂由汪永祥、楊耕、郭湛承擔。在修訂過程中,我們力圖使“第三版”保持“第一版”、“第二版”的優點,克服“第一版”、“第二版”的缺點,彌補“第一版”、“第二版”的不足,以期這本教科書不斷完善。
在“第三版”出版之際,我們深深地懷念這本教科書的主編蕭前教授、李秀林教授,他們已經離開了我們。《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凝聚著蕭前教授、李秀林教授的心血與學識,體現著蕭前教授、李秀林教授的信仰與品格。實際上,哲學家的品格和學說並不是互不關聯的兩極,而是具有內在關聯的互動:品格滋養學說,學說彰顯品格。正如費希特所說:“你是什麽樣的人,你就會選擇什麽樣的哲學。”
感謝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把《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第三版”列入“經典教科書係列”,這體現了北師大出版社的遠見卓識。
汪永祥 楊耕 郭湛
2011年12月於北京
[1] 《普列漢諾夫哲學著作選集》,第2卷,311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1。
[2] 《普列漢諾夫哲學著作選集》,第3卷,79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2。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11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228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7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