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實踐的本質及其作用的深刻而正確的理解,是馬克思、恩格斯實現哲學史上偉大革命變革的關鍵。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從“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1]這一根本觀點出發,正確地揭示了實踐在人類活動中的地位,克服了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哲學的主要缺陷,建立了以改變世界為己任的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科學的實踐觀的產生和發展
科學的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和核心,為了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及其批判的、革命的功能,首先就要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所理解的實踐。
實踐這一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現象,早就引起了思想家們的注意。但是,由於哲學立場和階級立場的局限,舊哲學都沒有正確解答實踐內容、實踐本質及實踐作用等問題。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哲學家,無論是唯物主義哲學家,還是唯心主義哲學家,都把物質生產活動排除在實踐之外,對實踐的理解是狹隘的、片麵的。
在中國哲學史上,實踐作為“行”是和“知”相對應的範疇,其原意是指實行、踐履、行動。在中國古代哲學,所謂行,主要是指個人的道德踐履、品德修養等活動和行為,因此,知和行的關係主要是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的關係,物質生產活動和社會變革活動根本不在其視野之內。在西方哲學史上,也有不少哲學家把實踐理解為道德倫理活動,最典型的是康德。康德把理性分為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認為實踐理性具有行動的能力或功能,具體地說,就是實踐理性通過規範人的意誌而支配人的倫理道德活動,進而使人達到人生的自由。可見,康德的“實踐”哲學仍然沒有脫離倫理實踐的範圍。但是,康德認為,由實踐理性(道德意誌)支配的活動是不受外在目的驅使的自主活動,因而是真正的人的自由的活動,這在一定意義上看到了人的實踐所具有的能動性特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強調實踐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的方麵,費希特是典型代表。按照費希特的觀點,“實踐”是“自我”創造“非我”的能動的活動;人作為絕對自由的實體,不僅不受限製,而且創造一切。這實際上是把實踐的主體設定為精神性的自我,把實踐的過程等同於人的主觀任意的衝動,因而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和唯意誌論的實踐觀。
黑格爾從客觀唯心主義的角度提出了“實踐理念”的概念,並把它作為達到和實現“絕對理念”的一個必經的環節。在黑格爾看來,理論理念的任務是消除主觀性的片麵性,即接受存在的世界,使真實有效的客觀性作為思想的內容;而實踐理念高於理論理念,其任務在於揚棄客觀世界的片麵性,按照主觀的內在本性去規定並改造客觀世界的事物和現象。黑格爾以這種抽象思辨的形式揭示了人類實踐活動的創造性特征,不僅指出了理論活動與實踐活動的區別,而且涉及了實踐在改造對象世界,從而創造人類曆史方麵的重要意義,因此具有較大的合理性和現實的內容。但是,從根本上看,黑格爾所說的實踐實際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動,而不是現實的人的物質活動。盡管黑格爾提出了實踐,尤其是勞動對人的解放所具有的積極意義,但究其實質,他還是把實踐限製於精神、觀念活動的範圍,同樣沒有正確理解實踐的本質。“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2]
與唯心主義相反,舊唯物主義一般強調實踐是物質性的活動,如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以及後來的費爾巴哈都把實踐理解為塵世的生活、“感性的”活動。但是,由於他們不了解實踐作為社會的物質活動同自然的物質活動的區別,不了解人的實踐活動同動物的本能活動的區別,所以,盡管他們強調了實踐的感性、現實性,強調了實踐是合乎人性並保護和發展人性的活動,但忽視了實踐活動所具有的創造性和能動性的特征。從根本上說,費爾巴哈對實踐的理解沒有超出日常生活的範圍,並認為“生活”就是吃喝、享用對象等。
費爾巴哈說,“理論所不能解決的那些疑難,實踐會給你解決”,另外又說:“如果人僅僅立足於實踐的立場,並由此出發來觀察世界,而使實踐的立場成為理論的立場時,那他就跟自然不睦,使自然成為他的自私自利、他的實踐利己主義之最順從的仆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從根本上說,費爾巴哈“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而對於實踐則隻是從它的卑汙的猶太人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3]。
在實踐的本質問題上,之所以形成了物質性與能動性長期對立的局麵,除了唯心主義與舊唯物主義各自主觀的原因以外,還有客觀的原因。具體地說,實踐作為人所特有的活動,本身就具有矛盾的特征:一方麵,實踐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動,包含著人的主觀因素,即實踐這種物質性活動受人的理性、意誌的支配,體現了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另一方麵,實踐又是作為物質實體的人通過工具等物質手段與作為物質對象的世界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不能深刻理解、全麵把握實踐的這種內在矛盾,是造成唯心主義與舊唯物主義各執一端、爭執不下的認識論根源。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觀的建立,是既批判了舊哲學在實踐觀上的片麵性和錯誤,又吸取了其合理因素的結果,而這一切同唯物而又辯證地理解人類社會,即同唯物主義曆史觀的建立是緊密不可分的。科學實踐觀的建立既是唯物史觀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動唯物史觀以至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發現了物質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在對實踐內容的理解上突破了舊哲學的狹隘眼界,為正確揭示實踐的本質和作用奠定了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在創立自己新的哲學世界觀時,特別重視物質生產活動,認為它是人的“第一個曆史活動”,也是每日每時必須進行的基本活動。當馬克思、恩格斯把物質生產作為實踐的首要的、決定性的形式和實踐的最基本內容時,他們所理解的實踐是物質世界運動的最高形式,是同物質的自然運動過程既相聯係又相區別的自覺的社會活動過程。實踐不僅是人作為社會存在物而存在的基本形式,而且是人類同自然界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基本方式。
其次,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物質生產活動這一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中,找到了使物質性、現實性與能動性、創造性相統一的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唯心主義曆史觀否認人類物質實踐活動的能動性、把能動性僅僅歸結為精神活動特性的觀點,認為人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是從物質生產活動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這是因為,物質生產活動不僅使對象發生改變,而且把人目的性的因素注入自然界的因果鏈條中,使自然界的因果鏈條按同樣客觀的“人類本性”發生運轉;物質生產活動雖然不能使自然物質的本性和規律發生變化,但卻能把人的內在尺度運用到物質對象上去,按照人的本性和人的方式來規範物質變換活動的方向和過程,改變物質的自在存在形式,從而體現了人的主體性,並通過實踐活動的對象化結果而鞏固和擴大著人對自然界的主體地位。因此,人的自主性、創造性和能動性等特征歸根結底是由物質生產活動產生並賦予的。沒有物質生產活動這種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既不會有人的生存和發展,也不會有人的意識、思維、觀念。離開了人的實踐所理解的“人的能動性”,是沒有現實基礎的空洞抽象。
馬克思、恩格斯同時也批判了舊唯物主義把人類活動動物化、自然化的錯誤,認為人是社會存在物,在一定社會關係中進行的人的實踐活動是一種新型的、社會的物質活動。人類實踐活動的全部參與者,包括實踐活動的結果等,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的物質存在。現實世界的物質存在通過實踐而改變其具體形態,但這是實實在在的物質運動。實踐本身既是物質的,又是能動的,是物質性和能動性的統一。以這種統一來理解實踐的本質,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之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由以觀察世界的一個立腳點和出發點。
最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始人揭示了實踐對世界的革命改造作用,指出理論的批判不能代替實踐的批判,現存世界隻有通過人的實踐活動才能按照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得到改造和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實踐活動的“革命的”、“批判的”功能,批判了費爾巴哈對一切隻訴諸感性直觀的觀點,認為即使是正確的理論,也隻有訴諸實踐才能取得實際的效果。當然,馬克思主義哲學主張對現存事物進行實踐的批判,並不意味著承認任何現實的實踐都是合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要求以正確的理論作指導,使理論的批判轉化為實踐的批判。為此,在實踐的同時,要對實踐本身進行再理解、再批判,通過對實踐的科學指導,提高人們對現存世界進行實踐批判活動的合理性,從而完善和發展實踐改造世界的作用與功能,使人與世界的關係朝著有利於人的持續生存和全麵發展的方向和諧地展開。
科學的實踐觀的建立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變革,作為對人類實踐活動的理論概括和哲學總結,科學的實踐觀本身也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以後,列寧提出了主體和客體,精神和物質的“交錯點=人的和人類曆史的實踐”[4]這一深刻的觀點。毛澤東則進一步把實踐看做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東西”[5]。這些都從唯物史觀和認識論等方麵深化了對於實踐的科學理解。
二、實踐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
舊唯物主義在曆史觀上之所以陷入唯心主義,根本原因就在於把實踐排除在社會生活領域之外。與此相反,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科學地理解實踐本質的前提下,揭示出實踐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這是馬克思主義曆史觀的基礎。
首先,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人類的產生、生存和活動是以實踐為基本形式和標誌的。沒有以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社會實踐,也就沒有人類的產生和存在。
勞動創造了人。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史表明,勞動——這一實踐的最基本形式是人類產生的決定性條件。在一定意義上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換言之,實踐創造了人本身。以製造工具為特征的勞動的形成,即人類特有的實踐活動的形成,是人類形成的標誌。不僅如此,勞動每天都在不斷地重新創造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這種實踐一旦停止,人類就將無法繼續生存。無論從人類種係的發生來說,還是從每個個體的生存發展來說,實踐都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實踐不僅創造了人,形成了人的特殊本質,而且使人類的本質力量不斷得到印證和擴大。人的本質並不是人的自然生命和本能活動,也“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6],而社會關係就生成於人的實踐活動之中。所以,實踐構成了人類的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的特殊本質形成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人的本質即“社會關係的總和”的合理發展,必須立足於實踐基礎之上,人的片麵發展或全麵發展,勞動的異化或勞動的解放等,都必須在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說明。離開了實踐,人的本質和人的發展隻是一種空想。
不僅如此,實踐還構成了人的其他一切活動的基礎。精神活動、認識活動、政治活動以及交往活動等都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特定時代的實踐活動形成該時代的時代性、曆史性,實踐的方式、水平和結果因此成為特定時代人類活動中的一種“普照的光”,它使人的一切活動都打上實踐的烙印,並從根本上影響和製約著人類的其他一切活動。
其次,實踐是社會與自然既對立又統一的基本形式,是現存感性世界的基礎。
以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實踐,是使人從自然界中分化、獨立出來的基礎,又是使社會同自然保持聯係、統一的基礎。在實踐中,社會與自然通過彼此相互作用,不斷地走向新的、更高水平的統一。馬克思、恩格斯關於人的生產實踐是“現存感性世界的基礎”的觀點,深刻指明了實踐在社會與自然辯證統一中的作用。
“感性事物”、“感性對象”、“感性世界”是費爾巴哈經常使用的術語,“感性事物”、“感性對象”是指具有現實性的對象和事物;“感性世界”是指人生活於其中的現實世界。馬克思、恩格斯也使用了“感性”、“感性對象”、“感性世界”這些術語,但在理解上同費爾巴哈根本不同。費爾巴哈把“感性世界”僅僅理解為人通過自己的“感性直觀”而確證其存在的世界,馬克思則批判了費爾巴哈這一直觀唯物主義的立場,指出“感性世界”不僅是人直觀的對象,更重要的,是人的實踐改造的對象,是實踐活動的結果,並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人類的“這種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正是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它哪怕隻中斷一年,費爾巴哈就會看到,不僅在自然界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而且整個人類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觀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會很快就沒有了。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外部自然界的優先地位仍然會保持著”[7]。
這裏,馬克思指出了“感性世界”同人的“感性活動”即實踐活動的關聯性,沒有把“感性世界”等同於與人類活動無關的“外部自然界”,相反,揭示出“感性世界”就是“人類學意義上的自然界”、“人化的自然界”。
人化自然不同於自在自然,自在自然是指人類產生之前的自然和人類活動之外的自然。人化自然離不開自在自然,是由自在自然轉化來的,但人化自然又不同於自在自然:人化自然是打上了人的本質力量和社會關係的烙印、按人類意誌改造過的自然。“每當有了一項新的發明,每當工業前進一步,就有一塊新的地盤從這個領域(指尚未置於人的統治之下的自然界——引者注)劃出去”[8]。實踐活動是人化自然和感性世界的基礎,人化自然、感性世界因此成為一個不斷擴大或膨脹的世界。
這樣,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把社會的、曆史的因素注入自然當中,使舊哲學的純粹的、抽象的自然變成“人們現實的自然界”,從而為人的研究和實現“人和自然的統一”提供了科學的方法。
最後,實踐是人類和社會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根本動力。
實踐不僅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與自然對立統一的基礎,而且是人類實現自己的本質、解放自己的根本形式和動力。人的解放歸根到底取決於社會的發展。社會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9],人們通過一定的交往活動形成人與人的社會關係,這些社會關係的製度化和對象化構成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等社會結構,社會的發展就是社會結構的變遷以及人與人的社會關係發展變化的過程。問題在於,社會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和基礎是什麽,這是包括直觀唯物主義在內的舊哲學都沒有解決的問題。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提出了“環境決定人”的命題,認為要改變人首先要改變環境,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在如何改變環境的問題上,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又訴諸天才人物的作用,從而陷入唯心主義。馬克思在批判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錯誤觀點時深刻指出:“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隻能被看作是並合理地理解為變革的實踐”[10]。
事實是,物質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它既決定著社會關係的形成,又決定著社會關係的變革。人們在物質生產實踐的基礎上,還進行著改造社會關係、社會結構的實踐,沒有這些實踐,社會變革就不可能得到實現。變革社會的實踐當然要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但社會發展的規律同時也就是人的實踐活動自身的規律,這一規律同物質生產發展的規律密切聯係並受它的製約。因此,離開人的實踐活動,就不可能變革社會結構和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社會就不可能發展。
三、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實踐的觀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首先,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哲學史上所實現的革命變革來看,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於一切舊哲學的根本標誌。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舊哲學的改造和揚棄是多方麵的,如使唯物主義同辯證法相結合,既克服了唯心主義辯證法的缺陷,也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機械性和形而上學的缺陷,使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曆史觀相結合,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不徹底性的缺陷等。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創始人的曆史功績並不能歸結為在舊唯物主義的自然觀上注入辯證法,也不能歸結為把舊唯物主義在自然觀上的唯物主義原則延伸到曆史領域。如果僅僅如此,就不會產生馬克思主義哲學,更不會有馬克思主義在哲學史上所實現的革命變革,這是因為,舊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缺陷,除了缺少辯證法以外,更重要的,是離開社會發展抽象地談“純粹的”自然。與此相聯係,舊唯物主義曆史觀的缺陷在於,在曆史上隻看到元首和國家的政治業績,看到宗教的、一般理論的鬥爭,而現實的人的日常生活、生產活動被排除在曆史之外,“這樣,就把人對自然界的關係從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曆史之間的對立”[11]。
可見,舊唯物主義在自然觀和曆史觀上的缺陷實際上是同一的,都是遠離現實的人和人的現實生活、人的實踐。馬克思主義在哲學中實現革命變革的實質就在於,以科學的實踐觀為立腳點,既從自然考察曆史,也從曆史考察自然,把唯物論與辯證法、唯物主義自然觀與曆史觀有機地統一起來了,並進一步建立起以改變世界為己任的科學世界觀。
其次,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容來看,它的各個部分都滲透和體現著實踐的觀點,從實踐的角度理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本身及其曆史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之所以不同於舊唯物主義,根本之點就在於,新唯物主義從實踐出發理解現實世界及其與人的關係,並通過實踐來解決一切理論上的問題。馬克思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12]列寧認為,實踐的觀點“必然會導致唯物主義”[13]。不以實踐的觀點為基礎來立論的唯物主義不可能是徹底的、科學的唯物主義。
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曆史觀中,實踐觀點的重要地位更是不容置疑的。實踐的決定作用貫穿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對認識發生、發展考察的全部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人的本性和社會的本質的理解和規定同樣離不開實踐的觀點,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人不僅僅是感性的實體,而且是通過實踐活動自己造就自己、自己發展自己的能動的主體,是通過對現存世界進行理論批判與實踐批判,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下把世界改造和塑造成為人的理想世界的社會存在物。沒有實踐的觀點,既不能科學地理解人,也不能科學地理解社會。馬克思主義哲學既從實踐理解人,又從人的實踐來理解世界,從而使它的各部分內容相互交織、相互滲透而融合為一個嚴整的理論整體。
最後,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社會功能來看,批判的、革命的實踐精神是它的顯著特征。
馬克思說過:“哲學家們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14]馬克思、恩格斯一貫反對理論空談,在批判青年黑格爾派的唯物主義觀念時,馬克思、恩格斯指出:“青年黑格爾派玄想家們盡管滿口講的都是所謂‘震撼世界的’詞句,卻是最大的保守派”[15];在批判費爾巴哈的直觀唯物主義時,馬克思指出,僅僅像費爾巴哈那樣把宗教歸結為它的世俗基礎是不夠的,對宗教的批判不僅是理論問題,更重要的是實踐問題。為了消滅宗教,首先必須理解社會分裂為階級和存在階級對立這一事實,“然後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16],隻有使世俗世界“在實踐中受到革命改造”,才能達到消滅宗教的目的。
為了強調與直觀的唯物主義的區別,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哲學稱為“實踐的唯物主義”,並認為“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17]。
馬克思主義哲學始終把實踐作為自己的現實基礎,把實踐的觀點作為自己的本質特征,強調自己的全部理論都要付諸實踐,變為群眾的行動,化作對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從而“使現存世界革命化”。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