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婚姻出現問題時,我們後悔愛錯了人;當我們的事業不順利時,我們後悔幹錯了行;當我們看到舊同事舊朋友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我們後悔或許當初不該一意孤行……

的確,據目前心理學家的調查顯示,選擇無力症已經成為時下都市人的常見病之一。選擇無力症具體表現如下:幾乎所有美女都認為自己應該選擇更完美的老公;幾乎所有男人都認為自己應該選擇更有前途的行業;幾乎所有大學生都認為自己應該選擇更理想的大學;幾乎所有老板都認為自己剛剛盈利的項目本可以賺得更多……

其實這種選擇無力的病症,並非是無從選擇,而是我們總沉浸在後悔中,無法走出,總把人生寄情於“如果”——“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最希望做什麽?”有人會去彌補過去的遺憾;有人會去重溫過去的美好;有人要去修補感情的裂痕……就是這些無法實現的“如果”,讓我們錯失了再次選擇的機會。

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決心開辟一條自己的路。他動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

老族長正在練字,他聽這個年輕人說要開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向他請教,就寫了3個字:不要怕。然後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隻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

20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

他到了族長家裏,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才想起來,20年前他在這裏聽到人生的一半秘訣,拆開信封,裏麵赫然又是3個大字:不要悔。

無悔我們現在處於回到故裏的中年,還是處在闖**的青年,無悔我們的選擇,我們才能更好地選擇後麵的人生路。隻有不悔的人生,才是值得去驕傲的。

漢德·泰萊是紐約曼哈頓區的一位神父。

那天,教區醫院裏一位病人生命垂危,他被請過去主持這位病人臨終前的懺悔。他到醫院後聽到了這樣一段話:“仁慈的上帝,我喜歡唱歌,音樂是我的生命,我的願望是唱遍美國。作為一名黑人,我實現了這個願望,我沒有什麽要懺悔的。現在我隻想說,感謝您,您讓我愉快地度過了一生,並讓我用歌聲養活了我的6個孩子。現在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但死而無憾。仁慈的神父,現在我隻想請您轉告我的孩子們,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吧,他們的父親是會為他們驕傲的。”

一個流浪歌手,臨終時能說出這樣的話,讓泰萊神父感到非常吃驚,因為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當,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處,把頭上的帽子放在地上,開始唱歌。40年來,他如癡如醉,用他蒼涼的西部歌曲,感染他的聽眾,從而換取那份他應得的報酬。

黑人的話讓神父想起5年前曾主持過的一次臨終懺悔。那是位富翁,住在裏士本區,他的懺悔竟然和這位黑人流浪漢差不多。他對神父說,我喜歡賽車,我從小研究它們、改進它們、經營它們,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它們。這種愛好與工作難分、閑暇與興趣結合的生活,讓我非常滿意,並且還從中賺了大筆的錢,我沒有什麽要懺悔的。

白天的經曆和對那位富翁的回憶,讓泰萊神父陷入思索。當晚,他給報社去了一封信。信裏寫道:“人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才不會留下悔恨呢?我想也許做到兩條就夠了。第一條,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第二條,想辦法從中賺到錢。”

後來,泰萊神父的這兩條生活信條,被許多美國人信奉。

選擇無悔,就是去選擇自己喜歡的。無悔選擇,就是去兌現自己的愛好。選擇對了也好,錯了也罷,隻要是自己喜歡的,就不要悔恨,這便是人生最好的選擇。

走出無悔,才能走進選擇;走進選擇,方能逼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