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王莽
李儒接到董卓這封信的時候,公孫策已經帶著五百多傷殘天兵及五千左右家眷返回河東。
李儒當即寫了一封奏書交給郎中令李信,這一封信讓安靜已久的朝堂再生波瀾。
秦國最高權力在秦王贏**手中,贏**的權力支柱是大秦王室宗族。秦王室不僅掌握地方過半軍權,對朝堂滲透掌握程度不低。
在王族內部會議中,老成持國的贏疾極力反對與董卓易地,他生前就輔佐贏**,但贏**因為力抗九鼎而死,是他永遠的傷。所以他信任贏姓宗族,對外人充滿懷疑。
“董卓此人狼子野心,公孫策又是世之虓虎。此二人皆非人臣,其易地之請求,包藏禍心,可謂路人皆知!大王又何必如此執迷?”
贏疾可謂痛心疾首,語氣高亢繼續說著:“隻要一年,大秦再休養一年!就能稱霸神州西北,晉國自會俯首稱臣。到時公孫策與董卓必被困死,大秦收取河東之地,手到擒來!”
“河東郡入手,兩路攻周,必能拿下潼關。以潼關天險抗中原之敵,大秦可抽調國中精銳徹底壓服苻堅、高仙芝之流。再以司馬錯舊謀,南據巴蜀,北占關中雍涼。靜待天下有變時,百萬秦軍席卷而出,試問天下,何人能擋大秦之鋒銳?”
秦王贏**臉色沉著,手裏把玩著一串玉珠,等贏疾說完,才幽幽說道:“如此大爭之世,王叔等得,孤王等不得!”
聽到贏**的話,贏疾似乎想到了什麽,臉色猛地變得煞白。贏**生前自幼表現遠超其他秦國公子,少年時期就折服軍中將士,後來繼位後威壓周天子,入周天子宗廟如入家門。
贏**見九鼎,舉而身死,與秦國的命運是何等的相似?所以贏**必須改命,他改命成功,秦國二世而亡的命運才會更改。
“好,我大秦就在平陽郡,與李氏晉國爭他一爭!”贏疾一字一頓,沉聲說罷,拖著疲倦的身子,入座。
“都是贏姓子孫,自我吞並,總比過被他姓吞並了要強。起碼祖先的祭祀不會被斷,血脈的傳承不會斷絕!”另一名秦國宗室起身說道,將秦晉相爭扯到了祖先祭祀和血脈傳承上,給了贏**征戰晉國的名分。
“我們是贏姓子孫,而他們隻是李氏,如同當年的趙氏。再強大的分家,在道義上就比不過宗家!”
至於秦國王族究竟該叫什麽名字,是個讓人頭疼不解的問題。先秦時代貴族之間都是在名字之前增加自己的氏,如趙氏、公孫氏。這樣的氏大多都是以官職身份為起源,還有以國為氏。
比如秦國是嬴姓,其後分封,項羽滅秦後,秦國宗室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
不同於與秦國同宗的趙國,趙國就是明顯的贏姓趙氏。但秦國王族究竟是什麽氏,隻能推斷。
先秦時代稱呼貴族男子時稱姓是一種侮辱,等於直呼人家的祖先。因為姓來源於上古部落製時期,代表的就是先人。姓是象征血統淵源,用來表示自己血脈高貴。
不過有個例子可以說一下,周天子是姬姓宗家,走到哪裏的稱呼都是姬某某;而曆代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雖然是姬姓,但都是用國為氏,因為他們是分家。比如韓國,就是姬姓,但國君的名稱冠之以韓。還有魏國,國君正式名字之前是氏,而不是姓。
可見,隻有宗家可以在名字之前冠之以姓。也隻有宗家才能祭祀上古時期的祖先,其他分家,隻能祭祀自己那一支的祖先。分家就是再強大,也不能祭祀上古時期的祖先。
例如春秋後期的周天子,由於禮崩樂壞,諸侯坐大,周天子無論是家族還是領土,都已不如姬姓的晉、燕、鄭、魯、衛等分家,但周天子一直具有祭祀周(姬姓)先祖的權力,而晉、燕、鄭、魯、衛等國則分別隻有祭祀晉(唐)叔虞、鄭伯友、燕召公奭、魯周公旦、衛康叔封。
趙是秦國公族的分家,國君可以在名字之前冠之以趙氏,而秦國根本不需要這樣!他們是宗家,可以直接在名字事前用姓。但往往都不用,為什麽呢?
因為國君隻有一個,國君的其他兄弟都會被分封出去,成為新的分家。所以真正曆史上叫贏某某的人沒有完整的記載下來。
再想到秦國從西戎發家,與中原貴族隔閡很深。幹脆學著曆代周天子,不用氏而用姓這種事情,秦國幹這種事情,表示沒有壓力!
先秦諸侯亂戰,但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所有的諸侯國的軍服旗幟都崇尚姬周火德紅色,但秦國就是一水的黑色,根本不鳥事這種規則,玩自己的非主流。反正函穀關大門一關,諸侯即使聯盟都打不破,他們秦人又有什麽好畏懼的呢?
秦國的王族少年時隻有名字,成年後被分封,就是某某君,很少用姓氏。等下一代秦王繼位,他們自動失去王族身份,隻能用氏。
至於秦始皇被記載為趙政,說到底那是一種黑始皇帝的手段,低級黑。
與秦國相對的是楚國,楚國為羋(音,米)姓,但國君卻是熊氏。但也沒有人敢在名字麵前用羋姓,楚國國君用氏,唯一的作用就是在王族和宗族之間表明嫡庶。
先秦時代,“姓”以別種,“氏”以別族。實際上是劃分血緣之用,同姓之人祖上在上古是一個部落,不能通婚;同氏之人,更是不能通婚。近親結婚會產生什麽惡果,古人認識的很透徹!
所以秦國和楚晉聯姻的記錄曆史上記載了很多例子,唯獨沒有和趙國聯姻。因為他們是兄弟之國,有一個祖先,不能結婚。
此時複活的秦國公室成員,一律都是贏姓,都是王族身份。這是一種榮耀,對先秦貴族而言,是極高的榮耀。這榮耀背後的實質利益就是,他們都有資格繼承王位!
但他們自認沒有人能比不上贏**,贏**對秦國的重要性,直接就從他的名字上反應出來。加上贏**和秦國無比契合的命運,所以贏**能擺脫宿命的纏繞,就代表大秦可以避免二世而亡的命運!
贏**與大秦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為了贏**能扛過命運大劫,他們必會全力以赴。因為贏**代表的就是秦國,幫贏**就是幫秦國,秦國強大,他們這些秦國王室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如果大秦能一統江山,他們這些王族分封各地,當個大王什麽的不在話下。他們目光看的很遠,不會為了眼前這個王位而爭殺。
秦國王室一致擁護秦王贏**的選擇,準備在平陽和晉國爭上一爭。隨即李儒和公孫厲以及掌握秦國軍政要害權力的官員被召入宮中,商議易地一事。
易地看起來是公孫策等人拿平陽郡交換河東半郡,實際上牽扯的東西太多。這些東西,最重要的就是易地時的平穩交接,以及易地之後應對晉國的反撲。
知道秦王準備易地,李儒當即表示,西涼軍可以竭力死守平陽郡,等待秦軍前來交接,交給秦軍的土地,絕對是現在控製的土地,不會少了一寸!
公孫厲也隻能替兒子表示,如果易地之後,晉國攻得太猛,公孫策可以率部增援,力保平陽郡寸土不失。
“王詔,任命蒙武為平陽郡守將,率五萬秦軍渡河經耿縣入平陽郡;駐守河東郡之贏豹部兩萬人即刻趕赴平陽郡,協助富平君防守晉軍。”
身為丞相的贏疾對列坐的文武下發命令,贏**拿著自己的玉璽不斷對新簽的詔書蓋印。
蒙武是蒙驁之子,秦國大將蒙恬的父親,同時本人也是秦國重量級將軍,隻是史書書寫的筆墨太少,他所在的時期,秦國正在休養,所以沒有什麽驕人戰績。但他能把兩個兒子**成功,可見本人的能力也是很強。
當然,秦王也不會平白任命蒙武做平陽郡守將,畢竟蒙武後世籍籍無名,沒有強大的信仰力量加持,本身戰鬥能力不強。但其子蒙恬就在軍中,憑借蒙恬,五萬秦軍戰鬥力不會因為蒙武名聲不響,而士氣不高。
“王詔,上郡蒙驁率三萬秦軍列於大河之西,牽製晉軍河西李靖軍團。同時做渡河準備,必要時自行擇機過河,攻掠晉國河西郡!”
“王詔,長安君成蛟為監軍,隨蒙武入平陽郡,節製大河以東諸路秦軍!”
“王詔,以涇陽君、富平君兩路大軍組建河東軍團,建立征東將軍幕府。主管河東郡軍政要務,幕府駐節安邑。以富平君董卓為征東將軍,涇陽君公孫策為征東將軍幕府總管。”
“王詔,令武都侯苻堅、武威侯各遣精銳萬人趕赴蒙驁大營。歸將軍蒙驁節製,違令可斬。”
一連五道王詔在秦國秘密傳遞,各地官員開始調集物資,為將要到來的大戰做準備。
同時還有一道密詔傳到正在修築長安城的奴隸大營,一個個擁有天兵身份,或者傳承者身份的奴隸被集中起來,發放武器,在秦軍銳士的帶領下,進行操練。
等到公孫策拿到屬於自己那份王詔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二十三,朝陽坡杏花正燦爛的時候。
“四月之前,秦晉之間的軍事衝突必然爆發!”隨手將詔書撇到地上,公孫策對身旁的女人說道。
五個女人還有身旁隨行的張彩霞都陷入了沉默,她們都知道這場戰爭是自己麵前這個男人一手挑起的,更理解他此時精神為什麽會如此低落。
“戰爭會死人,會死很多人。就像這杏花一樣,紛紛落落,一夜之間不知會凋落多少!”
“這場我挑起的戰爭,也該由我來終結。”
“這段時間裏,你們安心待在朝陽坡,這裏最安全。”
公孫策說一句,就親吻一下自己的夫人,一人一下。
最後又抱著劉雅蟬對所有人說:“等我回來,到時候小家夥也快出生了!”
說罷,他抬頭看了一眼粉白色的杏花,雖然芬芳,可他眼中盡是白骨。
拍了拍劉雅蟬的小腹,轉身下山而去,頭也不回一下。
小杏子雙眼垂淚,正要呼喊,被安夢一把堵住嘴:“聽他的話,安心等待。讓他安心去打仗,別讓他分心。”
“他會回來的,沒有人能阻擋他的腳步。”李青玄強忍著身體的不適,說完就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