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卷 雄霸天下——第二十三章 難破的關
大散關層巒疊嶂,山勢險峻,在關中眾多雄關當中被列為四大鎖鑰之一,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必爭之地,攻堅,尤其是攻打城隘,並不是童羽的專長,前番智取隴關,童羽已經大大地露了一回臉,幾乎是兵不血刃地奪下了這座雄關,這一回便把權力完全交給了柯鎮惡這員老將。
柯鎮惡得此機會,不由得抖摟精神,對如何攻關作戰,提前做了大量的準備,自隴關俘虜的士兵中有一些原來是駐守大散關的,從他們口中對大散關的地形山勢、兵力配備、軍械弓弩,統軍將領,各個方麵,都做了大量的了解,盡管如此,柯鎮惡還是知道,這一戰比不得打隴關,可以來個出其不意,智取險關,一場惡仗是避免不了的。
大散關在大散嶺上,在其外圍,還有許多堡寨,與大散關相互呼應,使得這座雄關極難克服,在其外圍堡寨中,最重要的一座是天橋嶺,天橋嶺在大散關左側,山勢是兩個挨得極近的山嶺,中間有一道極窄的山梁,兩座山嶺上都築有堡寨,柯鎮惡經過充分的了解,把突破口就放在了這裏。
原因很簡單,仰攻大散關,同時處在周邊各處關隘的箭雨襲射之下,就算能攻下這座幾千人的關隘,付出的傷亡至少也要數以萬計,而其左翼這道橫向雙嶺的堡寨,是唯一一處地勢不比大散關低的關隘,如果奪取了它,就可以充份發揮西夏軍一品弓遠超普通宋弩宋箭的威力,從高處對大散關進行壓製。一旦能從這裏壓製住大散關上的守軍,那麽天塹險隘也就成了空談。
因此柯鎮惡精心安排,先剪除大散關外圍較小的堡塞,逐步向大散關推進,然後把所有的重型攻城器械在大散關下一字排開,不分晝夜強攻大散關,毀城牆、挖地道、雲梯巢車強攻城頭,種種手段不一而足。同時另遣部分兵馬分駐外圍,防範自寶雞和周邊州縣可能趕來的援軍,擺出一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下大散關的姿態。
大散關的援兵並沒有來,楊浩一路兵馬往西去攻打夜落紇,三路兵馬向西南、正南、東南方向齊頭並進,他親率一部分主力就跟在童羽和柯鎮惡的後麵,向岐山趕來0此時黨項八氏的部族軍業已集結完畢,由小野可兒統領,過蕭關,向環州、慶州、渭州一帶進發,倚險而守,並不進攻,隻是防範麟府方向的宋軍自此抄了楊浩的後路罷了。
楊浩親率主力跟在柯鎮惡和童羽的後麵,順道收拾了寶雞外線的府縣,寶雞雖尚未失守,可是在這種形勢下,守軍隻能龜縮不出,已經完全對童柯二人的軍隊構不成任何威脅了。
一連打了三天,柯鎮惡窮凶極惡的攻勢,層出不窮的手段,徹底把大散關守將的注意力吸引在正麵戰場了,而且西夏軍孤注一擲般針對大散關的猛烈攻勢,也讓守軍產生了一種錯覺,這個錯覺,徹底葬送了大散關。
第四天,柯鎮惡一如既往地對大散關發動了猛攻,而此時,慣於山地作戰的一千名橫山羌兵,已經穿越重重山巒和罕有人至的原始森林,悄然潛伏到了天橋嶺的背後。這個方向,依托險山峻嶺,實際上已在大散關的後方,如果不突破大散關,照理說這個方向是絕不應該有敵人出現的。
大散關下石彈紛飛,箭矢如雨,人如蟻聚,喊殺震天,頂著不時飛落的滾木、雷石、火球以及箭矢,西夏兵悍不畏死地挺進,試圖攀上那高高的大散關城頭,守軍也是寸土必爭,依托險要堅固的工事,收割著西夏軍士兵的性命。
西夏軍用血肉鋪出了一條通向大散關城頭的路,但是直至天黑,他們仍然未能破關,關城下血積屍累,擂石上沾著碎肉,擂木上染著鮮血,橫七豎八地堆砌在一起,城牆上,密密麻麻地插著箭矢,一天的戰鬥又結束了。
太陽一寸一寸地移向山下,當它最後沉落山峰下時,天地都黯淡下來了。
深夜降臨,從關城上望去,遠處西夏軍營中燃起了堆堆篝火,隱約的還能看見巡邏的士兵,和圍著篝火團團而坐的戰士,一切和昨日、前日沒有任何不同。
突然,大散關左側的天橋嶺上殺聲震天,火光處處,大散關中的守軍都被驚動了,紛紛聚攏在城頭,向天橋嶺上眺望。雖然天橋嶺近在咫尺,可要攀上天橋嶺,就得先開關,再攀山,山中夜色茫茫,黑漆漆的五指難辨,既然天橋嶺遭襲,誰知道關下有沒有伏兵,引蛇出動,調虎離山,這是兩軍對峙時常用的手段,正如當初宋軍兵困晉陽城時,楊繼業施以夜襲,想誘圍城兵馬自亂陣腳,程世雄按兵不動,大散關守將邊胤迅速做出的判斷也是一樣:按兵不動。
對天橋嶺,他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天橋嶺雖隻五百守軍,但是那山嶺陡峭,並不易攻,也擺不下太多人馬,而且這五百兵分作兩營,駐於相鄰的兩道山嶺上,相互照應,恰可封鎖對方的死角,而且這些守軍都慣習叢林山地作戰,因為這支兵馬是廂兵,而且是招募的本地山民,其中許多將士的家,就在由此再往東去三十餘裏山路一處叫金雞穀的山坳裏。
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熟悉這裏的一草一木,這樣的夜戰,又是在他們熟悉的環境中,還占據了地利,西夏人慣於馬上作戰,奔襲馳騁,豈能偷襲成功?
可是結果出乎他的預料,僅僅半個時辰,天橋嶺右側堡寨便失守了。原因很簡單,兩處堡寨白天有旗號,夜晚有燈號,那裏的戰況隨時會用燈號向大散關主將邊指揮報告,可是遇襲半個時辰之後,天橋嶺右側堡塞的燈號便完全消失了。
兩寨相連,中間有一道山脊,一側失守,另一側便也不可峙了,邊胤還未狠下決心冒險出關援救,左側堡寨也告失守。
天橋嶺的失守,意味著大散關的優勢不再,次日一早,西夏軍再度攻城,密密匝匝的箭矢像瓢潑大雨一般從天橋嶺上向大散關城頭傾瀉,壓製的宋軍根本抬不起頭來,邊胤雖持劍硬逼,也不過是讓士兵衝上城頭送死罷了。大散關雖是極重要的關隘,可是山險關險,駐地有限,兵力卻隻有兩千餘,這三天的苦戰已折損了五分之一,援軍未到,天橋嶺一失,地理優勢也失去了,如何與西夏軍相抗?結果隻相持了半日,西夏軍便攀援而上,登上了大散關城頭。
城上城下,到處都是死屍,城頭的運兵道上,倒斃的屍體一個個身上插著密集的箭矢,仿佛一個個刺猥,而關下,西夏軍的死狀也是慘不忍睹,有的被滾木擂石砸得不成人形,有的被火油燒得一團焦黑,還有那身首異處的、怒目如生的,令人觸目驚心。
邊胤披頭散發地被綁在大散關的旗杆上,西夏兵恨極了因為他的指揮,死傷了那麽多的袍澤,自然不會予他好顏色,雖然沒有主帥命令,未敢取他性命,這苦頭卻著實吃了不少,鼻青臉腫,不成樣子。
又一個人被押來了,衣著光鮮,看起來不象是參加過戰鬥,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邊胤一見此人,頓時怒不可遏,他瞪大了腫脹的雙眼,厲聲喝道:“王科!你個狗娘養的,你怎麽守的天橋嶺,區區半個時辰,你就把天橋嶺給老子丟了,你……你……身上無傷,衣著整齊,莫非臨陣怯戰,當了他娘的逃兵?”
那人被他一聲吼,先是嚇的一哆嗦,然後才既懊悔又委屈地道:“邊指揮,卑職……卑職也是一條響當當的漢子,怎麽會做逃兵?”
邊胤額頭青筋暴起,脖子漲粗起來,拚命掙著繩索,繃得繩索深陷骨肉,嘶聲叫道:“你不做逃兵,怎麽是這般模樣?你不畏戰,為何半個時辰丟了天橋嶺?天橋嶺易守難攻,比大散關還要險要,要不是它不在路上,此處就該叫天橋關,而不是大散關了,你為什麽把它給老子丟了,你說!你說!”
王科哭喪著臉道:“邊指揮,卑職……卑職昨夜不在天橋嶺,我是今早匆匆返回,哪知道天橋嶺已經易主,結果……結果莫名其妙就被人捉了。”
邊胤一呆,不敢置信地道:“你昨夜不在天橋嶺?你不在天橋嶺?”他突然爆發式地大喊起來:“你不在天橋嶺,你個狗娘養的去了哪兒?”
王科忽然也跳著腳地叫起來,兩個押解他的兵幾乎按不住他:“誰知道一天幾天都沒事情,偏偏昨夜嶺上出事?我隻想離開半夜,去去就回的,我哪曉得就出了事情?我那不知廉恥的婆娘,偷奸養漢,與人勾搭,我也是昨晚聽手下兵丁向別人說起,才逼問出來的,他娘的!整個天橋嶺人人都知道,就瞞著我一個,我的腦袋比天橋嶺上的青鬆還綠,我居然不知道。我就是想回去宰了那奸夫**婦……”
邊胤的嗓門比他還大:“早不去晚不去,大敵當前,你舍了軍營去清理自家門戶?要換了老子我,就算渾家在外麵勾三搭四,找上七八十個相好的,如此關頭,我也不去管!”
“好大的氣量,那你不成了龜仙人麽?”
旁邊一個慢悠悠的聲音挪揄道,邊胤霍地扭頭,就見兩位頂盔掛甲的將領分站左右,一個年約四旬,粗眉凸目,另一個精精瘦瘦,滿臉麻子,一雙眼睛倒是炯炯有神,在他們中間站著兩人,一個身材修長,淡青色方領長袍,微須炯目,不怒自威,肋下佩一口寶劍。另一個比他矮了一頭,身穿月白色圓領窄袖長袍,頭戴公子巾,年紀看來還不到二十歲,眉清目秀,眸若點漆。
方才說話的正是個子高些,肋下佩劍的男子,此時臉上還帶著似笑非笑的神情,在虎狼一般的西夏軍中竟有這樣兩個人物,邊胤不由看得呆了,忍不住問道:“你們是誰?”
那麻臉的精瘦將領踏前一步,大聲說道:“睜大你的狗眼看仔細了,這一位,就是我西夏國主,旁邊這一位,就是你宋國的岐王殿下!”
邊胤的嘴巴張得大大的,足以塞得下一顆駝鳥蛋,卻已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夜深沉,宋軍大營裏靜悄悄的。
外線,巡戈的兵丁一隊緊似一隊,遊哨探馬遠出數十裏地,唯恐遼軍追來,殺一個措手不及。但是中軍營內,急急南返,饑一頓飽一頓精疲力盡的士卒們卻大多已經進入了夢鄉。
就算是趙光義帳外的上軍禁衛,白天時一個個還強打精神,站得槍杆兒一般筆直,在這樣寂寥寒冷的夜晚,也都沒了精神,有人拄著槍杆兒打盹兒,有人縮在背風處歇息。
這時有一個似虛還幻的影子,正像尺蠖一般一點點地向禦帳移動。
那影子和地麵枯黃的雜草似乎是一色的,如果伏在那兒,根本就無法發現它,即便它在移動,也隻有打起十二分精神的人看到它時,才會穩約覺得它和周圍的雜草地麵似乎有些許不同。但是在自己的地盤上,在衛護最嚴密的中軍,誰會如此警惕地盯著地皮看呢?
那個影子似乎很有耐心,它用了很久很久的時間,才慢慢蠕動過了上軍禁衛設立警戒的安全線,在帳邊悄悄停下來。
夜深了,但趙光義還沒有睡。
他趴在榻上,心潮起伏,翻來覆去的難以安枕。
原本躊躇滿誌,想要收複燕雲,立奪天之地,創萬世威名,可是這一敗……這一敗落花流水,也許千百年後都要成為別人的笑柄。身後之名,且不去想它,那麽眼下之名呢?德芳竟然沒有死,他手中居然還有皇嫂的血書,馬上就要回國了,一旦回國,如何麵對自己的臣民?如何解釋高梁河之敗,如何對待皇侄的譴責?
趙光義越想越是心寒,忍不住喃喃地道:“伐遼不成,反引虎狼南下,禍亂中原,殃及萬民,朕該如何應對?西夏出兵,既奪隴右,必取關中,朕該如何應對?皇嫂血詔,德芳攻訐,這弑君殺嫂,誅戳親侄之罪,朕該如何應對?人心浮動,朝野嘩然,如此局麵,如此不堪,朕該如何應對?朕……該如何是好啊!”
“你處心積慮,要做這皇帝,可是做了皇帝,卻並不快活麽?”
耳邊極近處,忽然響起了一個陰惻惻的聲音,好像一縷幽魂,陡聽這聲音,趙光義攸地一驚,渾身的汗毛都炸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