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與陌生人說話,懂得一些技巧是很重要的。
案例一:
有一位編輯,他對組稿很在行。他的方法是努力爭取與對方見麵,初次見麵後,他不提正事,先裝作閑聊一般與對方嘮叨家常,盡量使話題愈談愈投機,然後在適當的時候說:“你這麽一提,使我想起了……問題,你認為如何?”其實這個問題,他老早就放在心上了。對方中計發表意見後,他就接著說:“太好了!你的見解非常獨到,如果你照這個想法寫篇稿子,肯定能引起很大的反響。”這樣一來,對方往往會答應下來,因為要寫的東西自己剛剛都已經說過了!
這位編輯在這裏用的是“偽裝反饋”的戰術,即對對方的話及時做出反應——“你這麽一提”“太好了,你的見解非常獨到”。換句話說,是設法使對方產生共鳴。這樣一來,對方也不能不與他共鳴。
為了獲取對方的信任,你還可以在談話順利進行中插入一句:“是你,我才會說的!”或“這可不能再傳到別人耳中了!”這樣一來,等於說彼此擁有了共同的小秘密,親密的關係便輕易形成。
信任是人際交往的基礎,信任能使對方和你的感情產生“共鳴”。而一旦產生了感情的“共鳴”,談話的雙方便由陌生人升級為好朋友。
案例二:
周小姐要去澳大利亞出差。登上飛機後,坐在周小姐旁邊的是一個英國姑娘。周小姐是個開朗的人,便大大方方地與對方聊了起來。在交談之中,周小姐詢問對方:“你今年多大年紀呢?”
“你猜猜看。”
周小姐轉而又問:“到了這個歲數,你一定結婚了吧!”
而最終的結果是:對方居然轉過頭去,再也不搭理她了。一直到下飛機,她們兩個人都沒有再說話。
周小姐與那位英國姑娘聊天不投機導致不歡而散,主要是因為周小姐不該過問對方的隱私。在國外,按照常規,對方是有權利拒絕回答此類問題的。
美國倫納得·朱尼博士認為:“人們接觸的第一個5分鍾主要是對話。在對話中,你要對所接觸的對象談的任何事都感興趣。不管他從事什麽職業,講什麽語言,以什麽樣的方式,對他說的話都要耐心傾聽。假如你這樣做了,你會覺得整個世界充滿無比的樂趣,你將交到無數的朋友。”
跟陌生人說話時,很多人都會感到拘謹。因此,在跟陌生人對話時,先提一些問題,等略有了解後再有目的地交談,往往能談得更為自如,這如同向河水中投塊石子,先探明水的深淺,然後再前進,就可以有把握地過河。
比如去一個陌生人家拜訪,要是有條件,應該提前對要拜訪的客人做些了解,了解他的職業、興趣、性格之類。等走進陌生人住所後,你也可以好好觀察一番,看看牆上掛的是什麽?國畫、攝影作品、樂器……這都能推斷主人的興趣所在。有時,室內某件物品也能牽引起一段故事。假如你把它當作一個線索,就可以由淺入深地了解主人的某個側麵。當你掌握一些線索後,就不難找到話題了。
當決定和某個陌生人對話時,你可以先介紹自己,給對方一個接近的線索,不妨先聊聊自己的工作單位,也可問問對方的工作單位。一般來說,你先說了自己的情況,人家也會告訴你自己的有關情況。
接下來,你可以問一些跟他本人相關而又不屬於隱私的問題。對方是中年人,你可以問他子女在哪裏讀書,也可以問問對方單位的業務概況。對方談了之後,你也要順便談談自己的相應情況,這樣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
跟陌生人對話,要比對老朋友更加留心對方的談話,因為你對他所知甚少,更應該重視已經得到的任何線索。此外,他的聲調、眼神和回答問題的方式,都可以揣摩一下,以決定下一步是否可以縱深發展。
初次見麵,經常會遇到請教姓名的事,“請問你尊姓大名?”你要牢牢記住對方的姓名,對方說出姓名之後,你應馬上用這個名字來稱呼他。如果碰到一個已經忘記了的人,你可以表達歉意,如“對不起,不知怎麽稱呼您”;也可以說半句,如“您是——”“我們好像——”,請對方主動補充回答。
順利地跟陌生人攀談,是給人一個好印象、良性互動的開始。學會跟陌生人攀談,誰都可能成為你的知己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