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分兵救蜀

“韓將軍,你自己也說你隻是跟隨兩位主公時間早而已,並未立下什麽功勳,那麽你有和資格教訓我,又有何資格看不起我們年輕人”

諸葛亮本就是一個辯才,韓當怎麽可能是他的對手。

“啊你.。”

韓當方才隻是謙虛一下,不過他沒有想到諸葛亮竟然真的會這麽說。

“韓將軍,討逆賊,征山越就叫功勞那陛下十幾歲起兵,起兵的時候也就隻有三千人,城一個沒有,那時候質疑陛下的人有多少,但是現在還不是有了江東的基業,亮如今雖然沒有陛下當年的鴻鵠之誌,但是也秉著一顆報國的心,韓將軍何必打擊在下,這對你們可沒有任何的好處。”

諸葛亮說完之後,看著韓當,韓當羞愧的退了下去,諸葛亮已經把孫策都給抬了出來,誰還能繼續質疑他,那就跟質疑孫策是一樣的。

本來微機重重的諸葛亮想不到隻用了幾句話就把韓當給說退了,營中之人倒是對他頗有另外一種看法,光隻是諸葛亮這份沉穩,臨危不亂,就可以躋身這東吳的智囊團之中。

何況水鏡先生司馬微名聲很大,在荊襄和東吳都很有影響力,如今他的弟子到來,倒還真不能任意打壓。

程普眼睛一轉,就看破了其中關鍵,同時他心中也暗歎諸葛亮的厲害,竟然把孫策給扯上,如果他們在抓住諸葛亮年輕這一點,無非就是太不給孫策麵子,當年孫策撐起孫家的時候比諸葛亮還小,他們這些叔伯們沒一個對他放心的,結果怎麽樣,人家照樣打下江東。

“既然孔明如此說來,是不是已經有了破敵良策了不然我們自己尚且在危險之中,如何支援劉備”

程普倒是沒有走到諸葛亮身邊,因為方才韓當的行為已經讓孫策很不高興了,現在他自然不會繼續去犯這個錯誤。不過語氣還是一般,根本就沒有待客之道。

諸葛亮其實也不太想要投靠吳國,他本來是心向漢室的,但是朝廷現在幾乎是曹操的一言堂,況且曹操手下已經成為規模,他去了也根本沒有他發揮的餘地。本來劉備是一個比較好的人選,還是漢室宗親。但是劉備在益州殺了劉璋,況且率先自稱為漢中王。又率先自立為帝,這讓諸葛亮對劉備僅存的那點好感也喪失了,他現在隻想要展現一下他的才華。

整個大漢現在的形式已經明朗了,記本上朝廷肯定是要統一了,這讓諸葛亮和龐統等人都覺得自己生不逢時,沒有早出生幾年,出生在那個漢末最燦爛的日子裏,才會弄成現在的這個樣子。

於是諸葛亮和龐統二人才會紛紛來到東吳,一個機緣巧合的情況之下。諸葛亮才認識了周瑜,所以才會有周瑜來推薦諸葛前來的事情,至於龐統,這個家夥有些特立獨行,周瑜怕他在營中生事,於是就沒有讓他來。

麵對程普的質問,諸葛亮依舊是不慌不忙。“在亮看來,曹操的四路大軍根本不足為懼”

“哦怎麽個不足為懼法”

盡管東吳的諸將還是有些質疑,但是孫策已經雙眼一亮,因為最早的時候周瑜也曾經這麽說過,所以孫策現在對諸葛亮非常感興趣,他的結拜兄弟周瑜的能力他可是非常知道的。

“在亮看來。曹操這次的主要任務是殲滅蜀國,所以這四路大軍隻不是為了威懾我們,並不足為懼。”

“嗬嗬.就這麽點本事,還敢妄稱和陛下相比,曹操這四路大軍全部都是真刀真槍的跟我們在幹,這一點諸位將軍都可以作證,你竟然說他們隻是為了威懾我們。”

程普當即就提出了反對。而且還獲得了諸多將領的讚同,不過孫策卻是雙眼一亮,因為這些話周瑜同樣說過,而且諸葛似乎說的更加具體了。

“老將軍,軍中可受到過大規模的衝擊”

“這倒是沒有.”

程普老臉一黑,他是軍中老將了,又頗懂兵法,諸葛亮隻是一句話,他就猜出來了,但是這也不排除曹軍在分吳國的兵馬,現在吳國有水路兵馬將近二十萬,如果救援蜀國最起碼也得出兵五萬,這樣勢必會分散吳國的戰鬥力。

這簡直就是裸的陽謀,明知道如此,你分兵也不是不分兵也不是,總要有一個抉擇。

“吳國就算是分兵出去,可戰之兵也不少於十五萬,莫非吳人沒有膽氣擁有十五萬大軍都沒有信心可以打敗曹軍大家所慮無非是水軍而已,當初水軍慘白,那是因為你們輕敵所致,東吳水軍已操練多年,豈會是曹軍那操練了幾年的水軍可比”

諸葛亮這麽一說,眾人也都反映了過來,他們其實隻是輕敵所致,但是卻沒有人敢說,如今被諸葛亮點了出來,水軍的幾個將領都低下了頭,但是很快他們就又都抬起了頭,就像是諸葛亮分析的那樣,他們太過於輕敵,於是一瞬間就敗了,甚至有些人連發生了什麽情況都不知道。

這無疑是一個機會,重新打敗曹操水軍的機會,都怪最初大家對於水軍太過於依賴了,才會導致現在這樣。

“四路軍之中,臧霸的士兵善於山地戰,對我們威脅最大,合肥的張遼也比較強,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不過文聘此人實力相對較弱,可以作為突破口。水軍的甘寧此人勇烈可以作為突破口,隻需要一個機會,我們就能反敗為勝,解除這四路大軍。”

諸葛亮的話像是給孫策打開了一個思路,這讓周瑜也點點頭,這些話他同樣想到了,這是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周瑜相信在家中的龐統同樣的想得到這些。

這諸葛亮和龐統二人都是不世之才,怪不得司馬微曾說臥龍鳳雛得一者得天下,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卻是真的。

“好,朕意已決,馳援蜀國潘璋由你率軍五萬直撲黃忠,其餘人等隨我大破曹軍”

孫策此話一出,已經給這件事蓋上了句號,眾人不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