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李氏為了給大房二房買鋪子,支出去不少銀子。

本來想將家裏邊兒的收成多賣一些,換取銀錢周轉,聽唐曉福這麽一說有些猶豫。

“這每年冬天都是這麽過的,今年難得有大商人上門收糧食,給的價錢可比縣城裏高多了。”

唐曉福的預感沒頭沒腦的,也沒有任何意義依據,聽到李氏這麽說,他也有些猶豫。

他想了想,還是緊緊的握住李氏的手說道:“姆麽,糧食倒是能賣,要是一丁點兒都不賣,在村子裏也太過紮眼。但是您一定要留好咱們一家人足足吃到明年秋天的糧食。”

唐曉福心裏的打算,要在空間裏麵留出一家人要用的糧食,而且他空間中也有魚類和牲畜供給,一家人完全沒有問題。

李氏看著唐曉福滿臉操心的模樣,不由得笑了伸手摸了摸唐曉福的額頭。

“我家福哥兒真的是長大了,知道操心家裏的生計了。放心吧,姆麽知道,這麽多年糧食這種大事,姆麽是不會錯的。”

唐曉福點點頭,想著冬天如果真的受冷取暖,就是件極重要的東西,於是又連忙說道:“今年二哥他們蓋了大屋子要養牲畜,地裏邊那些苞米杆子,咱家都拿回來放著吧。等到冬天要使那些家畜沒有吃食了,碎一些苞米杆子,既能取暖又能讓雞鴨吃。”

李氏點點頭,覺得唐曉福這主意非常好。

“過些日子去衝米的時候,咱們將米糠都留下來,等到冬天那會兒拌著麥麩喂雞也是挺不錯的。”

唐曉福朝著李氏比了個大拇指。

唐家雖說賣了糧食,但卻沒有賣很多,就跟村裏大多數人差不多,有新娘有乘涼,換了一些銀子回家不是最多的,所以也沒有很紮眼。

但是唐家後園子裏邊那麽多家禽牲畜,還有奶羊在村中,那可是數一數二的大戶。

村裏有不少人見,唐家這邊養的家庭多就上門占便宜。

今兒見借他 一個雞蛋,明兒個就想拿個鴨蛋,想著唐家家大業大的,不能跟他們計較這些個芝麻綠豆的小事兒。

但是李氏是什麽人呢?出了名的性子潑辣,過日子仔細,怎麽能容許別人家,但他這占便宜呢?

拿著掃把統統將人趕走,一來二去的誰也沒占到便宜。

這樣上門打秋風的人也就散了,再也沒人敢上唐家這邊占小便宜了。

村裏麵也有那些個愛錢的麽麽,一見這收糧的價格好,就將家裏麵大半部分的新糧和全部的陳糧都賣了出去,換銀子。

而村裏有名的小氣吝嗇胡麽麽,更是個中典範。

他不僅將自個兒家的糧食都賣了,還攛掇著已經分家的幾個兒子,要把糧食也賣了。

唯有跟他分家的三兒子家不同意胡麽麽買糧食。

兩家更是鬧得十分難看。

胡麽麽懟在自家三兒子的門前坐地下,就是一頓罵。

鄉親鄰裏看到了說什麽的都有,隻把那胡三郎的夫郎罵的都不敢出門了。

但是就算這樣,人家小兩口也是咬緊了牙,隻賣了少部分吃不完的糧食,錢也自己收著。

村子裏邊的村民大多換了糧食,手裏邊都有餘錢了。

這兩日村中不時都飄著肉香,兜裏邊寬裕的,人家多多少少都會割上二斤肉,給家裏人補補油水。

這年月豬肉的價格,肥肉比瘦肉高上許多。

農戶人家都指著那些肥肉添油腥,熬豬油做菜呢。

最不值錢的就是排骨,但是唐曉福作為一個現代人,對於這種天然豬肉的豬排骨,那是喜歡的不得了。

每次去縣城巡視鋪子賬目的時候,都會到豬肉攤前,讓老板留上一些排骨,帶回家讓李氏翻著花樣給大家做著吃。

日子一天一天的冷了起來,王儀的肚子也逐漸大了起來,唐老大那邊鋪子已經交完銀子過了紅契。

想著趁年前的時候,打開名聲,賣一波鹵肉錢。

於是一家子就開始忙碌起來。

早些日子,唐曉福就手把手的把鹵肉的方子交給了王儀和唐老大,如今他們兩口子自己做出來的手藝也與唐曉福一般無二了。

農家最大號的鐵鍋,下麵的火燒的旺旺的,上邊路吃各種肉菜。

唐曉福還出了主意,讓唐老大他們順便擼一些海帶土豆片,千張等蔬菜,

這些蔬菜浸泡在肉湯裏邊一同鹵製,出鍋的時候就有肉香味,滋味格外的好。

對於那些個手頭不寬裕的,花上幾文錢,買些素菜回家沾沾油星,那也是極好的。

唐家這邊每日都是濃濃的肉香味兒,自然是瞞不了村裏人的,對外也沒有隱瞞。

就說唐老三日前在古書當中意外得了個鹵肉的法子,試了試還行,想拿這門手藝掙個養家糊口的錢。

這村子裏麵大家都是知根知底兒的,村民們都知道唐家老大本事多唐曉福了,一直在縣城裏邊做賬房,人脈也多,對於他忽然想要自個兒做生意倒是沒有任意外的。

隻不過如今王儀肚子見大手腳笨重不少。

年輕一些的麽麽就瞄上了唐老大,鋪子裏便人手不足,就想著將自家的小子或者是年輕的小哥兒,推薦過去幫工,掙些銅錢回家貼補家用。

店裏邊這會兒確實缺人手,但是鹵肉店裏便日常都要經管吃食,需要個幹淨利落的人。

對於那些個未婚的小哥兒,唐老大可輕易不敢照麵,很怕自家的夫郎吃醋。

好在這邊剛剛秋收完,唐老二還能騰出一些時間,幫忙唐老二篩了許多人,這才找到個姓劉的瘦高個漢子。

叫劉明,今年也就二十歲,是個命苦的家中無別的親人了,隻有一個三爺爺與他生活在一起,但是劉三爺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太好。

劉明平日裏邊幹活十分刻苦,除了照顧自家的土地之外,不時還會進山采些蘑菇山珍等去縣城裏換錢。

但是他這麽大的漢子眼看就應該娶夫郎了,隻是家徒四壁,窮得叮當響,沒有哪個人家的個兒肯把自家的孩子嫁過來受苦。

再加上前些日子下雨,劉三也偶感風寒,人就躺在炕上起不來了,這孩子是個孝順的,就想著趕快找份工掙些銀錢,給三爺爺看病。

唐老大對於這個流民是極為滿意的,有一把子力氣,人也老實本分,他不需要什麽特別精明的夥計,隻要能幫他好好幹活。

至於外別應酬客人收賬算賬這種事情,唐老大完全可以自己做。

也是本著考察的心思,劉老大就帶上了劉明一起去縣城的鋪子裏麵。

那鋪子如今簡單裝修以下到是很寬敞明亮。

特意定的漆黑牌匾,上麵赤紅的幾個大字唐記鹵肉。

唐曉福還特意在自家鋪子裏邊打了個小廣告。

讓唐老大印了些小卡片兒,唐曉福手寫編號。

所有來到這邊水果鋪子的客人,如果拿著這張小卡片到唐記鹵肉,都能多得一份鹵千張。

這裏的千張其實就是現代的幹豆腐,村子裏邊就有豆房,幹豆腐的價格並不高,但是吸飽了湯汁,味道十分的好。

人都是有占便宜和好奇的小心裏的,見到了卡片自然都想去看看。

一到了唐記鋪子裏麵,聞到的濃濃的鹵肉香味,那就是再也挪不動步了。而龐唐老大的鋪子裏麵。不僅有各色的鹵雞鹵鴨豬羊肉。

而且唐曉福特意給他出了個主意,做了鹵雞架,然後再用各色調料重新伴一下,味道別提多好了。

新店開張,買鹵菜滿一百文錢的,可隨意挑一樣素菜,半斤贈送。

這種現代的營銷套路,唐曉福這輩子見過了許多。

但是古代人哪有這樣的呀,一看拿著小卡片,能白得一份千張滿一百文的鹵菜,竟然還能多得一份素菜。

所以大多數光顧的客人都是買上一百文的鹵肉,再配上兩個免費的小鹵菜,心滿意足的離開。

唐老大沒敢做太多,雞鹵製了三隻,鴨子兩隻豬羊肉各二十斤。

等到下午天剛布滿晚霞的時候,就賣了個幹幹淨淨的。

還剩下一點鹵製的海帶,還有豆角,就是賣的十分好。

唐老大直接大手一揮,讓劉明帶著剩下的鹵菜回家,給他和三爺爺加餐了。

劉明喜出望外連連,感謝小心翼翼的打包著剩下的鹵菜,又勤快的幫著店裏麵收拾碗盆,重新清洗幹淨。

等到在整個店裏整理完畢之後,倆人這才關了店鋪門,坐上回村裏邊的牛車。

一路上唐老大都是喜氣洋洋的,自家東家生意好,劉明的工作就能夠更穩定,所以他也十分的開心。

唐老大回家的時候,李氏和唐老爺子早就眼巴眼望著等著呢。

一聽唐老大說今日銷路不錯,所有的肉菜都賣光了,都是臉上帶著笑容連連誇讚。

這剩菜,第二天不重複售賣,也是唐曉福特意囑咐唐老大的。

雖然說這會兒秋天了,天氣有些涼爽,但是鹵菜這種東西,第二天和當天的味道就會差上許多。

切不可因為貪圖小利,用隔夜的鹵菜壞了唐記鹵肉的名聲。

自此以後唐老大就開始村子,縣城兩邊跑的生活,雖然累,但是鋪子裏麵的生意好,他每天都是喜氣洋洋的。

在這片喜氣洋洋當中,唐曉福偷偷的找到自家二哥,給他塞了些銀子,讓他給每房都重新砌了一個火牆與火炕相連。

冬日裏邊燒火做飯的時候,各個屋的護牆都會熱起來,屋裏的溫度也會高上不少。

起初李氏還有些擔心唐曉福太過浪費錢,但是猝不及防的一場大雪,卻讓他對於自家的火炕火牆,心中慶幸無比。

驟然冰天雪地,大雪沒過膝蓋,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

有些個備懶的人家,地裏麵的地瓜土豆沒有來得及挖出來。

被這一場大雪拍下來,村子裏麵也有不少的哭聲。

那些個人頂著大雪去地裏邊刨土豆,地瓜,就算真的都收回來了,但是降了霜後的土豆地瓜,在冬天就存不住了,那些個人家每日都是哭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