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長生訣

這會兒正是四月下旬,天空中繁星燦爛,整個揚州城都一片安靜。

因為楊廣前些年就在征發民夫,從洛陽到揚州的運河如今差不多已經完工,據說楊廣有意南巡,江都這邊的行宮已經在建設之中,這讓揚州變得繁華了許多。

揚州是個好地方,也是劇情開始的地方。裴宣這會兒正穿著一身簡單的道袍,慢條斯理地在黑暗中行走。

中間隔了一輩子,他早就不記得故事的開端是哪一年,不過這也沒什麽,楊廣這會兒正禦駕親征高麗呢,反正注定是失敗,裴宣也懶得管,出山之後,先去聞喜裴家的祖墳那邊祭拜了崔玉蔭,然後便往揚州而來,哪怕不記得具體的時間,他琢磨著,長生訣這會兒應該已經落在石龍的手裏,他這次也就是想要過去將長生訣順出來的。

不要說什麽高手風範,逍遙派從來不講究這個,要不然,琅嬛□裏麵那麽多秘笈,難道都是打上門去弄回來的,起碼少林七十二絕技不可能是這樣來的,還不是坑蒙拐騙來的。《長生訣》這樣的好東西,就得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畢竟,雖說有著前世的經驗,他得以晉入了宗師之境,又因為北冥神功的緣故,內力也並不差,但是石龍也是一代高手,距離宗師也不過是一線之差罷了,打起來的話,難免要引起旁人的注意,要是叫人看破了自己的身份,回頭難不成楊廣想著要長生,找到自己頭上不成,還不如偷偷將《長生訣》取了。何況,石龍也就是在揚州這邊有些名頭罷了,江湖上宗師級的高手明麵上就有兩位數,還不算道門佛門私底下藏的不出世的那些高手,石龍實在不夠看的,回頭要是事情泄露了,那就是懷璧其罪,給自己找事呢!這樣一想,裴宣更是覺得心安理得起來。

石龍自得了長生訣,也知道這玩意不是他一個武館的館主能保得住的,因此,藏得很緊,甚至借著修煉武功的名義,已經不怎麽出現在人前,自個就在武館的後麵住著,整日裏拿著一大堆的道書對照著長生訣參悟。

裴宣前兩天的時候便踩好了點,趁著深更半夜的時候,直接就摸上了門,他本就不打算大張旗鼓,因此,直接找了個上風口,將改良版的“悲酥清風”給拿了出來。悲酥清風本就是逍遙派研究出來的藥物,裴宣已經將這玩意改良出了好幾個版本,如今用的迷藥版本的,在原本的基礎上,讓人提不起內力的同時,陷入昏睡,不過,有鑒於裴宣不想鬧出大動靜,這玩意的藥效控製在了一個時辰,一個時辰之後,藥性自然解除,當然,一切的痕跡也會消失得幹幹淨淨,叫人查不出來。

原本整個宅子的大多數人都已經在睡夢之中,也就是留下了幾個守夜的護衛,不過這會兒正是淩晨最困的時候,那幾個護衛也是顯得有些無精打采,悲酥清風催動之下,那幾個護衛很幹脆地頭一歪,昏睡了過去。

石龍縱然被長生訣弄得幾乎要走火入魔,但是,日常生活還是比較規律的,這會兒也已經睡下了。沒那個高手睡著了,還會自動罡氣護體的,自然,石龍也在睡夢中吸入了悲酥清風,裴宣確定他不會清醒之後,立刻輕巧地打開了門閂,推開門,他也不點燈,憑借他的目力,哪怕在如此昏暗的環境裏麵,也不會看不清楚,導致發出什麽動靜,早就通過易容術,化裝成武館送飯的雜役踩過點的他,很是輕車熟路地摸到了書桌旁,輕巧地打開了書桌下麵的一個暗格,然後,將裏麵一本薄薄的,挺有分量的書給拿了出來,然後便將暗格還原,悄悄地離開了,臨走還從外麵重新把門閂合上了,直接飛身離去,至於接下來石龍的武場如何雞飛狗跳,就跟他沒什麽關係了。

裴宣當晚便離開了揚州,找了個地方住下,就開始研究那本長生訣,很可惜的是,即便以小無相功催動長生訣上那幾幅圖上的行功路線,也差點造成他氣息走岔,他本來對長生訣也沒存在太多幻想,因此隻得作罷。

將長生訣的副本錄下,通過樓觀道的渠道,叫人送到終南山,給他師父張果長長見識,裴宣便決定將這本書物盡其用,他直接將長生訣拆了開來,拆成了一團絲線,打算叫人織一副手套出來,他沒有習練什麽兵器,上輩子他最精擅的便是天山折梅手與天山六陽掌,這輩子也沒有習練刀劍的意思,練的依舊是手上的功夫。因此,一副刀槍不入的手套,很明顯可以幫上他很多忙,畢竟,道家不比佛家,佛家說肉身不過臭皮囊,哪怕是慈航靜齋那群特別講究美貌的尼姑,最後一關所謂的死關,還是放棄肉身,追求精神上的超脫,說白了,還是佛家所謂的坐化。而道家,肉身是證道的關鍵所在,講究的是性命雙修,裴宣可沒學過什麽不壞金身,這個世界雖說沒聽說有多少神兵利器,但是,能夠傷害到他身體的兵器還是有不少的,因此,既然以雙手為兵器,哪怕,保護好這雙手自然是關鍵。

裴宣並沒有半點搶奪所謂主角機緣的覺悟,若是真是主角,自然還有其他的機緣。說實話,他當年看大唐這本書的時候,一開始也曾經對雙龍有過好感,但是到後來,就不得不說,畢竟出身見識有限,這兩人骨子裏麵,還是目光短淺的混混無賴。先說徐子陵,這人看起來頗有一些道家清淨自然的味道,但是,他卻沒有一顆真正的強者的心,他其實是個非常軟弱的人,很容易被他人所動搖,受惑於佛門那一套所謂的大義慈悲,斷送掉了寇仲的基業。

而寇仲更是叫人無話好說,已經打下半壁天下了,結果說投降就投降了,真是個沒讀過書的,三國裏麵,魯肅是怎麽勸孫權的:“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如肅等降操,當以肅還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降操,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麵稱孤哉!眾人之意,各自為己,不可聽也。將軍宜早定大計。”寇仲一投降,好好一個諸侯,最終還能如何?用到你的時候,你是將軍,用不到你了,你就算不退隱,也別指望有個好結局。還有跟著寇仲的那群人,最終又有幾個得了重用的!

最後,居然在攻打高麗的情況下,寇仲又犯了原則性的錯誤,傅君婥對他有恩不假,但是,在這等國家大義上頭,他卻又犯了糊塗,兩國相爭,哪有什麽道義可講,何況,高麗根本算不上什麽好東西,不管是什麽人入主中原,高麗那邊都是要打的。這麽一來,裴宣倒是慶幸,寇仲沒有做上皇帝了,他根本不是這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