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富人的覺悟

吳為道,我曾經冒出個想法,中國社會的問題,要靠富人的覺悟,打破古老傳統的窮人覺悟模式.窮人的覺悟總會帶著怨結仇結.富人的覺悟有點象原始資本剝削的血腥,止於資本自身的覺悟.中國的,終止於者自身的覺悟,實現有效的終止,類似於犯罪終止.終止結束於哪個曆史時刻,具有極大的偶然性,如同資本的醒悟很難確切地劃出覺悟的界限一樣,實行血腥剝削的終止,終止實現自我淨化洗刷罪惡,不然,反腐一定會反到自己頭上,沒有覺悟醒悟的者受到懲罰自然有怨結仇結.

兩人聽了笑道,吳為怎麽會有這麽多新奇的想法,不過,誰又會想到這樣的覺悟模式?

吳為卻接著敘述道,這與我們習慣的嫌富愛貧欣賞模式太犯衝了.貧窮是人生搏擊的純潔地平線,是那樣的美麗動人,這說明我們的精神還沒有脫貧.

從曆史上看,為什麽可以演繹出那麽豐富的故事,源自於人的心性太浩渺無邊了,它過去演繹了那麽多的故事,無疑可以繼續衍生出更多新的故事.擁有自信的中國人,完全可以通過自身覺悟的方式成功地解決問題,盡快平穩較少付出代價地走過這個困難痛苦的階段.有人說如今做事要低調,低調應該成為永遠的處事風格,這就意味成熟.

我親身經曆的一件事情.小區的一對年輕夫妻,妻子姓葉丈夫姓郭,在梅花盛開的季節,利用一個周末,開車領著我和我的老伴去遊南都的梅園.這對年輕的夫妻是老師,平時與我們走動得親熱.在我們遊玩走動的過程中,便隨時把照片發到她的圈,她的同事根據照片認定我是她的父親.她自然否定.我感興趣的是.她的同事為什麽認定我是她的父親.我們在遊玩過程中,也把照片發給我兒子,兒子打電話詢問,得知真情後也非常感動.遊玩結束後,我以提問的方式給我兒子發去,他也奇怪,為什麽她的同事認定我是她的父親.我說,哪裏能見到年輕的夫妻會領著無親無故的一對老人遊玩的,據此判斷我們相互之間一定是父子關係.自然,照片上表現出我們在遊玩過程中充滿了形似父子的親切友善和諧.中午人家又安排我們吃了飯.晚上他們又來到我家.討論起教育問題,由教育問題又涉及宗教,自然引出大多數中國人不信教.

我說,親性和善性,原本是人的自性自有,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持培育提升,由有限的表現逐漸發展為無限的升華.中國人的自信,是從自己的親身實踐中自覺提升出來,不是靠西方人或者他國人需要借助於上帝,佛祖的啟示感召.中國的曆史.沒有人親身體驗到上帝的感召,也沒有誕生出佛祖那樣的人物,卻出現了老子,孔子和許多仁人誌士,成為人們學習效仿追隨的榜樣.從他們的親身實踐中獲得啟發和教益,這樣的教育影響累積起來,並不亞於上帝,佛祖的影響.這就是具體,中國人是從身邊親曆具體的人和事中.培育發展自性自有的親善和智性.郭老師對我說,他現在讀高中的女兒,小時非常活潑.漸漸卻變得不願意說話了.我說,這就是教育問題,我們的教育太封閉了,從幼兒園小學開始,便處於一種封閉狀態,在父母老師同學書本這樣一個封閉的圈子中學習生活,書本和試卷是不變的,他們已經完全地適應了這種不變的環境,書本是不變的,試卷上的試題也是不變的,隻是單純麵對不變的事物一旦麵對充滿變化的世界會使他們失去應對的靈性.郭老師從我的一席話中感悟到,過去有的名牌中學,升學率高,原因卻是他們學校的老師去出題,學生們太熟悉老師的套路了,統考的試題基本上就是他們學校平時考試和模擬考試的路子,借此取得優勢,後來出題權上收,改由別的學校老師出題,保持名列前茅的優勢立刻喪失,原來這樣的優勢是在熟悉題路下取得的,題路是不變的.實際生活中接觸的人和事卻總是不斷變化的,這就是局限於封閉教育體係中的學生難以應變缺乏應變本領的緣由.在這一點上看,現行的中國教育指導思想,既背離了中國傳統的自信,又否定了宗教認為人的自性自有,對學生失去自信,以為一切都是教育出來的,迷信於教育萬能,一切靠教育,尤其是依然流行著空洞枯燥條文的死記硬背,代價卻是使學生失去靈性和活力,把學生們的時間和精力拚血本式地耗費在學習知識上麵.著重點不是放在啟發學生自性自有的本性上,有自我建立價值係統的潛在資質和能力,受到某種事件觸發生成某種富有價值的信念,反而是摧殘泯滅自性自有的天性.在這樣封閉教育體係下教育出來的學生,與啟發式開放型教育體係下教育出來的學生進行競爭難保不處於劣勢.我參加一個學子宴,學子在表態時竟然感動道,我媽媽經常用上班的時間給我送飯.場麵一時凝滯.

兩人聽了,不約而同地笑了.

永健對博智笑道,吳為是老師出身,我們也聽過許多老師親自給我們講課,卻沒有聽到一個老師給我們講過這些內容啊.

博智道,我在想,有機會還真需要聽聽他談論的問題,充充電,換換腦筋,醒腦益智.

永健笑道,好,吳為若有興致,我們保持常來常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