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八百裏,佛法高深的三枯大師抑或是給羅白乃整治蠱弄得團團轉的三姑大師,都背著兩口褡褳,跑在前邊。

前麵有山賊,卻聽他指揮。前邊有盜匪,也先讓他給打跑了。

前頭若有道上的人物,自會為他開路;前方若有官兵,遇上這位秀氣大師沉重的禪杖,可謂倒了八輩子的黴。

這位“大師”像認識了不少綠林好漢,而一路上不管黑的,白的、官的、民的,對大師都不是聞名已久欽儀效命,就是聞名喪膽掉頭就跑。

所以,有他在,群俠的逃亡曆程,有了不少方便。

少吃了許多苦。

這大師卻吃得起苦。

太陽烈照,他光著頭,連笠也不戴一頂。

大雨滂沱,他也拒絕撐傘——連方恨少好心為他遮上一遮,他也一拂袖撥走了雨傘,徑自走在雨中。

這一下,方恨少臉上掛不住,隻好恨恨地說:“好啊,走在雨中,好不詩意!大師像位詩人,還多於像個和尚!”

總之,大師吃苦耐勞——或者說,他吃的是“草”,擠的是“奶”,耕的是“田”,挨的是“鞭”,就跟牛一樣。

大師從沒怨言。

人家睡覺他守夜。

別人吃飯他最遲。

他不以為忤。

他任勞任怨——這裏當然不是那兩個原來在“刑部”跟隨朱月明,後來改投了蔡京的惡棍的名字。這絕對是一個對他的讚美。

而且,大師還十分聽從王小石的意思。

總而言之,他對王小石十分維護,言聽計從。

大家甚至有點懷疑三姑大師跟王小石到底是什麽關係?

羅白乃有次趁王小石走了開去勸解仍鬱鬱寡歡的唐寶牛時,真的問了大家這個問題。

於是眾說紛紜。

大家邀較老成持重的唐七昧先估。

唐七昧說:“是天衣居士生前安排下接應他愛徒的人吧?”

大家再要性情比較古板的梁阿牛來猜度。

梁阿牛:“同門?”

然後到大家胡猜,那就離譜了:

“師徒?”這是班師的猜測。

——究竟誰師誰徒?況且兩人年齡相距不遠。

“兄弟!”這回是方恨少的看法。

那到底誰兄誰弟?

“舊部。”何小河認為。

——理由很簡單:像王小石這樣的人材,不可能隻到了京師後才叫紅,在他入京之前,一定也是個極出色的人物。因此,何小河認為王小石在江湖上一定有很多朋友,在武林中也一定會有很多他的舊部。

說不定,“三姑”就是其中一個。

現在輪到羅白乃說了。

他的推論比誰都荒謬。

簡直不可思議。

“女友”。

——什麽?

大概都不懂他的意思。

——女友?!

“他是他的女友,”羅白乃絕對異想天開,“或者,他們根本就是一對夫婦。”

何小河又好氣又好笑,“你是說,三姑大師是個女的?!”

“那有什麽不可以?”羅白乃仍振振有詞,嘴裏也念念有詞,“既然連郭東神都可以是個女的,三姑大師有啥不可以是女子?何況他也長得那麽俊。”

這倒是。

其實,三姑“大師”的年紀和樣貌,一點兒也不“大師”。

他非但不老,還清俊得不得了,臉上常流露出一種乏倦的情愁來,眯迷著眼靨,一張清水浸著月光石卵的臉蛋兒,光著頭反而覺得他俊得有采,美得發亮。

那是一種高貴的情態,還帶著香味佛意,不是一般美女能有,不是一般俊男可得。

所以羅白乃這樣一說,大家倒狐疑了起來,竟然有點懷疑三姑大師是否真的女扮男裝了。

何小河笑斥道:“胡言妄語……難怪你跟他改了個同音法號作‘三姑’……我倒沒看出來。他一上來就是大師,我反而沒想到其他的。”

梁阿牛不解也不同意,“他是大師,大師怎會是個女的?”

羅白乃立即反詰:“是誰規定世間的大師就不許是女的?”

梁阿牛為之語噎。

方恨少笑說:“可惜他剃光了頭。”

“可惜什麽?”羅白乃也反斥道:“世間漂亮的男女,要真的是好看,就算剃光了頭,牛山濯濯,也照樣美得殺死人。”

方恨少馬上認可:“對,像我,就算擷下方巾,也美不可方物。有人說我改穿女裝,還勝紅妝呢!”

“嘔!”

那是何小河裝嘔的聲音。

“什麽?”方恨少故作不懂,問,“何姑娘可有喜了?”

溫柔一跺腳,臉色遽變。

班師卻叱斥他徒弟:“小豆丁,你別亂來胡搞的,人家三枯可是得道高僧,你不是有那個……意思吧?你可別搗破了頭,壞了人家修行!”

羅白乃可不說這個,更不想聽他師父這個。他見溫柔不悅,以為獨漏了問她“高見”所致,便笑嘻嘻地找上了溫柔:

“你呢?恩婆對三姑有何高見?”

溫柔救過他,他既不能叫“恩公”,有時便叫她“恩婆”,溫柔向來也不以為忤,反而覺得好玩新奇。

可是,這時溫柔卻板起了臉,噘起了嘴兒,說:“什麽三姑六婆的,大師小徒的,有啥了不起!”

說著,她又一頓足,轉臉就走了。

羅白乃不意溫柔這下說翻麵就翻了麵,冷丁怔住,搔了搔頭皮,笑與大家說:“我的姑奶奶又發脾氣了。”

心裏卻愛煞了溫柔惱怒的時候,兩邊粉腮像剛蒸好且發得玲瓏可人的小包子一樣,好像一口咬下去香甜入心肺似的。

溫柔擰身去了。

大家還在喁喁細語,趁王小石仍在勸解唐寶牛,三姑大師上了一蚊山找走馬賣解的那一幫人馬,要他們暗幫偷渡王小石這一股人的流亡,所以這幹流亡男女才正好可以談論人前人後的種種是非,都一致認為三姑形跡可怪可詭,也可敬可佩。

——例如:三姑背上的兩個褡褳,左邊那個,一旦解開,裏麵有著令人意想不到、各種各類、稀奇古怪之事物。

右邊那個,他卻從來沒開過。

也從來不肯放下來。

說三姑大師吃的是草,擠的是奶,耕的是田,睡的是棚,後三樣都對:三姑確是吃苦耐勞,不嫌不棄,他除了成天至少要沐浴三次之外(無論多荒僻之處,他還是能找到水源讓他沐浴),別的都是個苦行僧的款兒,但他依然素淨伶俐,香氣自放。

但他吃的絕不是草。

而是花。

他也不是吃花,而是沿路隻要見著了花,就湊過嘴鼻,在那花蕊深深一吸氣,“索”的一聲,他好像就很饜足下。

飽了。

便整日不吃任何飯菜了。

每次羅白乃都很好奇,也湊過去看大師如何“索花即飽”。

三姑當然不喜歡有人旁觀。

所以往往羅白乃在身旁,他就不吸花了,走開了。

偏生羅白乃好死纏爛打。

他還問出了口:“大師,吸花呀?”

大師隻合什,“阿彌陀佛。”

羅白乃又直截了當地問:“大師,您是吸花香就飽了嗎?”

三姑隻念:“善哉,善哉。”

羅白乃讚歎地道:“大師太詩意了。大師在家時可是寫詩的吧?”

三姑淡淡地道:“花比詩美。一朵花就是一首詩。詩有造作,花不。一個人好,本身就是一首詩;好人是好詩。”

羅白乃似懂非懂,忽有點領悟地道:“那麽,大師太自私了。”

三姑大師倒沒料到羅白乃會忽然這樣說。

“吃花嗅花,有這麽大的好處,大師怎麽不介紹推薦大夥兒都吃些花兒呢?看來大師是多吸花兒精華才會出落得如此又白又嫩吧?”羅白乃理直氣壯(其實他就算理屈也一定氣壯——他的經驗是:不管理屈理直,總之,一定要氣壯了再說;氣壯,則理屈也可直;氣弱,則理直亦隻能屈),“這樣說來,一向給人譽為大公無私的大師豈不太自私了嗎?”

三姑大師微笑,搖頭,“不是我不教,而是你們一定不從。”

羅白乃不解。

所以他要三姑大師作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