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我們來自未來 下

空**的牢房裏,手握著我的鉛筆。

勾勒著我的回憶,寫下的不是歎息。

審判我的法庭上,聲嘶力竭地演講。

字裏行間是瘋狂,透露著我的野望。

人潮擁擠的柏林,回**著我的聲音。

煽動狂熱的人心,打破了夜的水晶。

……

鐵蹄永向前,即使前方敵萬千!

新年永不變,吟唱詩篇:

誓要把帝國延續萬年!

我即是正義,絕不憐惜,死在槍下的仇敵。

鮮血的洗禮,練成了鋼鐵般的軍紀。

我作出決意,絕不放棄,即使將戰火燃起。

為了戰勝你,我永遠的宿敵,斯大林。

……

槍口下的巴黎,到處飄揚納粹旗。

不列顛的夜空裏,飛過鐵十字戰機。

福熙列車上條約簽訂了,難道戰爭就會結束了嗎?

德意誌軍隊又邁出步伐,要讓輕敵的人付出代價。

戰機呼嘯,我軍攻勢如潮。

硝煙的味道,死神的清剿,我所到之處遍地哀嚎。

我即是正義,絕不憐惜,死在槍下的仇敵。

鮮血的洗禮,練成了鋼鐵般的軍紀。

我作出決意,絕不放棄,即使將戰火燃起。

為了戰勝你,我永遠的宿敵,斯大林。

……

東歐的雪花,不停落下,是上帝給的懲罰。

前線的浮誇。被迷惑的我無法洞察。

騎士的駿馬,紛紛倒下,鮮血染成風景畫。

成群的烏鴉。無情地把我推落懸崖。

……

破碎的琉璃,殘垣斷壁,哀鴻遍地的柏林。

等待著黎明,腓特烈大帝般的奇跡。

滿地屍體,生死別離,似乎這些都沒有意義。

最後的戰役,緊握武器。我偷偷哭泣。

地堡裏傳來槍聲,了結了我的一生。

落下萬世疑問,是罪人還是功臣?

……

伴隨著這首追憶了希特勒元首生平經曆的片尾曲。同時配備了德語和俄語字幕的大型紀錄片《蘇德戰爭全景回憶錄》放完了最後一個畫麵,隻剩下冗長的演員和攝製組名單,繼續在悲愴的歌聲中繼續翻動。

這貌似跟尋常電影院的散場沒有什麽不同,但唯一的問題在於。這一幕發生在1935年7月末的盛夏。

因此。當小型電影放映室的天花板燈光被再次點亮,而電影屏幕上也打出了“結束”字樣的時候,德軍駐華顧問團的諸位將校們,依然顯得有些雙眼無神、恍恍惚惚,宛如身處於迷夢之中。

而坐在他們身旁的蘇聯軍官和政工人員的臉上,也都充斥著差不多同樣的迷惘表情。

——在過去的8個小時裏,他們通過各種曆史圖片、統計圖表、地圖、各國紀錄片和戰爭電影的片斷,還有對後世專家學者與戰爭當事人的采訪。直觀地了解著從1941年到1945年之間,這場長達4年的蘇德戰爭——或者按照蘇聯人的說法:衛國戰爭——在最初的震驚過去之後。蘇德兩國的軍人們就聚集起了全部的精神,仔細地看著期間每一場重大戰役的解說,但依然不時發出幾聲低沉的驚呼:因為很多人都在影片或資料之中,看到了若幹年之後的熟人、上司、部下、同僚,甚至是未來的自己!

尤其是當影片被放映到臨近末尾的位置——蘇聯戰士將鐮刀錘子紅旗插上柏林國會大廈屋頂的時候,德軍顧問團的成員固然是將拳頭攥緊得青筋暴起,但蘇聯軍官們也一樣心情凝重得無法發出任何歡呼。

等到整部影片放映結束之後,由於一時沒有中方的接待人員進來說話,德國人和蘇聯人就用古怪的眼神打量著彼此,然後自發地聚集在放映廳兩端,形成兩個小圈子,小聲地討論起了這場尚未發生的戰爭。

——事實上,他們之中的有些人已經簡直要瘋掉了,這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常識範圍:誰都無法想象到,美國科幻小說裏的情節有朝一日居然發生在自己身上,一群未來的中國人降臨到了這個世界,他們擁有無比先進的技術,知道未來曆史的走向,並且毫不遮掩地展露了出來……與其被這事的來龍去脈搞得腦筋抽搐,還不如討論一下熟悉的軍事話題比較好——也算是轉移注意力的一種方式吧!

不得不承認,剛剛放映的那一幕幕殘酷戰爭畫卷,給德國人和蘇聯人都帶來了精神上的極大折磨。

“……上帝啊!雖然開局比上次好得多,但德意誌終究還是又輸了,而且輸得比上一次還要慘!”

——這是德國人的議論。他們對自己祖國未來的短暫輝煌和慘淡結局而感到悲傷不已。

“……我們終於贏了,可是卻死了那麽多的人!付出了那麽慘重的代價!這樣的勝利也太苦澀了!”

——這是蘇聯人的看法。他們雖然有著勝利者的自豪,但始終對那個驚人的犧牲數字耿耿於懷。

“……斯大林格勒……這個被鮮血和屍臭浸透的名字!上次大戰之中,我們在法國的凡爾登損失了四十三萬人,讓法國人損失了五十多萬,就被稱作是絞肉機。而在斯大林格勒,僅僅是我們這方就要付出一百五十萬人的犧牲,還沒算蘇聯人的……偉大的戰爭之神啊,你索求血肉祭品的胃口也實在是太大了吧!”

——這是某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照片中看到了“未來的自己”的德軍上校的喃喃自語。

“……列寧格勒……持續872天的圍城戰……空前的大饑荒……士兵和工人吃摻了鋸木屑的黑麵包,而普通平民則是連摻了黑麵包的鋸木屑也吃不到……足足一百五十萬蘇聯軍民的死亡……世界曆史上最血腥的戰役。在1941年至1942年間的冬季,當所有雀鳥、老鼠及寵物被生還者吃光後,城內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情況。列寧格勒警察因而組成一個特別師以阻止人類同類相食的情況發生……見鬼,我是不是應該勸說媽媽和娜塔莎盡快從列寧格勒搬家?然後想辦法遷移到東邊的葉卡捷琳娜堡或塔什幹去居住?”

——這是某個恰巧住在列寧格勒的蘇聯“契卡”成員的顫聲低吟。

“……巴巴羅薩計劃的最初階段確實打得不錯,戰術欺騙工作做得尤其出色。當北方、中央、南方三個集團一百多個師全線向東方展開突襲的時候,大多數蘇聯軍事單位都還保持著和平時期的狀態,蘇聯空軍的戰機都緊密排列在跑道旁,被我國空軍的轟炸部隊輕易摧毀。紅軍的部署太疏散而且未經準備,各個蘇聯軍事集團之間往往無法互相聯係。而且也缺乏足夠的運輸工具把分散的部隊重新集結起來。雖然紅軍有非常多的火炮,但很多火炮都沒有配備彈藥。炮兵部隊同樣缺乏運輸工具而無法迅速部署。雖然紅軍的坦克單位數量龐大,但卻極為缺乏經驗和後勤支援。維修保養的水平也非常差勁。部隊的準備情況糟糕得令人吃驚,裝備妥善率很低。寶貴的坦克部隊往往被草率的送上戰場,而沒有任何燃油、彈藥、或人員補給的安排。通常在經過一次作戰後坦克便毀壞或報銷了……這一切使得蘇聯人的戰線一再被我們突破,在整個1941年下半年。從明斯克、敖德薩、基輔、到塞瓦斯托波爾。一個接一個的城市落入我軍的手中。”

“……可惜俄國的土地實在是太廣闊了,即使有了機械化部隊,像是對付法國和波蘭那樣的閃電戰策略也還是行不通。而莫斯科的動員令終究起到了作用。雖然斯大林愚蠢地把一個個師像核桃一樣送到我們的集團軍群麵前輾得粉碎,每個師平均撐不到一兩天,但依然為全麵動員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所以我們的犀利攻勢在列寧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被製止了,然後就是無法挽救的戰局逆轉和全線崩潰……”

——這是德軍參謀軍官在複盤整場蘇德戰爭之後的討論對話。

“……看來在現代戰爭之中,進行單個的戰役已不足以全殲敵軍,必須通過連續性的多次戰役打擊方能奏效。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在一個戰略方向上,選擇一定範圍的縱深,不作重大停頓地組織多次戰役。迫使敵軍無法得到休整補充、調整部署和投入預備隊,從而最終達成在該方向上全殲敵軍戰役集團的目的……”

“……但我們根本沒有組織那種一環扣一環的超級大會戰的經驗。這種戰術經驗並不是任何天才能夠坐在辦公室裏憑空想象出來的——要組織、協調、管理上百萬人的多個集團軍和航空兵,並且實施幾百公裏縱深突破……在過去似乎誰都沒有經曆過如此規模的戰爭!上次大戰之中的‘勃魯西洛夫攻勢’倒是投入了那麽多的軍隊,但縱深突破的距離可沒有那麽遠。而我們在跟白衛軍打仗的時候,大多數作戰投入的兵力也就是師到軍這個規模而已。看來我們已經和時代脫節了……”

——這是蘇聯軍隊指揮官在討論蘇德戰爭規模之後的歎息。

他們七嘴八舌地帶著各種觀點激烈討論,同時一壺又一壺地喝著茶和咖啡,而香煙也抽了無數根……最後,不管是德國人還是蘇聯人都沉默了下來,一邊用詭異的眼神打量對方,一邊回味著整個戰爭過程。

就在這時,身穿後世解放軍禮服的王秋等人,終於姍姍來遲地出現了。

“……各位,這就是我們那個曆史上的蘇德戰爭——當然,蘇聯稱之為偉大的衛國戰爭。這是一幅人類曆史上屈指可數的史詩式宏偉戰爭畫卷。引得無數後人孜孜不倦地研究著這場戰爭的每一個細節。”

王秋同學手持一個無線麥克風,對眾人如此侃侃而談,而旁邊的隨行人員則立即將其翻譯成俄語和德語。“……但這也是二十世紀最為慘烈、最為血腥的戰爭,因為這場戰爭導致了驚人的毀滅和傷亡。不客氣地說,你們都是輸家!作為戰敗國的德國當然是死無葬身之地,作為戰勝國的蘇聯其實也是得不償失!”

“……在蘇德戰場上,雖然德軍將領們創造的藝術般的戰爭指揮才華,被後世廣為傳頌和尊敬,但這都無法掩蓋德意誌民族的最後失敗!你們將會在東歐戰場上傷亡四百萬士兵。近千萬平民,並且永遠地失去整個東普魯士、半個西普魯士,還有西裏西亞和波美拉尼亞。總計二十萬平方公裏的富饒疆土,超過了全國總麵積的三分之一!就連剩下的國土也將會一分為二,對峙隔離了半個世紀之後才能恢複統一。

盡管通過日後諸位德國政治家的努力,分裂成東西兩部分的德國還能在這個世紀末恢複統一。並且通過促使蘇聯解體的辦法報了一箭之仇。但大國地位還是丟失了,而已經丟失給波蘭的國土,同樣是再也討要不回來了——因為生活在上麵的德國人都被強製驅逐,未來的東普魯士將會成為波蘭人的家園……

總之,你們德國人起初是為了收複但澤和阿爾薩斯而發動了二戰,但結果卻是丟失了更多的東西!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些丟失的東西都是無法收回的!而主導歐洲的帝國之夢,最終也被證明是幻想!”

“……但另一方麵。對於蘇聯人來說,雖然取得了這場慘烈戰爭的最後勝利。吞並了波羅的海三國,從波蘭和東普魯士奪取了一部分土地,並且主導了戰後近半個世紀的中、東歐政治秩序,成為稱霸世界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但是,驚人的傷亡數據使得這樣的勝利幾乎得不償失——你們將會在這場戰爭之中犧牲至少兩千七百萬軍民!莫斯科以西完全淪為一片廢墟!人口不足的問題直到很多年之後也沒能解決!

更可怕的是,由於作為主體民族的俄羅斯人,在戰爭中承擔了最大比例的傷亡,使得蘇聯的國內民族成分比例進一步失調,主體民族僅僅占到總人口的一半,為日後的國家解體埋下了隱患。

你們煞費苦心吞並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未來成了促使蘇聯解體、紅旗落地的急先鋒;你們從波蘭劃過來的利沃夫等地,未來將會成為烏克蘭獨立和反俄運動的最大策源地,以及新納粹分子的大本營……這些新增加的國土不但沒能增強多少國力,而且在日後分離的時候,還把其它的大片固有疆土也給撕扯走了!

事實上,俄羅斯自古就是地廣人稀,對於拓展領土、爭取生存空間的需求並不迫切。早在沙皇時代,俄國最缺少的就不是土地,而是可靠的核心人口,尤其是主體民族俄羅斯人的人口!而通過蘇德戰爭的勝利,蘇聯卻以犧牲了大量寶貴的人口為代價,換取了一些已經富餘的土地,還有幾個總是拖後腿的盟國……無論是從解放全人類、赤化全球的觀點來看,還是從蘇聯本國利益的角度出發,似乎都是虧本了的吧!

總之,蘇德戰爭的巨大傷亡和由此產生的人口成分變化,嚴重地動搖了維護蘇聯統一的根基。好不容易通過戰爭新增的疆土和國民,卻又反過來增加了國家的不穩定性。名不副實的超級大國地位,搜盡家底硬撐著與美國進行的兩極對抗,結果是導致了大半個世界的封鎖和敵視,迫使國家在過度軍事化的歧路上越走越遠,以至於轟然倒塌,讓你們在歐洲的版圖,又一次倒退回了莫斯科大公國的規模……”

說到這裏,王秋略一停頓,環顧了一下若有所思的眾人,然後發表了自己的結論。

“……既然這場規模宏大的戰爭,帶給你們雙方的都隻有浩劫和災難。縱然一時得到了些許好處,要不了多久也會連本帶利統統都吐出來,以至於得不償失……那麽,你們為什麽還要彼此開戰廝殺呢?難道就是為了讓美國人摘取真正的勝利果實,讓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永遠霸占世界主宰者的至尊寶座?

說穿了,不就是日耳曼人要拓展生存空間,斯拉夫人要尋找通向溫暖海洋的出口嗎?這其實並不是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我們這裏有一些未來專家的資料和建議,可供諸位進行參考,希望你們能夠帶回去轉交給斯大林同誌和希特勒先生,並且在日後就我們三方之間的進一步合作與交易,展開新的磋商……為了表示我方的誠意,我們願意向一切友好國家出售未來世界的各種先進技術,甚至包括威力巨大的核武器!”

王秋就這樣突然當眾放出了一個重磅炸彈,然後拍了拍宣布解散,“……好了,來自德國的朋友們,想來你們私下裏肯定還有很多話要說,就請先回去休息吧。而蘇聯的同誌們則請留一下,關於接下來我們雙方針對日本的聯合行動草案,還有幾個後續細節問題需要稍微斟酌一下……”

“……呼,總算是談妥了。虧得有日本列島這麽塊大肥肉可以分,否則還真是談不下來。”

在送走了蘇聯同誌之後,王秋便打電話向方誌敏匯報談判情況,“……俄國人不是一直想要麵向著溫暖海洋的不凍港,老是看著中國的旅順港眼饞嗎?那麽就把日本占據的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北海道島一股腦兒劃給蘇聯,然後再在本州島上租借仙台、津輕等幾個軍港,想來應該能夠抵得上旅順了。

啊?咱們的收獲?主要是外蒙古取消獨立,回歸中國,但享有高度自治,並且執行徹底的非軍事化。然後在圖們江口稍微調整一下國界,給咱們留下一個通往日本海的出海口——大概十幾公裏寬的樣子。什麽?遠東蘇軍出兵的時間?那邊已經在準備物資了,但具體日期暫時還沒敲定,估計在八月左右……

什麽?帝國主義列強還沒認輸,日本人還在謀劃垂死反擊,中國的大片失地尚未收複,現在就談瓜分日本有些為時過早?放心吧,方誌敏同誌,帝國主義列強也就是死鴨子嘴硬罷了,一切都在掌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