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做善事,你就不應該期望回報。因為做善事本身試衣間遵循本性的事。如果期望回報,就像是眼睛能看也要索酬,腳能走路也要索酬一樣了,而他們本身的指責就是如此,這樣才是盡本分。人生本就是應該恩惠於他人,這是本性所致。

——摘自《沉思錄》

《福建日報》上曾有過這樣一則報道,講的是一個老婦代會主任近50年的堅守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羅桂招,已年近古稀。從1958年,她當上村婦代會開始,她就主動的去幫助一些孤寡老人和一些沒人照顧的五保戶。直到2006年卸任,她總共做了48年的村婦代會主任。在她的帶動下,村裏的一些婦女也加入到了幫助老人的隊伍當中來了。關心老人、愛護老人也就逐漸的在這裏盛行起來。

她經常組織一些人定期不定期的到山上去砍來雜木、雜草,曬幹後主動挑到村裏的五保戶、孤寡老人家裏。這一挑就是20多年。如今,村裏的不少五保戶、孤寡老人已經不再燒柴了,但對於燒柴的,她們仍然是送柴到家,從來沒讓這些人家的灶膛空過。

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因為情況發生了變化,羅桂招又組織了一個“姐妹樂園”,她把村裏的婦女們組織起來,一起學知識、學文化,一起承包山場,為婦女開展互幫互助活動賺取一點經費。

多年來,除了自己照顧10多位老人之外,羅桂招還帶領村裏的姐妹,為村裏的30多戶五保戶、孤寡老人挑水、擔柴、打掃衛生、洗補衣服、尋醫問藥。

生活中,她還經常的關照老人,幫助老人。比如說村裏的黃銀紅老人,唯一的女兒遠嫁他鄉,後來因患病無法照顧她。老人無依無靠,日子過得比較艱難,羅桂招知道後主動上門幫助老人。在老人生病的11年裏,羅桂招每天都要到老人家裏燒水煮飯煎藥,照顧老人的日常起居,1992年老人離開人世,也是在她的協助下才得以安葬。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雖然現在她已經卸任了,但是她幫助別人的熱情卻絲毫未減。當記者去采訪她的時候,她說:“幾十年都過來了,幫助別人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一天不幫人就閑得慌。”

近50年的堅守,她已經把幫助別人當成了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句公益廣告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位老人的事跡正好詮釋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當我們去幫助別人時,別人得到了快樂,自己也因為別人的快樂而有一種幸福的感覺。而且,在很多時候,幫助別人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

一頭馱著沉重貨物的驢,氣喘籲籲地請求隻馱了一點貨物的馬:“幫我馱一點東西吧。對你來說,這不算什麽;可對我來說,卻可以減輕不少負擔。”

馬不高興地回答:“你憑什麽讓我幫你馱東西,我樂得輕鬆呢。”

不久,驢累死了。主人將驢背上的所有貨物全部加在馬背上,馬懊悔不已。

社會是一個整體,人與人之間也總存在不能割舍的關係。他人的好壞與我們休戚相關。他們的不幸會給我們帶來困擾和不快了,同樣的道理,幫助別人也是如此。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在幫助自己。

不過還有一點,就是幫助別人與尋求回報之間的關係。對於這個,馬可·奧勒留將社會上的人分成了三種,他說:有一種人,為別人做了一點好事,就看成是對別人天大的恩惠並且記在他的賬本上。還有一種人雖然不會這樣做,可是在心裏仍舊把別人當成是受惠者,覺得別人欠了他的人情。而第三種人呢,似乎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做了好事。這樣的人看待自己做的事,就像一架葡萄藤上結出了葡萄一樣,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我們周圍不缺少幫助別人的人,但是,同樣也不缺少幫助別人的同時還要期望獲得回報的人。他們總是認為,付出就要有所回報,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這就不叫真正意義上的幫助別人了。我們時常會聽到周圍有人這樣抱怨:“真沒意思,花錢還買不到一聲‘謝’字。”其實,仔細想想,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做了好事沒有回報的事情。但是,我們在幫助別人之前,就應該想到把好事做成就是回報,不是為了求得別人的謝聲和讚美聲或是其它的回報。如果隻是為了獲得別人的回報或是讚美而做好事,這人不但虛偽,而且,一旦得不到回報,心裏就會耿耿於懷,喪失快樂,到頭來,自己付出的更多。

做了好事,自己的內心安定了,愉悅了,豁然開朗了,便是對自己最大的回報。相反,太過於在乎回報的話,就會顯得功利心太重,不但扭曲了付出的本意,也使得幫助變了味,讓人聽之不快。

“在做了好事之後,沒有必要到處宣傳,隻需接著做就行了,正像葡萄藤來年還會再結出一串串的葡萄。”馬可·奧勒留如是說。其實,這就是幫助別人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