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隻憑自己對事物的初步印象就妄下判斷,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應該考慮到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辦到。還有這些幫助對他們來說是否是最合適的,即使在物質上會蒙受無關緊要的損失,也不要認為這是一種傷害,因為人們總是會以為自己受到了傷害,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

——摘自《沉思錄》

在幫助別人之前,一定要充分的了解情況。有人就會說,這不就跟“幫助別人,尋求回報”的性質是一樣的了?其實,不然,尋求回報,體現的是一個人幫助別人不是純粹的奉獻,他還帶了些許的功利性。但是,了解情況就不同了。在幫助別人之前,事先了解情況,為的是能更完美的幫助別人,或者是不至於“越幫越忙”,“幫倒忙”。

家住A市的李先生準備利用周末開車去B市辦一點事情,因為途中要經過C市,所以他老婆的“閨中密友”請他幫忙將一份A市當地特產——烤鴨帶到C市的親戚家中。不過,這件事卻讓李先生很為難:雖然途中會經過C市,但是,他的原定計劃是從C市外圍經過,而且,他對C市的市區道路也不是很熟悉,所以,他並不讚成接受這個請托。

不過李太太卻認為,既然大家都是多年的摯友,以前對方也沒虧待過自己,這樣一件小事都要拒絕的話,實在是說不過去,於是沒想太多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既然老婆大人都已經答應人家了,李先生即便是覺得不妥,也隻好照辦。到了C市,他很快就跟老婆的“閨中密友”的親戚聯係上了,但是,因為他實在不熟悉當地的道路,所以,在市中心繞了大半天,他才把特產交給對方。遺憾的是,由於在車裏悶了太久,烤鴨已經變質,對方心裏很不愉快。更慘的是,因為在路上耽擱太久,到達B市的時候,和李先生約好的那個人,因為有事也已去外地出差。不得已,李先生隻好在B市多待了幾天才將事情辦妥。

原本是好心幫忙,結果卻事與願違,這顯然不是大家的初衷。李先生的這種“好心沒好報”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見。由此可見,在幫助別人之前,了解情況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了解情況”主要主要是指了解對方的需求。

戰國時期,有一個諸侯他非常喜愛孔雀,然後把孔雀抓回宮裏麵養起來,當寵物養起來。

這個諸侯很歡喜,就把自己吃的三珍海味都拿去喂孔雀,把自己最喜歡用的東西也都拿去讓孔雀用。但是沒有幾天,孔雀死掉了。諸侯非常傷心:“我這麽喜歡你,你為什麽就離我而去了呢?甚至連我最喜歡吃最喜歡用的,都拿來成就你,為什麽你就死了呢?難道你不懂我的心嗎?”

他非常傷心,傷心之餘就問大臣,他說:“我這麽喜歡它,按道理說它應該生活得很好,但是它為什麽就死了?“大臣就說:“大王,你是以養你之道來養鳥,不是以養鳥之道來養鳥,所以你不懂鳥的心。你不懂孔雀的心,所以你就很難真正地關心到孔雀,很難真正地把孔雀養活。”

因為諸侯不了解孔雀的需求,所以,即使他將自己最喜歡吃的最喜歡用的東西都拿來給了孔雀,也沒有留住孔雀。同樣的道理,如果不了解你提供幫助的對象的需求,那即使你付出的再多,但是,你的這些付出都符合對方的需求,不是對方想要的結果,那也是“白忙乎一場”。

了解對方的需求,這在幫助殘疾人的時候,最能體現。在08年的北京奧運會期間,殘疾人代表李楠在“北京殘疾人事業及溫馨家園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就表示:當我們要去幫助別人的時候,首先應該了解殘疾人在哪些方麵需要具體的幫助,甚至有的殘疾人會因為自身某些方麵的原因而不願意別人來幫助他。她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說像參加殘奧會的運動員,他是能力非常強的,而且非常自信的,他有可能不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如果你善意地去幫助了他,也可能會給他造成一些不便。當然,在平時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也要先觀察或是詢問別人需要什麽樣的幫助,或者是需不需要我們的幫助。

人的本性是要行善,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但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充分的了解事情的客觀情況,看看我們的能力是否能給他人合適的幫助,怎樣做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幫助了他們。

另外,給予別人幫助是我們應該做的。但我們還要看看自己是否有幫助別人的能力,如果沒有這個能力,還答應別人,那最後不僅會發揮自己很多的精力和時間,還不能給別人正確恰當的幫助,以至於耽誤了別人的事情,雖然做出了很大努力,確實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