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你是在做自己責任範圍之內的事情,那麽無論你饑餓受凍還是食飽衣暖,無論是昏昏欲睡還是精力充沛,無論你麵對的是指責還是讚美,無論你即將離世還是正在忙於其他工作,這些都絲毫沒有差別。
——摘自《沉思錄》
人是一種群居性的動物,既然是群居,就會理所當然的會受到周圍的人和周圍的事的影響。比如周圍的人的意見和想法會對我們產生啟發和幫助,但是,也很有可能會動搖我們的意誌和決心。就比如說“騎驢”這個故事。
一個老人和一個孩子,用一頭驢馱著東西到集市上去賣。東西賣完,兩人開始往回走。路上,老人把孩子放在驢背上,自己牽著驢。這時候,路上有人便責備起孩子:這孩子真不懂事,年紀輕輕的怎麽能讓老人在地上走呢?
孩子聽了路人的責備,覺得自己不對,就立即從驢背上下來,讓老頭騎到驢背上。這時又有人責備老人:這老人真不通情理,一個人怎麽忍心讓一個孩子在地上走?
老人聽了覺得有理,於是便把小孩也抱到驢背上來,兩人一前一後在騎著驢走。沒想到這時又有人說話了:兩個人都坐在驢背上,驢子會壓壞的,真是太殘酷了!
聽了這些話,兩人隻好從驢背上下來一起走路。路上的人見了都笑話他們:真是呆子,放著現成的驢不騎,卻在地上受累!
最後,老人感覺到左右為難,怎麽辦都不對,便對孩子說:咱們隻剩下一個辦法了,讓我們抬著驢子走吧!
故事中的兩父子實在可笑,但是,我們仔細想一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也經常這樣呢:做事或處理問題沒有自己的主見,或自己雖有考慮,但常屈從於他人的看法而改變自己的想法,人雲亦雲,隨波逐流。生活中,這樣的人隨處可見。一個缺乏主見的人,他就容易受被別人所擺布。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任人擺布,隨波逐流的話,那我們的一生將會碌碌無為,沒有結果。隻有當我們堅定了自己的立場,不管別人怎麽說,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不會因此而動搖的話,那你就會因為堅持而贏得別人的尊重,你也會因此而獲得成功。
一個地主在巡視糧倉的時候不慎將隨身攜帶的一個金殼懷表弄丟了,他怎麽找也找不到,就在糧倉的外麵貼了一個尋物啟事,上麵說能找到金懷表的人重賞一百兩銀子。
人們為了得到重重的獎賞,全都賣力地尋找。無奈糧倉中的糧食堆積如山,要想在這樣的倉庫中尋找一隻小懷表無異於大海撈針談何容易?
人們忙了一整天,眼看著太陽都要落山了,還是沒人找到金表。有的人埋怨糧倉太大了,有的人埋怨金懷表太小了,實在沒有辦法了,人們紛紛放棄了尋找,放棄了誘人的一百兩銀子。隻有張佃戶家的孩子在人們離開之後仍不死心,穿著破衣爛衫努力的尋找。他已經找了一天了,一天沒吃東西,而且家人都盼著他能得到那一百兩銀子,以解決困苦的家境。
暮色降臨了,那個孩子還在孜孜不倦的尋找。突然他發現人們都離開後,原本喧囂的環境開始靜下來,在糧食堆的某個地方有一種奇特的“滴答,滴答”的聲音不停的響。小孩仔細辨認了聲音的來源,循著找去,最後終於找到了那塊金表,得到了賞錢。
人生的成功就像這故事當中的金表,它其實離我們很近,但是,很多時候,由於我們受到了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沒有堅持“自己”,最終使得金表無緣尋見。而那個佃戶家的孩子,他沒有因別人的放棄而改變自己的堅持,始終堅持,最終得到了希望得到的東西。人要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是很容易的;而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理想,則步步維艱,但正因為你能堅持得住,才能讓困難和痛苦,淘汰與你有同樣目標的人,你才能最後享受到登上巔峰的快樂。
有自己的主見並不是說讓你不聽別人的勸告,一意孤行,而是說,當你麵臨繼抉擇的時候,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人雲亦雲,而是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就像《沉思錄》裏描述的那樣:隻要你是在做自己責任範圍之內的事情,那麽無論你是饑餓受凍還是食飽衣暖,無論是昏昏欲睡還是精力充沛,無論你麵對的是指責還是讚美,無論你即將離世還是正在忙於其他工作,這些對你來說都是沒有差別的,都是生活的內容之一,每個人都要經曆。在這些每個人都會經曆的生活裏運用理性的思維,盡自己的力量去做好手頭上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控製的,但是,我們至少能夠控製自己的行為。不管別人怎麽樣,都不去考慮付出與回報的正負比,我們隻要做好手頭上的事情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