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民兵隊

胡衛東剛想搖頭,卻見那個老頭對他暗暗使了個眼色,頓時明白過來,心知若不給這些人以希望,他們隻會如同散沙一樣絕望地死去,甚至當屠刀落下時,他們都不會反抗,就像他來之前那樣,便硬著頭皮點了點頭,高聲答道,“是的,黨中央毛主席派我來這裏......”

“主席他怎麽樣,病好了嗎?”、“紅軍現在在哪兒啊?什麽時候回來?鄉親們可讓白狗子禍害慘了!”、群眾們的聲浪頓時就喧囂而起,再次將胡衛東的話打斷,幸好那個老頭又及時出來解了圍,“大家安靜,下麵請特派員同誌給大家講話!”

群眾的嘈雜立即戛然而止,很顯然這個老頭在村裏有著相當高的威望,胡衛東也終於調整好了情緒開始侃侃而談。一開始他覺得自己騙人不對,但看到大家的眼中漸漸重燃希望,他又覺得自己早該這麽做了。不過胡衛東畢竟不是專門搞政工的,沒說幾句就完全失了分寸,居然談起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來了,但大家夥兒卻聽得很認真,有個昔日的紅軍家屬更是泣不成聲,“怪不得,怪不得,以前總打勝仗,紅軍越打越多、越打越強,後來卻次次吃虧,紅軍越打越少,最後連蘇區也保不住,原來毛主席早就不是咱們紅軍的當家人了......”

“老人家,別難過了,我想,毛主席一定會恢複職務、重新領導紅軍的。”,胡衛東連忙安慰道,反正現在已經是34年底,遵義會議也沒多久了......

雖然群眾們反應很熱烈,但胡衛東還是很快就結束了講話,開始清點起剛才一戰的戰利品,一共有一支駁殼槍和三十二支步槍,可惜駁殼槍是隻能單發的老型號,子彈連裝上的那個彈匣在內也隻有兩個彈匣,而且還隻是十響的,也就是說這把駁殼槍隻有十幾發子彈。而那三十二支步槍雖然都是抗戰之前國內的主流步槍“漢陽造”步槍,但年代卻大多較為久遠,其中不乏膛線都磨平了的舊貨,甚至還有幾支是民國之前生產的“老套筒”......

這個村子的規模比先前那個小村要大得多,即使在被還鄉團殺害了一百多人之後,全村現在還有三百多人。雖然損失很大,但重燃希望之後,村裏的氣氛卻久違地活躍了起來,尤其是胡衛東準備組建一個民兵隊的消息公布後,村裏的少年們立刻就沸騰了起來,男人嘛,有幾個是不愛槍的?尤其是在青春熱血的少年時代......

但胡衛東卻並沒有是人就拉進來,而是進行了一番篩選,為此他不惜消耗掉一些珍貴的子彈,讓報名者進行一下簡單的測試......

“我剛才所說的射擊方法,你們都明白了嗎?”,胡衛東對著報名的五十多個少年(中央紅軍離開蘇區的時候,興國縣健康的青壯男子幾乎都跟著走了,因此留下的群眾年齡結構明顯兩極分化。)高喊道。

“明白了!”,整齊劃一的回答令胡衛東不禁一愕,這時又是那個老頭出來向他解釋說,興國縣是蘇區的模範縣,全縣的青少年基本都接受過一些簡單的軍事訓練,所以隊列紀律什麽的對他們來說熟得很。

“原來軍訓早就有了啊,這樣最好了,至少可以節省一個月時間。”,胡衛東自然大喜,隨即大聲喊道,“會打槍的站到左邊!”

隻見刷地一下,除了那些還沒有步槍高的小鬼們,稍大一點的小夥子幾乎全都跑到了左邊......

胡衛東不禁眼皮一跳,問道,“你們既然會打槍,為什麽沒有參加紅軍?(紅軍之中十一二歲的紅小鬼都有,所以年齡不是問題。)”

“也就每人打過兩三發子彈而已,他們還不夠條件參加紅軍,尤其是這兩年彈藥日益匱乏,根本沒子彈給他們訓練用,再說地方上也需要勞動力啊,特派員同誌以前是在白區工作的吧?”,老頭連忙拉了拉胡衛東的衣角,並暗暗給出了提示,免得他露出更多的馬腳......

“是啊,我是在海外長大的,直到兩年前回國後讀了毛主席的著作,才心向革命的......”,胡衛東幹脆虛構出了一個出身背景,以避免別人因為他的行為做派都不像這個年代的中國人而生疑,反正知道他這具軀殼身份的人應該都已經不在了,就算有,以他的年紀,過不了多久麵貌就會有明顯變化,至於氣質更是自穿越起就有了明顯變化,一兩年後隻怕就算是這具新身體的爹娘複生,也未必認得出他來。而且胡衛東的話中也埋下了伏筆,表示“他是讀了著作,被其中的思想影響......並不是直接由其派來的......”,這樣將來有人找茬時自己也好狡辯,至於大家現在能不能聽出來,他就不管了......

“難怪這麽有學問!原來是留過洋的!”,鄉親們立刻就議論紛紛,看向胡衛東的目光也變得愈發尊敬和熱切了,民族自尊心極強的胡衛東卻不禁暗自搖頭,“看來這個年頭,崇洋媚外的傾向比我們那時候還要嚴重得多啊!不過至少對現在的我來說倒也不是什麽壞事......”

隨即胡衛東挑出五支支做工相差不大的步槍,讓那些報名者每人試射三槍,取其中成績較好的三十五個人作為民兵隊的候選隊員,再依據體能、力氣、身手等多項測試的結果再次篩選,最終確定了二十四個人選......

但不管如何,有了二十五人的民兵隊,胡衛東又將消息樹等後世人民戰爭的重要戰術發明教給大家,村民們終於不再像原先那麽提心吊膽了,胡衛東也可以稍稍鬆一口氣。但他也很清楚和平不會持續太久,很快就會有更多的民團、甚至是正規軍來到這裏進一步清剿,隻有打敗了他們,民兵隊和鄉親們才能生存下去,但另一方麵,無論哪一方死了人,都會損傷中國的元氣,不利於將來的抗戰,胡衛東不禁犯愁了,“該怎麽解決這個矛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