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連環計

除了合作建造軍艦,德國提供的大量技術、設備與人才使得中國迅速吃透了引進自美國的湘潭級驅逐艦和江南級護衛艦的技術,再加上幫德國建造大型軍艦過程中的技術積累,舉一反三之下,仿製和改進奧馬哈級輕巡也變得易如反掌。後來胡衛東考慮到戰後軍艦的發展潮流,決定在海軍之中推行後世的分級標準,將標準排水量15002000噸的作戰艦艇稱為護衛艦,主要任務是反潛,也具備一定的防空與對海對岸攻擊能力,因此對速度要求相對不高,以經濟省油的柴油機作為主要動力(驅逐艦以上則都使用重油鍋爐驅動的蒸汽輪機);將標準排水量50008000噸的作戰艦艇稱為驅逐艦,主要任務是防空,同時具備較強的反潛和對海對岸攻擊能力;而那些標準排水量10000噸以上的大家夥則都稱為巡洋艦,主要任務是對海對岸攻擊,同時具備強大的防空能力和一定的反潛能力,而南昌級重巡洋艦也由此變成了南昌級巡洋艦,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中德合作規模如此之大,想要完全保密是根本不可能的,尤其是赤色黨之前與蘇聯還有海軍方麵的合作,所以德國對中國海軍的全麵援助根本無法避開他們的耳目,斯大林一方麵對中國赤色黨跟意識形態完全對立的德國深入合作感到震驚和擔憂,另一方麵則希望藉此機會從赤色黨這裏搞到一些德國人的先進技術,特別是他夢想了很久的戰列艦建造技術。 ..

此外,蘇聯太平洋艦隊在遭到日軍機群空襲時防空能力的低下令老毛子終於意識到近炸引信和“密集陣”近防火炮的價值有多麽巨大(之前他們也曾想過引進,但胡衛東開價“太高”,當時並未充分意識到二者價值的蘇聯人就放棄了。),因此他們也想要向赤色黨購買這兩項技術。隻是開價仍然遠不能讓中方滿意,才區區三千萬美元,還都是用物資充抵。這不是打發叫花子嗎?

不過更令赤色黨上下對蘇聯人心生不滿的,還是蘇聯不久前很不仗義地撇開赤色黨與日本人單獨議和,盡管蘇聯對於日本的強大海軍確實沒有什麽好辦法,但很多赤色黨人還是對蘇聯人自私自利的做法感到憤怒。胡衛東等重視國家利益超過意識形態的民族主義者尤其如此。

但是,中國眼下最急迫的兩大任務是趕跑鬼子和消化引進自美國和德國的技術設備,實在不宜在這個時候跟蘇聯這個龐然大物翻臉。不過蘇聯那寒磣人的開價胡衛東也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最後,早就知道斯大林對戰列艦技術誌在必得的胡衛東充分利用這一點,為中國盡力爭得了最大的利益,以那兩項技術和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與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應用新材料之前的原設計圖(注1)從蘇聯那裏又換到了3億美元的低息長期貸款,用來從蘇聯大量進口原油、鐵礦石和包括鈾礦在內的各種稀有礦產,而且協議中還規定蘇聯不得對這些產品大幅漲價、也不能設置貿易額度限製,否則中國將有權拒絕履行還款義務。

結果。中國光是在1939年就從蘇聯進口了至少100萬噸原油和500萬噸高品位鐵礦石,次年更是分別超過了300萬噸和800萬噸,這很明顯已經超過了當時中國工業的消化能力,而胡衛東對此卻說“大不了先存著,今年用不完。明年可以再用,明年用不完,後年可以再用嘛!”。

其實,胡衛東真正的用意是以此盡量減小蘇聯的戰略儲備,以便讓其在蘇德戰爭爆發後困難更大,但此時的世界上連他在內隻有10個人知道這一點,其中7個是中國人,3個是德國人。事實上,中國赤色黨向蘇聯提供德國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詳細技術資料一事,根本就是中德兩國聯手給蘇聯乃至美英法三國設下的一個連環計

胡衛東將中國“養寇自重”的古老計策教給了德國人,小胡子因此明白蘇聯越是強大,美英法就對德國越是放縱。但是蘇聯如果太過強大的話,對德國無疑是巨大的威脅,因此胡衛東的建議是讓蘇聯發展海軍、尤其是發展戰列艦、戰列巡洋艦這樣的大型水麵艦艇,德國畏懼蘇聯的是其強大的陸地與空中力量,而海軍的威脅則相對要小了很多(一來蘇聯紅海軍想要超過德國海軍並不容易,二來德國的海軍相對於同樣是假想敵的美英法三國海軍都明顯落了下風,正所謂虱子多了不癢。),更重要的是,海軍方麵投資多了,陸軍和航空武器方麵的投入必然相應減少,這對德國來說無疑是十分有利的。同時,美英法三國則會對蘇聯發展大海軍恐懼萬分,而德國則可以利用這一點和它們討價還價。

話雖如此,但如果蘇聯真的將大海軍建立起來,對於小胡子日後進攻蘇聯也絕對是一個極大的妨礙,但胡衛東卻告訴德國人無需擔心,與德國支援中國海軍建設是全方麵提供支持不同,蘇聯人得到的隻是技術資料,而且中方還特意隱去了一些雖不起眼但卻十分重要的細節,以蘇聯的造船工業基礎,光是將其吃透就得花上一兩年時間。而建造的話,以德國在一戰之後時隔多年才再次建造的首艘戰列艦俾斯麥號作為參考,老毛子至少需要四五年時間,考慮到蘇聯的工業基礎不如德國,實際所需的時間或許更長。因此德國日後進攻蘇聯的時候,蘇聯的戰列艦肯定還都在船台上呢,蘇聯人白白耗費了大量國力卻沒能得到任何實效,這對德國來說不是最有利的嗎?

注1:但是最難山寨的材料配方和工藝幾乎完全沒有,胡衛東的理由是材料都是由德國直接提供,這一說法符合蘇聯政府對中國工業科技實力的基本認知,因而並未引起他們的懷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