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百八十四章 裕仁中風

ps:感謝書友“滿伍哥”、“qxg”、“就是gg大”和“nqm”投出的月票,晚上還有一更,

不過,要說王子才對中日達成和議最大的幫助,那還是他引發了日本陸海軍火並這件事本身,因為此事引發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首先,中方列出的戰犯名單當中超過九成都是日本陸軍的軍官,既然現在日本陸軍高層都被連窩端了,日本當局自然不會再像之前那樣護短,雖然礙於國家體麵,日方很難同意將這些人交給中國進行公審,但這些都是可以談的,而不像當初那樣根本沒有妥協讓步的餘地;其次,日本海軍好不容易才將與之爭鬥了近百年的陸軍全麵打倒,自然不會再給其死灰複燃的機會,因此日本陸軍的大幅裁撤重組已經不可避免,這樣一來中國方麵要求日本裁撤陸軍常備部隊的要求也可以得到滿足,從而進一步為和議的達成掃平了障礙。

本來裕仁天皇即使在盛怒之下,也不會同意海軍將陸軍徹底打倒,因為那樣的話海軍的權力沒了製衡,他就真成不折不扣的傀儡了。然而可能是被陸軍將領貪汙和欺瞞的行徑氣壞了,裕仁天皇當天夜裏突發腦溢血(也即是俗話說的中風)、雖經及時搶救保住了一條狗命,但卻成了一個植物人,考慮到“國不可一日無君”,日本不得不另立一位新的天皇。

本來日本海軍的打算是擁立算是自己人的裕仁天皇三弟高鬆宮宣仁親王,但他極力庇護載仁親王、朝香宮鳩彥王等皇族戰犯的態度令希望盡快與中國停戰恢複國內經濟的日本海軍十分頭痛,而且宣仁夫婦婚後一直無子也是一個隱患,於是轉而擁立裕仁的幼弟、曾被中國人俘虜的三笠宮崇仁親王為日本的第125代天皇。而在裕仁三個弟弟中最為年長、也最具聲望的老二雍仁卻連被提名的機會都沒有,對此倍感失望的雍仁憤怒地指責海軍為了大權獨攬才選擇了最為年輕的四弟。目的隻是為了讓他作為傀儡。客觀地說海軍大佬們的心底裏未必沒有這樣的想法,比起在日本軍民之中聲望甚隆的秩父宮雍仁親王,不滿23歲而且還當過俘虜影響了聲望的三笠宮崇仁親王成為天皇無疑更加有利於海軍的利益。

然而,日本海軍的大佬們卻低估了頭腦本就不笨、被俘後還在抗大學習過《矛盾論》和《實踐論》的崇仁,他首先利用海軍高官普遍自詡為“文明人”的特點(即是優點也是缺點),提升文官地位。使之有能力製衡軍方的影響,如果是陸軍的話,這時很可能直接就派人恐嚇、刺殺乃至於發動兵變了,但相對來說更守規矩也更沽名釣譽的海軍領導層卻幹不出這樣的事情來,結果就不可避免地被地位大幅提升的文官勢力分走了不少權力,而年輕的崇仁天皇也借此獲得了自己最初的一點班底和威望。

而另一方麵。崇仁天皇同意了海軍方麵大幅裁撤陸軍的提案,甚至還變本加厲地直接撤銷了陸軍這個軍種,同時製定了更加嚴厲的軍法以盡可能地根除曆史上陸軍留下的“下克上”傳統,類似王子才搞刺殺那樣的事,如果再有的話,無論是否於國有利,當事人都將被處死。這方麵崇仁其實是借鑒了赤色黨曆史上從來不搞暗殺、收買之類小動作的經驗。他很清楚,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若是沉迷於這些陰謀詭計之中,縱然能夠得逞於一時,但長遠來看卻必然得不償失

不過陸軍雖然遭到撤銷,但另一方麵,崇仁天皇卻又看似不經意地在海軍省下麵新建了艦隊部、航空部和陸戰部,不但變相地重建了陸軍,甚至還將獨立的空軍編製也建立了起來。海軍方麵一開始對此並未引起充分的重視,因為無論是航空部還是陸戰部用的都是海軍的人。但隨著後來中日兩國停戰之後幾十萬沒有血債在身、也無技術特長的日軍、主要是日本陸軍的戰俘被釋放回國後,情況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雖然日本海軍陸戰隊在陸軍遭到撤銷後必須同時承擔起國土防衛的責任,但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以目前日本海軍的實力,陸上保留10萬常備軍已經足夠了。但是年輕的崇仁天皇卻對日本海軍陸戰隊那渣得可以的戰鬥力很沒信心。為此特地提出通過實戰演習對其部隊素質進行檢驗,結果海軍陸戰隊被那些歸國的陸軍老兵打得落花流水,海軍高層隻得同意吸收這些戰鬥力明顯更強的陸軍老兵進入陸戰隊,此外即使是那些沒被選上的歸國老兵,崇仁也效仿赤色黨的做法讓政府為他們介紹乃至於直接安排工作,從而一舉贏得了他們的擁戴。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往日軍隻注重內部紀律不同,崇仁對於陸戰隊對外的軍紀也提出了接近於解放軍的嚴苛要求,這也是他從當年八路軍和十五集團軍廣大指戰員的身上學來的。這對往日無惡不作的舊日本陸軍官兵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由於陸戰隊的規模被控製在10萬人上下,較之原來陸軍的規模小了許多,按照十分之一的比例精選,一支紀律嚴明、官兵們能夠有效約束自己欲望的陸戰隊還是能夠建立起來的。而對於那些有過前科(有血債的基本都被解放軍處決了,因此所謂的前科還不至於是無可救藥。)但是軍事素質確實出色的,崇仁也沒有一竿子打死,與中國方麵力爭後被同意保留的20萬預備役部隊就是為他們準備的,隻要他們能夠改正昔日的惡習,那麽陸戰隊的大門一直都會向他們敞開

不過,整肅軍紀雖然是件好事,卻也斷了陸軍(包括陸戰隊)最大的賺外快的路子,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軍官們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