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斯大林格勒戰役
ps:
幸虧公海艦隊也由於路途遙遠、每次出海後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浪費在路上,而無法完全切斷英國的生命線,加之德國空軍的主力重新移往東線而沒能趁機消滅英國本土的盟國航空部隊、陸軍主力更被蘇聯戰場拖住而沒有餘力登陸英國本土,否則即使是丘吉爾這樣的強硬派,隻怕也要撐不下去和德國人談和了。
此外英國人在幾乎陷入絕境的情況下終於學會了變通,也是其能夠堅持下去的重要原因。考慮到戰鬥機依賴主要得從外部輸入的燃油,在如今海上交通線極其不暢的狀況下已經很難發揮作用,英國政府毅然決定將防空的重任托付給高射炮部隊。英國本土雖然總體上講資源十分匱乏,但是煤炭與鐵礦的儲量卻十分豐富,而合金鋼所需要的稀有金屬數量也相較燃油少得多,占用的運力自然也小得多,航線再怎麽不暢也能保證供應,所以英國本土的兵工廠完全爆得起高射炮。
至於炮彈,英國的合成氨路線是以煤炭為基礎的,所以炸藥的生產也不會受到封鎖的影響,而且即使需要量增加幾倍,也不難滿足。而近炸引信(吃過德軍電子幹擾機的大虧之後,如今盟國生產的近炸引信已經進行了針對性的改進。)並不需要特別的資源,英國的無線電技術又相當先進,因此也同樣不需要美國的支援。
確定了這個思路後,英國本土大部分的兵工廠紛紛進行生產線改造以轉產高射炮,甚至為此停掉了大部分坦克和汽車的生產(反正缺油也用不起),1943年當年英國高射炮的產量就超過了德國,1944年更是達到了德國的兩倍。而英國的國土又相對狹小(德國要防守超過半個歐洲大陸),因此高射炮部署的密度之大可想而知,平均超過了德國空防的二十倍。即使與德國本土相比,也有五倍以上的優勢。再加上陀螺瞄準具和更新型炮瞄雷達的廣泛應用,英國本土、特別是大不列顛島的防空火力之強簡直可以用喪盡天良來形容。也正是靠著如此恐怖的防空力量,加上數量同樣激增的要塞重炮,英國人才能在失去製空權的不利形勢下始終堅守本土......
但是光能挨打無論如何也不能稱為占了上風,西線陷入困境終究是不爭的事實,而與之相比,東線的情況也同樣好不了多少。由於美國政府開辟了極其危險的北冰洋航線。蘇聯一度幾乎見底的物資儲備有所恢複,但是莫斯科一帶春季的化凍期還未完全過去,德國人就發起了1943年來的首次大規模進攻,而他們選擇的突破點並非是蘇聯人以為的莫斯科或者列寧格勒。而是南線的斯大林格勒。
其實,德國國防軍的將帥們無不更想先將莫斯科拿下、給自己的軍事生涯填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即使小胡子個人認為南線戰場更加重要,也難以違逆眾意,但是蘇聯北部的化凍期還未過去而不利於德國機械化部隊的進兵卻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客觀事實。小胡子巧妙地利用這一點說服自己的元帥和將軍們同意先在南線打一仗,以進一步殲滅蘇軍的有生力量或者摧毀蘇聯殘存的工業力量,減小之後進攻莫斯科和列寧格勒時所可能遇到的阻力......
與曆史上久攻斯大林格勒不下結果被蘇聯調集大批軍隊包了餃子截然相反,這個時空德軍的進攻順利得不可思議,蘇軍統帥部的兵力集結還沒完成。德軍就已經完全占領了這座蘇聯人認為是不可能失守的堅城。後世史家在分析此次戰役時,普遍認為德軍第一次在蘇德戰場上大批使用的雲爆彈以及斯大林格勒守軍錯誤的戰前部署是造成蘇軍大敗的兩個關鍵原因。
雖然參與進攻的德軍多達30萬人以上、如果再算上盟國和仆從國的軍隊則更是超過50萬,這個數字大大超過了斯大林格勒及其附近地域的蘇軍總數,然而斯大林格勒是一座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城市,如果充分動員民兵,蘇軍的兵力甚至可以占到上風,但是蘇軍主帥卻沒有與德軍野戰(這樣打的話或許蘇軍還是會輸,但是德軍的傷亡肯定會增大許多。)的勇氣,而選擇將附近的部隊都撤進斯大林格勒,在城內加強防禦打一場巷戰,誰知德國人卻出人意料地拿出了數量驚人的雲爆彈,盡管隻是落後的第一代產品,對於固守城內建築的蘇聯軍民來說也絕對是滅頂之災,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根本沒有放出一槍一炮就被燒死或者悶死在了建築之內......
最終,德國以不到5萬人傷亡的微小代價殺死蘇聯正規軍和民兵不下50萬,另有20多萬沒來得及轉移出去的蘇聯平民死於火災或者德軍的屠殺(這是蘇聯方麵的說法,德軍說是誤傷或者因為反抗而被擊殺。),並攻占了斯大林格勒這座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政治意義都很重要的城市,但令小胡子意想不到的是,“斯大林的城市”淪陷不但沒有摧毀蘇聯軍民抵抗的意誌,反而進一步激發了他們與敵人奮戰到底的決心,俄羅斯民族骨子裏的堅韌和頑強越是在這種困難的局勢下,反而越發強烈......
但是斯大林格勒的失守還是不可避免地令蘇德戰爭的局麵進一步向著不利於蘇聯的方向惡化,除了城市失守與人員傷亡之外,蘇聯此前唯一一個還能全速生產的大油田邁科普油田也被蘇軍在撤退之前炸掉,雖然這比落入德軍之手要好得多,但也讓蘇聯的石油供應愈發緊張起來。
戰爭打到現在,蘇聯戰前提供了石油總產量90%以上的三大油田之中,巴庫油田還在恢複重建,第二大的邁科普油田被徹底破壞,格羅茲尼的石油生產也遭到了重創,以致於蘇聯石油產能一度下降到了曆史最高值的40%不到,若非還有美國的大力支援,隻怕斯大林真的得派軍官來中國學習步兵戰術改換打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