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五章 子洪口(一)
在太嶽山脈的北端,武鄉、祁縣交界的地方,由於太行山、太嶽山兩大山脈的擠壓,形成了一條東南起於武鄉縣權店村,西北止於祁縣子洪口,連接晉中平原和上黨盆地的長近百裏的大峽穀。這條大峽穀最寬處不過百步,最窄處僅有三丈,穀內樹木叢生,道路崎嶇,關隘奇絕,易守難攻,自古以來就是軍事要塞、鎖鑰之地。
八百多年前,金國元帥粘罕率軍由這條峽穀經過,見如此險隘竟無兵把守,產生了中原無人、可以滅宋的想法,遂揮兵南下,讓文明煥然的北宋轟然倒塌,以靖康之恥四字草草收場。
過了許多年,在鼓角爭鳴、幹戈相擊的回音中,趕著駱駝的晉商,又把這裏變成了萬裏茶路的一個重要孔道。當年晉商從福建武夷山收購茶葉,船運到湖北襄樊,改換駱駝載運,自河南社旗縣入山西晉城,經長治到祁縣休整後改車運或馱運,北上大同或經右玉殺虎口到歸化,再改用駝隊穿越1000多公裏的荒漠,抵達恰克圖,交給俄商販運到伊爾庫次克、烏拉爾直至遙遠的彼得堡等地。這祁縣正是萬裏茶路的中轉站,晉商有的直接運茶北上,有的出了子洪口後,到祁縣批發給別的商隊。
百裏峽穀,容納了多少晉商的夢想。
就在劉一民揮動教導師主力席卷冀中各縣的時候,曰軍五個精銳師團撲向晉中,其中第六師團、第一0九師團和第二十師團從兩翼迂回,第一師團、第八師團正麵滾壓,大有一副全殲晉中我軍主力的架勢。
堅守晉中的八路軍讀力師,是紅三軍團改編而成的。雖然湘江戰役紅三軍團損失慘重,但經過這幾年的休整,戰鬥力比原先提高了不少。進入山西戰場以來,讀力師雖然打了幾仗,但在師長徐向前看來,這些戰鬥的規模和戰果與115師、教導師相比,可以忽略不計。這次強敵壓境,徐向前不懼反喜,認為這是鬼子送上門來了,得好好打幾仗,讓山西父老鄉親看看八路軍的戰績。
徐向前這個人,平時沉默寡言,但打起仗來,那絕對是守如處子、動如脫兔,而且對複雜情況總能找到解決辦法,稱得上是一代兵法大家。
雖然下定決心要給曰寇一個教訓,但徐向前知道,硬拚的話,自己絕對不是眼前強敵的對手。因此,在指揮部隊節節抗擊的同時,徐向前將主力撤往祁縣的子洪口一線,計劃利用子洪口的險要地勢,在掩護晉中軍民轉移的同時,給曰軍以沉重打擊。
曆史上,17路軍169師在武士敏將軍率領下,於1937年12月駐防子洪口,扼守晉東南門戶。1937年4月,曰軍發動對晉東南根據地的九路圍攻,武士敏將軍率領169師健兒,在白晉路起點子洪口大敗曰軍,消滅曰寇1000多人,名揚天下。
由於劉一民的到來,收複了太原,把晉中平原變成了八路軍的根據地,17路軍稍後才增援中條山,這子洪口現在是由八路軍讀力師部隊防守。
魯莊是出子洪口後到晉中平原的第一個平川村,是當年晉商們駝運改車運的樞紐。村子裏的道路都是青石板路,小孩子們玩耍的時候,偶爾還能從石板縫裏摳出馬蹄鐵和銅錢,拿回家向小夥伴們炫耀一番。
大年初一的早上,讀力師晉中遊擊隊第六支隊指導員高爾華帶著戰士們掩護著兩千多名老鄉,經過一夜行軍,從祁縣縣城一路向魯莊撤來。
按照計劃,高爾華準備在魯莊稍微休息一下,讓鄉親們歇歇腳再進山,眼看就要到魯莊了,再加把勁就可以進山了,這個時候,曰軍的騎兵追上來了。
高爾華急的不得了,一邊命令戰士們跑步進入魯莊布防,掩護鄉親們轉移,一邊不停地喊鄉親們快跑,跑進山裏就安全了。
等跑進魯莊,高爾華的心撲騰一下就放了下來。因為她看到在魯莊村子裏一道道青石壘起的圍牆背後,主力部隊的戰士們一聲不吭地貓在那裏,黑洞洞的槍口都指向了村子外麵的官道上,那裏正是曰寇騎兵追來的方向。
在魯莊準備阻擊鬼子的是讀力師獨二旅副旅長曾春鑒帶的一個營。
這曾春鑒原是紅十八團團長,湘江之戰負傷後將部隊交給了劉一民。傷愈歸隊後,以劉一民支援紅三軍團的俘虜和武器為基礎,重建了紅十八團。紅軍改編時,調任讀力師獨二旅副旅長。
昨天晚上,曰軍攻陷祁縣,讀力師下達了掩護群眾向太嶽山區和太行山區轉移、爭取在子洪口一線殲敵的作戰命令,曾春鑒所在的獨二旅奉命趕到子洪口布設陣地。
早上五點,正在急行軍的獨二旅又接到了派出有力部隊堅守魯莊、阻擊敵人、接應群眾轉移、為主力在子洪口一線部署爭取時間的命令。曾春鑒和旅長李天佑商量後,親自帶著一個營跑步趕到魯莊,打通院子,構築陣地,決心在此阻擊鬼子,吸引鬼子來援,將鬼子向子洪口引,李天佑率旅主力趕往子洪口一線部署伏擊陣地。
見鄉親們已經跑進魯莊,曾春鑒招手喊過正要率戰士們在魯莊阻擊鬼子的高爾華,低聲命令道:“你趕快帶鄉親們走,不許回來增援,這裏有我們就足夠了。快點走吧!”
高爾華看了一眼官道,低聲說道:“首長,我叫高爾華,是晉中遊擊隊第六支隊指導員。我們可以留下來和你們一起阻擊,人多力量大。”
曾春鑒有點不耐煩地說:“我知道你是高爾華,晉中的老百姓都知道,他們唱的什麽‘高爾華、高爾華,為了抗曰走天涯,挎著手槍騎大馬,女中英豪數著她’,說的就是你。趕快帶鄉親們走,晚了就來不及了。”
高爾華這才向曾春鑒敬禮,帶著自己的隊伍掩護鄉親們轉移去了。
這1938年的春節就是怪,天氣晴冷晴冷的,戰士們爬在石板牆後麵,凍的清鼻子直流。曾春鑒讓帶隊的營長傳令:“鬼子是騎兵,誰也不準出陣地,用子彈幹他狗曰的。老子不開槍,誰也不能開槍!”
剛傳達完命令,鬼子騎兵就到了村頭。似乎是一個小隊,五、六十人的樣子。曾春鑒知道,雖然隻有一個小隊,但鬼子大部隊正四處搜尋八路軍主力,隻要槍一響,鬼子絕對會從四麵八方湧上來的。
見鬼子騎兵小隊已完全進入了自己的火力圈,曾春鑒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喊了聲打,手中的駁殼槍就開火了。
寧靜的魯莊頓時槍聲大作,機槍、步槍,一發發子彈向鬼子騎兵打去,敵人一下子就人仰馬翻。個別特別狡猾的鬼子在槍聲響起的時候就滾下了馬鞍,開始依托戰馬射擊。可惜,他們遇到的是經過長征考驗的紅軍老部隊,一個小隊的鬼子騎兵進到一個營的火力圈內,結局就可想而知,隻有幾個殿後的鬼子溜了,其餘的全部連人帶馬被擊斃。
曾春鑒命令戰士們快點打掃戰場,把鬼子的槍和彈藥拿過來,重新埋伏起來,等鬼子的援兵。
時間不長,鬼子的援兵趕到了,看樣子是一個大隊。這次鬼子提高了警惕,先建立了炮兵和重機槍陣地,用四門步兵炮和擲彈筒開始向魯莊進行炮擊。
這次曾春鑒沒有再喊戰士們應該怎麽樣,這都是些老戰士,知道怎麽保護自己,一個個躲在陣地裏不露頭,就等鬼子炮擊停止再打他的步兵。
鬼子開始進攻了。
這個時候的鬼子都是老鬼子,戰術素養極高,他們的進攻不是象後世電影上拍的那樣,成群結隊地密集衝鋒,而是在炮火和重機槍掩護下,幾個人拖著一挺輕機槍,時而臥倒,時而奔跑,找到合適位置就架起機槍掃射。一旦輕機槍陣地穩固了,擲彈筒就會跟進,用擲彈筒攻擊,把守軍炸出來再讓機槍消滅。
曾春鑒見鬼子如此做派,知道這一定是鬼子的精銳部隊,命令戰士們注意節省彈藥,把鬼子放進了打,爭取一顆子彈消滅一個鬼子。
這魯莊就在大山根,村民的房子、院牆和村邊的圍牆都是用山裏的大青石壘成的,極為堅固,鬼子又是大炮、又是輕重機槍擲彈筒,忙活了半天,並沒有給八路軍造成多大傷亡。眼看著鬼子步兵運動到村子的圍牆根了,曾春鑒又是一聲命令,八路軍戰士馬上就站了起來,爬在低矮的青石圍牆上開始射擊了,投彈手也開始了投彈,魯莊村頭馬上就是硝煙彌漫。
激戰中,一隊鬼子悄悄迂回到了魯莊的背後,切斷了八路軍向子洪口方向的退路。企圖從背後攻進村子,夾擊八路軍。
曾春鑒這還是第一次與鬼子硬戰,見鬼子都是死戰不退,而且還迂回包抄自己,就知道這一時半會兒走不了了,決心死守魯莊,尋機突圍。
鬼子攻不進去,知道碰上了硬茬子,一邊集中炮火轟炸,一邊呼喚援兵,稱遇上了晉中八路軍主力部隊,急需火力戰術指導,意圖將魯莊團團圍困後,依靠凶猛的火力全殲守軍。
打到中午的時候,鬼子援兵源源不斷地開上來了,通過望遠鏡可以清楚地看到鬼子的山炮、野炮都架起來了,曾春鑒心裏有一絲後悔,覺得剛才應該趁鬼子迂回包抄時突圍,這個時候說什麽都晚了,他是老紅軍了,作戰經驗何其豐富,知道這個時候必須把鬼子放進村子裏來打,否則,光是鬼子的炮火就可以把自己這一個營給活活吞沒了。隻要堅持到天黑,就有辦法突圍。
鬼子的集中炮擊開始了,炮彈在村子裏四處爆炸,部隊出現了傷亡,而且傷亡數上升的很快。曾春鑒見不是辦法,馬上命令部隊放棄村頭陣地,把鬼子放進村裏來打,與鬼子攪到一起,讓敵人無法使用炮火。
大規模炮擊停止後,見村子裏的八路軍沒有反應,鬼子步兵就發動了新的攻擊。這次不錯,進展順利,八路軍竟然沒有開槍,鬼子兵順利進入了村子。
整齊的青石路,整齊的青石砌就的院牆,整齊的青石壘起的房屋,讓進到村子裏的鬼子兵目不暇接。不過,這些鬼子兵畢竟是曰軍精銳,他們更多的是瞪著警惕的眼睛搜尋著可疑之處,生怕一不留神就被八路軍的子彈和手榴彈召喚到天照大神那裏去。
還真的和鬼子兵想的一樣,退到院子裏的八路軍隔著院牆仔細地聽著鬼子的動靜。這一見鬼子進村,手榴彈隔著院牆就扔了出來,院牆的小洞也變成了槍眼,馬上就是一陣槍林彈雨,打的鬼子鬼哭狼嚎。
受了打擊的鬼子兵馬上調整戰術,開始與八路軍逐院爭奪,打開了近戰。雙方就在這小小的魯莊展開了決死搏殺。
高爾華率領遊擊第六支隊掩護鄉親們撤到子洪口以後,就帶著鄉親們沿著峽穀裏的官道一直朝武鄉縣轉移。到了盤陀,遇上了已經提前轉移到這裏的祁縣縣委、縣政斧的幹部,菜知道東麵也有敵情,讓老鄉們就地上山。到此,遊擊第六支隊掩護群眾轉移的任務就完成了,由祁縣縣大隊和民兵繼續掩護鄉親們轉移。
完成任務後,第六遊擊支隊就在盤陀稍微休息了一下,吃了點幹糧,戰士們也打了個盹。高爾華放心不下堅守在魯莊的八路軍,顧不上疲勞,帶著隊伍原路返回,想去魯莊支援八路軍作戰。
高爾華不知道,八路軍讀力師主力此時已陸續抵達子洪口大峽穀,李天佑的獨二旅主力就隱蔽在子洪口兩邊的山上。她更不知道,堅守魯莊的八路軍不但有阻擊敵人、掩護群眾轉移的任務,還有誘敵東進的任務。她隻是憑著一個軍人的責任心和對戰友的關心,義無反顧地向魯莊趕來,增援正與曰軍激戰的戰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