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元神窺玉筒

其實宋青書不知道的是,藍家因為太想要破解?這個玉筒的秘密,而且也太相信家族弟子對於家族的忠心了,於是沒有防備,將所有的家族核心弟子都招了過來進行嚐試,其中有幾個便是石家打入藍家的臥底,這幾個人表麵上和藍家人沒有什麽兩樣,修煉的都是藍家的養蠱之術,但是暗地裏還在偷偷的學習石家的神打之術。

這幾個人嚐試的時候,偷偷的運轉了神打之術,雖然也一樣不行,但是卻是發現玉筒之上有著一股濃濃的神力,這讓他們大為震驚。

要知道石家的神打之術想要施展成功,除了各種施展之人自己的緣故以外,還要有能夠借力的地方,而這個借力的東西,除了曆朝曆代中人為封神供奉的文臣武將,聖賢帝王,以及道佛兩家傳說中的仙佛以外,便是各種神奇的東西,這些東西,可以是傳說中的人使用過的東西,像石家供奉的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也可以是被香火供奉的器皿,類似上古祭天時候的大鼎之類的東西。

而眼前這個看起來毫無出彩地方的玉筒,居然身具神力,雖然不知道這是天生就有,還是創造這個玉筒的人留下的,但是結合得到玉筒的弟子所言,便可以知道這個玉筒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存在,而且對於石家有著非一般的意義,於是幾人相互商量了一下,便秘密給石家報了信。

石家的幾位老祖得到消息以後,抱著寧錯殺不放過的心態。決定將這個玉筒搶到手。畢竟那幾個弟子不能夠真正的發現其中的秘密。可能是他們神打之術不夠強,自己等人也許能夠行,退一萬步講,便是自己等人不行,但是上麵的神力,卻是也對自己等人有著大用,於是便密謀策劃了這一次覆滅藍家的行動。

“玉筒啊,玉筒。你到底隱藏著什麽秘密,居然讓一個傳承上古的家族為之覆滅。”宋青書把玩著手中的玉筒,喃喃自語道。“算了,人家一個大家族那麽多人想盡了辦法都搞不定你,想來我也沒有開外掛,搞不定你,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宋青書搖了搖頭,將玉筒雖然放在一邊,盤膝坐在床榻之上。五心朝天,開始修煉先天功了。

雖然現在進步已經不想以前那麽大了。但是修煉之道,重在堅持,隻有經過長年累月的修煉,最終才能夠攀上高峰,所以現在雖然修煉看不到什麽進展,但是宋青書還是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來修煉。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腦海中浮現著對於先天功的理解,宋青書小心翼翼的搬運著大周天,周天者,氣生之際,引氣入任督行一周而歸丹田,故謂之周天。靜極而氣生,外物立舉。不驚不動,氣足欲回,以神領之,一吸而神氣直上乾頂,一呼而神氣下降丹田,為之一周。以神守之,寂而照,照而寂,在杳冥之間把知覺泯去而入定矣。

漸漸的,宋青書陷入了空明之境,泥丸宮中元神光芒大放,神隨氣行,心守太虛,真心獨立,空空****,方圓數米之內,好似能夠明察秋毫,洞徹微末,似乎風兒拂體的輕柔,微塵翻飛的動作,一切的一切都逃不過自己的眼睛,而自己卻好似遺世獨立,無喜無悲的注視著一切,便在這時身旁的一樣東西引起了宋青書的注意,便是先前的玉筒。

本來元神之力是沒有情感的,但是因為先前宋青書的好奇,潛意思的便印在了元神之中,此時看到,一下子便勾起了心中的好奇,於是元神一掃,霎時間一股奇妙的感覺湧上心頭。

宋青書隻感覺自己好像陷入了一個奇妙的空間,聽到了一個人在細細的訴說著什麽,雖然自己沒有十分用心的在聽,但是他講的東西卻好似印刻在自己腦海深處。

山中無日月,世上已千年。便在宋青書沉浸在玉筒中的時候,時間已經一點一點的流逝,不知不覺中,便已經是月上中天,群星璀璨了。

“原來如此。”宋青書緩緩的睜開眼睛,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沒想到居然是這個東西,也難怪藍家的人想盡辦法也弄不明白。”

你道這個玉筒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原來說穿了不值一提,便是前世小說中常見的用來記載東西的玉筒,相當於是凡人用來記載東西的書籍。

藍家人之所以不能夠發現其中的奧秘,便是這是修仙之人留下的東西,想要觀看裏麵的東西,便隻有擁有元神之力,也就是小說中說的神識,雖然藍家的養蠱之術也算是修仙百藝的一種的,但是卻是走的旁門左道,而且遺失了太多東西,再加上他們根本就不注重元神修煉,所以發現不了,也在情理之中。

其實那個留下玉筒的前輩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臨終之前,將自己畢生的功力封印在了玉筒旁,並且設下了禁止,隻有元神強大的人才能進入那個山洞,可惜天不遂人願,計劃趕不上變化,世事變遷,讓山洞禁止消失,藍家那個弟子進入其中,元神之力不強,即使是有前輩功力相助,也不過是將自己功力提升,而元神之力卻是沒有達到要求,這就讓他與玉筒真正的失之交臂了。

“當真是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啊。”宋青書不得不感慨道。要是那個進入山洞的弟子,功力達到一流境界,即使不想宋青書這樣提前開啟元神,有了哪位前輩的功力相助,也能夠修成元神,可惜,這一切不過是假設而已,要是真的如此,便沒有了後續的一切事情的發生了,而宋青書也不能夠得到這一條長生之路。

“這位前輩也是個悲劇。”宋青書搖了搖頭歎息道,“數百年的苦修,到頭來終於明白的時候,卻是已經晚了,當真是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你道宋青書為何這麽說,其實這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在宋青書看了其實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