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我的地盤我做主 第一百三十二章 折點
北府內院中所有的房子都被整修一新,原有的下人全部由親衛隊的人充當,而住在這裏人卻穿啥的都有,哪口音都全,一看就是三教九流之人。打雜的親衛無意間聽到他們的談話,才知道這裏有府衙裏的小吏,大理寺的衙役、相國寺種菜的和尚、淩霄宮敲鍾的小道士、大街上賣菜的小販、酒樓裏跑堂的小二、甚至還有幾個雖說的是漢話,卻一聽就知道是西北那邊來的胡人,林林總總的有百十多人。這些人過年前就來了,每天好吃好喝的招待著,就是不讓出去,他們也老實誰也不提出去遛遛,甚至連內院的二門都不邁過。
這些人貌不驚人言不壓眾,在旁人眼裏不過是些普通人,放到大街上都不會多瞅他們一眼,可是在趙檉眼裏就是無價之寶,給座金山都不換,他們就是府裏隱藏在黑暗中的眼睛——諜報員。趙檉利用春節這段空閑時間將他們從各地招回了府中,一是讓他們看看王府的大好形勢;二是和王爺見見麵聯絡下感情,別到時哭了半天連墳頭都找不著;三是交流下經驗,進行組織紀律和業務培訓。
培訓自然由黃經臣主持,教官是挑選的經驗豐富,在行裏混了多年的高手,他們在這裏不但要學習如何收集、傳遞情報,還要學會發展下線,對付敵人的反諜報組織,以及潛入、徒手搏鬥、開鎖、槍械的使用這些技能,更重要的是進行洗腦,讓他們忠於王爺,忠於組織
趙檉將遼國和未來的金國作為自己的敵人,這一場大戰是無法避免的,他要求諜報員們針對他們展開調查,大到收集國情、政情、民情和軍隊的編製戰備情況,小到皇上的好惡、糧食的畝產量、不同地區每年的降雨量、主要河流豐水期和枯水期、道路的通行情況、甚至當地的風俗習慣以及民風都在調查之列。同時他命令在遼國的貴族中發展異己,賄賂拉攏軍隊中意誌薄弱分子,為將來的軍事行動打開方便之門。
諜報員們在這裏住了一個月,帶著王爺豐厚的賞賜和新的任務離開了,可另一夥人又很快搬了進去,他們來自兩個係統:
一批是從親衛隊中選拔出來的,這些人都經過成為一個軍人的基本訓練,掌握了新式武器的使用,有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和良好的服從性。前一陣子的野外拉練,趙檉是按照選拔特種兵的標準進行的,長途行軍是對戰士們體力的考察,極限訓練可以考驗他們的耐力。那些反審訊訓練也都是趙檉想出的花招,‘俘虜’聽到的鞭打和慘叫聲,都是抽打墊子的聲響和審訊人員模擬的,衝過來的馬隊在踩到他們之前就繞了過去,他們中有的人掙開繩索跑開,有些人則發狂般的四處亂跑,更有的衝著馬隊衝過去,想拚一下,通過這些小伎倆趙檉選出了其中最優秀的三十人。
再一批是路逍遙負責訓練的那些孤兒,有四十多人,他們都經過了係統的格鬥、暗殺、潛伏、綁架、化妝、情報收集訓練,能從路逍遙那活閻王手底下活到現在,這些人素質絕對是一溜的,再一個被每天灌輸忠於王爺的理念,忠心也不容置疑,但他們對火器的使用和軍隊的作戰方式十分陌生。
趙檉把這些人集中在一起,就是想打造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特種兵部隊。根據需要,趙檉要讓他們學會利用小船、獨木舟、徒步或是騎馬進行兩棲滲透作戰、戰場偵察和情報收集、利用太陽和指南針在野外辨別方向、還要學會敵後破壞刺殺、掌握徒手搏鬥、爆破和各種武器的使用,反情報、反暗殺警衛重要目標的訓練。
通過這段時間的訓練要使隊員們在運用智力和體力的本領都進一步的提高,要求每個士兵都要擅長一種特技、懂契丹或西夏語,有很強的單兵作戰能力。趙檉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當然自己也重溫了一次做特種兵的感覺。
三個月後,趙檉對親衛隊進行了重組,采用加強營編製,分成三都一隊。營設指揮使和副指揮使各一人,置司法參軍、記事參軍和主薄各二人,直屬親衛一夥十人,負責掌旗傳令,計十八人,馬二十匹,步騎槍十八支,左輪手槍十八支,馬刀十八把;每都一百三十五人,置都頭、副都頭各一人,記事參軍和主薄各一人,傳令兵五人,共計九人,下轄三隊,每隊四十二人,設隊正和隊副,分四夥,配備馬匹一百五十匹,步騎槍一百三十五支,左輪手槍三十五支、馬刀一百三十五把。
一隊為輜重隊,由營部的主簿管理,編有醫士六人、獸醫六人、火兵十五人、匠作二十人、運輸兵二十人,配備步騎槍三十五支,左輪手槍三十六支,馬一百二十匹,大車二十輛。他們的任務,平時負責全營人員的夥食、戰士和戰馬的防疫治病,修理損壞的兵器和訓練器具的維護和修造,同時參加軍事訓練;戰時就要承擔全營的後勤補給,征集糧草,救護傷員,安營紮寨等,必要時也可以作為後備力量投入戰鬥。匠作們都是從工坊中抽調的有製作槍支彈藥經驗的工匠,在材料具備的條件下他們甚至可以轉換為一支小型兵工廠。他們平時分歸各都管理,戰時統一由營根據任務統一調配。
全營共計五百人,馬六百匹,一旦達到每人雙馬的水平,依靠自己的後勤補給可以連續作戰一個月以上。他們將負責整個王府的安全和重要部門的警衛,平時作為一支處理突發事件的快反部隊,戰時將作為突擊力量隨王爺出征,每日隻有一隊在王府值班,平時駐紮在北府訓練待命。
另有王爺直屬近衛隊八十人,二十人為王爺貼身衛士,負責他的起居飲食和內院的警衛,由見喜和趙信領導。其餘六十人常駐王府,負責王府範圍內外的警戒,反特鋤奸,收集情報,由趙義領導,他們的裝備最好,武器根據不同的任務隨時選用,平時隻攜帶手槍短刀或短柄霰彈槍這些貼身裝備,身著便服,以王府的護院身份出現。
另外一支裝備火力更加強勁武器的部隊已經開始組建,隊員多從義學中選取,現在已經開始基礎訓練,秘密研製的武器也已經進入實驗階段,趙檉已經著手編製訓練計劃和作戰守則,隻待武器定型後便可投入實訓。
社丁經過係統訓練後,已經熟知戰陣,部分人精通騎射,大部分都會騎馬,已經達到常備禁軍的作戰水平,可以作為親軍的補充力量隨時出征,但是依然使用冷兵器,畢竟人多嘴雜,他們不集中管理,難免會出現泄密現象,所以隻能等到合適的時機再裝備,而火器的使用要比弓弩簡單的多,能很快形成戰鬥力。
經過五六年的籌劃,兩年多的訓練,趙檉終於拉起了一支千餘人的隊伍。他們除了能完成輕重騎兵慣常使用的追擊、偵察、掩護交通線、衝擊戰陣等常規任務以外,還可以下馬作戰,成為一支具有綜合作戰能力的高機動,強火力的新軍。
……
安排完這一切,時間已經進入五月,按照曆史的發展,今年此時應該立皇長子趙桓為太子,入主東宮了,可現在太子之位懸而未決,各方力量依然在展開爭奪。據京裏傳來的情報顯示,定王府讚讀耿南仲正月聯絡一班朝臣聯合上表請立趙桓為太子。
宋代重大政事的決策執行,有一套合理的程序:宰執議定,麵奏獲旨,再下中書省起草政令,經過門下省審議,凡有不當者,中書舍人和門下省的給事中都有權封駁(即說明理由拒絕通過),然後交付尚書省執行,與此同時,侍從官還可以提不同意見,台諫官可以論諫彈劾。雖然此時蔡京經常通過皇上的禦筆繞過了封駁、論諫等製約程序,導致了君權惡性膨脹,但是立太子乃是關係到國家千秋萬代的大事,趙佶還是要在朝會上進行廷辯。
現在朝廷上,以蔡攸、王黼、何執中、高俅為首籠絡同黨堅決反對,上表要求立嘉王趙楷為太子,內廷以楊戩、梁師成為首跟著起哄,在皇上耳邊灌輸趙恒的壞話,宰相蔡京卻擁護立嫡長,太尉童貫態度曖昧,沒有明確表態。雙方爭執不下,激辯一個多月都沒能決斷。進入三月,知樞密院事鄭居中請立兗王趙檉為太子,這時太尉童貫站出來表示擁護,朝中上演了一出三國演義。
趙檉與黃經臣、何去非就此事議論了幾次,分析當前的形勢,認為此事可能會久拖難決,導致立太子之事流產,朝中分歧會更加嚴重,一個不好就將導致天下大亂。趙檉卻明白曆史在這裏由於自己的到來發生了變化,可能曆史的轉折點就要出現了,也許新的曆史將要由自己來書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