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傲慢與偏見
一番權衡討價還價之後,事情定了下來,西京政權讓遙尊廢帝耶律延禧為帝,以蜀國公主監國。按舊製分南、北院,許王耶律寧知北院樞密院事,負責處理契丹各部和其他遊牧、漁獵部族事宜;喬坤知南樞密院事,負責管理漢人,渤海人事務。以趙王耶律習泥烈為大惕隱,司掌四帳皇族政教。
耶律餘覩為‘大於越’,這個官位居百官之上,總知軍國事,非有大功德著不授,地位極為尊崇。耶律雅裏為西北安撫使,負責安置流民,招降納叛等,其實這也是個閑職。至於耶律定,趙檉還沒想好讓他幹點什麽,暫時歇在家裏。蕭察剌也沒動他,還是西京城府尹。
趙勇被封為西南都部署,應朔節度使,管理兩州事務。趙信為大內都檢點,總管‘皇上’的禁衛、宿值,以原州軍為骨幹在各部征調軍士,組建禁衛軍。因為仍然遙尊耶律延禧為帝,所以國都依然是上京,西京還是陪都,那麽軍權就掌握在了西北招討司和大內都檢點兩處,也就是說還在趙檉手中。
這下西京搭起的一個國家政權的架子,部門設置齊全,那些娶了公主的駙馬、嫁了皇子的人家也都有了安置的地方,唯獨尚了監國蜀國公主和原州蕭氏五姑娘的趙二公子沒有安排職位,隻得了個駙馬都尉的虛銜,還是暗地裏封的。
“這簡直就是他娘的倒推!”一下多了兩個老婆的趙檉是憤憤不滿,阻止趙信出嫁那是他此行的目的,而娶公主完全是為了國家利益犧牲了自己的幸福。
那日基本搞定了幾個皇子之後。耶律定這貨心眼多,他知道自己這些人的命運都掌握在燕親王的手裏。隻有把他變成自己的親戚才能稍稍放心,這又何嚐不是其他幾個人的心思呢?於是他們以拒不合作相要挾。趙檉想想那貌美如花、賢淑知禮的紅顏知己,下身一動,意思了意思便‘妥協’了。
“二爺,是得了便宜賣乖,偷了個小的,還捎帶了個大的,真是做得好買賣!”瞅著還‘憤懣’的王爺,趙信撇撇嘴說道。
“胡說,那純粹是意外。都是路逍遙那廝多事,否則怎麽會弄成這個樣子!”趙檉哪裏肯認,瞪著趙信說道。
“新人一上床,媒人甩過牆,誰知道是不是你吩咐的,我不信6大哥會違拗你的意思,二爺即便沒說,肯定也暗示過,否則6大哥怎麽會擅自行動!”趙信才不信王爺的‘鬼話’呢。揶揄道。
“瞎說,我可沒有和公主上過床,倒是和你上過床…”趙檉立刻抓住了趙信的話把兒,開始了反擊。
“呸。誰和你上過床?這種混話也敢說!”趙信啐了王爺一口說道。
“你還不知道啊,現在外邊早就傳開了,公主和你被偷走了月餘才送回來的。跟那個‘賊’已經明鋪暗蓋了,要不梁王怎麽會不娶五姑娘了。大家都知道這事兒了!”趙檉繪聲繪色地說道。
“你…二爺是不是很得意啊,要是聖上知道你做了大遼國的贅婿。不知道會如何收拾你,王妃會不會放過你!”趙信在王爺的額頭上輕點了下說道。
“怎麽辦?我就躲在這裏不回去了,就讓你這個大內都檢點保護我,你不會不收留我吧!”趙檉拽過趙信的手,可憐兮兮地說道。
“能為王爺做事,屬下十分榮幸,願意時刻保護您!”趙信笑著說道。
“真乖,讓王爺親一口!”趙檉探著腦袋作勢道。
“不要,喜爺在外邊呢!”趙信一跳躲開了。
“掃興,明天我就要走了,你還不讓沾點便宜!”趙檉悻悻地說道。
“二爺,明天就要走?”趙信吃驚道,兩人才剛剛消除了誤解,王爺就又要走了。
“是啊,河東那邊也不安寧了,必須回去收拾爛攤子!”趙檉起身說道。
“我這就收拾行李,跟您一起回去!”趙信說道。
“不必了,西京城初定,大戰將至,你還不能離開,現在要盡快建立一支有戰鬥力的禁軍!”趙檉輕攬著趙信地腰說道。
“嗯,可二爺不擔心這支軍隊將來會成為您的敵人嗎?”趙信點點頭,又突然想到了點什麽問道。
“有這種可能,但是我相信你不會再離開我!”趙檉摸摸趙信的臉蛋說道。
“那可不一定,我可是契丹人,大遼的親族!”趙信玩弄著王爺的頭說道。
“可你是在大宋長大的,還是大宋親王的妃子,皇上的兒媳婦啊!”趙檉笑著說道。
“你還有一個遼國公主的媳婦呢,她可是以複興大遼為己任的,你怎麽辦啊?”趙信靠在王爺的胸前不無憂慮地說道。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板凳滿地走,契丹人也一樣吧,不管她以前是什麽人,他也得隨著我跑吧!”趙檉輕拍著趙信的後背說道。
“那二爺是不是早打著娶公主的主意呢?”趙信仰著頭嘟著嘴說道。
“嘿嘿,我要說是呢?”趙檉笑著反問道。
“我就知道二爺你打著這鬼主意呢?”趙信冷哼一聲說道。
“為什麽這麽肯定?”趙檉笑嘻嘻地問道。
“本小利大唄,白得個老婆不說,還能控製整個西京,這不正是二爺的買賣經嗎?”趙信撇了下嘴說道。
“是嗎,那我就先討回點本錢!”趙檉猛地將趙信抄起,不顧她的掙紮抱著進了內室…
………
趙檉從西京悄悄潛回了河東,巡視河東沿邊諸州,檢查春耕、戰備。這春天就要到了,必要要抓緊時間春耕,播下種子,否則為了為了‘支持’伐遼被朝廷拔得溜兒光的河東、河中兩路官民,不但工資不出,就是飯都會吃不上了。
而隨著燕京歸宋,女真脅迫居民北遷,導致大量幽燕漢人南逃,可因為宋朝政府的一係列政策的失誤,導致社會矛盾激化,隨著春荒的到來,一旦處理不好,就會有生大規模動亂的可能,趙檉不得不著手解決這個難題,替他爹收拾爛攤子。
幽雲十六州的漢人成為遼朝屬民百年之後,其不僅在性格方麵,而且在生活習俗上也開始生全麵的胡化。這逐漸導致了宋人對其態度的變化。在宋人看來,那些生活在敵境之中、著胡服、用胡禮、習胡俗的人,於己來說完全是一種異類,存在著嚴重的偏見,他們已將幽雲漢人和契丹一道視為“番夷”的態度。
由於宋人對遼朝的幽雲漢人往往缺乏必要的認同感,因此,無論是在太宗兩次北伐時,還是此時入燕攻遼的過程中,朝廷都擺出一副‘代天吊民’、以幽雲漢人解放者自居的傲慢架勢,作出高高在上的慈悲姿態期待幽雲漢人的歸順。
在幽燕漢人歸宋後,這種態度也沒有絲毫改變,不僅沒有想辦法去消除宋人對遼朝漢人的排斥心理,減少幽燕漢人心中的疑慮,卻反而處處體現出不信任的態度,做出許多根本不把他們當作子民、而是乒出賣的事來…
宋廷在獲得幽雲後,出台了一係列政策,但是這些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政策卻沒有能穩住局勢,反而引起了幽燕漢人的不滿,其中換官、授田、鹽法等最為人詬病。
采用大規模的‘換官’的初衷是為對新占之地加以鞏固,將原在遼朝各州縣任大小官員的‘漢人’大量調至內地任職,而另行指派宋朝官吏前往管理其地。朝廷之所以如此行事,一是為了籠絡幽雲漢人上層,二卻是出於不信任,而不敢令其繼續在原處為官。
而授田卻是為當初的草率買單。在宋金兩國的聯合作戰中,按照約定,滅遼後宋朝收回的是幽雲十六州,而遼上京、中京、東京等道的人口,無論渤海、契丹還是漢人,都歸金朝所有。然而宋軍攻燕失敗、金軍南下占領燕京後,‘常勝軍’的去留便成了問題,
金人要依照事先的約定,將鬆亭榆關外民戶婦國數內,遼國降將郭藥師率領的常勝軍由八千餘戶遼東組建,當然也在索要之列。但作為第一支降宋的遼朝武裝力量,常勝軍是宋朝賴以守衛北部邊境的主力,自然不能眼看其被金人帶走,但宋朝為了保住常勝軍又能換取其移交燕京,作出了一個十分卑鄙的一舉兩得的決定――授田!
遼朝後期,幽雲漢人的經濟負擔並不很重,甚至相對於宋朝宣和年間的稅賦還要輕。而宋朝卻不考慮實際情況,為了早點撈回本錢,在幽雲實施和內地價格一樣甚至更高的官鹽製度。過去遼國每石鹽是一貫四百文,每斤鹽約合十二文錢,但是改換大宋的鹽法之後,每斤鹽暴漲到每斤二百五十文,甚至到達二百八十文。
在政府濫抬鹽價的同時,還有宋人的投機生意擾亂經濟,這其中,眾多的中原富戶顯貴以至商販地痞全都參與進來,令幽雲漢人更加不堪重負!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