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瑣事
林墨做菜的手藝一如既往的好,忠叔吃過以後,就喜歡上了那味道,三不五時的去林墨那兒蹭上一頓飯。韓勳從林墨那兒得知忠叔已經知道他們之間的事情,還幫他們隱瞞後,特地跟他道了謝。拿忠叔的話來說,小少爺從小長到這麽大嘴巴還沒這麽甜過,那句話叫有了媳婦兒忘了什麽來著,酸了好些天。
等林書的奧數培訓課上完後,林墨收拾著東西跟他一起回老家。現在韓勳沒在,忠叔需要花更多精力幫他處理國內的投資,沒時間去,隻得跟林墨約好以後有空的時候再去,還讓林墨千萬記得到時候做烤魚給他吃,可見,韓老爺子回去後絕對在他麵前炫耀了的。
林墨沒什麽好帶的,隻帶了幾件衣服,給奶奶和爸爸帶了些禮物,輕裝簡行。林書帶的東西就多了,光是書和零食就一大堆,小家夥現在自詡是‘學武之人’愣是不讓林墨給他提行李,一張帥氣的小臉憋得通紅。又是小半年沒見著兒子,林建心裏早就盼著了,早早派了人去機場接機。老太太為了能夠在第一時間看到兩個乖孫,提前兩天就來錦城了,這不,林墨和林書剛從麵包車裏出來,老太太就衝了過來,拉著兄弟倆心肝寶貝的叫。
林墨早就已經習慣了老太太的肉麻,淡定無比,林書臉皮薄,小屁孩兒好麵子,看著周圍不是掃過來的視線一張臉羞得通紅。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林墨默默移開視線,假裝沒看到弟弟求助的眼神,任由弟弟被奶奶摟在懷裏揉搓,他退到旁邊跟爸爸聊起了別的事情。
這半年,錦城分店的生意天天火爆,林建等分店的磨合期一過,所有事情走上正軌,立刻招聘人馬將錦城的另一家鋪麵裝修一新後,開了錦城的第二家分店。這樣一來,林建手裏就有了三家火鍋店,而他還在積極籌備將分店擴展到周邊地級市、縣城,光靠他一個人來管理,肯定管不過來。跟林墨商量過後,他去注冊了林氏餐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將股東、股份明確下來。林建擁有65%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韓勳隻要30%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按照早先與柳立的約定,給予他3%的股份,而林冬梅作為公司主管,擁有2%的股份。柳立與林冬梅所持股份為優先股,能夠享受優先分紅,沒有選舉和被選舉權,不能退股,隻能通過優先股贖回條款被公司贖回。
柳立的那部分股份是他心裏早就有數了的,林冬梅的那部分卻是完完全全的天降之喜,兩人早就已經訂了婚的,等以後兩人結了婚,合在一起就有5%的股份,林冬梅一直管著幾個店的賬,比誰都清楚店裏的收入。隨著日後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他們能夠拿到的分紅隻會越來越多,光想想,兩人就覺得心花怒放,充滿了將公司當成自己的來做事的幹勁。
公司成立起來後,林建從基層提拔了一部分人,又外招了一些大學生,如今,公司的規模還很小,卻五髒俱全,林建能感覺到自己肩上的壓力輕了許多。隨後,林建安排公司人員,一部分人負責招聘培訓、一部分人負責監督裝修進程,還有一部分人負責監督管理已有店鋪,幾相結合,林建預計,下半年至少能再開八家分店,甚至更多。
公司的事情,林墨隻參與了最初的股份分配,和職位安排,後續的事情全部都是林建在做。曾經他在m國韓勳短暫的填鴨式教學裏學到東西慢慢消化開來,自己也經常利用空餘時間學習經營、企管等等,不斷給自己充電,如今管理起公司的事情來相當得心應手。
養移體居移氣,林建現在認識的人不一樣,管理的事情不一樣,整個人的氣質跟以前比起來簡直天差地別,也難怪老太太總說,‘我兒子越來越有老板的派頭了’。
在家裏休息了一會兒,林建帶著一家人去新開的第二家分店。店鋪選址在靠近市中心的二環路,幾乎整條街都是餐飲店,生意極其火爆。火鍋店的選址,在街道的盡頭,與另一條商業街相鄰,不過才剛到下午六點,店裏就已經快坐滿了客人。林建提前預留了包廂,一家人邊吃邊聊,開心又愜意。
“……小吃的味道差了些,沒有程叔做的好吃。”林書一邊往嘴裏塞涼糕,一邊不滿地嘟噥。
林建說:“像你程叔手藝那麽好的師傅,哪兒是那麽好找的?”
林墨並不讚同爸爸的說法,“不好找不代表沒有,無論如何不能降低了店裏的要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想要找總是找得著的,實在找不著我們還可以自己培訓。”
林建說:“我跟你想得一樣,這段時間你冬梅姐一直在聯係一個四星級酒店裏廚師,他的手藝不比你程叔差,可惜他嫌我們這兒廟小,一直說在考慮,沒個準話。”如果不是這人一直拖著,店裏也不至於臨到開店了,還沒有把小吃師父定下來,最後隻能臨時選了個手藝平平的人頂上。
林墨說:“既然他嫌我們這裏不如他現在工作的地方體麵,那就算了,讓冬梅姐盡快重新物色人選,總會有願意來的人。”
一個手藝好的廚師對火鍋店的發展固然重要,可手藝再好,沒有合格的品質也不行。你不願意來就說不願意,自抬身價就算了,非要別人做出一副求了又求的高姿態,何必呢?小吃這一塊兒,林墨自信給的薪酬已經足夠高了,沒必要上趕著去求誰。林冬梅作為公司的主管,她需要做的是知人善用,而不是‘非卿不可’,說到底,她還是太年輕,需要更多的曆練。
這件事情,林建也煩得不行,點頭道:“行,我一會兒回去就跟她說。”
一個小小的插曲很快在大家的閑談中過去。
在錦城逗留了兩三天,林墨兄弟倆和老太太一起回了l縣。
阿灰大老遠瞅見麵包車的影子,顛兒顛兒的衝了過來。原先肥嘟嘟的小土狗已經長成威風的大狗了,中華田園犬悲劇就是,小得時候再乖再口耐,長大了也會變得很‘土’,阿灰一身灰不溜秋的毛,彰顯著它純到掉渣的純血統。林書卻一點都在意,跳下車,一把抱住撲過來的阿灰,被它舔得哈哈大笑。
在這一刻,林墨覺得,不管去了多遠的地方,不管去了多繁華的地方,這個生機勃勃的小村落才是他永遠的家。
今年早些時候,老太太做主將家裏裏裏外外重新裝修了一遍,門口換上了氣派的大黑鐵門,荒山那邊修了小豬場後,索性把家裏的豬圈雞圈全拆了,讓人在原址上修了兩排房子,一邊留作當車庫,一邊改成客廳和飯廳,家裏樓上樓下全貼上的瓷磚,重新粉刷了牆壁,天花板也改成現下最時髦的模樣,掛上漂亮的吊燈。家裏的家具能用的做人情送了村裏人,不能用的全都打了當柴火燒,幾間臥房,從床到衣櫃全換成了時下最流行的樣式。
當初裝修的時候,老太太還特別高興的告訴韓勳,她專門給他留了一間房,以後再不用跟林墨擠了。
韓勳欲哭無淚地告訴老太太,他其實一點都不介意跟林墨擠,真的,比真金還真。
老太太‘淨瞎說’三個字,把韓勳滿肚子的牢騷全堵了回去,隻能通過電話像林墨傾述,結果反被林墨幸災樂禍了好久。
看著家裏的變化,想起這一茬,林墨不禁勾起了嘴角。待會兒一定好好去‘觀摩’一下韓小人的‘專屬’客房。
家,與其說是一個地方,不如說是一種感覺。無論多久沒有回來,無論家裏怎麽變化,隻要一步踏進家門,心底就會禁不住生出一種‘到家了’的感覺,仿佛刹那間便能卸去所有的心防和疲憊。
老太太身體硬朗,但年齡畢竟大了,家裏總她一個人,林建哪裏放得下心?等家裏的房子重新裝修後,林建就讓荒山農場那邊一個女工過來陪老太太住。
這女人已經四十多歲,姓吳,叫吳興華,打外地來的,離婚,獨自帶著一個兒子。兒子在外地讀大學,她沒有文化,隻能靠四處打工維持母子二人的生活。她原先經親戚介紹在縣裏一家皮革廠上班,今年生意不景氣,皮革廠破產了,她早先在家裏時就做過菜農,經驗豐富,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荒山農場應聘農技管理員,雖然當時不怎麽缺人,老太太見她勤快帶個孩子挺不容易的,就將她聘了下來。吳興華幹活確實很有一手,有技術有經驗又勤快,為人也正派,從不跟農場裏其他男人嬉皮笑臉,做飯、打掃衛生都十分麻利,閑暇時,跟老太太也談得攏。因此,林建就動了心思,請她進出照顧母親,晚上住到他們家,多看著老太太幫老太太做點家務,額外給她算一份保姆的錢。
吳興華拚命幹活就是為了掙錢供兒子讀書,將來還要買房、娶媳婦,一串串的都是花大錢的地方,忽然多一個賺錢的地方,她哪裏有不答應的道理?老太太閑不住的性子,家裏的那些家務都是跟她分著在做,更不會故意使喚她什麽的,多數時候都在陪老太太聊家常。
知道林墨要回來,吳嬸提前將家裏樓上樓下的地板磚擦得光可鑒人,還提前準備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
“李阿姨,我已經把飯菜準備好了,你們快去吃吧,不然一會兒該冷了,我先回農場去了,還有一攏茄子要掐苗。”吳興華還是第一次見林墨兄弟倆,有些驚豔,也有些拘謹。
“走什麽走,這會兒正是午休的時候,把飯吃了再過去也不遲。”老太太拉著她說。農場是正規的八小時工作製,夏季的時候早上七點到十一點半,下午則是三點半到七點,中午有四個小時的休息時間,距離下午開工還早得很。
吳興華也不是矯情的人,高高興興地答應下來,轉身回去係上圍裙,張羅著添飯擺桌。
吳興華做菜的手藝算不上太好,普通的家常風味,做得多是些清淡的菜肴。老太太對她什麽都滿意,就這一點上頗有意見。奈何老太太年齡大了,正是該吃些清淡口味的時候,一開始不太適應,時間長了就好了。
“這湯真好喝。”林書咕咚咕咚喝了一碗鮮美的野菌老鴨湯下去,忍不住讚美道。
吳興華做炒菜燒菜的手藝很一般,但是煲湯絕對是一絕,就是林墨喝了也忍不住點頭。
吳興華笑著說:“小書喜歡阿姨再給你做。”林書向來是個討人喜歡的孩子,看著他,想起暑假在遠方打工沒有回來的兒子,吳興華眼底濃濃的慈愛和思念簡直快要溢出來了。
老太太幫腔道:“小書,你還沒嚐過你吳阿姨燉得玉米排骨湯,那才叫好吃。”
吃貨·書立馬拿星星眼看著吳阿姨,看得她連謙虛的話都說不出口,“阿姨晚上就給你燉這道菜好不好?這幾天的玉米正是嫩的時候,燉出來保證好吃。”
“謝謝吳阿姨。”
林墨在心底悄悄罵了聲小吃貨,白養了他這麽久,一道湯就把他給勾走了。吃完午飯,林墨在客廳看電視,林書跑過來坐到他身邊,人小鬼大地說:“哥,你別吃醋,在我心裏你做的東西永遠是最好吃的,我還指望你給我做一輩子呢。”
林墨一根指頭把林書戳翻在沙發上,冷笑:“想得美。”
林書笑嘻嘻地爬起來,乖乖陪林墨看電視。林墨不耐煩他在旁邊一直啃呲啃呲的吃零食,便說:“你怎麽不出去玩兒?”
林書翻了個白眼:“外麵多熱,我才不去呢,在家看電視多好,還有風扇吹。”
林墨知道林書在村裏沒什麽朋友,頂著殺人犯兒子的名頭,估計別家小孩兒也不樂意跟他一起玩。林墨可不想弟弟被人欺負,又不想他這樣悶在家裏,想了想說:“要不我們去農場看看,你去摘點菜,拿上給你幹爹他們買的禮物,我們一會兒去看他們。”
“先等我把這盒薯片吃完。”
林墨拽著又饞又懶的小家夥說:“你那破薯片有什麽好吃的,放那十天半月也沒人給你吃,快點走了。”
林書磨磨蹭蹭穿上鞋子,跟林墨一起去了農場。
短短半年多的改造,農場的土質不肥,林建隻讓人圈了其中八十畝地種植蔬菜,另外種了一百畝地的玉米,其他地方全部撒滿草籽,放養著成群的雞鴨,農場裏修了一個小豬場,養了一百多頭豬,全是用玉米麵混著青草料以及挑剩的蔬菜喂養,一頭頭的長得油光水滑的。農場裏雞鴨多,今年早些時候還發生過偷盜事件,小偷被半夜起夜的工人抓個正著,那家夥是鄰村的人,幹慣了偷雞摸狗的事情,平常就是個橫行鄉裏的混混,被抓了還叫囂著誰敢動他,他滅了誰全家。結果林常青一個電話,將他弄進了派出所,後來被判了好幾年。
為了杜絕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林建買了足足八隻狼犬,養在農場周圍。為防狼犬傷人,平時都拴著,這幾個家夥挺聰明的,見林墨和林書有農場的人陪著,隻叫了幾聲便回狗窩裏閉目養神了。阿灰常來農場,一進農場大門就撒丫子跑去它的‘狗友’玩兒了。
這會兒還不到上工時間,農場裏沒幾個人,林墨大概轉了轉,給林書一個大菜籃子,讓他自個兒去摘菜。他則去了對麵的廠房,如今一排排廠房已經建了起來,園區裏到處都打掃得幹幹淨淨的,因為還未大規模投產,廠區裏除了門衛,幾乎看不到其他人。柳立也將就著之前搭建的臨時廠房在用,他見林墨走了進去,愣了一下,將手中的活交給其他人,快步走到林墨身邊。
“林墨,你回來啦?”
“嗯,”林墨笑道:“天氣這麽熱,還受得了嗎?怎麽沒搬去新廠區?”臨時廠房低矮不透風,外麵的溫度有三十度的話,廠房裏至少得有四十度,剛到門口,就能感受到裏麵的熱浪一陣陣襲來。
“現在產量小,搬過去不劃算,等下半年林叔再多開些分店了以後搬吧,其實也沒多熱,習慣了就好。”柳立是個實在人,就算林墨不給他算配料廠的分紅,他也會盡心盡責的幫老板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曾有不滿他管理的工人,暗地裏罵他是林家的‘護家狗’,柳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倒是林建知道後,把那些工人罵了一頓,在會上公開表揚柳立工作認真負責,還獎勵他一個大紅包,結果反倒更加坐實了他‘護家狗’的綽號,不過,自那以後,大家都知道柳立背後有林建撐腰,不敢再仗著跟林家七彎八拐的關係為難他,慢慢的,配料廠在柳立的管理下走上了正軌。
林墨說:“這個月天氣熱得有些反常,大家都很辛苦,我回去會給爸爸說,讓他這個月給大家每人每天加十塊錢工資。”
後世有高溫補貼的說法,現在卻沒有,有耳朵尖聽到林墨和柳立交談的工人立刻喜笑顏開。配料廠的工作不算太辛苦,一天三十塊錢的工資已經比不少工廠要高了,這個月還能每天多領十塊錢,一個月下來就是三百塊,這可是白撿的!
好消息慢慢傳開的,大家紛紛跟吃了仙丹一樣,一個個幹勁足得不能再足,手下動作飛快。
柳立都忍不住在心裏罵了聲娘,一群馬屁精。
林墨把他叫到外麵,簡單跟他聊了一下,教了他一些簡單的管理手段,讓他回家多拿林冬梅的書看看。柳立一聽看書就頭大如鬥,他可真不是那個料,否則就不會認真苦讀到最後連大專的邊都摸不著。可是老板發話了,他還能說什麽?隻能乖乖點頭,休息的時候想問林冬梅借本管理學的書看看,結果,林冬梅說一本哪夠,起碼得一撂。柳立抱著一箱子書,簡直欲哭無淚。
從工廠出來,林書已經在農場工人的幫忙下摘好了菜,有玉米,有青椒,有茄子,小南瓜等等全是些時蔬,值不了幾個錢,卻是林書的一番心意。
收到禮物,老龐喜笑顏開,直說林書兄弟倆太客氣,拉著林書問了好些他在京城那邊的學習情況,聽說林書現在是青玉附中奧數班的第一名,心裏異常自豪,簡直跟自己的孩子得了第一名似的。
晚上,林墨請龐老師一家去店裏吃了火鍋,然後才坐著店裏的車回家。
吳興華不知道林書兄弟倆會在外麵吃飯,燉了一大鍋玉米排骨湯,林書頂著哥哥的白眼,喝了好幾碗,晚上撐得肚子發脹也不敢說,夜裏跑了好幾趟廁所。
深夜,韓勳的電話從國外打回來,跟催債的似的:“林小墨,你什麽時候過來啊?”
林墨說:“我護照丟了。”
“這麽爛的借口,虧你想得出來,我就大方點吧,再給你十天時間,十天後過來怎麽樣,我讓人給你訂票?”
林墨壞笑道:“十天啊,我原本想再過個六七天就過來,你說十天就十天吧。”
“……”
電話那頭很快傳來韓勳的咆哮:“林!小!墨!”這小混蛋,有本事最好躲他一輩子,不然,哼哼!
接下來,不管韓勳怎麽魔,林墨咬死不鬆口一定要等到十天後,再啟程過去。
十天的時間幾乎眨眼就過完了,為了這次去m國玩兒,林墨兄弟倆幾乎天天挑燈夜戰趕家庭作業,韓小人那混蛋居然還不體諒!他知不知道天朝的高中生有多苦逼!
老太太心裏舍不得兩個孫子離開,可是又希望他們能夠出去長長見識,盾的心思中才眉開眼笑。,準備了大堆禮物,聽林墨說在那邊玩上十天半月還會再回來,在一番矛老太太這作者有話要說:二合一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