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疾風勁草馬蹄急 第十三章 滿載而歸
一十四點六億美元!
這是隨後在簽約儀式上達成的投資意向金額的數字。
曆時一周的曆時一周的安新(香港)投資推介會取得圓滿成功,雖然這次推介會不比某些市在香港一周引資幾十億美元那麽轟動,但卻是安新最成功地一次洽談會了,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何況一些大項目現在還在談判中,十四點六億美元並不是最終的結果。
而這個數字差不多是安新從九四年到九七年三年間的簽訂的意向外資的總和,而今年由於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安新直接外資投資意向前三季度隻有區區四千萬美元,這足足是其將近四倍!
招商團所有成員一個個都是喜氣洋洋。
“這一回咱們過年再也不用做楊白勞了,隻要能在年前把幾塊地賣出去,我們也終於可以闊一把了。”
安俊義笑嗬嗬的說道。
陸政東卻是搖搖頭。
“看看人家安臨市,同樣是副省級城市,通過拍賣成交的樓麵價達到三千多每平米,比周邊樓盤三千每平米的售價還高,完全是麵粉貴過麵包,我們安新現在的地價和房價,完全就是青菜蘿卜價。我們安新的地價和房價實在是太低,不說和沿海的副省級城市相比,就是和地市級相比,價格還略低,完全就是三線城市,這和副省級大城市一點也不相符,也不利於安新的發展,地價和房價太低。會製約安新的發展,當然也不能過高,還得讓想買房的大部分人買得起,如何規劃把握,金忠市長,這就是你的事情了……”
陸政東這是說的是實話,九八年的土地價格還是白菜價,特別是象安新這樣處於困境中的城市,成型的、比較大的較貴的地塊,政府向賣個好價錢。居然無人問津.
在後來,許多年輕人在麵對高昂的房價,都有“出生恨晚”的感歎:如果早一些遇到商品房起步的階段,早點出手買房,那該多好。殊不知,這個時候要下買房決心,可能比後來更為艱難。
因為正式取消福利分房之前,商品房市場一直處於發展非常緩慢的階段,在安新大多數人的觀念裏。房子是應該由單位分的,雖然市場上已經有了少量的商品房在出售。但商品房概念還沒有深入人心,願意去買房的人寥寥無幾。
但陸政東相信著一切會很快改變。
從大環境上講,九八年中央政府正式叫停實施了四十多年的“福利分房”製度,這預示著“住房貨幣化”必將掀起房地產開發的**,其二,住房按揭貸款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住房”商品化“也開始走向極致,貸款買房甚至成為人們改變生活和消費觀念的決定因素。
陸政東相信外來房地產開發巨頭紛紛進入安新,必將開啟安新房地產新篇章,安新出現真正意義上的高檔寫字樓和正規的商業集市場等商業地產嶄露頭角。使安新的房產開發市場豐富和立體起來。
而更重要的是,這促使安新的商業用地開始走向市場化和多元化,此前,安新甚至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土地市場,因為對房地產資質的審核非常嚴格,沒有土地就沒有資格,民營企業排不上號。隻能掛靠在國營地產下討生活,而國有土地使用權是通過劃撥形式獲得的,拿地的開發商也基本上是國有企業,開發商的地盤都嚴格劃分好。
而港資的大舉進場。安新的房地產格局亦改變。出現了跨行業、跨地區進入房產開發的現象,
這樣的大環境和小環境都會進一步推高對土地的需求,推高土地的價格,通過拍賣的方式公開出讓土地,那才是真正能賣個好價錢的辦法。
陸政東非常清楚,超低地價絕不會抑製房價的上漲,因為地價越低,湧入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就越是龐大,隻會惡性的推高地價和房價,他的想法是有節奏的,可控的讓地價和房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範圍內。
陸政東看著樂嗬嗬的幾個人,沉吟了一下道:
“招商活動是取得了成功,但這些意向性協議畢竟是寫在紙上的,心裏始終都是不踏實啊,接下來很多油投資意向的工商界人士就會蒞臨安新考察拍板,如何落實這些項目才是真正的挑戰。說起這個,我倒是想起白天鵝賓館的一些舊事來……”
“一個酒店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改變”
陸政東沉吟了一下說道。
白天鵝賓館,是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級酒店,也是是見證改革開放的一個地方。唐中凱尤金忠等人聽到陸政東說起這個,心裏都知道陸政東肯定不是講什麽故事,都認真的聽著。
“霍先生其實對開賓館並沒有興趣,在他看著,對人的生意是最難賺錢的。開始沒想到合資,想捐錢算了。但領導們都認為捐贈這個形式不好。本來希望港澳同胞、華僑和海外華人來國內投資的,一來就帶頭捐贈,以為開放是為了‘要錢’,所以堅持合作或合資,講現在很多外商有疑慮,還在觀望,希望他帶頭做個榜樣出來。於是他就帶了頭。
他也根本就沒想通過白天鵝來賺錢,但是卻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當時內地幾乎要什麽沒什麽,大部分要靠進口,國內連牙簽都沒有,而更麻煩的事就是進口牙簽都要去十幾個部門蓋一大串公章。而更離譜的是,白天鵝賓館的樓頂差點變成了高射炮陣地。當時按照過去的規矩,凡是高層建築都要配備高射炮,備戰備荒為人民。真要是放個炮在哪裏,誰還敢在這裏睡覺?
而更多的則是質疑責問和反對,就連酒店的服務員穿尼龍絲襪也成了意識形態的問題。說是複辟“封資修”,酒店的日本餐廳一開,迎送員穿件和服,有些老同誌就哭,寫信說:我們好不容易把日本鬼子趕出去了,你們又把這些帶進來了,你們賣國!
這在現在不敢想象吧?
霍先生是苦出身,隻要是他投資的賓館、飯店、道路、橋梁,都會親自過問,霍先生麵對質疑也有自己的辦法。和很多改革的人一樣,不得不學會去繞過體製的羈絆和束縛,最終讓白天鵝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改革開發的標誌之一。
在那個特殊年代,他所改變、所打破的體製和思想枷鎖,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已經變得稀鬆平常。現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和八十年代大為不同,但有一點其實還是相同的,那就是一些僵化的思想和意識總是滯後於改革和開放。一些新的體製和思想的束縛也需要去打破,還是得與時俱進。
想要把這樣的推介會變成一種常規性的東西每年舉辦一次。想要引得進來,留得住,那還得要在軟硬件設施上更下功夫,硬環境那需要資金,但在軟環境上,安新還需要下大力氣進行整治,整頓和提高服務質量,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我們安新幹部隊伍中存在著拖遝、懶散。不願負責、吃卡拿要等等惡習屢禁不絕,這是我們今後招商工作中最大的障礙之一……”
陸政東看到幾個人的臉色一下就變得凝重了起來,不由笑道:
“難得高興一下說這些,我這是不是很掃興啊?”
尤金忠卻是擺擺手道:
“小小的高興一下是應該的,但就像市長說的,不入袋為安,心裏真是不踏實。安新對於這些項目資金是望穿秋水,多跑掉一個拿心就要多痛一次。接下來確實是要好好落實,切實做好港商來安新的各項工作,等到落實之後,好好再好好慶祝也不遲……”
唐中凱也點點頭。深以為然……
————————————————
招商團回到安新之後,安俊義就嘀咕著,電視台和報紙,關於香港招商的事情就是在新聞裏播報,連個專題都不做?報給省裏的新聞稿也是一個簡訊一般的內容,難不成宣傳部的人還懷疑簽訂的這些意向性協議都是放空炮,怕牛皮吹大了不好收場?
聽得安俊義的嘀咕,陸政東隻是淡淡一笑,對於這次赴港招商,宣傳沒有安俊義說得那麽少,不過確實是進行了淡化處理。
宣傳部的人自然是知道簽訂如此巨大的意向性協議,就算是吹牛皮,盆大能刮稀飯,就算再不濟,落實下來的實際投資折合人*民*幣也能有十億以上。
就是擔心他這一次招商引資的影響太大了,所以才會這樣不慍不火的宣傳。
不過宣傳部就算是不慍不火恐怕也由不得他……
幾天之後,通達集團的董事、通達地產總裁、曾先生的公子曾廣文抵達安新,旋即與安新市政府簽訂買下安新*市*區價值一點八億的三號地塊,用於開發商住樓,現場將購地資金支票交到市政府手裏。
在簽約儀式上,曾廣文還同時宣布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通達地產在大陸的總部將會遷到安新市。
曾先生和他在六年前因為桂雲寺而結緣,在九二年之後,通達集團發展勢頭很猛,在曾先生心目中,桂雲寺是其福地,而陸政東則是其貴人。
所以這一次是通達集團的少東家曾廣文,攜帶著巨資,直接來到安新,並且會宣布將通達集團房地產在大陸的總部放在安新。
現在的通達集團在香港也算知名的企業集團,通達集團還沒開始開發樓盤就把總部放在安新,應該講,還是具有風向標意義的。
當然,曾先生做如此考慮,也不單單就是為了答謝他這個“貴人”當年的提醒,而是從企業發展的大局通盤進行的考慮。
通達集團涉足房地產的時間並不長,而且之前主要是在一些地市開發一些房地產項目,顯得格局太小,而在安新拿下一塊價值不菲的地塊,便可在大城市奠定地位,有利於其今後的長遠發展。
緊接著,香港大財團、房地產界的大佬黃河集團的董事局主席李先生的大公子攜黃河(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杜誌林抵達安新,買下市中心的價值兩點一億的一號地塊,用於開發高檔寫字樓。
“哎呀,我這回算是真正見識到什麽是財大氣粗了,就我們原來那些房地產商人買個一兩千萬的地塊還磨磨唧唧的要這樣政策,那樣政策,哪像這樣的大老板,連考察都沒考察,啪,把錢直接一砸,痛快啊。”
在安新賓館參加完簽字儀式,送走市委書記張澤高和市人大政協的領導之後,分管城建的副市長尤金忠是感慨萬千的說著。
唐中凱在一邊笑道:
“老尤啊,你現在是壯得厲害,現在恐北漢市的吳市長看到你,眼睛會比兔子還紅,你可得小心點,謹防他急了,咬你一口。”
唐中凱口中的吳市長是貝湖省會、同樣也是副省級城市北漢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長,北漢市在房地產這一塊比安新市起步早,房地產比安新要紅火的多,一向都是瞧不上安新。而安新一下就賣出將近五個億的地塊,吳市長瞧不上的安新一下跑到了北漢市前麵,吳市長不著急才怪。
不但北漢市的吳市長如此,張澤高和他到省裏開會,其他市的領導也都是豔羨不已。
“金忠市長啊,這些大企業大老板愛做慈善事業不假,但是絕不會把生意當成慈善事業來做的,否則他們的企業早就垮掉了。你說的所謂的考察都沒考察就啪的把錢砸到我們市裏是不可能的。我想他們應該是在我們把招商引資的材料交給他們進行溝通的時候,就有專業的人才到我們安新來考察過了。”
尤金忠有些不相信的看了陸政東一眼,陸政東笑了笑,他能搞經濟在安新現在還是名聲不顯,不過牆裏開花牆外香,在香港名頭卻是很大,有他在,他們相信安新的經濟一定會向好,一定能夠贏得更好的投資回報,而且還有港府和中聯辦的官員吹風,就衝這一點,也會有人會來考察。
“我們和北漢市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地價比他們便宜,房價的上升空間比他們大,這恐怕才是他們真正願意痛快砸錢的最主要原因。當然也不排除他們知道我們現在財政困難,所以樂於雪中送炭一回,這是我們那些成功的華人大企業家和國外那些成功的企業家不同的地方,顯得更有人情味。這樣的人情味,恐怕會比那些軟磨硬泡效果好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