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鬆花江上 第八百零五章 遠東導火索

唐秋離命令劉鐵漢部隊,發起的遼西攻勢,在完成戰役目的之後,突然後撤至盤山、溝幫子、盤錦一帶,這樣的撤退,劉鐵漢部隊並不吃虧,把原本在遼西淩海一線的防禦前沿,又往前推進了幾十公裏,取得了極為有利的態勢,繼續往東攻擊,可威脅沈陽,往南攻擊,可直取遼東半島這一重要的軍事要地。

還以極其輕微的傷亡為代價,把關東軍戰鬥力最強的三個師團,幹掉一個,重創兩個,將關東軍的部隊,絕大部分都吸引到沈陽一帶,客觀上,造成了東滿一帶,關東軍兵力上的空虛。

時機成熟,唐秋離在中蘇邊界布下的重要計劃,可以進行了,這個計劃,如同他收複外蒙古一樣,足以改變遠東地區的戰略格局,和蘇聯日本兩國之間的關係。

東北邊境小城綏芬河,與蘇聯遠東地區的小鎮葛連基,與綏芬河隔河相望,白天的時候,兩岸的居民,可以清晰的看到對方的一切日常活動,在俄國人沒有侵占這個地區的時候,這裏屬於中國領土,是兩個鄰居般的小城。

居民互相來往、通婚,與內地的兩個城鎮沒有什麽區別,現在,一條界河,一個個界碑,斷然割裂了本是一家人的來往,成為兩個國家。

綏芬河基本還保留中國東北城鎮的風貌,隻是在日軍侵占這裏之後,多了許多日式建築,和殖民地色彩,因為這裏緊靠中蘇邊境,是日軍的重點防守地區,修築有很多軍事要塞和據點。

而綏芬河對岸的小鎮葛連基,已經完全是俄國的風格,不大的小鎮上,東正教教堂就有好幾座,經過斯大林殘酷清洗遠東地區華人運動後,小鎮上的華人原住民,已經被消滅得所剩無幾,這裏同樣是蘇軍的重點防守地區。

斯大林蓄意改造這片原屬於中國的領土,把一切關於中國的記憶,力圖在人們的記憶之中抹去,改變居民的宗教信仰,改變城鎮的風格,改變居民的人口比例,想要在這塊中國領土上,刻下深深的俄羅斯烙印。

就連中國人熟悉的海山威,這個俄國沙皇必須要搶占的,蘇聯在遠東地區,唯一的爭霸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凍港,也改為俄文名稱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語的意思是“東方征服者”,斯大林對於老沙皇的一切,都感興趣。

唐秋離選擇這裏,作為挑起蘇聯人和日本人起爭端的爆發點,含有深意,這一地區,有使斯大林更重視的軍港海山威,而且,這裏還有能很快成軍的蘇聯遠東第二集團軍,不至於使斯大林感到兵力薄弱,一味的退讓,這仗打不起來,不符合唐秋離的意願。

因為蘇聯和日本,已經簽署了蘇日友好條約,蘇聯和日本,都沒有把對方視為必須馬上解決,最重要的敵人,盡管兩國有解不開的世仇,有現實和未來根本利益上的衝突,雙方遲早會有一戰,不過,不是現在。

其中,日本人的用意最為明顯,近百萬關東軍陳兵東北,就是日本人用來對付蘇聯人的最大本錢,而蘇聯的防務重心在歐洲部分,不過,兩國都沒有馬上挑起戰爭的意思,日本人忙著全麵占領中國,蘇聯人忙著和德國人瓜分波蘭,還要和北歐小國芬蘭爭奪領土,更要警惕德國那位狂熱的元首。

因此,無論是蘇軍士兵還是日軍士兵,都沒有把邊境巡邏當成高度緊張和戒備的事情,一隊蘇軍邊防軍巡邏隊士兵,大約三十餘人,在綏芬河靠近蘇聯一側,沿著界碑,進行例行巡邏。

這是他們每天走過幾次的道路,熟悉得就如同自己家的客廳,蘇軍巡邏兵一邊漫不經心的走著,一邊低聲談笑,經過一道高低起伏的山崗,忽然,一陣密集的彈雨,從山崗潑向蘇軍士兵,猝不及防的蘇軍士兵,頓時倒下十幾人。

隨即,蘇軍士兵進行還擊,一時間,平靜的中蘇邊境,槍聲大作,暗紅色的彈道,劃破夜空,十幾個蘇軍士兵,被對方猛烈的火力,壓製在河邊的沙地上,幾個有經驗的蘇軍老兵,已經聽出來,伏擊者使用的,是日軍步兵標準的裝備,三八式步槍。

特有的清脆“叭勾”射擊聲,絕對區別與其他的武器,單單是十幾支三八槍,還不至於讓蘇軍士兵陷於被動,可對方又裝備了七八挺輕機槍,密集的火舌,打得地麵沙土四起。

帶隊的蘇軍巡邏隊長,馬上命令電台,向上級匯報情況,“巡邏隊呼叫戈連基哨所,我巡邏隊在綏芬河我方一側,一百八十三號界碑附近,遭到襲擊,根據對方使用的武器判斷,襲擊者為日本軍隊,對方火力十分猛烈,已經傷亡十幾人,請求支援。”

巡邏隊長剛剛匯報完情況,襲擊者竟然動用了迫擊炮,十幾門迫擊炮,一頓炮彈,把剩下的十幾個蘇軍士兵,炸得四分五裂,然後,襲擊者用日語簡單交談幾句之後,消失在黑暗之中。

一個小時之後,蘇聯戈連基哨所一個連的增援部隊趕到,戰鬥早已結束,連硝煙味兒也被夜風吹散,如果不是在雪亮的手電筒光柱中,蘇軍士兵支離破碎的屍體殘骸,被鮮血染紅的沙地,沒有人會相信這裏爆發過一次小規模的戰鬥。

帶隊的蘇軍連長,發現一個瀕死的蘇軍士兵,趕緊問道:“快說,襲擊你們的是誰?”這個已經出氣多進氣少的蘇軍士兵,隻含糊的說了一個單詞“日本”,頭一歪,死在這個連長的懷裏。

一百八十三號界碑附近,蘇聯一側發生的戰鬥,導致蘇軍一個巡邏小隊三十五人全部陣亡,得到報告的戈連基哨所,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馬上把這裏發生的情況,報告給蘇聯遠東軍區烏蘇裏斯克(中國地名為雙城子)邊防總站。

烏蘇裏斯克邊防總站,隨即把情況報告到遠東軍區司令部,此時的蘇聯遠東軍區司令部,已經忙成一鍋粥,不單單是烏蘇裏斯克邊防總站送來這樣的報告,其他地方,都送來了類似的情報。

八月二十三日夜,一夜之間,從北部的哈巴羅夫斯克,到南部的綏芬河,綿延數百公裏的滿洲和蘇聯邊境線上,有一百多支蘇軍邊防部隊巡邏隊,遭到武裝襲擊,這些巡邏隊,無一例外的被殲滅,蘇軍士兵死亡達一千三百餘人。

而被襲擊的巡邏隊,在全體陣亡之前,都發回了襲擊者使用的是日式武器,這一重要線索,蘇聯遠東軍區吧情況匯總之後,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這也許是日本軍隊,大舉進攻蘇聯領土前的挑釁行動,連夜將發生在遠東地區中蘇邊境上的襲擊事件,報告給莫斯科蘇聯紅軍總參謀部。

接到報告的蘇軍總參謀部,一大幫高級將領們,研究了半宿,也無法判斷日本人的企圖,要說是日軍將要進攻蘇聯的信號,也不符合常規,沒有發現日本人往邊境地區,大規模調集兵力的動向,就這樣小規模的分散襲擊,無異於暴露日本人的企圖,日本人不會愚蠢到這種程度。

總參謀部的結論是,日本人不會大規模進攻蘇聯,可自己的士兵一千三百多人,被日本人打死卻是真實存在的事件,遠東軍區不會開這樣掉腦袋的玩笑,這個事實,又推翻了總參謀部關於日軍不會大舉進攻蘇聯的判斷。

互相矛盾的結論,鐵一般的事實,把蘇軍總參謀部這一班高級將領們,弄得六神無主,隻好耐心等待斯大林同誌,在早上醒來後,把情況匯報上去,請領袖定奪。

斯大林一早上醒來,還沒來得及吃早餐,就接到了這個讓他倒胃口的報告,有看看互相矛盾的結論,還有證據確鑿的事實,不由得一陣惱火,可看著幾個高級將領們,熬得通紅的雙眼,知道他們已經盡力了,這是關係到蘇聯在遠東地區根本利益,進而影響到蘇聯未來國防重點方向的大問題,他們無法做主可以理解。

斯大林平靜的說道:“好吧,將軍同誌們,這個事件這樣處理,通知莫洛托夫同誌,然後過他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的是身份,向日本提出嚴重抗議,同時,命令遠東軍區,在所有發生戰鬥的地點,尋找一切證據,邊防部隊進入緊急狀態。”

接到國內命令的蘇聯駐日本大使斯托維基亞,立即將莫洛托夫親自起草的抗議書,帶著氣憤的心情,驅車直奔日本外務省,有當麵責問日本人背信棄義的意思。

接到抗議書的日本外務大臣石射豬太郎,看到臉色鐵青的蘇聯大使斯托維基亞,氣勢洶洶的走進來,心裏一陣不快,暗暗想到:“這個討厭的家夥,今天怎麽是這樣一幅嘴臉?”莫名其妙之中,帶著十分的不解。

等看完這份抗議書之後,差點兒從椅子上蹦起來,吃驚得眼睛都快抽筋兒了,他絕對不會相信,關東軍會背著天皇和大本營這樣蠻幹,可蘇聯人的抗議書上,又言辭鑿鑿,不由得他不信。

不論日本人亦或是蘇聯人相信與否,這場由唐秋離親自導演,唐秋泉一手實施的計劃,隨著午夜綏芬河岸邊的槍聲響起,成為此後日蘇兩國,在蘇聯遠東地區,進行連番惡戰的第一根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