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號子來幹活喲,哼呀哼呀!

一人領來眾人和呀,哼呀哼呀!

棵棵秧苗撫養好啊,喂喂,好妹妹呀。

我把格號子交與你呀,喂喂,好姐姐呀。

接過你號子我來喊啊,今年的小麥真不錯啊!哼呀哼呀!

日頭掛得高高的,田地裏金黃的糧食和陽光一樣耀眼,整個南滄縣城所有村民全都出動,拿著鐮刀,扛著鋤頭,推著獨輪車運糧的,都在地頭幹活。

今天,是收糧的日子!

不知道誰先開始喊起了號子,慢慢又有人唱和,加入的人越來越多,很快大家就一邊喊著歌,一邊收起了糧食。從春天忙到夏天,再到現在農曆七月份的早秋,終於到了收獲的日子!

不過,比起往年秋收的喜憂參半,今年的秋收就是純然的喜悅。

今年郡王爺帶來了新的農田把式,每個村子裏又都有田嗇夫一直住著指導,村民們比以前更精心地侍弄田地,因此小麥和栗米迎來豐產。算算地裏的出息,這個冬天可以吃飽肚子了。

縣廷府租借的農具也都好使,自從有了鐮刀,收糧食是又快又好,男人收完了往獨輪車車鬥裏一放,女人就輕鬆推著回了家。等曬幹糧食脫粒,還有石碾子,把麥穗往地上鋪好一層,牛拉著石碾子轉悠幾圈,就全脫得幹幹淨淨。

不少村民都暗下決心,今年攢下了糧食,絕不多花,要去換一頭牛,要錢不夠,哪怕是換頭小牛犢呢?或者換個石碾子也好啊。縣廷府提供的農具也逐漸被村民摸透,現在不少有手藝的村民已經開始自己製作石頭或者木頭農具,縣廷府的鐵匠鋪也樂得如此,畢竟他們還要時不時承擔從王府過來的其他任務,便改為隻打造鐵質農具。

“王爺,今年豐產後,縣廷府今年的賦稅是去年的三倍,足有三千多兩銀子,再算上縣廷府自己地裏的產出,怕是今年光農稅就有快四千兩銀子!”宋冬算好賬目,笑得合不攏嘴。

就連宣瑾瑜也對這個收入滿意不已。宣瑾瑜笑著說:“今年豐產離不開大夥兒平日的付出。等秋收後,宋大人便安排一下,給縣廷府上下都給發一筆獎金吧。”

宋冬已經很習慣郡王爺口裏的獎金一說了。郡王爺做事,往往喜歡以獎勵調動大家全力付出,從不吝惜賞賜,之前縣廷府眾人一年到頭連月俸帶辦公開支,也就五六百兩銀子。今年擴充了人手不說,還時不時按照郡王的吩咐給大家發獎金,例如這田嗇夫離開縣城長駐在村裏,就有一筆駐村補貼,估計今年縣廷府的花銷得到一千兩銀子。

但卻如王爺所言,南滄縣竟然是越來越富裕了。宋冬悄悄想,真奇怪,錢竟然沒有越花越少,按宋冬估計,今年南滄縣收到的商稅更是能達到一千兩,今年加總賦稅足以超過五千兩,這個數目足以令宋冬咋舌。

沒有壓榨百姓,沒有兼並土地,南滄縣廷府卻由一個窮得發不出餉銀、年年靠王府補貼的官署變為如此富裕?隱隱約約,宋冬對郡王爺說的經濟循環的道理有了一些明悟。

不過宣瑾瑜卻另有看法,今年南滄縣的收入未必會止步於此。宋冬隻看重秋收的賦稅,是因為往年到了晚秋和冬日,種不了地,商隊也漸漸不來供貨,但今年,恐怕秋冬的時候才會迎來商稅的巔峰。

“既然縣廷府今年多出幾千兩銀子,可有何打算?”宣瑾瑜問道。

若是往年,宋冬自然就會選擇把這銀子存在庫裏,苦日子過慣了,手裏沒錢心裏發慌,不過今年發生的一切改變已經開始影響宋冬。“回郡王,秋收後村民們便都空閑了起來,下官想要組織村民修建水渠,若能引水而到南滄縣,想必明年的田地出息能夠更高。再來就是一些農具不妨由縣廷府再出資打造一批,原價賣給村民,這樣生產力提高,便能種更多地……”

要說環境還真能改變一個人。宣瑾瑜剛剛接手南滄縣的時候,宋冬雖然才三十出頭,但苦大仇深、滿腹憂慮,一定要說的話,還透著著一種古代中年社畜的絕望感,現在宋冬卻侃侃而談,滿懷自信,心氣也高遠不少。

看來隨著南滄縣蒸蒸日上,宋冬也放鬆不少呢。宣瑾瑜微微一笑,悠悠說:“便按你說的辦吧。”

南滄縣秋收一共用了整整七天,灑落的汗水浸透田地,所有的糧食都被收進曬穀場晾曬,人們顧不上討論今年誰家收了多少糧食,因為有個消息不脛而走,明天有節慶哩。

節慶?這可是個陌生詞兒。吃不飽肚子的時候,有誰想過過節?說到節日,就算是村裏年歲最大的老人,也沒什麽印象。

不過今年豐收,值得慶祝,這個理由倒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讚同,那便過節吧?反正,說是縣廷府會操辦,連郡王爺也會來。

抱著興奮激動的心情,人們迎來了節慶。

南滄縣城裏選出了一片寬闊的空地,正中間搭出了台子,旁邊則架著十來個大石釜。宣瑾瑜有心想要再弄些彩旗、花草點綴氣氛,可布條實在昂貴,南滄縣花草也不豐盛,隻好這樣簡單處理。

縣城裏的居民都已經來到了空地,算算時間也差不多,宣瑾瑜來到空地中間,微笑著對封地的領民點頭。

宣瑾瑜並不算是一個擅長公眾演講的人,可縣廷府上下一直認為需要讓她來致辭。林齊拉著嗓門說:“咱是沒過過節日,可宮裏的貴人們過節,還有長都郡十年前的那個春節,都是領地的頭兒來說話的!”

林齊的話得到了眾人的認同,於是宣瑾瑜隻能硬著頭皮上場。

宣瑾瑜說:“南滄縣的居民們,我是誠郡王,宣瑾瑜。”人群先是迅速地安靜,然後就是巨大的歡呼。“是郡王爺!”“郡王爺來了!”

看到民眾的反應,宣瑾瑜突然放鬆不少,說話也流暢許多:“秋收已經結束了,靠著南滄縣所有人的辛勤勞作,雖然雨水依舊不豐,可我們的田地卻增產了,孩子們有糧吃,老人們也有糧吃。隻要我們想辦法,就能過上不餓肚子的日子,不僅是今年,還有明年,後年,以後的每一年!我宣布,從今年起,每年豐收後的第一天,咱們都要過節!”

民眾們也紛紛說。“對哩,多虧王爺教我們種田!今年我們家收了五百斤糧食,剛買了新衣!”

“我們家也是,用了王爺的農器,多種二畝地,今年小子丫頭們餓不著!”

大家越說越開心,宣瑾瑜臉上的笑容也加深了,她清清嗓子,大聲說:“今日慶典,開始!”

隨著宣瑾瑜下令,中間的台子上慢慢站上來一群漢子組成的鑼鼓隊,表演也很簡單,就是敲著鑼唱一些簡單的民歌。後麵還安排了一些江湖把戲,這是宋冬上郡城聘來的一些雜耍藝人。

雖說這表演著實談不上優秀,可民眾們卻看不得目不轉睛,不時大聲叫好,隻因枯燥貧苦的歲月裏完全沒有娛樂。

而一旁石釜裏也開始架起柴火,廚娘和仆婦們開始煮起了食物。為了這次慶典,宣瑾瑜足足準備了二十頭羊。羊骨頭和羊肉在石釜裏咕嘟嘟煮著,提前揉好的麥麵條子也下進去煮熟。

參加慶典的人事先都得到了通知,都帶了碗過來,每人手裏都攥著一小塊蓋了縣廷府章印的麻布條子,麻布條子交給廚娘,就能領上一碗羊肉湯麵。民眾對此爆發了極大的熱情,每個石釜前都排起了長隊。

食物蒸騰的香氣和台上的表演逐漸推起了節慶豐收的氣氛,就在所有人以為這就是最快樂的時節,縣廷府的幾位田嗇夫又站到了桌台前,從鋪好白布的木筐裏搬出了幾塊白色像石塊一樣的東西?

田嗇夫拿起小鐵錘在這東西上麵敲擊著,隨著“叮叮,叮叮”的聲音,小碎塊被敲擊下來。旁邊有維持秩序的衙役招呼說:“排好隊伍!老人和小孩在前麵,壯年男女在後麵,郡王爺給大家發糖了!”

什麽?發糖?所有人都不說話了,怔忡了表情,他們知道什麽是糖,甜甜的像蜜一樣的東西,不過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嚐過一顆糖塊。那是貴族老爺才能享受的好東西!

但田嗇夫們可不管他們怎麽想。第一個排到隊的孩子已經拿到了一塊丁丁糖,這是田嗇夫們說的糖的名字。這孩子才八歲大,家裏在南滄縣賣草鞋,生平頭一次吃糖,他珍惜地先伸出舌頭舔了舔。就這樣輕微的一個動作,可那股甜蜜的味道就從舌尖躥進了心尖,又從心尖裏湧出了喜悅、快樂。

小孩快樂地眯起眼睛,又珍惜地舔一口。他沒有急於塞進嘴裏,而是趕緊去找了父母,把糖塊小心掰成更小的碎塊:“阿娘,阿爹,你們也嚐嚐!好甜啊!糖真好吃!”

小孩的父母讓他自己吃:“待會兒阿爹阿娘就排隊領到了,你快吃。”

丁丁糖的甜蜜把節日慶典推向了歡樂的**,南滄縣居民們歡呼雀躍,互相交談著糖塊的味道。他們之前並不知節日該如何過才對,但從今日起,所有人都想著,以後過節得買點丁丁糖!

而對於小孩,小鐵錘敲打的叮叮聲就是帶來歡樂的聲音,那意味著糖來了。在缺衣少食、貧瘠單薄的年月裏,丁丁糖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的彩色回憶。

悄悄注視著這一幕的宣瑾瑜也微笑了起來,看來節日特供的麥芽糖還是做得對,節日就是要吃糖啊!誠郡王自家當然有不少田地,宣瑾瑜幹脆取了剛收獲的小麥粒,灑水育芽,來熬製麥芽糖,再拉糖製作成更容保存的丁丁糖。王府莊園的佃農忙活了好幾天,熬製了整整兩千斤麥芽糖,用去了四千多斤麥子,也不過快二十畝地的產出,對如此財大氣粗的宣瑾瑜來說,完全能負擔。

整整兩千斤丁丁糖,除去在南滄縣城分發,還有一部分運送了各個村子,村子裏自辦的慶典也一樣發放丁丁糖,不僅如此,每個村子的慶典都由郡王府讚助十頭羊和一百斤小麥麵粉。

南滄縣豐收了。

作者有話說:

開頭的號子改編自民歌《打麥號子》。今天的更新來啦~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