妝霞紗的買賣就這樣談妥。

至此, 宣瑾瑜才找了個空兒,叫來管紡織作坊的蘇嬤嬤, 問起古靈如何。

蘇嬤嬤這段時間管著紡織作坊, 對手底下這些人也是一清二楚。“照奴婢看,古靈姑娘聰慧伶俐,做事勤勉負責, 作坊裏的織女們對她也信服。”

這便是誇讚的意思了。宣瑾瑜若有所思,問:“那嬤嬤覺著, 若是之後古靈接你的差, 來管理這紡織作坊, 可行否?”

“這有什麽不行的?古靈姑娘年輕又有見識,比我這後宅裏的老婆子倒是更合適。”蘇嬤嬤笑著說。她去管這紡織作坊時, 郡王太妃就也說過,她隻是代管,蘇嬤嬤年紀也大了,無兒無女, 也樂得跟在郡王太妃身邊做點清閑差事,因此也時常留心手下的織女, 看有沒有合適的苗子。她也覺得古靈最為適合。

聽得蘇嬤嬤這樣一說, 宣瑾瑜也就有了盤算。她著人喚來古靈。

古淼是跟著宣瑾瑜一起從長都郡城回到的南滄縣。因此, 古靈早就得知,郡王爺回了南滄縣。

聽說郡王爺召見, 古靈也約莫猜到幾分,依命來到王府。

“這次長都郡城的慈善拍賣會, 想來古靈姑娘也有所耳聞, 你紡織出來的這妝霞紗立了大功, 自然該賞。你可想好, 要何賞賜?”宣瑾瑜問道。

“回郡王爺話,聽聞這妝霞紗所賣銀錢盡皆捐給了長都郡城賑災,古靈隻願為長都水災略盡綿薄之力,不敢居功。”古靈畢恭畢敬回答,言辭誠懇,這也是她真心所願。

雖聽得古靈這麽說,宣瑾瑜自是不會就把賞賜收回,她說道:“既然如此,你就先跟著蘇嬤嬤,做這紡織作坊的副管事,學著經營買賣,管理織品。這妝霞紗也由你單獨帶一組織女來織造。別的金銀賞賜,到時候也自有人送到你家。”

古靈一聽,連忙說道:“還有一件事要稟告王爺。”

“什麽事?你說吧。”宣瑾瑜問。

古靈便把邊小娟如何與自己一起栽種仙人掌,一起染線的事情說了個清楚,又說:“小娟之功不再我之下,還望郡王爺同賞。”

“原來是這麽回事。”宣瑾瑜琢磨著,說:“那就讓邊小娟也在紡織作坊裏領個差事,具體做什麽,你和蘇嬤嬤去商量。王府賞賜的金銀,也自然會有她一份。”

古靈聞言大喜,心裏最後一塊大石落地,當即歡歡喜喜謝恩,這才告退。

走出郡王府,古靈隻覺得雀躍歡喜。織繡一職事關重大,皇城裏專有織造監,統領天下織造一事,一些以織造出名的郡縣也有織官。雖然眼下紡織作坊體量還小,但等日後做大,這紡織作坊的管事說不得也會領個縣廷府的官差!

一直以來,古靈便夢想和哥哥一樣,做個書吏,可不知道為何,她現在卻隱隱有個感覺,說不得,自己以後的成就,能更高?

想什麽呢?古靈啞然失笑,搖搖頭,把腦子裏的幻想拋開,她迫不及待地去找邊小娟分享這個好消息。

自打妝霞紗拍賣出天價以後,宋冬就火速在打虎山腳的工業區圈出一塊地方,給古靈作為胭脂蟲的孵養地。絲線一律在此處染織好後,再送到紡織作坊加工。宋冬又讓獄掾林齊派出一隊人馬,日夜巡邏。他一琢磨,幹脆對徐福的水泥燒製區也一並從嚴管理。

在王府休養了兩日,宣瑾瑜也來到工業區,看了看宋冬的安排,她也覺得妥當。要緊的是把配方和生產地管控起來,避免被不懷好意的人偷竊。生產出來的水泥、絲線挪去其他地方使用,也不怕泄露機密。

不過宣瑾瑜又加了一條命令:找了個會寫字的人,每日登記來往人士的姓名和時辰,並在姓名後按手印。

既然來了工業區,宣瑾瑜也就把徐福叫過來,問起了水泥路的修建情況。

“再有四五日,這水泥路就能完工了。”徐福一臉羞愧:“小道有負郡王爺厚望,萬死難辭其咎!”說完,他就要行跪拜大禮來告罪。

宣瑾瑜一擺手,製止了他的行為:“好端端的,不至於這樣。”她又說:“這事兒也不能賴你,中間長都郡城的疫情嚴重,調走了不少生石灰過去,你這兒沒了材料,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徐福聞言,這才鬆了一口氣。宣瑾瑜在長都郡城足足待了一個多月,水泥路卻還沒修好,不是因為徐福督工不力,而是一多半的生石灰都送往了長都郡城。雖說如此,可徐福還是提心吊膽,擔心郡王爺怪罪。好在郡王爺還是體恤下屬,並不是無故遷怒之輩。

“若是現在全力產出,修好這條水泥路還需要多久?”宣瑾瑜問道。

“如今水泥已經燒製得差不多,鋪設道路還需四五日。不過水泥路修好後還需養護七日,算下來,要半個月後才能動工。”徐福答道。

宣瑾瑜點點頭。那日她從長都郡城回來,已經注意到,從長都郡城到南滄縣,大半段路已經修成了水泥道。走在水泥路麵上,少去許多顛簸。平日裏顧忌著道路不平,宣瑾瑜騎術又普通,怕不小心硌著石頭折了赤焰的馬蹄,宣瑾瑜也不敢放開讓赤焰奔跑,但在光滑平整的水泥路上,便少了許多拘束。放開讓赤焰奔跑後,宣瑾瑜估摸著,騎馬怕是有平時兩倍速度。

宣瑾瑜說道:“長都郡守那兒我已經通過氣,等你修到郡城處,就可以持我手令找郡廷府要人,到時候長都郡城門前二十裏路,由郡廷府出人看護七日,調令百姓改道。七日後,水泥路就開始使用。”

徐福聞言,隻覺得最後一個擔憂也煙消雲散。靠近南滄縣城處的水泥路,自有縣廷府一路看護,可等靠近長都郡城,又如何是好?既然郡王已經安排打通了關節,徐福就隻用依令行事。

沒了後顧之憂,徐福帶著手下人埋頭苦幹,就這樣,一條寬闊平直的水泥大道終於在南滄縣和長都郡城之間成形。

為了養護水泥道路,水泥路麵上都鋪滿了曬幹的麥稈,今日便是養護完成的日子,上麵的麥稈悉數揭去,露出了底下的水泥路真容。

於是,長都郡出城的百姓們驚訝地發現,郡城外麵,出現了一條蜿蜒不絕、好似看不見盡頭的寬敞道路!

這道路聽說是用那種砌屋子的新材料水泥製成,表麵就好似精細打磨的石料一般光滑。以後就算下雨,這道路也不會泥濘難行。不僅如此,整個路麵足有兩丈多寬,可供郡城最豪闊的馬車兩輛並行,旁邊都還能走上幾個行人!

長都郡的百姓們走在水泥路上,隻覺得腳底板輕飄飄的,沒了那些惱人硌腳的石子,竟還覺得不習慣起來!真是苦慣了,都享不了福!郡城百姓互相取笑著,索性相約去南滄縣看看。

反正兩城就隔著一百來裏,現在又有這麽好的路,走上幾個時辰,不就到了嗎?聽說南滄縣有不少新鮮玩意兒呢!再說了,兩城相距不遠,誰家在南滄縣沒有幾個老親戚?正好走動走動。交通不便的年代,走個一百裏路,又是這麽平整的寬敞大道,大家不覺得這算什麽辛苦。

隨著水泥路修通,南滄縣城迎來了許多從長都郡城來的客人。在這些好奇前來的郡城百姓中,自然也夾雜著一些嗅見機遇的敏銳商人。

汪為家裏做的是牛羊買賣,這可是個精細活兒,草料如何拌,怎麽配zhong,怎麽接生養小犢子,都有大學問。汪為家祖祖輩輩都做這個,對養牛羊的門道一清二楚。

可是自打長都郡城水災之後,糧食金貴,就連平日裏沒人吃的野菜、野草也稀少進來,山上的樹皮,草根也被不少人扒走喂自家牲畜。眼看著飼料越來越少,自家牛羊越來越瘦,汪為急得嘴上起了一串大燎泡。他有心想出手一批家裏的牲畜,可一時半會兒也找不著這麽多大主顧。

聽說南滄縣城修了一條新路,汪為過去一看,腦中靈光一閃,有了這條水泥路,把自家牛羊趕到南滄縣去,好像也不算麻煩?不如去那南滄縣看看,有沒有人買牛羊?

抱著有沒有棗先打它一杆子的心情,汪為帶著兩個兒子,趕著牛羊往南滄縣而去。天邊剛有一絲兒亮光,他們就從家中出發,緊趕慢趕的,過了響午,父子三人就組到了南滄縣的門口。

到得南滄縣,三人一愣,隻見縣城外竟然已經有了一片集市!原來這段時間從長都郡城過來的人著實不少,也有一些小商小販,拿擔子挑了些南滄縣沒有的東西,過來做生意。於是,在南滄縣城門口,很快形成了一片集市。

守城門的衙役攔住了他們。汪為惴惴不安,可是要收過橋費了?他心裏叫苦,可別一天沒賺到錢,先要倒貼錢!

衙役卻不管那麽多,先是問了他們一家三口的名姓,從何處來,這才問道:“你們帶這牛羊,可是要販賣?”

汪為不敢說謊,隻得應是。

“你若是去城內販賣,必須前往城裏的集市,在那邊交攤位費,五十文一天,或者也可以在這城門口的集市處買賣,攤位費十文一天。若是不想交攤位費,那就在城門口集市外麵,自己找個地方擺攤。如果帶著牛羊進城,切記不可隨處擺攤,必須自行找個院子把牛羊找地方歸置好。”衙役說道。

沒想到這官爺解釋得還挺清楚!汪為心裏便沒那麽害怕,他四處一看,隻見城門處集市十分熱鬧,不少人帶了雞鴨來賣,集市往外,就十分偏僻,沒什麽人過去,十文一天他也拿的出來,不如先在此處試試,看看再說。

汪為交了十文錢,衙役便帶著他們三人前往一處空地,那裏立了個木牌,寫著甲十號。汪為不識字,但常年做生意,甲乙丙丁,一到十,這些字卻還認得。

汪為和兒子們把牛羊圈好,管旁邊的鄰居要了一些清水喝,就著自家幹糧胡亂啃了兩口,就開始吆喝叫賣起來。

邊家村的村長邊傑就是在此時過來的。邊家村今年大豐收,糧食賣出去後換來了不少錢,大家衣兜裏寬裕了,也愛出來逛逛。眼下已經過了農忙時候,邊傑也忍不住出來溜達一圈。

南滄縣城門口的集市已經有了小小名聲,邊傑就來了此處。逛來逛去,雞鴨這些他家有,不用買,糧食米麵也不需要。他挑來挑去,就舍得買了兩匹粗麻布,琢磨著給家裏人做點新衣裳。那些好看的頭發帶子,自己媳婦帶有些太豔麗,可惜家裏也沒個閨女可以打扮。

走著走著,邊傑卻聽見了黃牛的哞哞聲音,他眼睛一亮,加快腳步,看見了一個賣牛羊的攤子!

牛羊好啊!尤其是牛,那就更好了!邊家村太窮苦,整個村子裏都找不出一頭牛,今年磨麵的石碾子都是村裏的壯勞力自己拉,犁地自然也是全靠人力。隔壁溪頭村仗著有家底,自打郡王爺發了農具後,村裏養的三頭牛派上了大用場,不管是犁地還是拉磨,都好使!

打那起養牛就成了邊傑的一塊心病。他一輩子好強,總覺得別村有的,自家村子也得有。可自從有了農具,南滄縣城誰不知道養牛的好?縣城裏本來牛也不多,身價水漲船高,一頭牛四兩銀子,再添點都夠買上一畝薄田!

邊傑節省慣了,自然舍不得花四兩雪花銀買一頭牛,大不了自家多出點汗,也一樣種地。今日見著牛了,他又勾起了念想。走到牛羊攤子前,他左右看看,這家牽出來的牛眼光清亮,體格壯健,看著倒是不錯。

“老丈,可是想要買牛?不是我自誇,我們家的牛那真真是沒的說!瞧,這頭小公牛,剛剛兩歲,正是下地的好時候。”汪為一看有人來看牛,也熱情起來,立馬掰開牛的牙口,給邊傑說道。

邊傑一看,牛嘴裏一對寬闊平整的大牙,確實是兩三歲的剛成年的牛。剛成年的小公牛最賣得上價,下地耕田能輕鬆做個五年八年。邊傑猶豫著問:“那你這牛,多少錢一頭?”

汪為也猶豫起來。長都郡城飼料價昂,不少人家都把家裏的牛羊賣了,牛價下跌,現在也就二兩銀子。他琢磨著,便先給個郡城裏一樣的價錢試試。“二兩銀子一頭。”汪為說道,他其實覺得,一兩半也未嚐不可接受,但開門做生意,汪為還是裝出一副你賺大了的神情來。

二兩銀子!邊傑心裏怦怦直跳,這可比縣城裏賣的便宜!他一輩子和農活打交道,雖然自家沒養過,那也見過不少牛,他能看出汪為家的牛是健牛。不過老村長到底還是按捺住火熱心思,跟汪為拉扯幾輪,裝模作樣說說缺點,然後就掏出二兩銀子,心滿意足牽走一頭小公牛。

捏著二兩小銀錠,汪為還沒回過神來。剛剛那老丈,穿著最簡陋的粗褐麻衣,踩著的是草鞋,一張臉被日頭曬得紫黑,分明是地裏刨食的農民,沒想到深藏不露,一出手就是二兩銀子!

剛來沒多久就開了張,汪為這下覺得,說不定這南滄縣還是自己的福地?他和兒子們也都振作起了精神,吆喝的勁頭更足了。

結果,還沒吆喝上幾聲,老丈又帶著好幾個農民過來,紛紛檢查了他家牛的牙口,摸摸牛的身子骨,竟然包圓全部買走了!走的時候,還順手買了一頭羊!

汪為傻眼了。牛比羊價高,足足二兩銀子一頭,因此他今日趕了四頭牛,十隻羊來,萬萬沒想到,就這麽一會兒功夫,四頭牛賣了個精光!還賣出一隻羊!

旁邊邊家村的村民卻是心滿意足,到底還是村長厲害,帶著我們買到這麽便宜的牛,牛還這樣好!聽得村民誇讚,邊傑也是滿麵紅光。

這次來集市,邊家村的村民們是互相邀著一起來。邊傑剛剛買了一頭牛回去找大家夥,村民們一看,村長牽了一頭牛回來!自然是七嘴八舌地問。一聽隻要二兩銀子,村民們都心動了!

比如邊老三家,家裏壯勞力多,閨女自從去了紡織作坊做工,又時不時地買東西回來,日子越過越紅火,成了邊家村的富戶,自然是也想買一頭。其他幾個村民,來逛這集市也屬於有點閑錢的,關係好的兩三戶人家湊一湊,也夠買一頭牛。

於是,剛買完牛回去的邊傑,又帶著村民們,把汪為家剩下的三頭牛給買走了。因汪為家羊也不貴,邊家村村民一合計,幹脆買了一頭羊回去,幾家一分,吃點肉打打牙祭。

送走邊家村的村民,汪為這個新攤子也有了人氣,不少人都上來問價,帶來的羊一隻一隻地賣了出去。

瞅見了商機,汪為便日日帶著自家牛羊,來南滄縣城販賣。一回生二回熟,他也逐漸打聽明白了南滄縣的牛羊市場。

南滄縣的商稅低,若是不想交攤位費,也可以提前找好主顧,把帶來的牛羊交易完,主顧牽著牛羊帶走,縣廷府隻要求把牛羊管理好,不可在街上隨處擺攤叫賣,必須在固定地方,但能自行處理那就不管。

擺攤則豐儉由人,南滄縣城內一共設了兩處集市,東邊那個離王府近,住的都是南滄縣有錢一點的縣民,攤位費最高,足足一百文一天,一個月下來,就要三兩銀子!西邊的那個集市靠近南滄縣的各個村子,主要做村民們的生意,一天隻要五十文,攤位費少一半。當然,最便宜還是城門口的集市,也有很多村民上縣城來這兒溜達。

汪為很快就發現,買自家牛的往往是富有的村民,買牛回去是為了幹農活。因為自己家的牛養得好,健壯,很快一傳十十傳百,傳出了名氣,即使在城門口擺攤,也能賣掉。至於價格,汪為還是繼續按二兩銀子一頭賣,和長都郡城一個價,他家祖輩做牛羊生意,更看重口碑。

至於上汪為家買羊的,要麽就是村民們一起買一頭,回家分食,要麽就是要好的縣民幾家合力買一頭。汪為很快下了決定,他花了三兩銀子在東市租了一個月攤位,讓大兒子去那兒開了個羊肉鋪子。

三兩銀子花得汪為心疼,可他想明白一個道理,肉價到底金貴,在城門口賣,無非是趕巧了賣出一兩頭,實際能天天吃起羊肉的,到底還是得看東市的有錢富戶。而賣整羊,又不如散賣羊肉賣得快。每日送幾頭羊到東市,現宰現賣,附近的富戶或多或少,都會來買個幾斤吃。

汪為想得沒錯。即使是郡王府,因為主子統共也就宣瑾瑜和李氏兩人,在這個節儉的年代,也不會天天宰羊吃,因為一頭羊不趕著吃完,極易放壞。最好就是零買幾斤肉,當天吃完。

汪為家的羊肉鋪子在東市一開,很快就受到了追捧。他家的羊都是用的新鮮草料喂養,因此羊肉沒有一點腥膻味兒,白水煮都香。

這種最上等的羊肉,隻用切成大塊,和著蔥薑往水裏一放,等水咕嘟咕嘟一響,就拿小勺子撇羊油沫子。沫子撇得差不多幹淨了,一蓋蓋子小火燉上一個時辰,就鮮美不可勝言。後世的泉水羊肉,便是這麽個做法。

汪為的羊肉鋪子每天可以賣出三頭羊,細水長流,能賺不少銀子。想買他家牛的老主顧知道後,以後但凡想要買牛,就去羊肉鋪子問價,第二天汪為就從長都郡城送來牛,主顧牽走就是。

隨著長都郡城和南滄縣城的水泥路修通,兩地商品互通有無,南滄縣縣民們能買到的東西是越來越多,而今年豐收的南滄縣,也有一部分糧食流通向了縣城。至於水泥、香皂、菽豆醬這些特產,也借由長都郡城售賣到了其他各郡。

更快的人員流動帶來了更多的財富,也帶來了更多商稅。因為賑災,南滄縣廷府花去了不少銀子,可道路修通後,庫銀又迅速充沛起來。於是縣廷府又醞釀起了新的利民政策。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