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城裏住著一位王員外。王員外家裏雖然有錢,可生活非常鋪張浪費。他家有個規矩,吃飯不管剩下什麽山珍海味,第二頓一律不準端上桌,得弄新鮮飯菜。傭人們也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吃不完的東西就往溝裏倒掉。

離王家十裏路遠的一座山上,有個小廟,廟裏中住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師徒二人下山化緣路過王家後院,見白生生的米飯倒在溝裏,覺得很可惜。

“施主,請問你們每天都將米飯倒掉了嗎?”老和尚問一位傭人。

傭人回答:“我家老爺這麽要求的,誰稀罕這些剩飯。”

“這樣吧,我們每天帶個籮筐來,你家剩下的米飯麻煩倒到籮筐裏,我們晚上抬回寺院,用水淘洗幹淨,也可充饑。”老和尚說。

傭人答應下來,老和尚和小和尚於是每天下山抬著籮筐上山,將白花花的米飯抬到廟裏,和眾師兄弟一起分享。

有一年夏天,王員外辦五十大壽,一連鬧熱了三天。兩個和尚抬回的剩飯就有五大籮筐。小和尚問老和尚:“師父,這麽多米飯,我們漲破肚子也吃不完呀!”

“不要擔心,把它做成陰米,吃三五個月也無妨。”

“陰米?什麽是陰米?”小和尚第一次聽說這個詞兒。

老和尚回答:“就是將煮熟的米飯用冷水浸泡,再曬幹,吃時用水煮熟,可存放三五年呢。”

光陰似箭,不知過了多少年,王家敗落得一貧如洗,王員外連安身之地也沒有,窮得隻能討飯過日子。

一天,小和尚化緣回來,見路邊倒著一個人,仔細一看是王員外。小和尚念舊情,把他背回廟中。

王員外在廟中一住就是三天,每頓吃的是精細飯食。他心存感激來到正殿,向老和尚施禮:“師父真是菩薩心腸,多謝二位救命之恩……”

老和尚還禮:“施主不必講禮,貧僧也曾受恩惠於施主。如果施主不嫌棄,在寺院住三、五年又何妨?”

王員外搖搖頭:“多謝師父好心,隻是每天都用精細飯食款待我,如此下去,不僅寺院養不了我,我自己也無地自容。”

老和尚想了想說道:“請隨我來。”

二人走進一間房間,王員外睜大眼睛仔細一看,啊,白生生的陰米堆了半間屋。

老和尚說:“施主,這些都是你的。前些年你家剩下的米飯,我們把它做成了陰米。你這幾天食用的,就是用這陰米煮成的。”

王員外瞪大雙眼,摸不著頭腦。老和尚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他。王員外麵對這半屋陰米,情緒複雜說道:“我要是當初不鋪張浪費,怎麽會落得今天這田地呢?”

說完,他悔恨的眼淚嘩嘩而來。

三天後,王員外悄悄離開了寺廟,從此,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