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事情已經被揭穿了,不過王黎料敵在先,早有準備。
隻見他還是裝著一臉茫然的樣子,問占人軍隊中的小頭領道:“軍爺,這是何意?”
小頭領實在是拗不過他,便直接拆穿道:“你們中的那位張三從這位老農手中購買了大量稻穀,你還說不知情。”
王黎道:“我真不知情啊!”
然後又回頭問隨從們道:“你們誰看到張三了?”
眾人紛紛搖頭,皆說不知。
王黎道:“不好,那張三可能帶著稻穀跑了。”
占人清點人數後,發現王黎的商隊果然少了一個人,便進屋裏裏外外搜查,仍然不見張三的蹤影。
王黎著急的催促道:“你們還磨蹭什麽呀,趕緊帶人追啊!”
王黎又招呼隨從道:“我們也追!”
王黎想的是,隻要跑出占城國的地界就有救了。
雖然王化也可能在交州攔截他們,但是到了日南郡,他可以在最壞的情況下打著李奇的名號向交州官方求助。畢竟交州士燮跟李奇是盟友關係。
然而占人軍隊的小頭領卻將王黎攔了下來:“在抓獲張三之前,你們誰也不能離開。”
王黎道:“這位軍爺,你恐怕沒搞懂。如果張三把稻穀帶回益州,那我的糧食生意也黃了呀。我比你還急的好不好!”
說著,王黎偷偷給軍隊小頭領塞了一塊金餅(漢代金餅為銅質):“拜托了。”
小頭領得了好處,便道:“那你們與我們一起追,且不可脫離我的視線範圍。”
王黎隻好遵從,反正隻要離大漢的疆土近一步,自己的心裏就安全一分。
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大漢朝充滿了歸屬感。哪怕前方是交州,對此刻的王黎等人來說,也有一種家的感覺。
但是到了占城國與交州的邊界,占人軍隊的小頭領說什麽也不讓王黎離開半步。
王黎私謂劉寵道:“如果真讓他們抓到那個假冒的張三,恐怕我們就難逃一劫了。”
劉寵道:“我聽聞占城國曾經與大漢頻繁交戰,故而日南郡太守虞國在順化邊境駐紮了重兵,虞國自己也時常到順化來巡視。既然這裏已經是占城國的邊界了,要不咱們就拚一把,闖關衝出去。”
王黎回頭看了一眼隨從,這些可都是蜀中精銳,一個個眼神裏早就充滿了鬥誌。
王黎點了點頭:“好,可是誰來帶這些兵?”
劉寵笑道:“你別忘了,老子曾是牂柯郡太守,跟李奇都幹過仗的。”
王黎又豈能不知,隻是蜀兵數量著實有限,帶兵的怕是會被當成出頭鳥打掉吧。
劉寵道:“伯粟兄,你別再猶豫了,咱們兵分兩路,各領五十人。你負責帶隊往順化縣衝,我負責殿後。”
任務分解完成之後,劉寵頓了一頓,又道:“跑的時候,別回頭。”
就這麽一百個蜀兵,還要兵分兩路。這可能是劉寵一生中最無奈的一仗。
劉寵的手漸漸的握緊了劍把,給身邊的蜀兵遞了一個眼色,眾人神色凝重,也慢慢伸手握住了身上的兵刃。
此時,占人士兵也不敢輕易的越界,正嘰哩咕嚕的說著什麽。
忽然,“嗖、嗖”聲起,寒光乍現,一柄柄利刃從蜀兵們的鞘中抽了出來,切瓜砍菜般的劈到占人士兵的身上。
占人大驚,哇哇大叫著開始了他們的反擊。
王黎將手臂一揮,對著左側的蜀兵喊道:“你們跟我走!”
劉寵持劍在手,對著右側的蜀兵喊道:“你們跟我殿後!”
此刻的占人早已心知肚明,對方就是來騙種子的。
不但騙種子,現在還來玩偷襲,不講武德。
既然如此,占人也顧不上疆界的限製了。
因為早稻是他們賴以提高生活水平的商品,不僅僅是自己吃,因為產量高,還可以賣到其他區域去。你可以買米,但是不能買種子。
占軍小頭領看著跑出疆界的王黎,立馬彎弓搭箭。
劉寵見狀,上去就是一刀,將小首領的手腕剁了下來。
但是在斬掉對方手腕的時候,劉寵也感覺到背心一涼,鑽心的疼痛,痛得自己叫不出聲來。
這一切,跑在前麵的王黎自然是不知道的。
因為劉寵說過,別回頭。
回頭,你會看見自己人有多慘。
區區五十步兵,攜帶的隻是商隊必要的防身刀具,要抵擋住數百正規占人軍隊的前進。而且大家都處在同一個區域,雙方皆無險可守,完全是硬拚。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隻是為了給王黎這一隊爭取到更多的時間,讓他們更接近順化縣,劉寵拚掉了自己的性命。
他當過叛軍,但這恰恰證明他不是慫貨。
他隻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已。
或許他沒有對益州百姓的大愛,對李奇也並不是百分之百的忠心。隻是覺得,既然要死,唯有戰死才能利益最大化,因為他還有後人。
但是不管他的心中是怎麽想的,至少他的行動,已經為整個益州的百姓,甚至是整個中原的百姓做出了貢獻。
他的陣亡,可能讓這種產量奇高,也非常容易存活的稻穀比原本的曆史早上幾百年傳入中原……
刀光劍影之中,蜀兵一個個的倒下了。但是麵對夷人,他們沒有一個是跪下的。
王黎自始至終沒有回頭,哪怕他聽到了占人近在咫尺的叫喊聲,和耳邊“咻咻”飛過的弓箭聲。
順化縣的城牆已經就在眼前了。
王黎朝著城樓大喊:“救命啊,我是漢人!”
摻雜在人群中的張三道:“我們這樣喊起來太亂了,我數一二三!”
“一、二、三,開門啦,我們是漢人!”
“嗖、嗖,”又有兩名蜀兵應聲倒在了血泊中。
順化城樓上,太守虞國正在巡視防禦工事,恰好看到了稀稀拉拉朝順化城樓跑來的商隊。
虞國本是會稽餘姚人氏,成為日南郡太守之後,兢兢業業,以德化見著,最終因操勞過度逝世在任上。當他的遺體被送往家鄉安葬時,兩隻大雁竟追逐送葬的隊伍到了餘姚,棲息在虞國的墓上不肯離去。
這就是著名典故“雙雁送歸”的由來。
當時虞國認出商隊所著的都是漢服,喊的也是漢語,而後麵追趕著他們的無疑都是占城夷人。
虞國迅速推斷出是占城夷人在欺負漢人商隊,這不能忍,立馬令人打開城門,率軍出城營救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