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大軍橫跨玉山,占領定陽。
如今擺在李奇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是繼續東進,占領會稽全境,然後北上直搗吳郡。
雖然吳郡現在已經不是孫氏政權的治所了,但是孫氏老巢以及顧、陸、朱、張四大家族的老巢都在吳郡。直接威脅吳郡,就等於是直接威脅到了孫氏政權的根基所在。
第二條路,是北上新都,向丹陽郡發起攻擊。
若能占領丹陽郡,不僅可以截斷朱桓的後路,同樣也可以東進至吳郡。
李奇正與龐統商議著這件事情。
龐統搓著他的小胡須,分析道:“陸遜新亡,會稽混亂,易取;至於丹陽郡,雖能截斷朱桓後路,使其陷於被動,但朱桓若是退還丹陽,我們反而兩麵受敵。所以統的意見是,還是按原來的計劃,先取會稽郡。”
李奇表示認同,並令郝昭、廖化率軍一路北上,兩路兵馬平推會稽——因為會稽的占地麵積實在是太大了。
初,諸葛瑾離開武昌的時候,聽聞李奇正在攻打玉山。當諸葛瑾抵達玉山的時候,李奇已經攻克了定陽。風塵撲撲的諸葛瑾連忙趕至定陽,又聽說李奇到了新安。
好不容易,諸葛瑾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了新安腳下,卻被新安守將告知:“咱們李益州已經打到太末去了!”
諸葛瑾差點一屁股癱坐在地上。
不過為了江東使臣的顏麵,他硬是支撐著身體,勉強靠在牆根上,對新安守將說道:“將軍,有這麽個情況:瑾實在是沒有料到李益州的動作這麽快,身上的幹糧都吃光了,沿途又因戰事,沒有尋到客棧。你看是不是可以借點幹糧?”
新安守將二話不說,招手呼道:“來人,把熱騰騰的包子給子瑜先生備上,再趕一輛馬車來。”
諸葛瑾原本為了趕一些近路,特地騎了馬來,可是連番折騰,馬匹也不堪重負。如今見新安守將如此熱情的招待自己,諸葛瑾感動得熱淚盈眶:“將軍的好意,瑾銘記於心。”
新安守將樂嗬嗬的說道:“那就好,那就好!以子瑜先生的才幹和孔明先生在我家主公心目中的地位,他日子瑜先生一旦歸順了我家主公,前途不可限量。到時候,別忘了末將就是。”
諸葛瑾:“……”
頓時有一萬匹羊駝在諸葛瑾的內心奔騰而過。
這算什麽事兒啊?啊?都考慮到我投降之後的事情了,怎麽說我現在還是江東的使臣好不好!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李奇的大軍之所以能夠平推江東,看看人家的士氣就知道了。
連一個新任的縣城守衛,都抱著必將平定江東的信念,而自己這邊還在為是戰是和而焦慮甚至是爭論,這在心態上就已經輸了……
換上新安守將提供的馬車,諸葛瑾感覺舒服多了。
後世很多人以為在這個沒有橡膠的年代,馬車顛簸得一匹,其實不然。雖然橡膠的確有很好的減震效果,但並不是隻有橡膠才能夠減震。
勤勞善良的華夏祖先早就在減震方麵做了多樣的措施,比如給車輪包上皮革,通過增加柔軟度來增強緩衝,這被稱之為“安車蒲輪”;又比如給車輪、車架結合處的榫卯結構等預留微小活動空間;又比如在車內鋪上較厚的褥子,再放個厚點兒的軟墊,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減震效果。
舒服起來的諸葛瑾,也不免開始考慮起自己的人生道路來。
因為諸葛亮這層關係,諸葛瑾若是投靠了李奇,那自然是前途無量的,至少悠哉遊哉,不用考慮那些別人可能存在的負麵情況。也正因為此,當李奇大軍平推江東的時候,一些江東同僚難免認為諸葛瑾早已神遊司隸。
可是孫權卻逢人便說:“孤與子瑜,可謂神交,非外言所間也。”
這句話用李奇的意思來講,就是孫權與諸葛瑾之間存在量子糾纏,別人是沒辦法離間他們的。
同時孫權還對外稱:“子瑜與孤從事積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為人非道不行,非義不言。”
有孫權的這些話,諸葛瑾是無論如何也起不了背叛之心。
隻希望這次與李奇的會談,能夠圓滿成功吧。如此也不負孫權信任之恩了。
終於,李奇這次在太末修整兵馬,還未來得及動身攻打下一個目標,諸葛瑾這才算是趕上了。
因為諸葛瑾坐的是“李”字旗號的馬車,所以來到太末城下時,諸葛瑾下車正要叫門通傳,卻被輪值守城的韓綜一眼就認了出來。
韓綜好歹也是在江東中樞機構混過飯吃的,自然認識諸葛瑾了。
可他看到諸葛瑾從“李”字旗號的馬車上走了下來,不禁大喜:“看來子瑜先生也跟韓某一樣棄暗投明了呀!”
諸葛瑾:“……”
對於像韓綜這樣不忠不孝之人,諸葛瑾都懶得拿正眼看他,隻是板著張臉道:“某受吳侯所派,特來與李益州商談兩家罷兵之事,還望通傳一聲。”
韓綜討了個沒趣,也不說話,轉身向太末的臨時議室廳走去。
少時,諸葛瑾得見李奇。
李奇仍是熱情設宴款待,噓寒問暖,好像大家還是盟友一般。
諸葛瑾謝過李奇,道:“在瑾動身離開武昌的時候,恰有曹魏使臣劉曄來見吳侯。”
李奇問道:“那劉曄跟我大舅哥都說了些什麽?”
諸葛瑾心道,虧你還記得我家吳侯是你大舅哥呀!
劉曄到了武昌之後,對孫權說了些什麽,諸葛瑾大致是知道一些的,不過“被勸降”也不是什麽值得炫耀的事情,故而不提也罷。
諸葛瑾道:“劉曄說了些什麽,我的確是不知道。不過之前我們與曹魏有盟約,我想李益州是清楚的。想必,之前所謀之事進展緩慢,曹魏方麵有了新的計劃。雖然我不知道這個計劃具體是什麽,但可以肯定的是,必然對李益州不利,還望李益州明察。”
李奇點了點頭:“那麽子瑜先生此番前來,吳侯有何囑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