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七萬三千五百四十二石六升粟米,請將軍點收。”

“石……石先生?”

“???”

正在打點糧草的石韜石廣元打量著眼前這位青年將軍,卻沒有半分印象。

鄧艾翻身下馬,拱手道:“末……末將曾……曾在先生麾下屯……屯過田,後蒙陛下不棄,南征北戰許多年。今官渡大……大戰在即,陛下委任艾督運糧草一職,不期在此與先生重……重遇。”

石韜恍然大悟,他對鄧艾這個名字沒多少印象,但是對當年屯民中那個口吃的卻喜歡指點江山的小夥子印象深刻。轉眼數年,竟然真的成為了一名將軍。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石韜有些感慨,這句話不僅適用於鄧艾,也適用於李奇。

當年他是看不上李奇的,所以投了曹操,被曹操委以典農校尉一職,負責屯田。

沒想到鬥轉星移,時過境遷,那個不起眼的西城太守如今席卷大半江山,還立國當了皇帝。早些年追隨李奇的諸葛亮、龐統等荊襄友人都位列高官,就連孟公威都身為涼州刺史,而自己卻還在這裏清點糧草。

如果石韜厚著臉皮去找諸葛亮或者龐統,興許也能謀個不上不下的官位,但是自己文人的節氣可就丟光了。

看著鄧艾督運糧草離去,石韜苦笑。

當年那麽清高,如今隻是一場笑話。

因為真的清高的話,他就不會去投奔曹操了,說白了,還是眼光有問題。

糧草已經交接給鄧艾了,石韜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回到江陵,繼續組織屯田事宜。

李奇從鄧艾口中得知石韜境遇,卻並無提拔之意。

倒不是李奇小氣,計較石韜曾經拋棄自己投靠曹操,而是他不願將一個小團體的人都匯集到領導層。諸葛亮、龐統是李奇重要的依賴,這必須委以重用,而孟建初為曹操手下的涼州刺史,在李奇奪取涼州的時候有一定的功勞,而且對涼州的風土人情比較熟悉了,自然委以涼州事務。至於石韜石廣元,還有一個不知道晃**到了哪裏去的崔鈞崔州平,就隨他們去吧。

如果領導層都是一個小圈子,就難免有結黨之嫌。

“辛苦你了,士載。”李奇打住石韜的話題,讓鄧艾將糧草搬放到指定的位置。

“不辛苦。其實不管是從長安到洛陽,還是從荊襄到許昌,都將官道重新修整了一遍,車馬行走十分便利。”李奇說道。

“哦,對了。”李奇突然想起來了,諸葛亮在給自己的那堆竹簡中,似乎有一卷記錄的便是修整道路的開支。當時李奇也沒有太在意,以為是路已經爛得不能再走,不得不修,可現在看來,諸葛亮是未雨綢繆,為今天的大決戰做準備呀。

郿塢的存糧,加上兩條暢通寬敞的官道,足以保證糧草的正常供應,這完美解決了李奇的後顧之憂。

此去官渡,有關羽為先鋒在前方開路,李奇也走得格外輕鬆。

不數日,有軍情回報:“關將軍在前方遭遇魏軍大將曹仁,關將軍奮力擊退曹仁,正朝中牟方向追趕。”

李奇眉頭一皺,心道:壞了。

當年劉備在宛城附近的淯水被曹仁部所殺,關羽如果遇上曹仁,那一定是不死不休的。曹仁作為魏軍方麵的先鋒,不至於如此迅速的被擊敗,此必誘敵之計。

此時,龐統已經展開地圖,道:“此去中牟,多崇山峻嶺,極利於埋伏。需馬上派人救援關將軍。”

李奇尚未答話,張飛第一個站了出來:“某願往。”

李奇擺了擺手,他當然知道張飛願意去,可是張飛跟關羽有著同樣的通病,那就是嫉“魏”如仇,且張飛性情衝動,恐怕救不出關羽,反被曹仁誘至深穀。

法正道:“法某與龐令明將軍可去救關將軍。”

法正一向自稱“正”,可是李奇登基為帝之後,“正”與“朕”很難分得清楚,遂不敢如此自稱。

李奇道:“有孝直為龐令明出謀劃策,必能救出關將軍。”

遂撥一支兵馬與法正,前往中牟而去。

張飛急道:“陛下知吾與二哥有結義之情,今二哥陷於險境,卻使俺老張在此坐等休息,真是急煞人也!”

李奇道:“翼德還需等什麽消息?是信不過法孝直和龐令明嗎?更兼雲長勇猛,曹仁想要設計引誘雲長,必率重兵。如此一來,我們可以直逼官渡。”

龐統道:“我們逼近官渡,曹仁必然回援,可使翼德在途中埋伏。到時候你張翼德便可以大殺四方,為玄德公報仇了。”

“是!”張飛雙手一拱,腕間鎧甲撞得“咣咣”直響。

卻說法正與龐德率軍先行,行至臨近中牟時,已是午夜醜時,法正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休整。

龐德疑惑道:“救人如救火,為何在這裏停下?”

法正道:“從關將軍擊敗曹仁到軍情傳回,已是兩個多時辰的時間,再到我們從中軍行至此處,又是幾個時辰過去了。如果曹仁真的設下伏兵,吾等無論如何也趕不急救援。倘若關將軍能夠殺出重圍,必走此道返回,我們便可在此設伏,攔截曹仁的追兵。”

說罷,法正令向導官在四處探查地形,尋了一處高坡,對龐德說道:“吾於高地觀察形勢,龐將軍伏於穀中,非吾令旗指示,不得擅自出動。”

龐德得令,遂整頓兵馬,依計行事。

法正暗歎,還是李奇安排的妥當,如果真是帶張飛來救援,以他那急性子和他與關羽之間的關係,必不會聽自己的安排。

當晚無事,待黎明的東方泛起微光時,隱隱有馬蹄聲靠近。

法正登高而望,隻見騎兵舉著殘破的“關”字旗號,熙熙攘攘的跑了過來。

關羽拖著青龍偃刀,似乎已經力戰至疲憊的狀態了。

所以埋伏著的唐軍不動聲色,放任關羽路過,就連關羽都沒有察覺到他剛才所過之處不遠的地方,潛藏著千軍萬馬。

待關羽部過了不到一柱香的時間,後方曹仁已率隊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