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頹格姆對於集體製度,有很全麵的構想和規劃,可是,實現它的構想和計劃最大的難度,是廢除舊有的奴隸和種姓部落製度。

以往的時候,部落的首領掌握著**權,大多數族人都是首領的直係後人,想要他們分家,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連朗日論讚也不敢強行要求他們改變,需要於秋親自來幫薩頹格姆處理。

來前的時候薩頹格姆就想好了方略,各部的嫡係族人,可以擁有他們原來的財產,他們愛分家就分家,不分家,他們也可以就著自己的產業過日子,但是別想再獨家享受公共資源,以及獨家享有對外貿易的權力。

此外,外姓奴隸全部都要放給集體重新編戶,如果不服從,他們就將會失去所有對外貿易的權力。

可別小看了這個權力,一但受到夏國的經濟製裁,他們很快就會回到從前吃食都搞不上嘴的日子。

因為,他們弄出來的東西,隻有在夏國各個產業手上才能實現經濟價值,夏國不買他們東西,他們的東西就一不值了。

以現在的社會環境,他們連騎馬拿刀,出去搶接都是找死,夏國的任何一個軍事基地的駐軍都能滅了他們。

於秋在即將抵達吐蕃各部的迎接點的時候,就停下了腳步,由在洺山書院讀書的各部子弟先行前往各部說服他們。

如無必要,於秋自然是要和他們保持一團和氣的。

一天的時間,當於秋在雪山周邊拍了數百張照片的時候,各部子弟就陸續回來回報於秋了。

總體上來說,各部都是同意改革的,隻是提了很多要求,無非就是要草場,要資源等等。

畢竟,過往這幾年,他們就是靠這些東西賣給夏國賺錢。

於秋與薩頹格姆商量了一番,同意了一些不影響大局的條件,拒絕了一些過份的要求,這個事基本就算敲定了。

而且今後不允許有反彈了,這就是於秋最後的聲音,凡事不遵守的部落,都沒有存在的必要。

反正抹除幾個不聽話的部落對於全軍配備了熱武器的夏軍來說,幾乎不費什麽力氣。

所以,當於秋帶著人來到吐蕃人提前紮好的大營的時候,所有的部落首領都畢恭畢敬的給他行禮,表示服從他宣布的改製結果。

“人皇陛下,朗日論讚重病臥床,實在不能來到此地迎接,委托我向您表達他的歉意,同時,讓我帶來了這份請願書。”李建成當著所有部落首領的麵,將一份朗日論讚按了手印的帛書交到於秋手中道。

於秋點了點頭,將帛書展開看了看,又遞給了薩頹格姆道,“你代你父親說出他的意誌吧!”

薩頹格姆接過帛書看了看,表情有些激動的用藏語,向所有部落首領宣讀了朗日論讚的話。

大意就是:至尊人皇於秋陛下,是天下人族的領袖,他的聖光照耀著每個吐蕃人,讓吐蕃人可以在高原上自由的繁衍,吃飽穿暖,他是吐蕃人的大救星,大恩主,吐蕃人應該以最崇高的禮節迎接至尊人皇的到來,服從至尊人皇對於吐蕃人的一切安排。

在薩頹格姆念完這段話之後,所有人都撫胸向於秋行禮,表示對這些話的認同,同時等待他的安排。

“套話我也不多說,說了你們也未必聽的懂,現在,我認命薩頹格姆為吐蕃地區總政務官,周敬為吐蕃地區總教導官,陳竺為吐蕃地區總建設官”

一連串的認命被於秋宣讀出來,聽的吐蕃的各位首領,是懵渣渣的。

原來,吐蕃今後沒有讚普了,全部是官員,而且這些官員,還需要人皇陛下來任命。

雖然,財稅仍然是獨立的,但是,它並非總執政官個人所有。

總執政官隻在吐蕃是拿一定的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雖然這些錢都是從稅收裏麵出,但是隻占一小部分,就算把所有執政官員的工資都發完,稅收應該也還有很多結餘,這些結餘,都隻能用在吐蕃的民生上。

當然,還有更多這些部落首領看不懂的東西,比如,今後他們自己做生意,屬於私營產業,而經營私營產業,需要按照聯合執政聯盟的統一標準交商稅。

而政府集體組織的產業的產出對外經營和出售,則享受稅收優惠,農產品甚至免稅,這也就是說,政府集體組織產出的東西,今後將比他們私營產出有價格優勢。

天平稍微一點點的傾斜,都可能導致利益的流向改變。

所以,即便是於秋現在分給了他們許多資產,他們的日子也未必好過,擁有很多有政府背景的競爭對手以及產業利潤變薄是必然的。

唯一讓他們比較慶幸的是,他們花巨資送到夏國洺山書院讀書的那些子孫,都進入到了官員體係中擔任高官,這算是變相的給了他們很多話語權。

不過,這算是白高興,因為,在新的體製下,話語權並不在某個官員的手上,而是在所有百姓手上。

於秋隻是大致的將官員結構說了一下,時間就過去了大半個小時,至此,於秋的工作,其實就完成了一半,接下來具體怎麽做,就看薩頹格姆的了。

一張吐蕃全境的大地圖,被薩頹格姆在宴會場地的中央鋪開,上麵十分清楚的標注著吐蕃高原的所有山川以及所有適合人居住的峽穀地。

眾多部落首領,還是第一次這麽整體看到吐蕃的地貌,甚至,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吐蕃有這麽多適合耕種放牧和生活的地方。

給所有的集體組織分配房屋,耕種農具,田地,放牧場所,將是薩頹格姆要完成的第一個工作。

索性,除去各大部落直係,最終需要他安置的集體戶百姓不過一百二十萬人左右,按五口人一戶算,不過是二十四萬戶。

按兩百戶一村來編,這些百姓會被編成一千二百個村子,每十村一鎮,就是一百二十個鎮,每十鎮一縣,就是十二個縣,每四縣一州,則是三個州。

也就是說,在薩頹格姆之下,有三個州級執政官,而這三個人都是夏國人。

很快,薩頹格姆就指著地圖給大家把第一個集體村的位置指了出來,這將是一個起示範作用的村子,而且,它將由於秋親自設計建造。

夏國的建築團隊很快就在一處靠近湖泊的山穀尋找到了一塊安全且平整的土地作為村子的地址,開始清理場地。

燒磚瓦水泥的窯廠,則是在夏國的技術工匠們在山穀附近轉了半天之後就確定了下來,對於這些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房屋和建設了多少窯廠的夏國工匠來說,一切工作都顯得駕輕就熟。

不到三天時間,薩頹格姆就帶來了三個村子,大約六百戶百姓到了這裏,雖然這些人都是一窮二白的,除了幾頭當口糧的牛羊,沒有任何資產,但他們的到來,讓這裏的勞動力瞬間充實了起來。

數千人燒磚燒瓦燒水泥的場景很熱鬧,村子的建設也在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成型。

其實,在薩頹格姆看來,給這些集體戶百姓們修建磚瓦房屋有些過於奢侈了,但是於秋卻是覺得,要麽就不做,要做就做好,隻有把房子修建的結實漂亮,能夠遮風避雨了,他們才能安心的定下來,好好的搞生產,那些還沒有被編成集體戶的吐蕃百姓,才更加想要改革的春風吹到自己哪裏去。

蓋房子的事情自認是不需要於秋親自去搞的,在各個團隊渡過了一個星期左右的適應期之後,於秋就啟程往邏些城去了,因為那邊頭朗日論讚已經快斷氣了。

“你讓我到吐蕃來,不會是讓我幫朗日論讚傳一封帛書吧!”去往邏些城的牛車上,李建成向於秋問道。

“當然不是,你四弟李元吉呢?”於秋笑著搖頭道。

“他有些怕見你,抱著能少見就少見的心態,躲在邏些城快活呢!”李建成如實答道。

於秋一點也不意外的道,“他既然喜歡躲在邏些城,那麽這次就讓他躲個夠。喊你們兩兄弟來吐蕃,不僅是因為這裏是將來咱們控製世界的戰略要地,需要在這邊建設很多東西,還想讓你幫忙打通吐蕃往西亞和中亞的經濟命脈。”

“打通吐蕃去往中亞和西亞的經濟命脈?實不相瞞,我到高原上來已經有十多天了,現在呼吸都還有些困難呢!我根本沒有發現吐蕃這裏有什麽經濟價值。”李建成有些納悶的道。

現在他看到的是西域,中亞與中原相通之後,爆發出來的經濟發展潛力,至於吐蕃,海拔太高了,交通不便,高原反應直接絕了大多數人來到這裏的可能。

“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如果關中往劍南道的鐵路修通了之後,你猜,下一步鐵路會往哪裏修?”於秋笑著看向李建成道。

“你是說,鐵路會修到這高原上來?”李建成有些驚訝的道。

於秋搖了搖頭道,“不僅僅是修到高原上來,還會穿過這裏到西亞去。”

在後世,西亞的宗教化占領了這裏,甚至覆蓋了中南亞,一度影響著我國西南地區,現在則是相反,西亞的各種教都被滅掉了,華夏化要從這裏,向西亞,乃至更遠的地方傳播了。

聽於秋這麽一說,李建成的思維瞬間被打開了,甚至眼睛裏都發出了異樣明亮的光芒。

如果真如於秋所說的這樣,吐蕃高原這一塊就大有可為了。

因為李建成知道,夏國與吐蕃高原的貿易量,一直處於全球前十,甚至吐蕃是夏國的三大主要采購國之一,僅次於李唐,因為這邊有非常多的藥材和礦物以及高端的牛羊皮毛原料。

如果這裏的人口和耕種發展起來,華夏明在這裏興起,那麽西亞和中亞地區,將再難以脫離中原。

因為,這裏的戰略優勢不僅是在武力上,還在化上。

曆史上的吐蕃王朝因為可以四麵搶劫而變的強大,那麽現在的吐蕃,也因為可以向四麵宣揚化而變的影響力巨大。

李建成若是能打通吐蕃去往四麵八方的渠道,那麽他將是吐蕃人,或者說宣揚華夏明的大功臣。

現如今的李建成追求的是什麽?

可不是什麽權力和財富。

他的兒子李承道很快就會接任李唐皇帝位置,甚至,今後還可能做聯合執政聯盟的盟主,他還能有什麽權力地位方麵的追求?

能讓他動心,甚至拚盡全力去做的事情,唯有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而已。

“你放心,我會竭盡全力完成你提出來的目標的。”李建成將腰板挺的很直道。

將李建成心裏的那點小九九摸的透透的於秋笑著點了點頭,又和他聊起了一些具體的想法,除了由夏國主導的從巂州,鬆洲進入到吐蕃高原的道路之外,還有從於闐方向,大小勃律方向,迦樓縷波方向,天竺國方向等四條通道進入到吐蕃高原的道路需要李建成去完成貫通,這些路可以是公路,當然,最好是鐵路。

別看這些都是大工程,需要海量的財力投入,可是於秋並沒有撥款給李健成意思。

他相信,總政中亞地區的李建成有很多賺到錢的手段,隻需要稍微提點他幾句,他就能弄出很多個可以源源不斷的給修建這些通道提供資金的產業。

去往邏些的路程走了五天,李建成就和於秋聊了五天,當牛車抵達邏些城外的時候,李建成再看向那些出城迎接於秋的吐蕃百姓,就像是看到了一個個可以為自己生錢的小樹苗。

難怪於秋注重發展治下的人口,原來,世界上最值錢的,其實就是勞動力。

於秋還是將招呼各國的國主和大臣的任務交給了李建成,與百姓們打了個招呼,收割了一撥積分之後,他就直奔吐蕃王宮了。

邏些城雖然是吐蕃的第一大城,但其實比中原地區的州城還小,甚至還沒有夏國最小的縣城大,至於吐蕃王宮,和夏國的一個中型的酒店也差不多,即便是很多商人運送了很多夏國產出的精美裝修材料上來裝飾它,它修建的也並不是很華麗,至於後世人看到的布達拉宮,是鬆讚幹布,也就是薩頹格姆修建的,現在麽,它可能不會被修出來了。

因為,薩頹格姆在夏國居住了十幾年,更習慣夏國的那些建築風格。

於秋在王宮主臥的火炕上,看到了已經瘦的皮包骨頭的朗日論讚,早前快馬趕回的薩頹格姆正守候在他的身旁。

這已經是於秋不知道第幾次見朗日論讚了,隻是,這次見麵的談話,尤其短了一些,隻有朗日論讚說的四個字。

“交給你了”

這四個字,仿佛用盡了朗日論讚全身的力氣,他還想要將薩頹格姆的手遞到於秋的手中,都已經不能夠了。

於秋也回了他四個字:“一路走好。”

然後,從朗日論讚已經垂下的手中接過了已經淚流滿麵的薩頹格姆的手,拍了拍他的手背道,“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