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來說,在打通成功之路這個問題上,善於去討好別人是不能不采用的一種溝通技巧。因為可以通過這種技巧去接近人,接近目標。王莽是怎樣做人的呢?這就要講講他的曲意奉承的人際溝通技巧。要知道,曲意奉承隻是王莽渴望謀取人生勝局的一招棋而已。
相比之下,王莽顯得寒酸,父王曼早死,沒有封侯。母親成了寡婦,供養在東宮。王莽年幼,也無法跟他同輩相比。貧不學儉,卑不學謙。在王氏家族中,在一群奢侈浪**的紈絝子弟中,王莽顯得謙虛,安分守己,受到王商、王譚等人的稱頌。於是,漢成帝又下詔追封王曼為新都哀侯,由王莽嗣爵為新都侯。後又封太後姐王君俠的兒子淳於長為定陵侯。到這時,“王氏親屬,侯者凡十人。”田王禁與八個兒子,加上一個外甥,共十人封侯。
從《漢書》所載的以上情況來看,在成帝時代,王氏家族已經十分顯赫了,一家十侯,占據了朝廷的各個要害職務,地方官勢力主要是各郡的太守和諸侯國相。諸侯王都是朝廷封的劉家子弟,這些人出身皇族,養尊處優,不能治理國家,於是就由朝廷委任國相協助治理。這種相,開始隻是協助,後來就掌握實權,就跟太守一樣。全國各郡的太守和各諸侯國的相都出自王家,或者是王家子弟,或者是王家親戚、屬吏。說明王氏家族勢力極大。
王莽的父親王曼早逝,不曾封侯;同王家的其他支係相比,王莽貧賤了許多。但王莽自幼十分勤奮,博覽群書,尤好儒學,師承沛郡的陳參,通研五經六藝,常做儒生裝扮,行事亦循規蹈矩。及他年紀漸長後,在家中侍奉老母寡嫂,扶養亡兄之子,禮儀周備,行為恭儉。對外憑借王家的權勢,結交當時的名流官宦,以“勤身博學”、為人謙良聞名。至於他的各個伯父、叔父那裏,王莽更是曲意奉承,極盡孝道。
陽朔三年(公元前22年),王莽的伯父王鳳病重,王莽衣不解帶,蓬首垢麵地服侍經月,親嚐湯藥,令王鳳深受感動。當這位極得寵信的大司馬去世時,他囑托孝元太後和成帝拜王莽為黃門郎,又遷為射聲校尉。這一舉措令王莽的生活出現巨大的轉機,從前的一切作為終於在此時開始得到回應,王莽走上了他的仕途的第一個台階,從此平步青雲。飛黃騰達。
當時漢朝整個上層統治階級的生活極為奢靡,甚至服飾用具“亂於主上”,“妻妾或至百人”。而王氏外戚更是“大治第室”,爭豪競侈。這時,王莽以克己勤儉的儒生形象出現在眾人麵前,處於儒家思想大一統的西漢末年,王莽理所當然地獲得了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在煞費苦心地贏取諸叔伯父歡心的同時,他又不遺餘力地在士大夫中營造自己的聲譽。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莽30歲,因其叔父王商上書請求自分封邑以封王莽,加之長樂少府戴崇等各士的譽美之辭,王莽被封新都侯,成為繼王氏八侯之後的第九位侯爺。
王莽抓住機遇,“爵位愈尊,節操愈謙”,愈發地禮賢下士,結交公卿,不惜**盡家財,來振享賓客,使其在公卿大夫中的聲譽之隆,已在他的諸位叔伯父之上了。
《漢書·王莽傳》又講述了兩個頗為有趣的小故事。一是王莽的侄子王光幼年喪父,由王莽一手撫養,視如己出,對他的老師更是萬分恭敬。沐浴更衣後,準備好各色重禮,來慰勞此老,恩施延及王光的同學。二是王莽有一次暗地裏買下一個奴婢,堂兄弟知道後不免議論。王莽便說道:“後將軍朱子元沒有子嗣,我聽說這個奴婢很容易懷孕得子,因此為朱將軍買下了她。”第二日,王莽便將這個奴婢送給了朱子元。這兩件事在當時自然博得了眾人的激賞和欽佩。但後人以此來印證他之後的作為,卻以“匿情求名”冠之。
王莽的生活更是極儉樸,他母親生病時,公卿大多遣夫人探病。王莽的妻子出來迎客,內裙不曳地,外衫不過膝,竟與僮仆打扮一般無二。及至眾人知道乃新都侯之妻,大驚之餘,不禁嘖嘖讚歎。隻是王莽作為1500戶的侯爵,如此一來,未免顯得過於矯情做作,不大像位至誠君子了。
王莽在大加收買人心的同時,也積極掃除自己政治前途上的障礙。
淳於長是元後姐姐的兒子,同王莽有姑表之親,也同樣是因精心服侍重病的王鳳而得到了進身的機會。適逢成帝欲立一代名姬趙飛燕為後,無奈太後因她出身低微而禁絕此事,幸得淳於長在其中斡旋,飛燕得以母儀天下,淳於長也借此機會得到了成帝的寵幸,功傾貴卿,權勢在王莽之上。
但淳於長行止放縱,生活奢靡,更與廢後許氏之姐許嬤有染,並受許後賄賂,同王莽的克己自律形成鮮明對比。其舅大司馬王根久病,請求告老回家時,按次第本應淳於長繼王根而成大司馬,但王莽於王根處告以“長見將軍久病,心喜,自以為會取代您的位置,已預先定下某人當封某官。”王根自然大怒。而王莽又在太後處曆數淳於長行徑,太後亦恚怒非常,於是淳於長被遣就國,後至身死。而王莽在王根的大力舉薦下,以38歲的春秋盛年繼他的四位叔伯父成為漢朝的又一位大司馬大將軍,位極人臣,意氣飛揚,王莽的事也正在此時真正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