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嫣華第二卷 山有木兮木有枝 九十三 胡書
橫城門外,一輛駟馬車緩緩停下。
“侯爺此去長安,定能成就一番功業。”車中,中年文士拱手道。
“郭先生,”劉仲不以為意笑笑,“我才能平庸,隻盼家族平安,子孫福澤綿延,哪敢妄言什麽功業,先生說笑吧。”
郭潛動了動唇,想要說些什麽,終究歎了口氣,放棄。
馬車進入城門,駛在章台街上,在與香室街交匯之處,忽有一輛大車打橫裏趕來,禦手籲的一聲勒住馬,喝道,“這是齊王入朝車駕,來者請速避讓。”
劉仲掀簾喊問道,“是肥兒麽?”
不多時,齊王劉肥尷尬的下了那輛華麗馬車,上前拜見。
雖然劉仲此時隻是徹侯,但論輩分卻是劉肥的親伯父,漢以孝治天下,縱然劉肥是齊王,與伯父在街頭相遇,也隻能是身為晚輩的劉肥避讓。
入潛邸之時,劉仲慨歎道,“多年未來,這長安城,可比從前熱鬧多了。”
“是啊。”郭潛微笑道,“但願,能一直這麽繁華下去。”
惠帝二年 冬十月 朔日
夜漏未盡七刻,宮中便鳴黃鍾大呂,舉行歲首大典。天子在未央大朝前殿接受百官公卿祝賀,三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千石、六百石,四百石官員著皂衣配綬魚貫而入,黑壓壓的站滿殿廷。二千石以上上殿稱萬歲。於是天子舉觴禦坐前。禦史大夫趙堯奉羹,內史杜恬奉飯,奏食舉之樂。百官受賜宴饗。
合陽侯劉仲上前拜道,“臣於新豐植得新黍,此來長安,新取倉中一束,特奉於陛下品嚐。”
中常侍韓長騮便下階接過。奉於皇帝麵前。
劉盈撫摸著金黃色的黍束,笑道,“詩經有雲,‘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合陽侯為國潛心研究植黍之術,實應嘉獎,今特益其食邑千戶,另置搜粟都尉一職,為內史下屬,除許襄為搜粟都尉。協助合陽侯在京畿地區試種黍禾,專司種種提高黍產之法。”
“這——”劉仲一時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結結巴巴道,“陛下,臣才能平庸,隻會種田,不會為官啊。”
“合陽侯這是謙遜了。”劉盈微笑道,“能將黍禾畝產從三石提高到近十石之人,豈能是庸碌之人?”
他下階親自鏟起劉仲,道,“農者,為天下之本。而此乃關係我大漢國祚千千萬萬代之事。若能成功,可活人無數。皇伯必莫推辭。”
劉仲囁囁無言,隻得應承下來。眾臣亦山呼陛下聖明。愛民如子。
“思服見信如晤,自宣平別來,已半年有餘。”
張嫣伏在案前書寫信箋。
“別後君曾寄信來,言當日醃梅,時日足時啟開。色金黃,鮮甜如蜜。特隨箋附捎小甕。嫣心甚喜,然而梅子在路上耽擱甚久,已然酸黑不能嚐,實憾之!”
離開宣平之後,張嫣與孫寤一直有書信往來。那個巧笑倩兮的少女,在及笄禮上,被贈予了思服這樣的表字,源自於詩經首章《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宣平有好女的名聲漸漸傳出後,不少鄉紳貴胄慕名上門求親,孫縣長為她選擇了城父侯尹恢的次子尹謹。於是孫寤亦隻能坐守閨閣之中待嫁,無聊之餘,更加頻繁的與張嫣書信往來,詢問長安熱鬧之事。
“長安實是熱鬧之地,歲首大典後,合陽侯與許都尉在三輔內擇良田,造耬車,水車,漚種以植。行牛耕,耦犁,輪種之法,至夏,黍苗長勢喜人,長此以往,或到秋日成熟之季,真可增產數倍。則實為天下百姓之福。”
將信箋用封泥塗了,命小廝送往驛站,張嫣歎了口氣。
有些熱鬧看起來盛大歡喜,說的人喜歡,聽的人開心,有些熱鬧卻透著辛酸,隻能埋在心中悄悄咀嚼。
去年呂後壽辰之上,張嫣遇見齊王世子襄,此後她一直極力說服呂後,自己對劉襄並無好感,不願締結姻緣,魯元倒是心疼女兒,意有鬆動,呂後卻隻當這是她小孩子脾氣,不懂世事道理,不以為意。
然而,年後,劉襄流連於章台街,更是迷戀一名名叫曼娘的女子,與故周呂侯之子呂嘉大打出手。北軍中尉戚鰓趕到的時候,二人正互不相讓。戚鰓大感頭疼,隻好息事寧人。
消息傳到呂後耳中,呂後勃然大怒。
“劉襄實是輕薄男子,”呂後森然道,複又彎腰柔聲道,“阿嫣,咱們不要他了。劉襄此人實是配不上你,他日,阿婆再為你找一個好夫君。”
張嫣心中大鬆一口氣,笑道,“多謝阿婆好意,隻是嫣兒還小,還想多陪阿母幾年呢。”
放下了與齊國聯姻的打算,呂後便齊王劉肥,便不如之前親善。
冬十月,太後於長樂宮設家宴,宴請齊王劉肥。因為是燕飲,劉盈便敘家人之禮,因劉肥為兄長,讓了他上坐。劉肥自忖與皇帝為兄弟,當年與呂後亦有母子之誼,便未曾謙辭坐了,呂後見了大怒,命人為齊王斟酒,欲行加害。劉盈覷破了母後的心意,一時悲憤,竟搶過了酒盅,願代兄長飲之。
呂後大驚,慌忙起身撒了皇帝手中酒盅。
那一天,魯元回到侯府,手都是抖的。
“阿弟的眼睛是冷的,”她道,“那個時候,我甚至覺得,他是真的打算把那盅鴆酒給喝下去。敖哥,你說,”她投到張敖懷中,“怎麽我的母親和弟弟就走到這個地步了呢。”
齊王佯醉出長樂宮後,憂懼此行如同趙王如意,不能再出長安。他的內史王界勸他道,“太後隻有陛下與長公主一對子女,今王爺有七十餘城,而長主名下僅有數城為食邑。王爺若將一個城郡送給長公主做湯沐邑,並尊公主為王太後,太後心裏高興了。則王爺可以免去此難。”
劉肥從其言,上書呂後,願將城陽郡送給魯元,同時尊其為齊王太後。
知道了劉肥的意思,呂後果然欣喜,魯元卻大為驚恐。
“我有數城食邑,已經足夠使用,不需再多城邑。而齊王為我長兄,若尊我為太後,豈非乖戾倫常。此事必不可為!”
隔日,有齊王使到訪宣平侯府。
“長公主心地善良,我家王爺銘感。隻是倫常再重。不及性命,王爺想平安出長安,還請長主成全。”
張嫣就那麽看著,魯元一瞬間灰心不少,最後艱難的點了點頭。
齊王即刻辭別皇帝。返回封國。此後五年,從未入朝長安。
劉肥離開的時候,劉盈並沒有去送。
但是,這終於,算是一回他成功的保護了自己想保護的人吧。
“娘子,娘子。”院外忽有人喚她,是荼蘼的聲音。
“怎麽了?”張嫣推開支摘窗問道,“也不看看你都什麽歲數了。還這麽喳喳呼呼的。”
十四歲的荼蘼氣喘籲籲的停在窗外,一手撐著欄杆,抬頭道,“剛才小廝去驛站送信,聽說。匈奴的那個啥帽子單於。”
“是冒頓單於。”張嫣好笑糾正道。
“哎呀,管他什麽單於。”荼蘼大叫道,“那個單於他送來了一封國書。”
那封一尺一分長國書用紅纓繩紮著,靜靜的躺在托盤之上,由小黃門捧著,送到了未央宮中。
“冒頓這是什麽意思?”宣室殿中,劉盈挑眉問道。
自須平長公主亡後,漢匈兩國邦交一直不冷不熱,秋冬之際,匈奴水草不繼,便常通過打劫大漢邊城來補給。雙方毎有拉鋸,卻都不想觸發大戰。
而這次,冒頓寄國書過來,卻不是遞給皇帝劉盈,而是指名道姓交給居於長樂宮中的太後呂雉。
蕭何含蓄道,“未看過國書,臣等也不知道。不若陛下稟過太後之後,拆閱國書,見書之後,臣等再商議便是。”
雖然因為齊王之事,惠帝對母親還心有芥蒂,但遇到國事還是不敢怠慢,便攜國書前往長樂宮。
長信殿中,呂雉咳了一聲,微微笑道,“哀家哪裏猜的到冒頓的意思。雖然說是寄給我的,但我與陛下母子一體,更何況漢匈之交乃國事,此乃國書,陛下即為一國之主,便請替母後拆了吧。”
劉盈唇角淡淡抿出一個弧度,解開纓繩,一瞥之下不由變色,複一字一字讀了一遍,竟氣的麵色發黑,手腳冰涼,“啪”的一聲,將冒頓的國書狠狠的拋下,怒道,“他冒頓欺人太甚。招相國蕭何,太尉周勃,舞陽侯樊噲等大將入宮。”
呂後不由有些訝異,她這個兒子從來都是脾氣好的像聖人似的,國書之上究竟所書何事,才能將他氣成這個模樣?於是使眼色讓蘇摩將國書拾起,展開閱看:
“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那個草原上的君主字跡粗草豪放,用語雖斯文彬彬,語氣卻輕薄,用意褻曼,竟是**裸的調戲於自己。
她哼了一聲,將指甲深深的掐在掌心。
大漢國母竟被一胡服蠻夷**裸調戲,一時間,滿殿的大臣麵色都有些黑,屈辱感同身受。“朕欲斬來使,同時集結大軍攻打匈奴,”劉盈逡巡眾臣,慨然道,“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樊噲與惠帝母子最是親近,性子又直率,立刻上前請命道,“臣願得精兵十萬,橫行於匈奴之中。”
“好。”劉盈大喜道,“朕便從樊將軍之言。”
今天這章,為了加快進度,便有些走情節了。
按史上的說法,呂後好像很喜歡給自家的女子做媒,但是又因為自身的經曆,很要求男子忠貞,不得冷落自己指給他的正妻。
所以,劉襄一是得罪了呂家的人(呂嘉是呂後嫡親侄子),二是撞到呂後槍口上。
被三振出局了。
另,唔,小呂被調戲了。
但是,但是,被調戲也證明是有魅力的表現吧。
汗!!!!!
那啥,繼續誠求粉紅票。支持些個粉紅票做動力吧。請按本頁麵下,“推薦月票支持作者”,江叩謝之。